① 採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為何使所得稅現值總和更低
加速折舊與直線法計提折舊相比,就是現在計提的折舊高,隨著年份推移計提折舊越來越少。
折舊越高,利潤總額就越低,要交的所得稅就越少,所得稅總額是不變的,只是現在交的所得稅少,以後交的所得稅多(與直線法計提折舊交的所得稅相比)。
也就是說你可以拖延交稅,而暫時省下的這部分錢,可以做別的投資,比如存到銀行獲取利息。也就是你所說的無息貸款。
至於說的所得稅現值低,更好理解,直線法你5年需要交所得稅是30 30 30 30 30 加速折舊比如是10 20 30 40 50算一下現值就知道加速折舊的所得稅現值低了。其實也不用算,就是同樣的錢,離現在越遠,折現的現值越低。
不知道這樣解釋能不能理解,有不理解的再交流吧
② 加速折舊法降低什麼成本,提升什麼成本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主要有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兩類,企業應善於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爭取相應的稅收利益。一般認為:在比例稅率下,若各年所得稅稅率保持不變或呈下降趨勢時,宜採用加速折舊法,這樣可以把前期利潤推遲至後期,延緩納稅時間:在比例稅率下,如果所得稅率將提高或享有一定的減免稅期,此時則應宜採用直線法。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需要縮短折舊年限或採用加速折舊法的,必須提出申請逐級報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後方可實行。這就大大限制了企業利用折舊方法的人為變更進行避稅的可能。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直線折舊法和加速折舊法。直線折舊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駛里程法;加速折舊法包括年限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可以使前期的折舊費用加大,應納所得稅減少,以充分享受資金的時間價值所帶來的稅收收益。 在不同企業內,應選擇不同的折舊方法,才能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降低。 a 在盈利企業 由於折舊費用都能從當年的所得中稅前扣除,即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能夠完全發揮、因此,在選擇折舊方法時,應著眼於使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應盡可能早地發揮作用。 b 在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企業,由於減免稅期內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會全部後部分地減免優惠抵消,應選擇減免稅期折舊少、非減免稅期折舊多的折舊方法。 c 在虧損企業,選擇折舊方法應同企業的虧損彌補情況相結合。選擇的折舊方法,必須能使不能得到或不能完全得到稅前彌補的虧損年度的折舊額降低,保證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② 選擇合理的折舊年限 折舊年限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縮短折舊年限有利於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後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使前期會計利潤發生後移。在稅率穩定的情況下,所得稅的遞延繳納,相當於從國家取得一筆無息貸款。 a 在盈利企業選擇最低的折舊年限,有利於加速固定資產投資的回收,使計入成本的折舊費用前移、應納稅所得額盡可能地後移,相當於從國家取得一筆無息貸款,從而相對降低納稅人的所得稅稅負。 b在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企業,選擇較長的折舊年限,有利於企業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把稅收優惠政策對折舊費用抵稅效應的抵消作用降低到最低限率,從而達到降低企業所得稅稅負的目的。 c 在虧損企業,確定最佳折舊年限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虧損的稅前彌補規定。
③ 為什麼叫加速折舊法怎麼個加速了
加速折舊法,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 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則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加速折舊法分為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合法 :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 ,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金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2÷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低於其預計凈殘值以下。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合法
年數總合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一個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某設備預計使用5年,則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為15(5+4+3+2+1)。第2年時尚可使用壽命為4,此年的年折舊率為4/15。
其他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指將應提折舊總額在固定資產各使用期間進行分配時所採用的具體計算方法。折舊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而逐漸磨損所減少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的損耗有兩種: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也稱作物質磨損,是由於使用而發生的機械磨損,以及由於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損耗。無形損耗,也稱精神磨損,是指科學進步以及勞動生產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一般情況下,當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要同時考慮這兩種損耗。
1、年限平均法
概述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最簡單並且常用的一種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舊費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資產轉移到產品成本中的價值均是相等的,折舊的累計額呈直線上升的趨勢。這種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優點,但它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時受益,何時付費」的配比原則。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2.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它的理論依據在於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數。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或設備的使用狀況來計提折舊。假定固定資產成本代表了購買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可以是行駛里程數,工作小時數或產量數),然後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這種方法彌補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特點。
計算公式: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雖然折舊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國允許企業選用的折舊方法只有以下4種,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需在財務報表的附註中加以說明。
④ 加速折舊法有什麼好處
加速折舊法的優點有如下幾點:
①技術設備加快更新速度
通過加速折舊法,可以使企業盡快收回投資,更新固定資產,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在行業內部的競爭力。從而淘汰勞動生產率低,產品質量差的企業。
②物價變動風險減少
加速折舊法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和通貨膨脹率雙重因素,特別是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條件下,採用加速折舊法能提前收回大部分投資,減少因物價上漲而發生的貨幣時間價值損失,符合會計核算謹慎性要求。
③增強企業發展後勁
採用加速折舊法,可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內更快得到補償,企業前期利潤少,納稅少,後期利潤多,納稅較多,從而起到延期納稅的作用,增強企業發展後勁。這樣做,有助於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壓力。而從長遠來看,加速折舊法並不會降低企業應納企業所得稅總額,反而,企業通過迅速對固定資產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盈利水平,增加了國家財政的收入。
加速折舊法,也稱遞減費用法,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初期計提折舊較多而在後期計提折舊較少,從而相對加速折舊的方法。
加速折舊法的特點:是在固定資產使用的早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其遞減的速度逐年加快,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壽命內加快得到補償。
加速折舊法的分類:分為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①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金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② 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⑤ 為什麼說加速折舊法使企業相當於獲得一筆無息貸款
加速折舊法比平均年限法每月計提的折舊高,所以成本就也高,利潤就響應的減少,少交所得稅,當然就是無息貸款了
⑥ 什麼是加速折舊
加速折舊法的依據是效用遞減,即固定資產的效用隨著其使用壽命的縮短而逐漸降低,因此,當固定資產處於較新狀態時,效用高,產出也高,而維修費用較低,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大;當固定資產處於較舊狀態時,效用低,產出也小,而維修費用較高,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小,這樣,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折舊費用應當呈遞減的趨勢。
加速折舊法使折舊費用呈遞減的動態,則企業繳納的所得稅便呈遞增的狀態。與直接法相比,所得稅的現值總和就更低,這實質上可以使企業獲得一筆無息貸款。從這個意義上講,折舊是國家的一項宏觀經濟政策,可用於鼓勵某一行業的發展或刺激投資。美國政府就曾對稅法中的折舊方法作過多資調整,1952年為鼓勵電子等新興工業發展和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稅法允許採用加速折舊方法。1962肯尼迪政府為復興經濟實施「直接計劃」,將折舊縮短30-40%。1971年為配合尼克松政府的「新經濟政策」,制定三種使用年限不同的加速折舊方法。1981年裡根政府制定《經濟復興稅法》,實行資本成本回收制度(CCRS)。
(1)年數總和法(sum-of-the-years』-digits):以呈遞減狀態的年數分數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
(2)定率遞減法(declining balance method):以固定比率和遞減的折舊基礎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
折舊費用的大小取決於所估計的殘值,如果殘值估計為零,則折舊率為100%,固定資產成本一次計入當期費用。為限制過高的折舊率,美國稅法規定,定率遞減法的最高限為直接法的兩倍,故稱雙倍余額遞減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
在定率遞減法下,折舊是按照固定資產賬面成本來計算,而不是折舊基礎(原始成本-殘值),殘值不是在計提折舊時事先扣除,而是在最後一年確定的,表現為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由於定率遞減法的計算誤差,特別是雙倍余額遞減法中折舊率的人為因素,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很可能高於或低於估計的殘值,這樣,殘值可以通過「折舊費用=折余價值-估計殘值」來確定。如果誤差太大,很可能使最後一年的折舊費用過高或過低而與以前的折舊費用產生重大差異,與整個減趨勢不相稱,不符合固定資產折舊「系統而合理」的基本要求,若出現這種情況,通常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的最後二年採用直接法。
(3)直線法與加速折舊法:不同的折舊方法會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產生不同的影響。在直接線法下,每年的折舊費用為一個固定不變的金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每年以定額減少,在加速折舊法下,折舊費用和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均呈遞減狀態,下圖可以表示不同折舊方法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及折舊費。
可見,如果折舊方法不當,將會對每年的收益產生相反的作用。
從會計報表的角度出發,選擇折舊方法應當考慮維修保養成本和價格變動兩個因素。考慮維修保養成本可以使固定資產總成本與其所產生的收入相配比。如果每年的維修保養成本相同,而且每年的成本、總成本、折舊費用、維修成本、年經濟利益也相同,那麼,通過直線法和相同的維修保養成本就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總成本;如果維修保養成本遞增,那麼,遞減的折舊費用和遞增的維修保養成本也同樣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總成本。
此外,在選擇折舊方法時,還應當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即是否以不變貨幣計量未來實現的收益(參見通貨膨脹會計)。
⑦ 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的依據是效用遞減,即固定資產的效用隨著其使用壽命的縮短而逐漸降低,因此,當固定資產處於較新狀態時,效用高,產出也高,而維修費用較低,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大;當固定資產處於較舊狀態時,效用低,產出也小,而維修費用較高,所取得的現金流量較小,這樣,按照配比原則的要求,折舊費用應當呈遞減的趨勢。
加速折舊法使折舊費用呈遞減的動態,則企業繳納的所得稅便呈遞增的狀態。與直接法相比,所得稅的現值總和就更低,這實質上可以使企業獲得一筆無息貸款。從這個意義上講,折舊是國家的一項宏觀經濟政策,可用於鼓勵某一行業的發展或刺激投資。美國政府就曾對稅法中的折舊方法作過多資調整,1952年為鼓勵電子等新興工業發展和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稅法允許採用加速折舊方法。1962肯尼迪政府為復興經濟實施「直接計劃」,將折舊縮短30-40%。1971年為配合尼克松政府的「新經濟政策」,制定三種使用年限不同的加速折舊方法。1981年裡根政府制定《經濟復興稅法》,實行資本成本回收制度(CCRS)。
(1)年數總和法(sum-of-the-years』-digits):以呈遞減狀態的年數分數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
(2)定率遞減法(declining balance method):以固定比率和遞減的折舊基礎對成本進行分配的方法。
折舊費用的大小取決於所估計的殘值,如果殘值估計為零,則折舊率為100%,固定資產成本一次計入當期費用。為限制過高的折舊率,美國稅法規定,定率遞減法的最高限為直接法的兩倍,故稱雙倍余額遞減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
在定率遞減法下,折舊是按照固定資產賬面成本來計算,而不是折舊基礎(原始成本-殘值),殘值不是在計提折舊時事先扣除,而是在最後一年確定的,表現為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由於定率遞減法的計算誤差,特別是雙倍余額遞減法中折舊率的人為因素,最後一年的折余價值很可能高於或低於估計的殘值,這樣,殘值可以通過「折舊費用=折余價值-估計殘值」來確定。如果誤差太大,很可能使最後一年的折舊費用過高或過低而與以前的折舊費用產生重大差異,與整個減趨勢不相稱,不符合固定資產折舊「系統而合理」的基本要求,若出現這種情況,通常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的最後二年採用直接法。
(3)直線法與加速折舊法:不同的折舊方法會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產生不同的影響。在直接線法下,每年的折舊費用為一個固定不變的金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每年以定額減少,在加速折舊法下,折舊費用和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均呈遞減狀態,下圖可以表示不同折舊方法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及折舊費。
可見,如果折舊方法不當,將會對每年的收益產生相反的作用。
從會計報表的角度出發,選擇折舊方法應當考慮維修保養成本和價格變動兩個因素。考慮維修保養成本可以使固定資產總成本與其所產生的收入相配比。如果每年的維修保養成本相同,而且每年的成本、總成本、折舊費用、維修成本、年經濟利益也相同,那麼,通過直線法和相同的維修保養成本就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總成本;如果維修保養成本遞增,那麼,遞減的折舊費用和遞增的維修保養成本也同樣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總成本。
此外,在選擇折舊方法時,還應當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即是否以不變貨幣計量未來實現的收益(參見通貨膨脹會計)。
⑧ 為什麼加速折舊 會推遲納稅啊
因為加速折舊法下,開始產生的折舊額比較多,折舊額是應納稅額的抵減項,可以減少開始年限時稅收的繳納,延遲納稅時間,相當於政府發放的無息貸款。
⑨ 加速折舊是什麼意思呢
【加速折舊是針對平均年限法折舊而言的。】
加速折舊,是指按照稅法規定準予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提高折舊率的辦法,加快折舊速度,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其目的一是可以減少企業所得稅,二是可以增強公司未來競爭和融資能力。
加速折舊,是一種特殊的稅收支出形式。雖然它可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列較大的折舊,但由於折舊累計的總額不能超過固定資產的可折舊成本,所以,其總折舊額並不會比一般折舊高。折舊是企業的一項費用,折舊額越大,企業的應課稅所得越小,稅負就越輕。從總數上按,加速折舊並不能減輕企業的稅負,政府在稅收上似乎也沒損失什麼。但是,由於後期企業所提的折舊額大大小於前期,故稅負較重。對企業來說,雖然總稅負未變,但稅負前輕後重,有稅收遞延繳納之利,亦同政府給予一筆無息貸款之效;對政府而言,在一定時期內,雖然來自這方面的總稅收收入未變,但稅收收入前少後多,有收入遲滯之弊。政府損失了一部分收入的「時間價值」。因此,這種方式同延期納稅方式一樣,都是稅收支出的特殊形式。
⑩ 加速折舊相當於最後一年得到一筆無息貸款,但是按照折現來說,現值更小。如何體現加速折舊的好處
加速折舊在高新技術行業是很重要的,這個行業更新換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