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银行存贷款利率是什么
银行存款的利率是指存款人按照存款的形式将存款存放在银行,作为报酬,银行支付给存款人存款形式的存款额的报酬率。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的利率。
❷ 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意思
是指贷款单位数量的钱需要额外付给银行的钱,利率增加了你去贷款需要白白给银行的钱就会增加,这样愿意贷款的人就会减少,国家通过存贷款利率调控人民经济消费。
❸ 利率是什么概念
通常来说,美联储定的利率是指联邦基金利率,是货币政策主要运用的手段之一。简单地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它直接影响银行向个人或企业的放贷利率,从而影响消费与投资以及整体经济形势。美国对住房价格的调控主要是依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调节联邦基金利率来实现的。每个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可以自定,但由于联邦基金利率对其筹集资金的成本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呢,存贷款利率是受到联邦基金利率的很大制约。
而中国的利率呢,通常是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个利率是全国的金融机构都要遵守,换句话说是全国一致的,你在任何一家银行的同期存贷款利率都是一样的。
至于两者的作用,供求和利率向来是相互影响。实际操作中,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多年来成功的利率设置保持美国经济长期扩张,也可以说是利率控制供求。而换个角度看,市场供求的情况自然也影响利率的制定。所以,我认为说用前者控制后者或反之,都是不对的。供求说到底还是整体经济形势,各行各业具体的发展情况,信贷制度是否完善等等决定的,当然利率对于银行集资和放贷成本上的考虑,以及企业或个人集资的成本造成被动的制约,对“供求”也有相当影响。
然而,利率也有市场化的特性,市场经济成熟,金融银行体系发达健全的地区,往往利率反映市场供求的现实比较真实,反之,对于我国目前金融、银行体系尚未成熟稳健的情况下,利率对于供求情况的反映是有较大偏差的。
另带一句,从定义看,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比较像LIBOR,就是所谓的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类比可得出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在中国,同一性质被称为(SHIBOR).
❹ 利息与银行存贷款利率是一个概念吗
存款本金(存进银行的钱)X年利率(银行公布的利率)X年期(存款多少年)=利息
❺ 什么是存贷款利率
一个人向银行存钱或借钱后获的利息或应交的钱
❻ 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多少
若需了解招商银行存款利率,可进入招行主页www.cmbchina.com 在网页右下侧“实时金融信息”下方选择“存款利率”查看。
若在招商银行申请个人贷款,您实际可以申请到的“贷款利率”是结合您申请的业务品种、个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担保方式等因素进行的综合定价,需经办网点审批后才能确定。若想了解目前的贷款基准利率,请进入招行主页,点击进入右侧的“贷款利率”查看。
❼ 现在银行各种存贷款的利率分别是多少
存款利率: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36
(二)定期存款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1.71
六个月 1.98
一年 2.25
二年 2.79
三年 3.33
五年 3.6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71
三年 1.98
五年 2.25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17
三、通知存款
一天 0.81
七天 1.35 项目 年利率(%)
贷款利率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 4.86
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 5.31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三年) 5.40
三至五年(含五年) 5.76
五年以上 5.94
❽ 什么是银行存贷款利率
所谓银行存贷款利率,是银行存款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的合称。
目前我国存款利率为:
活期 0.50
3个月 3.10
6个月 3.30
1年 3.50
2年 4.40
3年 5.00
5年 5.50
目前我国贷款利率为:
6个月 6.10
1年 6.56
一至三年 6.65
三至五年 6.90
五年以上 7.05
❾ 市场利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区别
银行的存款利率肯定和贷款利率是不一样的,银行是盈利性行业,所以用户在银行存款的话可以获得少量的利益,而用户如果在银行贷款的话,却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如果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一致了,那么银行的运转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银行肯定需要依靠放款利息,来获得收益。
❿ 存贷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含义和区别是什么
这两个概念,没有联系。另外“存贷款准备金率”应该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结合自身经营目标,具体制定本机构的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