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帝国2游戏中,我已经掌握了自己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为什么公司的股价还会上涨下跌
股价跟市盈率,每股净资产 关系密切
比如这个公司什么也没有,但有100万现金,100万股票,则每股净资产为1元。花100万买个100%的股票,其实就是花100万现金买了100万现金,所以股价最终会落在每股净资产处。至于一时地跌破每股净资产,那可以理解为一种惯性吧,股市是很多人玩的,信息的传递是需要花时间的。
关于市盈率,接上例子,每股净资产为1元,但年利润是20%,市价1元,盈利0。2元,除下来市盈率就是5,也就是说买个这个公司的股票,一年可以收益20%,5年回本,假如当年银行利率为2%,则人们一般会花 10元 去买这个公司的股票, 因为10元存银行一年赚0。2元, 花10元买这个公司的1股股票,一年也能赚0。2元,市价10元,盈利0。2元,市盈率就是50
还有一个就是人们对公司盈利前景的预期,如果你感觉那个公司盈利有可能会在未来有大的突破,那么现在购入它的股票,未来就能大涨。还有一个人民的储蓄情况,如果人们有很多闲钱,而银行利率又很低,人们就会更喜欢选择股票。跟整个经济投资环境有关。
实际情况当中,至于公司发布的信息可信度高低还值得怀疑。比如我就常这么干,本来我的公司盈利是很好的,但我故意在高价时出售股票,然后通过故意打压自己的营业利润,加大花费,造无人工厂,把商品价格调为0。01元,故意作亏本上生意,报表上就一直是亏本的了,然后自己公司的股价大跌,等跌破每股净资产时,才开始买回自己公司的股票,再提回商品价格,去掉假花费,回复先前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股价就会飞上天。
这样一个来回,持股比例没变,公司盈利没变,但高抛低吸圈了很多股民的钱,而且还可以沉重打击对手,真是一石二鸟啊!
㈡ 谁玩过金融帝国2啊~~怎么玩啊 教一下.
关于股票:
1.融资
国外的创业学课程中,首先讲的必然是融资。在国内,融资却只有做投行的人才会接触到。这部分是因为国外的资本市场发达,融资的成本低,不像国内有种种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上市资格是稀缺资源,要向证监会和省级申核单位进贡才能拿到,而银行融资对于私人资本是有歧视的。部分是因为中国传统缺乏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骗子太多了,在一个连中央都还在强调依赖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无法建立强有力的契约社会,小企业创业只能依赖于自我积累和亲朋的投资。
游戏中的融资包括贷款和增发股票两种。贷款和增发的上限是由你的总公司的利润决定的,具体的算法公式不明。增发的价格是市价,而贷款的利率波动的原因不明。
在游戏初期,贷款的总额只得几个或者十几个百万元(虽然游戏的基本单位是元,定价时甚至有分,但百万元是一个你作规划时的基本单位,象一个矿场连地皮带建筑需要8-15个百万元,一家大型工厂连带车间大约是3.5个百万元),只能作为流动资金不足时的应急,初期的投资仍需依赖于增发新股。
增发新股虽然不要利息,但是会稀释你的股权。相对于你公司壮大后的股票回购所付出的代价,贷款的利息简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贷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贷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购得的经营类资产的月利润至少要比这个数多一个0(现实世界中当然不可能有这种事,游戏中作生意比现实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过后你的资金链站稳脚跟了,就可以用贷款去扩张,并且习惯于债务的存在,因为在自有资金不多(十几个M)的情况下,用几十个M的贷款去扩张,有助于你利润的迅速扩大和股票价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资金去收购对手50%的股权,后来股价上扬,只卖了5%就还掉了贷款。
2.股价
因为股价主要取决于业绩,所以长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长。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厂却不生产,或者生产出产品却不设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厂来吸收产品。我遇到过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续亏损,最后倒闭了。可能这种情况只有在一家NPC对手时才会发生,因为NPC之间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种NPC业绩下降的情况是玩家在所有行业对NPC的全面围剿,不过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几十个行业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并购相对来说相简单得多。
资本主义2中只有增发,没有红股或者象铁路大亨2中的拆细,所以比较象艾伦.巴菲特,几年之后股价就会飞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记录是7年从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价的其它影响因素包括:
(1)分红。适当的分红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资者关系部。每个月在这个部分上花一点钱也有助于提高市盈率。(3)对股票的买卖行为。每一笔买卖都会对股价发生影响,不论这个买卖行为是投资人还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戏中有十几个独立投资人,这些人可以被你聘为部门总监,他们也会在城市购置自用的房产(你也可以用个人的钱买个人自用的房产,没有什么意义,大概只能用来哄抬地价),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资。当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并后,这些独立投资人还会开设新的公司。(4)随机因素。这个有点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发事件。这儿的随机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盘或者长红,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让你的农场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生产),我碰到过一次科研突发事件,才研发半个月就通知我研发完成,而且完成度相当于研发了10年。
初期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时,股价很重要,因为这时的贷款上限太小,无法以贷款扩张。在资金链上站稳脚跟后,利润开始上升,每个月能达到1个M以上,这时贷款上限上升了许多,就不需要再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了,股价就变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贷款所作的投资出效益后,利润大幅增加,每个月的营业利润能达到10个M以上,就主要以营业利润作为扩张资金来源了。
除了对股价和总市值有要求的几关,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买进没有卖出。除非是准备以股市为经营重点的,否则主要的资金和注意力还是放在其它行业比较好。
3.股权控制和并购
资本主义2对于股权控制有两条:
一是控股超过50%时,就可以对NPC公司的资金实现部分控制。此时NPC的身份从董事长兼CEO变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资,所谓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资金去买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会自行进行股市投资的决策,自行进行股市买卖,这点目前还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现金多的话,会自行进行回购。
二是控股超过75%时,会出现一个并购的选项。根据中国或者美国的证券法应该是强制合并的事,在游戏中却变成了可并可不并,大概是为了减低游戏难度吧。
大概是为了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戏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时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这只有在A和B之间没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时才允许,当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这时你就无法让B公司去买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买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会计上的处理是很复杂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价作价,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就会复杂到让人想跳楼,没学过会计的人大概是无法体会这种痛苦。
控制的标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对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为投资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戏一开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这时你或者A或者B再购入1股,你就达成了对C的控制。因此你作为投资人在股市的买进卖出,除了增加你的个人资产外,还可以用来控制别的公司。
感觉资本主义2在股权控制上做得不如铁路大亨2。铁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对控制,而资本主义2中则要求绝对控制,增加了股权控制的难度。铁路大亨2中即使股权比例上处于少数的地位,只要在并购案的开价上足够高,仍能拿到许多赞成票,这样在对手未能绝对控股的情况下,降低了控股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对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难度,若我一再增发之后股权大多稀释,很容易就被对手抢走控制权。而在要求绝对控制的情况下,即使我控股比例处于少数,有对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满50%的情况下仍无法夺取我任董事长的地位。所以在资本主义2中不需要顾及对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对别人进行狙击,即使在联网时,对手也很难拿到你50%的股权,这点做得不如铁路大亨真实。
不过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权稀释到31%,而我雇用的一个市场总监有强烈的购买自家公司的欲望,不断地从市场和别人手中买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点就过半了。不知如果过半的话是否会发生失去控制的事。
当然铁路大亨在股价的影响因素上做得不如资本主义2。铁路大亨中,你卖1股和1万股,股价下跌的幅度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卖,卖到股价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时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权,这时再提出并购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并购。
资本主义2的绝对控股要求造成另一个后果就是,你无法收购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其股价并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虽然有网易这种从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国的ST、PT依然股价坚挺,美国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间崩溃的。许多持续亏损的企业后来扭亏为盈,在亏损期间虽然股价低迷,但也没有跌到地板上。在资本主义2中,持续亏损的企业,其股价仍高于净资产,但是控股超过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愿意合并超过50%的要求,使得你无法接手这家公司。当这家公司倒闭时,你只能分到它资产变卖后的所得,而它的无形资产就成了净损失,另外它资产变卖后,那些工厂和公司并没有变成无主的小企业,而是就此人间蒸发。铁路大亨中有许多无主的小企业,作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资源,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A并购B之后,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无法得到B的其它无形资产,主要是品牌。B的产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产品在品牌上比A要强,这是制作公司在逻辑设计上的弱点。这些在后面的品牌一节中会提到。
在收购中,当公众持股为0,全部为机构或者独立投资人持股时,你可以直接向机构或者投资人买股票,价格是协商的,对方的要价一般会比市价高一些,视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达到了90%以上,要价甚至会是市价的3-4倍。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你不需要等待别人把股票卖到市场上之后再去买进来。
4.回购
公司在现金多时可以回购股票,因为回购不会造成股价的变动。我的一个惯常作法是,上市时先圈一大笔钱,因为第一年我的重点在研发上面,往往股价一种下跌,跌到研发结束要开设工厂和店面进入赢利阶段 时,就开始准备回购。回购前先把工厂和店面建设好,这时手中应该还有大量资金。这时抛一点股票,以把价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现金进行回购,只要留点流动资金就可以了。因为亏损的公司很少有投资人愿意长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众手中,回购之后你被稀释的控股权又回来
关于房产:
物业租赁很简单,正常玩法:当公司现金太多,而游戏中放银行没利息时,选择投资房产,物业租赁收点租金也算是资产保值增值了。其中有个bug,就是利用合同随时可以修改,月初房客入住0房租,月末提价100元,下月初再调回0房租,房客流失很少。如此操作理念下,物业租赁也成了暴利行业,我们可以选择贷款建房,开局就做房产。
随着房子租赁收益率的不断提高,房子价值也在不断提升,有时NPC会眼红,高价接盘,也常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它可不会合同修改秘籍),出现巨额亏损,从而低价出售。这时我们杀个回马枪,高出低进,大赚一笔,继续上述操作,周而复始的炒房牟利。(炒房部分个人感觉很难找到合适下家接盘,又有钱又傻的自投罗网的NPC可遇不可求,偶只有一次顺利高抛又低接)
㈢ 金融帝国2如何提高边际利润率
年边际运营利润=年运营利润/年运营收入>0.3
月边际运营利润=月运营利润/月运营收入
了解了吧
㈣ 金融帝国2 如何提高利润率
囧~~~
我记得~
第一关的主要建筑是“超市”吧,靠进口港口的货物来卖
和你说,超市的建造无关地理位置的好坏,稍微偏僻一些也无所谓。
至于利润么,
看你卖的什么东西
另外超市是有自己的费用的(例如:员工工资,设备更换费用)如果你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的话,那是不行的。
超市要及时更换不同的商品来获取利润。
不过也不能频繁的更换商品。至于如何选择商品买卖,就要多看看资料信息里面的各种资料报表~
每种产品在某些城市都有不一样的需求度~虽然不能前期做市场调查,可是分析一下也还是有好处的~
合理的规划自己手中的资金~适当调整货物价格~
我真的很久没什么玩那个游戏咯,说的不对的地方,您就海涵一下吧。药品是个好东西~
本小利大的~呵呵~
㈤ 金融帝国2
关于股票:
1.融资
国外的创业学课程中,首先讲的必然是融资。在国内,融资却只有做投行的人才会接触到。这部分是因为国外的资本市场发达,融资的成本低,不像国内有种种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上市资格是稀缺资源,要向证监会和省级申核单位进贡才能拿到,而银行融资对于私人资本是有歧视的。部分是因为中国传统缺乏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骗子太多了,在一个连中央都还在强调依赖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无法建立强有力的契约社会,小企业创业只能依赖于自我积累和亲朋的投资。
游戏中的融资包括贷款和增发股票两种。贷款和增发的上限是由你的总公司的利润决定的,具体的算法公式不明。增发的价格是市价,而贷款的利率波动的原因不明。
在游戏初期,贷款的总额只得几个或者十几个百万元(虽然游戏的基本单位是元,定价时甚至有分,但百万元是一个你作规划时的基本单位,象一个矿场连地皮带建筑需要8-15个百万元,一家大型工厂连带车间大约是3.5个百万元),只能作为流动资金不足时的应急,初期的投资仍需依赖于增发新股。
增发新股虽然不要利息,但是会稀释你的股权。相对于你公司壮大后的股票回购所付出的代价,贷款的利息简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贷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贷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购得的经营类资产的月利润至少要比这个数多一个0(现实世界中当然不可能有这种事,游戏中作生意比现实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过后你的资金链站稳脚跟了,就可以用贷款去扩张,并且习惯于债务的存在,因为在自有资金不多(十几个M)的情况下,用几十个M的贷款去扩张,有助于你利润的迅速扩大和股票价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资金去收购对手50%的股权,后来股价上扬,只卖了5%就还掉了贷款。
2.股价
因为股价主要取决于业绩,所以长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长。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厂却不生产,或者生产出产品却不设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厂来吸收产品。我遇到过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续亏损,最后倒闭了。可能这种情况只有在一家NPC对手时才会发生,因为NPC之间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种NPC业绩下降的情况是玩家在所有行业对NPC的全面围剿,不过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几十个行业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并购相对来说相简单得多。
资本主义2中只有增发,没有红股或者象铁路大亨2中的拆细,所以比较象艾伦.巴菲特,几年之后股价就会飞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记录是7年从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价的其它影响因素包括:
(1)分红。适当的分红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资者关系部。每个月在这个部分上花一点钱也有助于提高市盈率。(3)对股票的买卖行为。每一笔买卖都会对股价发生影响,不论这个买卖行为是投资人还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戏中有十几个独立投资人,这些人可以被你聘为部门总监,他们也会在城市购置自用的房产(你也可以用个人的钱买个人自用的房产,没有什么意义,大概只能用来哄抬地价),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资。当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并后,这些独立投资人还会开设新的公司。(4)随机因素。这个有点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发事件。这儿的随机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盘或者长红,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让你的农场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生产),我碰到过一次科研突发事件,才研发半个月就通知我研发完成,而且完成度相当于研发了10年。
初期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时,股价很重要,因为这时的贷款上限太小,无法以贷款扩张。在资金链上站稳脚跟后,利润开始上升,每个月能达到1个M以上,这时贷款上限上升了许多,就不需要再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了,股价就变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贷款所作的投资出效益后,利润大幅增加,每个月的营业利润能达到10个M以上,就主要以营业利润作为扩张资金来源了。
除了对股价和总市值有要求的几关,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买进没有卖出。除非是准备以股市为经营重点的,否则主要的资金和注意力还是放在其它行业比较好。
3.股权控制和并购
资本主义2对于股权控制有两条:
一是控股超过50%时,就可以对NPC公司的资金实现部分控制。此时NPC的身份从董事长兼CEO变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资,所谓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资金去买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会自行进行股市投资的决策,自行进行股市买卖,这点目前还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现金多的话,会自行进行回购。
二是控股超过75%时,会出现一个并购的选项。根据中国或者美国的证券法应该是强制合并的事,在游戏中却变成了可并可不并,大概是为了减低游戏难度吧。
大概是为了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戏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时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这只有在A和B之间没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时才允许,当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这时你就无法让B公司去买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买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会计上的处理是很复杂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价作价,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就会复杂到让人想跳楼,没学过会计的人大概是无法体会这种痛苦。
控制的标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对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为投资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戏一开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这时你或者A或者B再购入1股,你就达成了对C的控制。因此你作为投资人在股市的买进卖出,除了增加你的个人资产外,还可以用来控制别的公司。
感觉资本主义2在股权控制上做得不如铁路大亨2。铁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对控制,而资本主义2中则要求绝对控制,增加了股权控制的难度。铁路大亨2中即使股权比例上处于少数的地位,只要在并购案的开价上足够高,仍能拿到许多赞成票,这样在对手未能绝对控股的情况下,降低了控股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对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难度,若我一再增发之后股权大多稀释,很容易就被对手抢走控制权。而在要求绝对控制的情况下,即使我控股比例处于少数,有对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满50%的情况下仍无法夺取我任董事长的地位。所以在资本主义2中不需要顾及对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对别人进行狙击,即使在联网时,对手也很难拿到你50%的股权,这点做得不如铁路大亨真实。
不过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权稀释到31%,而我雇用的一个市场总监有强烈的购买自家公司的欲望,不断地从市场和别人手中买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点就过半了。不知如果过半的话是否会发生失去控制的事。
当然铁路大亨在股价的影响因素上做得不如资本主义2。铁路大亨中,你卖1股和1万股,股价下跌的幅度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卖,卖到股价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时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权,这时再提出并购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并购。
资本主义2的绝对控股要求造成另一个后果就是,你无法收购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其股价并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虽然有网易这种从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国的ST、PT依然股价坚挺,美国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间崩溃的。许多持续亏损的企业后来扭亏为盈,在亏损期间虽然股价低迷,但也没有跌到地板上。在资本主义2中,持续亏损的企业,其股价仍高于净资产,但是控股超过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愿意合并超过50%的要求,使得你无法接手这家公司。当这家公司倒闭时,你只能分到它资产变卖后的所得,而它的无形资产就成了净损失,另外它资产变卖后,那些工厂和公司并没有变成无主的小企业,而是就此人间蒸发。铁路大亨中有许多无主的小企业,作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资源,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A并购B之后,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无法得到B的其它无形资产,主要是品牌。B的产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产品在品牌上比A要强,这是制作公司在逻辑设计上的弱点。这些在后面的品牌一节中会提到。
在收购中,当公众持股为0,全部为机构或者独立投资人持股时,你可以直接向机构或者投资人买股票,价格是协商的,对方的要价一般会比市价高一些,视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达到了90%以上,要价甚至会是市价的3-4倍。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你不需要等待别人把股票卖到市场上之后再去买进来。
4.回购
公司在现金多时可以回购股票,因为回购不会造成股价的变动。我的一个惯常作法是,上市时先圈一大笔钱,因为第一年我的重点在研发上面,往往股价一种下跌,跌到研发结束要开设工厂和店面进入赢利阶段 时,就开始准备回购。回购前先把工厂和店面建设好,这时手中应该还有大量资金。这时抛一点股票,以把价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现金进行回购,只要留点流动资金就可以了。因为亏损的公司很少有投资人愿意长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众手中,回购之后你被稀释的控股权又回来
关于房产:
物业租赁很简单,正常玩法:当公司现金太多,而游戏中放银行没利息时,选择投资房产,物业租赁收点租金也算是资产保值增值了。其中有个bug,就是利用合同随时可以修改,月初房客入住0房租,月末提价100元,下月初再调回0房租,房客流失很少。如此操作理念下,物业租赁也成了暴利行业,我们可以选择贷款建房,开局就做房产。
随着房子租赁收益率的不断提高,房子价值也在不断提升,有时NPC会眼红,高价接盘,也常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它可不会合同修改秘籍),出现巨额亏损,从而低价出售。这时我们杀个回马枪,高出低进,大赚一笔,继续上述操作,周而复始的炒房牟利。(炒房部分个人感觉很难找到合适下家接盘,又有钱又傻的自投罗网的NPC可遇不可求,偶只有一次顺利高抛又低接)
参考资料:摘自网络
㈥ 金融帝国2 利润的问题
囧~ 同道中人哈~ o(∩_∩)o... 握个手先~
一个企业的利润要全方面的去看~ 比如进价和卖价,进行一定的成本核算
(只要不是大问题,游戏本身默认的是不会让你赔钱的)
旁边有两个边框,看你每月所卖出的数量是多少~ 如果你游戏速度慢的话,可能是应为你超市刚开,等一段时间才可以有利润。
如果是工厂的话,那就要看你各种原料的进口价格 造好东西之后的销售价格
还有,员工培训什么的都是需要钱的~(当然你不拉起培训条,他是不会自己培训的)
不管是商场还是工厂,每月都会有工资,设备的维护更新费用~ 这些东西你要在自己公司的明细表里去看,完后分析那些东西可以舍弃,而更好的提高利润~
超市,如果产品需求上去的话,一般是不会赔钱的~ 可能是时间问题,卖出的东西比较少,和你维持这个超市的资金不成比例,就会赔钱。
另外,如果你开一个很大的超市去买面包,可乐什么的~~~ 我估计你要有耐心啊,,这些东西本小利薄,需要时间~~
㈦ 金融帝国2 如何整体调价
不能够,而且店面所在地方不一样,需求不一样,价格评价也不一样,不能够实现统一调价。只好一家一家点,把时间稍微调快点。看哪一家亏了或卖不动了再调价,或者控制采购量。
㈧ 金融帝国2利润总是很少
公司运营是有很多费用的,是否为自产?要想钱赚的多一般都是自己开矿、开工厂和农场供应自己的零售店或者超市。工厂、农场离零售店是否接近,近就可以省运费,产品价格是否合理,价格需要经常调整才能持续卖得好,因为游戏里是有行业竞争的,就是产品右边的两条柱子,最好是红色的略微高于蓝色,也就是需求略微大于供应,如果你一种商品卖得比较贵,虽然你在比较长的时间里获得了很多收入,但是时间太长,积压商品过多造成产能浪费,每月的地皮费、工人工资、税收、机器维护费用等等就会使得利润下降,有时甚至会亏本,要在最短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收入,这样利润才能增多,要多打广告,钱多的时候可以考虑买个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但是价格便宜的媒体(电视台、电台、报社),然后所有广告全都交给它,广告费只是从左口袋进了右口袋,产品的品牌就会越来越高,当然会卖得更好。 还有,你花多少钱就会减少多少利润,前期和中期是要把流水线巩固,不要怕花钱,这样后面就可以高枕无忧,最好垄断几种商品,把原材料也垄断。
㈨ 金融帝国2请问为什么商品需求指数高没人买
60%指的是整个市场规模,也就是潜在市场。游戏中默认有一种本地企业,初始市场全部是由本地企业占据。而你要做的只是对自己的产品通过价格/质量/品牌的控制将总评略高于本地企业的总评就会慢慢挤占市场,也就是提高需求柱。
㈩ 金融帝国2如何将利润变为现金
利润是累积的,你建造、培训等等都会使利润下降,如果没有太多不必要的开支,那么利润是可以缓慢增长的,利润多、现金没有增长应该是这样,就是你工厂、农场是绿的也就是赢利的,可你的零售店是在亏损,一般都是几个工厂供应一个店,工厂盈利,零售店却亏损,表面看像赚了,其实是亏了,左口袋进了右口袋,算上工人工资,公司维护费用等等,就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