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市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正常情况下:连续交够6个月即可申请,只不过金额多少而已
换公司后,新公司继续交的话,你去公积金中心申请复议就可以申请贷款了
申请额度一般和公积金帐户余额有关,一般是四十倍,上限30万,有补充公积金上限40万,夫妻一样,有补充则多点,你可以去公积金中心网上查询一下,或者打声讯电话问,好象电话是95001100,网上有的,你查下
㈡ 我是上海户口。请问我的公积金可以贷款吗。可以贷多少是现金吗
首先,你在上海上班的话,公积金可以用于在上海贷款买房。你可以取现取出来,也可以组合贷款。组合贷款就是你一部分银行每个月还贷,一部分是公积金每个月扣款。
现在最新的贷款额度不知道你看了没有,首套房或改善性第二套普通住房最高可以贷款120W一般人没有补充公积金的话只能100W(2人以上家庭额度),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最多60W一般人没有补充公积金的话只能100W(个人额度),不过也得看你公积金交多少,有多少,达不到那个上限也没用的。
㈢ 上海首套房公积金最高贷款多少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公积金贷款最高为60万,家庭贷款最高为120万。
依据:
关于调整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和二手房贷款年限的通知
沪公积金管委会〔2015〕2号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为了更好地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缴存职工购房的支持力度,根据《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建金[2014]148号)精神,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就调整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和二手房贷款年限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最高贷款额度调整
1、购买首套住房。个人最高贷款额度由30万元调整至50万元,家庭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调整至100万元;缴交补充公积金的,个人最高贷款额度在50万元基础上增加10万元保持不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在100万元基础上增加20万元保持不变。
2、购买改善性第二套普通商品房。参照购买首套住房政策。
3、购买改善性第二套非普通商品房。个人最高贷款额度由20万元调整至40万元,家庭最高贷款额度由40万元调整至80万元;缴交补充公积金的,个人最高贷款额度在40万元基础上增加10万元保持不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在80万元基础上增加20万元保持不变。
二、关于二手房公积金抵押贷款年限调整
低于5年(含)房龄的二手房的公积金抵押贷款,最长贷款年限仍为不超过30年。
6年至19年房龄的二手房的公积金抵押贷款,最长贷款年限由不超过15年调整为35年与房龄之差。
超过20年(含)以上房龄的二手房的公积金抵押贷款,最长贷款年限仍不得超过15年。
㈣ 孩子上海户口,首套,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结合,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需要什么要求
贷款分为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需满足条件:公积金余额大于16667元,每月缴纳额大于780元,可贷满50万;补充公积金余额大于10000,连续缴纳6个月,可贷10万。贷款需满足每月银行流水大于每月还款额的2.1倍。
根据您的情况首套首贷首付35%,剩余65%是要贷款的,一般情况下银行是考察收入证明和流水证明来衡量您的还贷能力,要求是2倍覆盖,如果您收入证明和流水开不出来的话有两种途径:1.可以考虑增加首付比例,降低贷款比例,这样收入和流水证明就不需要开出那么多,以达到满足贷款审核的目的;2.某些情况下,您的首付付到50%或者以上,银行也是不会严格要求您的收入和流水证明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㈤ 上海户口买房需要缴纳社保吗公积金贷款可以贷多少
已婚有家庭夫妻还双方名下共同可以拥有两套,没有社保的限制。上海公积金贷款目前一个人可以贷到50万,补充公积金可以贷10万,具体贷款额度参照您的月缴额和余额。
㈥ 上海买房,可以算首套并使用公积金贷款吗
“北京伟嘉安捷”解答:
1、公积金贷款认房不认贷,如果房子卖了,可以算作首套,如果不卖再买房算作二套;
2、商业贷款是认房又认贷,所以再买房则算作二套;
㈦ 您好,请问目前上海买首套能贷公积金么
目前在上海买房公积金贷款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有条件的。公积金贷款首套贷款需要连续缴纳6个月的公积金,且公积金账户开设一年以上,且之前五仁和贷款记录。另外,只有上海缴纳的公积金才可以在上海公积金贷款。
㈧ 上海人。工作一年半,上海的公积金贷款婚房(首套房)能贷款多少呢
不能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原则是买房前连续缴纳满6个月和累计缴纳满2年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决难题,望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㈨ 上海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有哪位清楚
公积金贷款首套房优惠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第一套住房享有按揭贷款利率优惠。所谓的“首套房”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买房人年满18周岁;买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是享受契税税率1%的优 惠);购房人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不过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