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判决执行时,同期贷款利率是怎样选定的
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通常是参考借款期限,以及逾期时间,靠近哪个范围
就参考该范围,比如逾期6个月参考6个月的贷款利息。
2. 请问法院判决书上面的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从2012年到现在是按多少计算
从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了3次分别为:2012年6月8日,2012年7月6日,2014年11月22日。具体调整如下:
所以人民银行的同期贷款应该按上面利率计算,按周期进行调整。
3. 法院判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法律依据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八、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
九、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十、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4. 如何理解法院判决中“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编者按:在付款判决书中,法院常常会依法要求支付逾期付款利息并注明“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但同期贷款利率有6个月以内、6个月至1年(含1年)、1至3年(含3年)或者3至5年(含5年)期等不同档次,许多当事人对此没有注意在执行阶段少计算了利息。此文厘清了“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中“同期”的含义,希望对当事人有帮助。
实务中,无论是借贷纠纷、还是货款、工程款纠纷等,法院判决书判决往往在判决偿还本金(或货款、工程款)外,还同时判决支付拖欠款项的利息(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至生效判决确定的支付之日止)。因法院判决书仅列明利息的计算方法及标准,未列明适用利率的具体档期标准,案件到了执行阶段,往往对计算利率的档期标准的产生争议。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只有“同期”、“同期同档”利率等字句,但对于“同期”、“同期同档”具体适用无明确规则。
按字面意思理解,“同期”指欠款发生日与所对应的央行公告基准利率日必须是在同一个时期;但“同期”央行挂牌公告的贷款基准利率档次有许多,如6个月以内、6个月至1年(含1年)、1至3年(含3年)或者3至5年(含5年)期等不同利率档次,因此,必须明确“同期”内应该适用的具体利率档次。
银行贷款的利率因期限不同而不同,贷款时间越长,利率越高。确定利率应以“日期”为准,即从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间届满次日起适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从计息开始之日起至计算利息之日之间经过的期间,若为6个月以下,则适用6个月以下贷款的利率;若为2年,则适用1至3年的利率,以此类推。
5. 如何计算法院判决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1、中国人民银行官网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表:
2015.8.8日~2015.6.7 日利率6.56%;
2015.6.8日~2015.7.5 日利率5.85%;
2015.7.6日~2016.1.31日 利率6.00%;
若新利率低于原利率,在签订展期合同时一般按原利率确定或按照有关法规双方协议确定。
2、2015年分期利率表:
短期贷款(一年以内含一年)利率4.6%-4.25%;
中长期贷款(一至五年(含五年))利率5%-4.75%;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下(含五年))利率2.75%。
3、一年期以内贷款遇利率调整仍执行合同利率;一年期以上贷款遇利率调整时,借贷双方按照合同约定确定贷款利率,合同中约定调整的,在合同期间可按月、按季、按年调整,合同中无约定调整的,仍执行原合同利率。
4、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主要有四种:质押、抵押、保证、信用;越往后担保能力越差,相应的贷款利率越高。一般来说,除了房贷,个人的贷款利率均会高于企业。
5、同期贷款利率有6个月以内、6个月至1年(含1年)、1至3年(含3年)或者3至5年(含5年)期等不同档次,许多当事人对此没有注意在执行阶段少计算了利息。
(5)法院判决的同期贷款利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贷款种类
从宏观角度划分贷款种类,有助于分析不同经济成份的贷款之间的比例关系,便于具体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合理配置社会资金,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从微观角度划分贷款种类,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增强还本付息能力,提高贷款效益。
现行贷款种类的划分标准及种类如下:
按贷款经营属性划分
1.自营贷款。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2.委托贷款。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3.特定贷款。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按贷款使用期限划分
1.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目前主要有6个月、1年等期限档次的短期贷款。这种贷款也称为流动资金贷款,在整个贷款业务中所占比重很大,是金融机构最主要的业务之一。
2.中、长期贷款。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长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
6. 法院判决中的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如何计算
借贷纠纷的利率问题,在法律上支持同期基准利率四倍以内的利率水平,同期基准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现行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7月6日调整并实施的,种类与年利率如下:①短期贷款六个月(含)5.6%;②六个月至一年(含)6%;③一至三年(含)6.15%;④三至五年(含)6.4%;⑤五年以上6.55%。
7. 如何计算法院判决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五万元债务2003年至2008年日期货款利率计息是多少钱
8. 判决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是指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吗
不是,按照的人行发布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率。
大致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1,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2,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3,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进行协商。
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上限,则超出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应当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利率为准。
此外,如果贷款人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在计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的,应当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处罚。
9. 法院判决书上的同期贷款利息怎么算
如果对方不履行判决书确定的金额,就必须按照判决书上的金额加倍支付逾期利息。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