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是上海户口,买房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可以贷款,贷款分为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需满足条件:公积金余额大于16667元,每月缴纳额大于780元,可贷满50万;补充公积金余额大于10000,连续缴纳6个月,可贷10万。贷款需满足每月银行流水大于每月还款额的2.1倍。
㈡ 上海买房贷款最新政策是什么
目前银行在审查购房贷款时,不仅要查询借款人的贷款记录,还将登录房管部门的房屋权属系统查询借款人家庭的住房数量。
严格按“认房又认贷”原则界定二套房。
“认房又认贷”,指无论购房人现时名下是否有房产,只要之前有过住房贷款的记录,就会被认定为二套房,执行二套房贷款政策。
二套房认定标准一: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详解:根据新的政策,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也是被划为家庭范畴的。
所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申请贷款购房时,就会按照二套房政策执行。
二套房认定标准二: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根据目前银行认贷又认房,如果不出售现有房产的情况下,再贷款购房是属于二套房的,将按照二套房的政策执行。
如果按过去政策,未成年时的房产只要没贷款,再申请房贷不算二套。
二套房认定标准三: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详解:过去只认贷,这种情况不算二套房,但现在加了认房,虽然没有贷过款,但只要是在房屋产权交易系统中能够查到名下有房产,
在不卖掉且申请贷款的情况下,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
二套房认定标准四:个人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目前银行对二套房认定是认房又认贷,也就是说虽然贷款买的房产出售以后,家庭名下已没有任何住房,但因为其之前有贷款记录,
再申请房贷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二套房认定标准五:首次购房使用商贷,再次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
详解: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房贷记录,不论房贷是否结清、房产是否出售,即便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
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二套房认定标准六: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以另一方名义申请贷款购房,但两人户口没有在一起
详解:夫妻双方结婚后虽然户口没有落在一起,但在民政局有过结婚登记。
现在,银行在批贷时除要求借款人提供户口本外,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婚姻状况证明,而结了婚的夫妻是不能提供单身证明的,
所以另一方再购房时也会被算作第二套房。
二套房认定标准七:婚后双方共同贷款购房,离异后一方再贷款购房
详解:只要央行的征信系统中能够查到房贷记录,那么即便离异后房产判给一方,另一方再贷款购房时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
这一条对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使得很多试图通过“假离婚”来规避二套房贷款新政的想法也付之东流。
《新国五条细则》中同样对二套房贷款利率做出规定,要求各地上调二套房贷款利率,目前二套房贷款利率多执行1.1倍基准利率,甚至更高。
自去年银行闹“钱荒”以来,个人房贷一直处于持续收紧的状态,今年初以来,不少一二线城市银行已开始上调房贷利率。
有权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近九成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升至基准甚至上浮5到10,个别上浮20。
二套房贷款利率更是全线上调10,部分银行上浮达到20,利率优惠更是成为历史。
虽然房贷业务还在正常办理,但放款速度不容乐观。去年年底出现的放款难问题,未见丝毫缓解,特别是二手房,3个月办下来已经是最快的了。一家银行表示,目前国家正收紧资金的流动性,不允许太多资金流入市场,使得整个银行放贷资金偏紧,商业贷款周期大约都在3个月左右。但公积金贷款属于政策贷款,速度会快些。
商业贷款基准利率: 6.55上浮10为7.205上浮20为7.86。
可供参考哈
㈢ 在上海买房需要什么条件
上海外地人买房条件
1、以家庭名义购房,所谓家庭指的是购房者已婚。
2、该家庭在沪无房。
3、能提供至买房合同签署日前在沪累计缴纳三年内至少两年的个税或社保的证明。
4、长期居住证满3年的话可以享受上海本地人的待遇,可以直接购房,无需提供税单。
5、2016年上海还是实行限购政策,对于非上海户口的居民家庭如能提供符合规定的纳税证明或社保证明,限购1套住房,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6、根据本市住房限售政策规定,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持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买住房的,缴纳社会保险须符合“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3年内累计缴纳满24个月”,补缴的不予认可。
《上海居住证转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办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在本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是指在本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连续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
(3)有上海户口在上海买房贷款条件扩展阅读:
上海买房政策:
1、商业贷款政策
(1)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即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且无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
(2)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在本市无住房但有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自住房,商业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2、公积金贷款政策
(1)购买首套住房且从未使用过公积金的缴存职工家庭,公积金首付比例仍为30%(住房面积大于90平),面积小于或等于90平低首付比例为20%;
(2)调高对第二套改善型购房的首付比例至普通商品房50%和非普通商品房70%、二套普通商品房贷款利率上浮10%;二套普通商品房个人贷款高限额下调10万元;
(3)停止向已有两次公积金贷款记录的职工家庭再行发放贷款;
(4)借款人以公积金缴存账户余额确定贷款额度的倍数从40倍下降到30倍;
(5)严格执行住建部还款能力的计算比例调减为每月还本额占工资基数不超过40%。
㈣ 不是上海户口,在上海买房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保年限满5年及以上,同时要求提供结婚证明。
要求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提高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保年限,从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限购审核将前置到交易备案环节。
(4)有上海户口在上海买房贷款条件扩展阅读:
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购房人在申请贷款时还应承诺首付款为自有资金,否则记录失信纳入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从业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比如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防止捂盘惜售,强化房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管理,建立二手房交易资金第三方监管制度,还要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机构从事首付贷、过桥贷及自我融资、自我担保、设立资金池等场外配资金融业务,对各类非正规金融机构为房产交易提供各种形式金融业务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㈤ 上海贷款买房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1、首先是购房资格,沪籍不用说了,说下非沪籍在沪买房需要具备哪些资质?
家庭名下无上海房产,且符合网签日期前 63 个月内累计正常缴纳满 60 个月的社保、公积金或税单,可购 1 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这是购房资格。
2、贷款买房要满足什么条件?
以上仅供参考,祝你购房顺利。如果你需要去申请{贷款}___我建议楼主到奔奔牛申请贷款业务,其网上评价非常好!
㈥ 上海买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提高非上海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年限,从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3年内在上海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
2、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品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3、自2016年11月29日起,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即居民家庭名下在上海市无住房且无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
在上海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或在上海市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包括商业性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企业买房条件:
第一,企业设立年限已满5年;
第二,在本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已达100万元人民币;
第三,企业职工人数十名以上、且按照规定在该企业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满5年。当企业今年缴纳税款金额满五百万以上,购房不受上述企业设立年限与员工人数条件限制。
(6)有上海户口在上海买房贷款条件扩展阅读:
据《劳动报》报道,昨天晚上,上海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最受关注的除居转户时间缩短政策外。
还有将向符合条件者定向微调住房限购政策也受到广泛关注。自2012年6月27日,上海楼市“限购令”再度升级,明确表示非上海户籍居住一年以上单身者,不可买房。
这一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上海户籍单身人士的买房需求。时至今日,该《意见》的出台表明,对于这部分符合条件的非沪籍人才,今后有资格在沪购房了。
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认为,目前是放开了“人才”的购房资格,而这部分人往往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未来可能会对沪上刚需项目甚至中高端项目的成交起到拉动作用。
不过,从此次“人才型”住房限购的定向微调来看,不排除未来也会出台针对所有非上海户籍单身人士购房限制的微调政策。
2012年该限购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迎合当时从严、从紧的政策环境,对上海来说,非沪籍人士购房的比例高达四成以上,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非沪籍人士通过购房投资投机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很难明确界定投资投机和自住型住房的需求,因此当初采用的是“一刀切”的限购方式。
未来如果微调对所有非沪籍单身人士的购房限制,不仅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也将对后市房地产的成交量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并且对于非沪籍家庭由夫妻整体解散为个体的单独一方来说,都提供了再度购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