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对经济增长、企业投资、家庭消费、进出口等产生以下影响:
提高贷款利率可防止经济增长过热。我国经济自2002年开始加速增长。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使投资、消费减少,最终造成总产出的减少,有利于避免加速的增长演变为经济过热。
首次下调活期存款名义利率,原因在于企业存款、居民储蓄中活期存款所占比重过高,为抑制流动性过剩,下调活期存款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期存款。
提高贷款利率对家庭消费将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以后消费需求趋旺,2001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1%,8.8%,9.1%,13.3%,12.8%,13.7%,2007年预计增长12.5%左右。主要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买房装修、买车为消费热点。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过于旺盛既较强地推动了重化工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发展,也可能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对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升息会使贷款买车买房的成本增加,也会使储蓄、债券等收益增加,从而减少消费支出,以引导消费需求适度、稳定增长。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变。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由2.88%提高到3.33%,上调0.45个百分点,目的在于缩小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距,抵消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因负利率造成的缩水。此项举措意在体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民有所居。但应看到,因实际利率为负,且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又下调0.09个百分点,因而,此项举措无疑于杯水车薪。
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会影响投资。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1月-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达26.6%,增幅仍然偏高;在建规模仍然过大。初步测算,全年在建项目投资规模3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万多亿元;新开工项目仍然较多。1月-10月,各地城镇投资同比增加2.13万个。特别是导致投资增长过快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投资反弹仍有可能。为了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货币政策必须着力遏制过热的投资。加息将加重企业负担,尤其生产发展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的大中企业,利率变动将直接影响其成本和利润。不过,如果利率上调幅度与通货膨胀率两者之差不大时,对投资量影响不大。因此,央行虽多次温和地上调利率,并不会造成投资大幅下降和经济衰退。
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可预防通货膨胀。近月CPI一直处于高位,8月-11月分别为6.5%,6.2%,6.5%,6.9%,全年可能达4.5%。同时,许多价格上涨较快的消费品并未统计到CPI中,物价涨幅被低估。当然,近期CPI上涨仍属结构性上涨,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与服务看,价格上涨的有五大类: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以及居住;下跌的有三大类: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因此,面对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央行必定采取货币紧缩的措施,防止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演化为通货膨胀。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股市的影响。理论上看利率上调对股市而言并非利好消息,然而,现实似乎并非如此。从2006年4月28日到2007年12月21日期间,央行共8次上调利率,从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的表现看,股市并未大跌,沪指反而上涨。在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等因素影响下,温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恐暂时难以影响股民强烈的渴望和巨大的热情。因此,虽然反复提高利率,但暂时对股市影响不大。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仍取决于存贷利差,升息可能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但若利差太大,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则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经营状况。因此,采用不同利息调整组合,利于调整不合理的利率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调控工具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央行运用的调控工具主要有四种: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利率政策。虽然四者的效果一样,但是利率政策却比其他调控工具更直接、更有成效,能在更短时间抑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负利率”。所以,央行今年多次采用利率政策是合理明智的。
总的来说,这几次上调利率利大于弊,是我们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探索工作之一。
但也应看到轮番加息存在的问题,虽然一年六番加息,定期存款实际利率仍然为负;活期存款名义利率首次下调,由0.81%下调到0.72%,下调0.09个百分点。如果再考虑利息税,居民储蓄损失较为严重。
需要指出的是,轮番上调利率会产生累计效应,上调利率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使投资减少,会直接造成总产出的减少,也会间接增加失业人数。
⑵ 贷款利率上调对已经贷款的有影响吗
浮动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
如果基准利率(或者LPR)调整,还款金额也会调整,对于存量贷款,上浮(或下浮)的幅度在贷款期内是不变的,如果基准利率(或者LPR)调整,贷款利率则在新的利率基础上进行上浮(或下浮)。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
至于什么时候执行新利率,要根据贷款性质、贷款银行和相关合同规定确定。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的利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中国银行房贷是这样的);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按调整日前的基准利率(或者LPR)为依据执行新一周期的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一律在每年的一月一日。
⑶ 贷款基准利率上调有什么好处
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会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则无形中减少了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再投资氛围,可以抑制目前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的形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利器.
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对股市理论上是利空的消息,就上面提到的,这会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这就势必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但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来看,利率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往往是有限的.
另外,此次贷款利率的上调从另一个角度看给我们带来一个投资机会,贷款利率的上调实质是对银行业的利好消息.因此,对近期股市中银行股的表现应该值得关注.
⑷ 央行上调贷款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央行突然提高贷款基准利率,是我们预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开始。其出发点是为宏观调控,降低过热的信贷。可谓任重而道远。提高贷款是控制信贷最有效的措施。
对证券市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贷款利率提高对证券市场来说,包涵部分不利因素。05年12月起劲的大牛市,成交量一直保持在200亿。场外资金的源源涌入是股市走牛的基础。一季度信贷规模的超速增加,我们不排除有相当部分资金流入的股市。尽管提高贷款利率对这部分资金影响不大,但对后续资金的介入无疑将提高成本。而对于已经到期的短期拆借资金来说,他们成本的提高。是否还有“勇气”再回到已经高企的市场,这点也很难说。
其次,贷款利率上调,可以抑制投资需求,使投资放慢、投资品价格下降。这样一来,社会经济活动放慢,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直接反映到二级市场上,则导致市场对投资回报预期降低,转而抛售股票,从而使股价下跌但投资者对不同的行业态度不同。
笼统来说,第一房地产、民航、高速公路3个行业的股票。由于这些行业都是靠高贷款生存的,因此,利息上涨将直接加重相关企业的利息负担。按去年的数据测算,此次贷款利息上升27个BP,民航业的利润总额将减少三成多。
第二:减少机场、石化、钢铁、农业、化纤、管道运输等行业的股票。因此短期内,房地产、航空、石化、钢铁、水泥、建材、高速公路、机场等行业上市公司股价将会出现一定的下跌,
第三对银行持观望态度。因为上市银行利润增加有限。加息对银行股的影响就是最直接的,本次加息对上市银行股的影响属于中性,可能适当增加上市银行的利息收入。贷款利率提高27BP,对占利润70%来源于贷款利息的上市银行来说,可能会提高收益。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贷款利率提高的情况下,贷款的额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因此,其利润的最终变化可能不大。下面详细论述对各个行业的影响。
各个行业影响不同
影响最大的无疑将是房地产企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房地产企业的运转资金70%依靠银行贷款,加息使贷款成本增加会抑制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需求,使房地产扩张的规模得到缓解;二是利率上调使居民购房贷款减少,从而降低购房需求,使房价下跌。在这两方面因素的挤压下,房地产业扩张趋势将被抑制,行业的经营环境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
但对于银行来说,上调贷款利率构成了一定的利好。由于存款利率不变,这实际上增加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当然,事情总有两面性,贷款利率提升后,贷款数量将减小,从而增加了银行存款利息的支出水平,相比较而言,对于银行来说利好将明显大于利空。我们对该行业维持观望的评级。
⑸ 贷款利率上升意味着什么
贷款利率上调影响:意味央行预期长期利率上升
央行对长期利率上升的预期一直比较强。长期利率受到贸易顺差、中国汇率以及美国利率影响。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顺差会导致央行以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人民币过多发行,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会有下跌趋势。反之,当美国利率低,美国的资金就会在全球投资甚至大量在中国炒作,寻求投资机会,投机人民币,投机中国房产,房产与人民币是相关联的,大量的外资进入,央行不再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导致长期利率抬升。所以,反正央行认为长期利率看涨,不如当机立断,趁势抬高利率,打压投资过热。
对股市影响
一般说来,利率会与股市形成“杠杆效应”,利率上升,股市会下跌;利率下调,股市会上涨。不过,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中国股市与利率的关系已经日趋淡化。上调贷款利率对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上,而且是短期的,大盘中线向上格局仍没有改变。
对房地产业影响
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同影响:
(1)已购房者:月供增加,资产可能缩水
目前的住房抵押贷款实际上是浮动利率的,按照规定,如果利率上升,则已经签订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自下一年的1月1日起执行新的利率。假设业主以8成30年按揭贷款购入价值100万元的房产,按照5.04%的现行利率,月供为4314.15元。假设未来每过一年后执行的利率分别上涨为6%、7%、8%,则第二、三、四年的月供分别为第一年的110.91%、122.54%、134.38%,上涨的幅度是非常惊人的。如果业主在买房时就以月收入的50%来支付月供,并且三年中收入没有增长,则月供占收入的比重将上升到67%,业主很可能面临生活捉襟见肘的窘境。相对而言,二十年期的贷款风险要稍微小一些,上述情况下,月供在后续三年分别上涨为第一年的107.86%、116.01%、124.11%。
除了月供增加,在少数房价存在泡沫的城市,由于房地产价格泡沫被一定程度上挤出,业主拥有的房产很可能发生贬值,贬值的幅度有可能相当惊人。在香港1997年后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特例中,房价贬值达三分之二,也就是说,100万的房子只值30多万了。当然,贬值的幅度与房价泡沫的幅度成正比,目前我国即使是被广泛认为出现房价泡沫的地区,也不可能出现这样巨幅的房价贬值。
(2)持币待购者:支付能力下降
月供占居民家庭月收入的30%-50%为宜。我们假设某居民家庭的月收入为8630元,家庭积蓄拥有首付能力并准备用月收入的50%支付月供,则根据前面的测算,该家庭具备购买价值100万的住房的能力。假设利率升高到6%、7%或8%,则该家庭的购房支付能力将分别下降到原来的86.36%、77.83%、70.57%,换而言之,该家庭将买不起100万的房子,而只能购买70-86万的房子了。这种购买力的下降必将使得市场整体的需求曲线发生移 动,假设供应维持不变,则房价必然要下跌,这是加息挤出房价泡沫的内在机制之一。
(3)投资者:融资成本提高,投资利润下降
假设投资者的资本构成是6成银行贷款,4成自有资金,投资物业的市场回报率为8%,银行抵押贷款利率简化为5%,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为12.5%。现在我们假设利率分别提高到6%、7%或8%,而其他条件不变,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为11%、9.5%、8%,回报率的下降是非常显著的,必将导致投资性需求减少,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房价回落。
(4)投机者:融资成本提高,价格预期改变
对于投机者来说,同样存在融资成本提高的问题,购入价值100万的房产,闲置一年后转让,如果6成资金来源于银行并且利率是8%,则贷款融资产生财务费用4.8万元,加上转手的交易费用,房价涨幅必须极高才能确保收回本金。更重要的是,由于持续加息对资产价格泡沫有挤出效应,投机者很可能改变房价走势预期,因考虑到房价可能下跌而纷纷撤离房地产市场,这将导致泡沫迅速被挤出。
(5)开发商:建设贷款利率上涨,面临市场风险
对于开发商来说,财务成本增加可能迫使他们考虑加快项目开发的周转期,居民购买力下降引起的价格下跌可能使得企业减少盈利甚至亏损。此外,还会增加土地储备的成本和风险。
(6)银行:违约可能增加
在部分城市,由于住房价值缩水和业主月供的增加,可能诱使一部分负资产的家庭主动选择断供,或者迫使一部分陷入“现金流危机”的家庭暂时断供。而开发商在价格波动下发生亏损,也会威胁到建设贷款的安全。这都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总的来说,加息有助于挤出资产价格泡沫,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住宅市场在住房金融支持下启动以来,我国居民尚未经历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完整周期,尚未认识到偏低的利率所隐含的风险,因此首度经历加息过程对于居民消费心理的成熟和风险意识的树立都将非常有益。但是,加息也会给过去几年低利率之下的火爆楼市降降温,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阵痛,特别是如果对利率风险未能提前有所认识,则无论是消费者、开发商和银行,都可能遭受比较大的损失。
⑹ 贷款利率上调,会怎样影响
正在办理银行贷款,利率上调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基准利率是央行定的,银行只有一定的浮动权。基准利率上调了的话,哪怕你昨天确定下来的利率是多少,人家今天说上调还是得上调。不过,你和银行谈好的基准利率的倍数是不变,比如你之前拿的是基准利率的1.1倍,基准利率调整了后,你就按照新基准利率的1.1倍来还了,所以千万别怪罪到银行头上了。
已经办理银行贷款,利率上调会有什么影响?
已经办理贷款,处在还款期的朋友们,如果遇到基准利率上调,那情况也是一样的,该上调还是得上调。但在签贷款合同的时候,关于利率调整的方面会有三个选项:一是按年调整,就是每年初执行最新利率;二是满年度调整,就是每还款满一年后执行最新利率;三是按月调整,就是利率调整后次月执行最新利率。这三种方式都有好有坏,遇到利率上调,当然是满年度调整最好或是按年调整比较好,这样还能争取到一个时间差享受较低利率。但如果利率下调了,就是按月调整比较划算了。所以在签贷款合同的时候,关于利率调整方面的约定还是需要谨慎。
⑺ 房贷利率上调对已购房者有影响吗 对已贷款的有影响吗
最近,总是有消息说房贷执行基准利率或利率上浮,那么到底房贷利率上浮对购房者有什么影响呢?
对于购房者来说,主要分三类:已经放款开始还贷的购房者、贷款审核过,但没有放款的购房者、贷款申请提交但没有审核或在审核过程中的购房者。我们就以这三类购房者分析。
房贷利率=基准利率*(1±浮动利率)
基准利率变化
一、已经放款开始还贷的购房者
对于已经放款的购房者来说,贷款利率浮动并不受影响。但要注意的是,这类购房者的贷款利率是受基准利率影响的,基准利率变换,那么贷款利率也会变化。
二、贷款审核过,但没有放款的购房者
利率变动
对于贷款审核过,但没有放款的购房者来说,一般情况下,利率的浮动也不会受银行。但毕竟来说,银行还没有放款,任何事情都有变化的可能,银行要求利率上浮,购房者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要银行还没有放款,购房者都不能放心。
三、贷款申请提交但没有审核或在审核过程中的购房者
贷款利率变动
贷款申请已提交但还没审核或在审核过程中的购房者是最受利率影响的。这类购房者最后的贷款利率有可能上浮10%,也可能享受95折、9折、85折优惠。但根据现在银行的放贷情况来看,资质好的,没什么瑕疵的,基本执行基准利率;资质不太好,如信用有污点,收入不足等,很有可能是利率上浮10%,甚至20%.
从上类三种购房者来说,其最关键的是基准利率,只要基准利率有变化,这三种人都会受影响。
⑻ 银行再次上调利率对已贷的贷款有什么影响
你的贷款是组合房贷,按照银行的规定,这种贷款都是根据人行基准利率的变动,在下年初调整。也就是说,你的贷款在2008年1月1日才需要调整(因为2006年11月至年底人行未调利率,所以你的贷款在2007年1月1日无需调整,仍然执行贷款时的利率)。2008年1月1日调整为人行最新的基准利率水平下的上浮或下浮比例(需要看你当初签订的借款合同如何规定,比如“浮动利率、下年初调整、在基准利率水平上上浮或下浮?%”、还款方式是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总体来说,只要你不是贷的那种固定利率房贷,那么今年你的每月还款额不变,下年1月开始按新利率执行后,月还款额开始增加。
⑼ 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影响
贷款利率上调,说明银行政策收紧,也就是你用银行的钱,银行收的利息高了,一是因为国家银根紧缩,流动的钱相对少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是政策在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的信号。影响就是贷款越来越难批,因为这块饼越来越小,供不应求,你想用,就要多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