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国以后基准利率是涨了还是降了
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情况,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过几十次,有时涨,有时降。
存款涨得最高的时候从1993年7月开始,活期利率3.15%,一年期10.98%,五年期13.86%,到1996年5月开始下降;现在应该是比较低了,活期0.3%,一年期1.5%,五年期取消。
贷款基准利率涨得最高是1995年7月到1996年4月,一年期12.06%,五年期15.3%;近几年,一年期4.35%,五年期4.9%。
⑵ 2019房贷利率是多少
2019年央行五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年华利率是4.9%,一至五年(含五年)是4.75%,一年以内(含一年)是4.35%。
应答时间:2020-1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现在房贷利率是多少
2020年个人首套房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3.25%,五年以下公积金贷款利率2.75%。
全国统一,不存在上下浮动;而首套房商业贷款,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标准,一年期利率为4.35%,一到五年期利率为4.75%,五年期以上利率为4.90%。受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各大商业银行以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可结合实际情况上下浮动,因此各大银行的房贷利率会有所不同。
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10%,指的就是在央行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一般房贷都是五年以上的长期贷款,上浮10%后房贷利率=4.9%×(1+10%)=5.39%。不同地区,不同银行,首套房房贷利率可能都有所差别,目前商业贷款首套房房贷利率普遍上浮5%到20%,具体看各个城市。
首套房贷利率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浮动制定。各个银行的对于首套房贷利率的标准不同,如果贷款人是银行的优质客户,银行为贷款人提供的房贷利率将无限接近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
⑷ 2019首套房贷利率是多少呢
以2019年2月为例,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3%。
2019年03月12日融360发布的2月份中国房贷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3%,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49倍,环比上月下降0.53%(3BP);同比去年2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46%上升3.11%(17BP)。
2月利率下调银行数量44家,较上月增加10家,首套房贷平均利率连续三个月下降。
报告认为,2019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基调是进一步满足有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用户的合理住房需求,严格管控投机性购房行为。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2月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2家银行分(支)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升,占比0.38%,较上月减少14家;
有44家银行分(支)行利率下降,占比8.26%,较上月增加10家;有483家银行分(支)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持平,较上月增加4家,占比90.62%。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2月,19家主要银行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的1.080倍;银行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高为基准利率的1.213倍;
工、农、中、建国有四大行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4.4%,上浮程度较上期下降0.5个百分点(上期上浮14.9%)。
⑸ 年利率为18%,那么月利率日利率分别是多少
月利率=1.5%,日利率=0.05%
根据题意,年利率=18%
根据公式,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年利率/360
代入题中数据,列式可得:
月利率=18%/12=1.5%
日利率=18%/360=0.05%
(5)建国贷款利率扩展阅读:
日利率与年利率、月利率的换算公式:
日利率(0/000)=年利率(0/0)÷360;
月利率(0/00)=年利率(0/0)÷12。
月利率=日利率×30
年利率=月利率×12
利息=利息积数×日利率
利率的影响因素:
1、利润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即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金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
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幅度
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中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中国的利率水平;
②中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
③中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中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
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⑹ 中国从2000年10月到2000年9月一共调整了几次银行利率每一次调整是提高还是降低 具体的利率是多少
中国从2000年10月到2006年9月一共调整了3次银行利率。
2000年10月时如下: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 0.99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1.98
半年 2.16
一年 2.25
二年 2.43
三年 2.70
五年 2.88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98
三年 2.16
五年 2.25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三个月以下 0.990
三个月至半年 1.188
半年至一年 1.296
一年以上 1.350
二、协定存款 1.71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35
七天 1.89
2002年2月21日调整如下: (第一次全部调低)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 0.72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1.71
半年 1.89
一年 1.98
二年 2.25
三年 2.52
五年 2.79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71
三年 1.89
五年 1.98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三个月以下 0.720
三个月至半年 1.026
半年至一年 1.134
一年以上 1.188
二、协定存款 1.44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08
七天 1.62
2004年10月29日调整如下: (第二次部分调高)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 0.72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1.71
半年 2.07
一年 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五年 3.6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71
三年 2.07
五年 2.25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44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08
七天 1.62
2006年8月19日调整如下: (第三次部分调高)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1.80
半年 2.25
一年 2.52
二年 3.06
三年 3.69
五年 4.14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80
三年 2.25
五年 2.52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44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08
七天 1.62
⑺ 利率由什么决定
利息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
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国内通货膨胀水平。
根据IS-LM模型,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储蓄供给、投资需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导致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利率水平。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中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
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7)建国贷款利率扩展阅读:
利率的分类
根据计算方法不同,分为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只在原采的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另外计算利息。复利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除了在原来本金上计算利息外,还要把本金所产生的利息重新计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
根据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也就是借款合同或单据上标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已经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
根据确定方式不同,分为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银行业协会按照协商办法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标准只适合于参加该协会的金融机构,对其他机构不具约束力,利率标准也通常介于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市场利率是指根据市场资金借贷关系紧张程度所确定的利率。
根据国家政策意向不同,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优惠条件下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某些部门、行业、个人所制定的利率优惠政策。
根据银行业务要求不同,分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机构存款所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从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根据与市场利率供求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使用固定利率便于借贷双方进行收益和成本的计算,但同时,不适用于在借贷期间利率会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利率的变化会导致借贷的其中一方产生重大损失。
浮动利率是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变动而调整的利率。使用浮动利率可以规避利率变动造成的风险,但同时,不利于借贷双方预估收益和成本。
根据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⑻ 人民银行 历史利率变迁
答:中央银行作为一国的中心金融机构,代表国家制订(或参与制订)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统一管理全国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机构,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与金融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是现代经济与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制度枢纽”。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史学科独特的历史视角,运用历史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1948—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进行回顾,探讨制度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以期有助于中国中央银行历史研究的全面展开,并为完善当代中国中央银行的模式提供历史借鉴。
本文在构思上,按照中央银行是否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基本职能将建国后的中央银行史划分为比较大的三个阶段:1、中央银行变迁的初始阶段(1948—1978);2、过渡的中央银行体制时期(1979—1992); 3、逐步完善的中央银行体制(1993—1998)。在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时,为保证各个阶段分析连续性和可比性,本文集中地抽取了中央银行体制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进行重点分析。比如:中央银行剥离其蕴涵的商业银行职能的程度;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手段;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调控目标,通过这种横的分析和纵的不同阶段联系,希望能够集中反映不同阶段中央银行体制的演变特点,为结论部分从整个历史的视角来把握中央银行的变迁特点作出铺垫,在最后本文还对中央银行体制在变迁过程中的某些行为选择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