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计算法院判决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在付款判决书中,法院常常会依法要求支付逾期付款利息并注明“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但同期贷款利率有6个月以内、6个月至1年(含1年)、1至3年(含3年)或者3至5年(含5年)期等不同档次,许多当事人对此没有注意在执行阶段少计算了利息。此文厘清了“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中“同期”的含义,希望对当事人有帮助。
实务中,无论是借贷纠纷、还是货款、工程款纠纷等,法院判决书判决往往在判决偿还本金(或货款、工程款)外,还同时判决支付拖欠款项的利息(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至生效判决确定的支付之日止)。因法院判决书仅列明利息的计算方法及标准,未列明适用利率的具体档期标准,案件到了执行阶段,往往对计算利率的档期标准的产生争议。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只有“同期”、“同期同档”利率等字句,但对于“同期”、“同期同档”具体适用无明确规则。
按字面意思理解,“同期”指欠款发生日与所对应的央行公告基准利率日必须是在同一个时期;但
“同期”央行挂牌公告的贷款基准利率档次有许多,如6个月以内、6个月至1年(含1年)、1至3年(含3年)或者3至5年(含5年)期等不同利率档次,因此,必须明确
“同期”内应该适用的具体利率档次。
银行贷款的利率因期限不同而不同,贷款时间越长,利率越高。确定利率应以“日期”为准,即从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间届满次日起适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从计息开始之日起至计算利息之日之间经过的期间,若为6个月以下,则适用6个月以下贷款的利率;若为2年,则适用1至3年的利率,以此类推。
㈡ 法院判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法律依据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八、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
九、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十、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㈢ 如何理解判决中的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如何确定银行同期存款、贷款利率
陈旗民
谭星光
在当前的民事判决书、仲裁裁决书等生效法律文书中,有关民间借贷纠纷或者其他涉及金钱的纠纷案件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年某月某日起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等用词。表面上,利息的支付标准是具体明确的,即为银行同期的存款、贷款利率,但实际上,“银行同期存款、贷款利率”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比如,逾期还款,是按银行存款利率还是按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是按法定履行义务时的利率还是按实际执行时的利率?是按活期存款利率还是按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亦或是三年期、五年期等实际期限来确定利率计算利息?查找相应的司法解释及行政法规,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故如果不是特别注明的话,原、被告双方完全可以据此计算出有利于自己的数额。
如在一执行案件中,判决书确定被告应从1995年1月26日起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原告利息,于是原告按1995年的8年定期利率计算了利息,而被执行人只同意按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双方争执不下,因此笔者认为在法律文书中使用此种用词时,应对利息的计算方法予以明确。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应及时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因为着眼于鞭策义务人及时履行法定义务,建议以实际违法未履行的时间为期限,在裁决履行义务时和实际执行时的两种利率中选择较高的利率来计算利息,以示对违约人的惩罚。
㈣ 案例:1992年的借款2万元,算到2010.1.1,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应该怎么算呢请教老师计算方法。
1.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月利率,复利按月计)
本金*(1+月利率)^月数.
2.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年利率,复利按年计)
本金*(1+年利率)^年数
3.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年利率,单利)
本金*(1+年利率*年数)
上中国人民银行查询银行贷款利率.
㈤ 判决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是指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吗
不是,按照的人行发布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率。
大致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1,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2,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3,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进行协商。
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上限,则超出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应当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利率为准。
此外,如果贷款人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在计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的,应当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处罚。
㈥ 如何计算贷款利息案例
如果是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标准,那就是年息5.94%,商业银行有权利上浮40%,即8.32%,贷款11万,期限10年,等额本息还款,每月即:
11万*(8.32%/年*10年+1)/120月=1680元/月
建议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在利息上可以节省几千块钱,虽然在前两年每月压力会比较大,但到后期,每月所需还款的金额将逐步缩小。
等额本金还款额=每期还款本金+当期利息(当期利息为贷款所剩余额*月利率)
11万,贷款10年,每期本金只有917元(本金每月是固定的,利息根据所欠的本金的减少而减少),所以越到后面,你的还款压力就越小。
㈦ 如何理解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如何确定银行同期存款、贷款利率
陈旗民 谭星光
在当前的民事判决书、仲裁裁决书等生效法律文书中,有关民间借贷纠纷或者其他涉及金钱的纠纷案件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年某月某日起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等用词。表面上,利息的支付标准是具体明确的,即为银行同期的存款、贷款利率,但实际上,“银行同期存款、贷款利率”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比如,逾期还款,是按银行存款利率还是按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是按法定履行义务时的利率还是按实际执行时的利率?是按活期存款利率还是按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亦或是三年期、五年期等实际期限来确定利率计算利息?查找相应的司法解释及行政法规,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故如果不是特别注明的话,原、被告双方完全可以据此计算出有利于自己的数额。
如在一执行案件中,判决书确定被告应从1995年1月26日起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原告利息,于是原告按1995年的8年定期利率计算了利息,而被执行人只同意按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双方争执不下,因此笔者认为在法律文书中使用此种用词时,应对利息的计算方法予以明确。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应及时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因为着眼于鞭策义务人及时履行法定义务,建议以实际违法未履行的时间为期限,在裁决履行义务时和实际执行时的两种利率中选择较高的利率来计算利息,以示对违约人的惩罚。
㈧ 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怎么计算利息
我觉得银行业务,
不是我们自己,
来判定的利率数目,
都是由每个账号,
多么时候存储,
定期,没期,
是有不同的倍数,
利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