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现在还有有管制吗 如没有的话什么时候取消的
没有,但法院一般按基准利率的四倍判是否高利贷。所以一般控制在基准利率四倍以下
2. 贷款利率上限的调整
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进行调整,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由现在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由5.31%提高到5.58%,目前看来,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关注重点都放在对利率水平的调整上面。实际上,更为值得关注、同时对中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新的进展,是与此次利率调整伴随推出的:利率市场化,特别是除城乡信用社之外的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即使是城乡信用社,波动幅度也进一步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如果按调整以后的一年期的基准利率5.58%来算,城乡信用社可以在5.04%到12.83%的较为宽广的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对于金融资源的配置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3. 为什么利率市场化先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而不是存款利率上限
应该同时取消指令型存贷利率,让市场决定利率,让银行竞争提高资金效率。但我们的银行大部分国有,为了照顾到它们脆弱的心灵,(防止混乱甚至倒闭)。让它们有一段适应期,才决定先放开贷款,后放开存款,因为贷款对银行运行成本影响小,存款对银行运行成本影响大。
4. 贷款利率上限是什么意思
贷款利率上限是什么意思?贷款利率上限[1]
是银行利率的一种,一般情况下比存款利率高,两者之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贷款利率涉及财政与信贷,提高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利差,会增加银行利润,同时,会减少企业利润,减少财政收入;反之,降低贷款利率,减小存贷利差,会减少银行利润,同时,会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增加财政收入。贷款利率上限就是由国家金融权力机构人民银行制定和出台的专门针对办理贷款的限度,最多可以贷多少的具体执行标准的一个最高额度的设定.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进行调整,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由现在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由5.31%提高到5.58%,目前看来,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关注重点都放在对利率水平的调整上面。实际上,更为值得关注、同时对中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新的进展,是与此次利率调整伴随推出的:利率市场化,特别是除城乡信用社之外的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即使是城乡信用社,波动幅度也进一步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如果按调整以后的一年期的基准利率5.58%来算,城乡信用社可以在5.04%到12.83%的较为宽广的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对于金融资源的配置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5. 银行贷款利率有上限吗
央行放开了银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对银行贷款利率上限不再做限定,下限为0.9倍基准利率。不过对信用社贷款利率仍有上限限制,要求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不得高于2.3倍基准利率。 是同期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这点和民间借贷的一样原则上对于贷款利率上浮不设上限,
但是贷款利率(或者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即可定义为不受法律保护的高利贷,所以上浮空间有限。
现在商业贷款的基准利率是:短期贷款六个月(含)5.6%;六个月至一年(含)6%;一至三年(含)6.15%;三至五年(含)6.4%;五年以上6.55%
6. 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取消,会产生哪些影响
首先,利率上限取消,意味着向利率市场化迈进了重要一步!会加剧金融行业的资金争夺,进而提高利率!从而使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存款储蓄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
第二,利率上限的取消,也意味着贷款利率上调可能性加大。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对资金敏感的行业,如房地产,金融证券等行业。会增加贷款购房者负担,同时减少房地产,及部分金融行业的整体需求。
第三,利率上限的取消,有可能最终促使商品价格上涨。而另一方面,利率的上涨会使居民手中的现金回流金融机构,从而减少可用现金,造成商品需求不足,进而对生产企业已产生一些影响。
第四方面,作为银行业来讲,获取的是平均利润。利率的上调,一方面会吸引大量资金进入。但另一方面,利率上调会减少资金的需求量。加大同业竞争,进而对金融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对金融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资金回报率高,存贷比小,善于经营的银行将会脱颖而出。同时对整个社会的优胜劣汰,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取消银行利率上限是一把双刃剑,总的来讲利大于弊!只要运用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及普通人的生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良性推动作用~
7. 央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商业贷款利率上限取消了吗
不是,上限取消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灵活的调整利率;但是基准利率还在,其4倍以上为高利贷这一说法一直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