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济学原理有用吗
本来我对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是深信不移的,觉得它说的每一项都没有可反驳的地方,不过在看了一本叫《背后的逻辑》后,觉得有些质疑了,在这本观点都很新颖的书中讲到,有一人做了一实验,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搞了一有奖竞答的活动,要求人们可以从0到100的整数中,选一个数,其中必有一个数是被选最多的,而所猜的数字最接近这个数的三分之二的观众即可获大奖,我们可以想一下,理性的人会觉得选50的人会最多,而去猜50的三分之二,即约33,而大家都理性的这么想时,更理性的人会选择33的三分之二,即22,以此类推,一个完全理性的人,最后会选择0作为最终答案,而事实调查证明,选33的人占大多数,数据为53%好像是,而选22的人大多是30%多。 所以该书得出结论,经济学中将人看做完全理性的看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完全理性的人微乎其微。不过再后来,老师也讲到了,没有一个学科是万能的,能够在一个领域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就很好了,将人的理性程度假设到极致,就是完全理性,而模型的简化有利于分析问题,就比如:虽然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但这个模型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起码给大家一个参考的方向,凡事不能绝对的去想,不完全符合,就将其排除掉,其实,只要它可以给大家一个可考虑的方向,它就有它的存在价值。 所以,学经济学原理还是有用的!!!!(如有不对之处,多多指教)
⑵ 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原理
政策的经济学原理,主要还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⑶ 买车的时候,4s店希望无息贷款,不推荐全款,而且贷款还有优惠,这是什么经济学原理
实际上贷款不是通过银行的,而是通过汽车厂家自己的金融公司,而贷款所产生的利息,则是由厂家承担40%,金融公司承担30%,4s店承担30%的比例(比例顺序可能有误,记不清了),所以贷款时4s店会让你付二、三千元左右的贷款手续费,这实际上基本就是4s店承担的那部分利息,而这种不通过银行的贷款方式其实就是分期付款,不要利息而已,等于变相优惠
⑷ 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能看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吗
那就是为没基础的人写的,老爷子写得深入浅出,又举了很多例子,有趣而发人思考,完全可以自学,或者自娱自乐。
顺便鄙视一下国内的某些教材,就知道飚一些专业术语,故意写的让人看不懂,自己不好好编辑校对,随便抄了些只言片语就敢拼凑出来卖,水平之低下,道德之沦丧,只能遭人唾弃。
⑸ 请介绍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的取舍)
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这个东西叫机会成本,就比如一个人只有一元钱,只能买一个包子或一个饼子,如果他买饼子就得放弃包子,这个包子就是机会成本)
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一辆车能做五个人,10元一张票。而发车时间要到了,仅坐了四个人,这时,有个人给八元坐车。这时司机就得考虑一下边际问题,让这个人坐车也是跑一次,也消耗跑一次的汽油,不让坐也是消耗一样的东西,一个理性的司机就会让这个人坐)
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比如世上只有苹果和梨两种水果,当苹果的价格上升,人们就少吃苹果,多吃梨。这就是对激励作出的反应)
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有贸易就有竞争,这种竞争能使生产者生产更好的物品,而这些更好的物品就能带给购买着更好的效益,这样循环就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就像一个无形的手,随着需求的变化调节供给)
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当市场调节失灵时,比如污染物排放问题,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如收费来调节)
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用不同家庭的的例子:高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比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要告。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收入越高,就会有更多的汽车,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
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货币发行过多,就会是货币贬值,本来一百元能买到的衬衫现在要一百五十元,这样就引起了通货膨胀,现在的150元相当于过去的100元,物价相对上升了)
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 (假如此时正是通货膨胀时期,而政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减少货币的发行量,而这个政策并不能使物价马上下降,至少需要几年时间。而政府减少货币发行使人们支出数量减少了,销售量减少有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对价格的变动作出完全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会引起短暂失业) 好累啊!ok了
⑹ 经济学原理
对卖者征收税收所造成的无谓损失如下方供需图像阴影部分所示。其中,Pd和Ps之差为从量税额t。征税前市场均衡为E1
⑺ 常用到的经济学原理有哪些
1、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