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房贷是上浮30%,6.37的利率,关于LPR浮动跟固定利率请专家们发表点建议我参考下
只要日后LPR小于4.8,就比选择固定利率要优惠。
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短期看转成Lpr是划算的,因为全球经济不好,全世界都降息来刺激经济,Lpr浮动利率就会省很多钱。
经济好了,利率也会上浮,就会造成多月供,那有一个办法就是提前还款来规避浮动利率的风险。
(1)贷款利率上行的压力扩展阅读:
如果选择了固定利率,那么将保持现有的利率一直不变,直到还清房贷。
判断未来LPR的报价是升还是降!如果一直降,低于了固定利率,那么选择LPR就赚到了;反之一直升,超越了固定利率,则会比选择固定利率付出更多的利息。
如果不好决定,可以研究一下历史数据,判断一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近10年的数据来看,LPR报价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同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国内未来LPR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更大。
⑵ 贷款利率上升意味着什么
贷款利率上调影响:意味央行预期长期利率上升
央行对长期利率上升的预期一直比较强。长期利率受到贸易顺差、中国汇率以及美国利率影响。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顺差会导致央行以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人民币过多发行,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会有下跌趋势。反之,当美国利率低,美国的资金就会在全球投资甚至大量在中国炒作,寻求投资机会,投机人民币,投机中国房产,房产与人民币是相关联的,大量的外资进入,央行不再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导致长期利率抬升。所以,反正央行认为长期利率看涨,不如当机立断,趁势抬高利率,打压投资过热。
对股市影响
一般说来,利率会与股市形成“杠杆效应”,利率上升,股市会下跌;利率下调,股市会上涨。不过,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中国股市与利率的关系已经日趋淡化。上调贷款利率对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上,而且是短期的,大盘中线向上格局仍没有改变。
对房地产业影响
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同影响:
(1)已购房者:月供增加,资产可能缩水
目前的住房抵押贷款实际上是浮动利率的,按照规定,如果利率上升,则已经签订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自下一年的1月1日起执行新的利率。假设业主以8成30年按揭贷款购入价值100万元的房产,按照5.04%的现行利率,月供为4314.15元。假设未来每过一年后执行的利率分别上涨为6%、7%、8%,则第二、三、四年的月供分别为第一年的110.91%、122.54%、134.38%,上涨的幅度是非常惊人的。如果业主在买房时就以月收入的50%来支付月供,并且三年中收入没有增长,则月供占收入的比重将上升到67%,业主很可能面临生活捉襟见肘的窘境。相对而言,二十年期的贷款风险要稍微小一些,上述情况下,月供在后续三年分别上涨为第一年的107.86%、116.01%、124.11%。
除了月供增加,在少数房价存在泡沫的城市,由于房地产价格泡沫被一定程度上挤出,业主拥有的房产很可能发生贬值,贬值的幅度有可能相当惊人。在香港1997年后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特例中,房价贬值达三分之二,也就是说,100万的房子只值30多万了。当然,贬值的幅度与房价泡沫的幅度成正比,目前我国即使是被广泛认为出现房价泡沫的地区,也不可能出现这样巨幅的房价贬值。
(2)持币待购者:支付能力下降
月供占居民家庭月收入的30%-50%为宜。我们假设某居民家庭的月收入为8630元,家庭积蓄拥有首付能力并准备用月收入的50%支付月供,则根据前面的测算,该家庭具备购买价值100万的住房的能力。假设利率升高到6%、7%或8%,则该家庭的购房支付能力将分别下降到原来的86.36%、77.83%、70.57%,换而言之,该家庭将买不起100万的房子,而只能购买70-86万的房子了。这种购买力的下降必将使得市场整体的需求曲线发生移 动,假设供应维持不变,则房价必然要下跌,这是加息挤出房价泡沫的内在机制之一。
(3)投资者:融资成本提高,投资利润下降
假设投资者的资本构成是6成银行贷款,4成自有资金,投资物业的市场回报率为8%,银行抵押贷款利率简化为5%,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为12.5%。现在我们假设利率分别提高到6%、7%或8%,而其他条件不变,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为11%、9.5%、8%,回报率的下降是非常显著的,必将导致投资性需求减少,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房价回落。
(4)投机者:融资成本提高,价格预期改变
对于投机者来说,同样存在融资成本提高的问题,购入价值100万的房产,闲置一年后转让,如果6成资金来源于银行并且利率是8%,则贷款融资产生财务费用4.8万元,加上转手的交易费用,房价涨幅必须极高才能确保收回本金。更重要的是,由于持续加息对资产价格泡沫有挤出效应,投机者很可能改变房价走势预期,因考虑到房价可能下跌而纷纷撤离房地产市场,这将导致泡沫迅速被挤出。
(5)开发商:建设贷款利率上涨,面临市场风险
对于开发商来说,财务成本增加可能迫使他们考虑加快项目开发的周转期,居民购买力下降引起的价格下跌可能使得企业减少盈利甚至亏损。此外,还会增加土地储备的成本和风险。
(6)银行:违约可能增加
在部分城市,由于住房价值缩水和业主月供的增加,可能诱使一部分负资产的家庭主动选择断供,或者迫使一部分陷入“现金流危机”的家庭暂时断供。而开发商在价格波动下发生亏损,也会威胁到建设贷款的安全。这都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总的来说,加息有助于挤出资产价格泡沫,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住宅市场在住房金融支持下启动以来,我国居民尚未经历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完整周期,尚未认识到偏低的利率所隐含的风险,因此首度经历加息过程对于居民消费心理的成熟和风险意识的树立都将非常有益。但是,加息也会给过去几年低利率之下的火爆楼市降降温,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阵痛,特别是如果对利率风险未能提前有所认识,则无论是消费者、开发商和银行,都可能遭受比较大的损失。
⑶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上升压力”是指会上升还是会下降啊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意味着银行单位贷款需要更多的准备金,从某种角度来看银行的成本增加,而任何成本增加肯定会造成价格有上涨的趋势,贷款的价格就是利率,就是说利率会有上升的趋势,而有上升的趋势也不一定会上升,所以说利率会有上升的压力,很多时候因为这种压力,利率会相应上升。
⑷ 利率上升会导致什么
贷款利率上调影响:意味央行预期长期利率上升
央行对长期利率上升的预期一直比较强。长期利率受到贸易顺差、中国汇率以及美国利率影响。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顺差会导致央行以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人民币过多发行,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会有下跌趋势。反之,当美国利率低,美国的资金就会在全球投资甚至大量在中国炒作,寻求投资机会,投机人民币,投机中国房产,房产与人民币是相关联的,大量的外资进入,央行不再大量购买外汇方式发行货币,导致长期利率抬升。所以,反正央行认为长期利率看涨,不如当机立断,趁势抬高利率,打压投资过热。
对股市影响
一般说来,利率会与股市形成“杠杆效应”,利率上升,股市会下跌;利率下调,股市会上涨。不过,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中国股市与利率的关系已经日趋淡化。上调贷款利率对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上,而且是短期的,大盘中线向上格局仍没有改变。
对房地产业影响
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同影响:
(1)已购房者:月供增加,资产可能缩水
⑸ 何谓经济上行压力和经济下行压力呢
一个通货膨胀 那就要少印钞票 下行就是通货紧缩多印钞票
⑹ 为何说房贷利率依旧是上行的趋势
据报道,根据某金融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33家银行中有20家银行已经停贷,未来时间会有新增银行暂停房贷业务。但是在政策框架内,不会出现过大面积停贷,影响到房贷市场的正常秩序。
虽然贷款基准利率维持不变,但在贷款利率已经基本市场化的环境下,随着资金成本的上升,商业银行必然会通过贷款利率上浮的方式来上调按揭贷款利率,可以预计,二季度和今年下半年按揭贷款利率将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⑺ 央行再次重启14天逆回购原因是什么 利率上行压力大
周三(8月24日),央行进行900亿7天和500亿14天逆回购,当日净投放400亿。这是央行逾半年来首次重启14天期操作。
海通证券姜超称,央行稳资金、控杠杆,债市出现调整。本周资金延续偏紧,14天以上货币利率上行,与大行融出减少、超储低位、公开市场投放趋降、回购需求仍大等有关。据悉23日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询量,此举虽有助于稳定中短期资金面,防止利率明显上行,但也将抬高机构资金成本,结合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紧平衡操作,央行或旨在控制债市杠杆。债市受此影响,收益率出现明显调整。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颜岩称,机构加杠杆导致短期资金需求十分旺盛,央行此举应旨在缓解流动性的阶段性紧张。通过7天期逆回购注入市场的资金时间太短,14天期品种对流动性的缓释作用更明显。此外,14天期的资金成本高,拿到14天期逆回购资金的机构不大会用于放隔夜回购。在资金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央行拉长逆回购期限来注水,也是考虑到不希望对加杠杆的投资行为推波助澜。
九州证券邓海清称,周二重启14天逆回购需求询量,央行应有意减缓跨月末的资金紧张程度,但8月末并非是6月及9月的季末,更加上上次的14天逆回购的投放时间为2月6日的春节假期前。在一个非节假日的月末重启14天逆回购需求询量,存在一定的信号意义。我国的政策目标利率为7天逆回购利率,但隔夜回购却是主流的交易品种,机构在债券市场加杠杆操作主要选用这一品种。隔夜回购利率一般是在7天逆回购利率上减点操作,其实取决于央行政策利率和市场供需两方面因素,这样会导致实际上的基准利率不明晰。未来央行有可能进行的操作是仿照美国,将月内或14天以内的利率曲线拉平,从而使得7天利率真正能够成为基准利率。
招商固收孙彬彬称,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询量,从稳增长的角度,或意在增加基础货币的平均期限,提高基础货币投放的稳定性,最终目的在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未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如果央行逐渐加长基础货币平均期限的意图被证实,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将趋于长期化,机构资金综合成本有提高的趋势,短期来看,将进一步压缩息差,资金面波动对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影响或被放大;长期来看,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进,结合降成本措施来看,稳定经济底部的政策意图依然较为明显,配置压力对抗周期力量终有终结之日,基本面主导长端利率走势的力量或将逐步回归,我们继续维持谨慎判断,长端利率底部上行压力较大~
华创证券称,警惕资金面持续紧张;流动性紧张一方面是由于总量资金较少,根据测算目前超储率大概在1.5%左右,而超储率下降主要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外汇占款下降较多,同时财政存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就是由于目前债券利率较低,机构只能通过滚隔夜和7天才有杠杆收益,使得资金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⑻ 多地房贷利率现上行迹象 房地产金融监管高压持续
伴随部分地区楼市呈现过热迹象,自1月下旬以来,多地楼市迎来新一轮调控收紧,《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研究机构监测数据和实地采访了解到,多地房贷利率现上行迹象,部分地区的银行放款周期也有所延长。
业内人士表示,楼市资金端管控仍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楼市调控的重要举措,2021年房贷利率易上难下。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41个重点城市674家银行分支机构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20日-2月18日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26%,环比上涨4个基点;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6%,环比上涨3个基点。部分股份制银行也随之上调利率,有些价格暂时未变,但额度紧缺。
41个城市中18个城市房贷利率平均水平环比上涨,其中6个城市的涨幅在10个基点以上,东莞地区涨幅最大,首套房贷款利率环比上涨25个基点,二套房贷款利率环比上涨27个基点。
据了解,广州工农中建四大行首套房贷利率上调为最低5年期LPR上浮55个基点,二套房贷上调为最低5年期LPR上浮75个基点。利率调整后,四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和二套房贷款利率分别从5.05%和5.25%上涨为5.2%和5.4%。记者也观察到,部分外资银行的额度较为充裕,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但授信条件较为严格。
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目前广州个人按揭房贷批复时长没有改变,但是放款周期明显拉长。广州大源按揭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源介绍,某大型国有银行目前一季度额度稍微充裕,但是放款周期也要两个月,这已经是业内放款较快的银行,有银行2020年底已批房贷仍在等候放款,也有一股份制银行已提前用完一季度额度。
监测数据显示,除广州外,其他多个热点城市的房贷利率也出现了上涨迹象,南宁甚至重回6%水平。具体来看,南宁2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6.02%,环比增加18个基点,最高贷款利率达6.3%。成都2月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5.96%,无锡为5.9%,合肥为5.88%,郑州为5.76%。
房贷利率的收紧也伴随着监管部门对涉房资金来源的进一步严查。广东银保监局日前严肃查处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行为。要求辖内银行机构围绕授信调查、授信审查审批、授信后管理、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各个环节开展全方位风险排查,并严格规范与中介机构的业务合作,及时堵塞业务管理漏洞。
此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金融监管部门集体出击,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佩珈表示,房地产金融化风险已得到初步控制,但2020年以来,在各种贷款利息优惠、贴息政策实施背景下,部分主体利用获得的优惠贷款进行炒房,部分经营性贷款以各种方式违规进入楼市。这部分资金既无法监测,也加大了风险隐患。
据广东某房地产中介黄经理介绍,某些空壳买卖公司盯住符合银行审批要求的空壳公司,将其卖出转让给购房者,使得购房者可以申请经营贷,而这类空壳公司仅需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因此,多地监管部门要求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以避免资金流入楼市。”李佩珈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相信房地产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现在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目的是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逐步把房地产问题解决好。
李佩珈表示,这释放了中央及政府坚持“房住不炒”的决心,预计未来房地产调控将坚持从严调控方向不放松。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也认为,房贷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健,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房地产信贷环境有继续收紧的可能。如果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快速升温,银行贷款额度紧缩、房贷利率上行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
⑼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上升压力”是指会上升还是会下降啊
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率,就要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吸收会银行,要使得货币流回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是常用的方法。所以“上升压力”是指利率会上升。
⑽ 利率面临上升的压力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现行利率过低,不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可能迫使政策上调。
具体就是:经济滞胀,投资过快,需要进行调控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量,
手段就是通过政策调整(调升)利率,即法定利率,如通过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促使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