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买房贷款每个月都会少几块钱这是属于哪一种
还款方式是等额本金。
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借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② 房贷为什么第一期为什么多交几百块钱
你总利息算出来比自己总房贷计算器算的多了四千多的利息,但是你的时长也要比你算的时长要多。
因为银行的房贷一般都是固定日还款,所以要在第一期补齐到固定日。比如你银行固定还款日是每月20号,而你的放款时间是某月10号,那么10-20号这十天是只要还利息不需要还本金的。
而你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正好赶上过年或者疫情所以给你延后超过了30天。
实际上你的利率是不变了,不必过于纠结。
另第一期全是利息,最后一期大多数是本金。
——
这个回答真的是知乎劝退神器。你传播了正确的知识,却被一群不懂装懂的人攻击,然后还有人给暴图点赞。不好意思,以后这类问题,我看心情答。你们愿意按错误的逻辑和方式继续走就走呗。
③ 我用支付宝还车贷为什么每个月多三块钱
支付提现是需要手续费的 还款就等于提现 如果你的车贷和支付宝签订代扣协议 就不需要了 你说的还款还是把钱提到了银行卡上 是要收取手续费的
④ 买房贷款每个月月供都会少几块钱这是属于哪一种
前半个月给我爸妈说,我得房贷里现在每个月利息是5000多,本金实际是还1000多,头三年利息就差不多20万,不告诉他们还好,他们知道后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了。我和她说提前先还10万,每个月月供就可以少600多。如果10万存银行里,每个月也就300多利息。我妈就说帮我借10万,先还进去,然后挣点钱就赶紧还进去,这样可以少好多利息钱。我想了想也是的,现在钱放余额宝里基利息很低了,股票基金玩了几年,也没赚钱,还亏了利息,有钱还是先还了吧。等会就去银行去申请下提前还款,给自己每个月减轻点压力......
⑤ 公积金贷款,为什么第一个月要多还几百块钱
同样第一个月少几百,最后一个月就多几百 因为贷款日不是1号,日期要补上。补充: 应该是最后一次会少扣你500的追问: 应该是这样吧,不过我的是1356的也是第一次贷款。你可以具体咨询下银行
⑥ 每月按时还了房贷为什么还要多收几十元钱
那个是利息吧,房贷都是有利息的,即使你每个月都按时还房贷,你可以具体看一下房贷规则。
⑦ 为什么贷款每月要多还
首先 你看下利率选对了没 有好几档 另外就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还款 月还款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和银行的条件全部是一致的 网上的房贷计算器 都写着仅供参考 比如 有的银行算360天利息 有的算365天 每个银行的算法也不太一样 最终以银行的为准 让交多少 就得交多少 银行业是通过机器算出来的 不会错的
⑧ 用等额本金还贷为什么每月才少几块钱
您好!
也便于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此种还款模式支出的总和相对于等额本息利息可能有所减少,但刚开始时还款压力较大。
如果用于房贷,此种方法比较适合工作正处于高峰阶段的人,或者是即将退休的人。
等额本金贷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小额贷款且利率较低时:
举例说明:贷款12万元,年利率4.86%,还款年限10年
等额本息:10年后还款151750.84元,总利息31750.84元
等额本金:10年后还款149403.00元,总利息29403.00元
两者差额:2347.84元/10年,一年才差235元
举例说明:贷款12万元,年利率4.86%,还款年限20年
等额本息:20年后还款187846.98元,总利息67846.98元
等额本金:20年后还款178563.00元,总利息58563.00元
两者差额:9283.98元/20年,一年才差465元
折叠编辑本段对比
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息还款法特点:等额本息还款法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相对于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劣势在于支出利息较多,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随本金逐渐返还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但该方法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等额本金还款法特点:等额本金还款法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二者相比,在贷款期限、金额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在还款初期,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但按照整个还款期计算,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节省贷款利息的支出。
总体来讲,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能承担前期较大还款压力,且有提前还款计划的借款人。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因每月归还相同的款项,方便安排收支,适合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还款投入过大,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
两种还款方法比较,最终到期算,等额本息比等额本金要多付出可观利息。
折叠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等额本金法最大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它是将贷款本金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利息,这样就形成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 ,然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 (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每月本金=总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利息=(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还款总利息=(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1)×贷款额×月利率/2+ 贷款额
注意:在等额本金法中,人们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因而其每月还款额逐渐减少。
折叠编辑本段适合人群
等额本金法因为在前期的还款额度较大,而后逐月递减,所以比较适合在前段时间还款能力强的贷款人,当然一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也比较适合这种方式,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或退休,收入可能会减少。
望采纳
⑨ 为什么我贷款买车,每个月还款都是固定这么多钱
分期预算表 车型 车价 129800 首付比例 30% 首付款 38940 贷款额 90000 贷款年限 3年资信调查费 200 月还款 2751 月利息 250.22 保险费 6300 售后费 500 贷款购车需要多付的钱主要有:1.必上全险,而且没有返点优惠(一次付款可选上全险) 2.担保费,一般为贷款数额的3% 3.还款利息 4.贷款手续费 5.垫款手续费
⑩ 每次还贷款的时候都要比实际数字多于两块钱是怎么回事
每次还贷款的时候,都要比实际数字多收两块钱,这个两块钱有可能是你每个月卡的短信的提醒费用,并不是你贷款的费用。
按照贷款合同还款。
“等额本息、等额本金、先息后本、随借随还”是贷款中常见的还款方式。可是还款方式哪种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目前还款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一、等额本息
确定每个月的还款额,计算出当月应支付的利息,再用确定的还款额减去当月应支付的利息,就是本金的还款额,下一月利息按剩余本金计算。这类贷款可以提前还款。
1.适用范围:用于有持续现金流入的行业和借款人,且现金是基本均匀的,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增加库存。如商品流通业、服务业、加工制造业。
2.优点:
(1)贷款是按月归还,贷款余额在不断地减少,贷款风险在降低;
(2)对于借款人来讲,按月归还贷款还款压力较小,容易归还,可避免一次性的巨大压力。
3.缺点:
(1)对借款人来讲,可利用的资金越来越少,资金利用率不高。
二、等额本金
等额本金指将贷款本金除以还款月数,每月归还固定的本金,支付剩余本金的利息,贷款利息随贷款本金的减少而减少,总还款额随利息减少而递减。这种贷款可以提前还款。
1.适用范围:适用于有持续现金流入的行业和借款人,且前期现金流入较大而后递减的情况。如营运类汽车贷款,因为所购新车开始投入运营时,维修保养费少,收入较大,而后会随车辆的营运而费用增多,收入会递减,这与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相吻合。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商品流通业、服务业、加工制造业。
2.优点:
(1)贷款是按月归还,贷款余额在不断地减少,贷款风险在降低;
(2)对于借款人来讲,按月归还贷款还款压力较小,容易归还,可避免一次性的巨大压力。
3.缺点:
(1)如果借款人是优质客户,贷款减少,利息也减少,降低了贷款机构的收入;
(2)对借款人来讲,可利用的资金越来越少,资金利用率不高。
三、先息后本
每个月只支付利息,贷款到期时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
1.适用范围:适宜短期贷款,适合平时无现金流入或有很少现金流的借款人,如企业经营、工程、种植业和养殖业。
2.优点:对于借款人来讲,平时无还款压力,可以充分将资金用于经营项目。
3.缺点:对于借款人来讲,后期一次性还本的压力大。如果资金链断掉无法如期还款,很有可能影响到个人信用。
四、随借随还
在一段时间内,贷款机构给借款人一个最高授信额度,在这个时间段内,借款人可在最高授信额度内随时得到贷款,也可随时归还。
1.适用范围:适宜在将来的一个时间段内现金流不确定或不固定的借款人。
2.优点: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借款随时还款,方便灵活,简化了手续。
3.缺点:由于在授信期限内一般不做贷款风险评估,当借款人情况发生变化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仍会给予贷款,增加了贷款的风险性。所以这类贷款需要做好贷后检查工作,或是在每次贷款前做一次简化评估。
每种还款方式都有优劣势,在选择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资金安排为依据,没有最优,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同时也要考虑自身能够操作的贷款产品,不能一味的认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银行贷款都是有相应的审核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