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1月22批下来的住房贷款是Lpr浮动利率吗
要看你的年利率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你可以看一下你的住房贷款合同,在上面关于利率上都会写明具体的内容,现在基本都是浮动利率为主。
② 我房贷48万还20年按LPR浮动利计算每月还款多少
LPR是每月动态哦,这样很难算,我索性以3月公布的LPR 4.75%给你算一下
以 等额本息 还款方式,年利率:4.75%
每月固定还款金额:3101.87元
合共本息总计:744449.62元
合共利息总计:264449.62元
利息总比:55.09%
③ 工行房贷利率转换为LPR(变更前后的浮动值不同,正确吗)。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于每月20日9:30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如遇节假日顺延。
切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后,按照基准利率和LPR两种定价方式计算的实际执行利率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对当前贷款影响不大,具体如下:
1.固定利率贷款:在整个贷款期间,贷款的实际执行利率保持固定不变,不会随LPR的调整而变化;
2.浮动利率贷款:贷款发放以后,将按照合同约定的重新定价周期进行重新定价,并结合合同约定的浮动基点对贷款实际执行利率进行调整。除重定价日以外,LPR变动对贷款利率没有影响。
(作答时间:2021年3月26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④ 新的调整银行贷款利率,lpr要是改改一年一浮动的好还是终身的好
有两个选择,选择不变,那么你就是成了固定利率了,因为“贷款基准利率”以后就没有了,那么你的房贷利率就永远是6.37%(也就是4.9%*(1+30%)),其中的4.9%就是贷款的基准利率(5年期以上的贷款),以后基准利率就永远停留在4.9%了,那么房贷利率自然就永远是6.37%。
贷款基准利率*(1+浮动比例);新的房贷利率计算方式是这样的:LPR+点数;而根据央行的规定,在转换前后的贷款利率是相等的,开业就是说:
贷款基准利率*(1+浮动比例)=LPR+点数,而题主的情况是:其中的贷款基准利率是4.9%,浮动比例是30%,LPR是4.8%(取值是2019年12月份的数值),那么可以推导出“点数”是1.57%,而这个点数是永远不变的。
LPR+1.57%,而LPR是每个月都会更新一次,而在浮动利率的重新计算周期中,最短的周期是12个月,也就是说最短可以选择12个月就重新计算一次,到了重新计算的日子,那么题主的房贷利率就会按照最新的LPR再加上1.57%,这个就是你以后的房贷利率。
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速在放缓,这个就决定了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会随之下降,利率是资金的成本,说到底也是投资回报率,当我做投资的时候有10%的回报率的时候,我自然愿意支付8%的贷款利率,因为有利差,利差就是我的盈利,说明使用这笔资金是有利可图的。
反之,如果投资回报率是5%,你肯定是不会愿意接受8%的资金成本的,因为明摆着是亏损的,你要接受也是低于5%的资金成本。而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率取决于宏观经济,这个和个人是没有关系的,和行业也没有关系的。
⑤ LPR模式的贷款,每月还款金额是一样的吗
LPR模式的贷款,每月的还款金额是不一样的,具体要根据LPR利率的调整来决定的,如果LPR利率升高,则还款额增加,利率下降,则还款额减少。
对于借款人来说,如果现在房贷执行利率比LPR高,未来LPR上升时,加减点方式更有利;LPR下降时,浮动倍数方式更有利。如果现执行利率比LPR低,则未来LPR上升时,浮动倍数方式更有利;LPR下降时,加减点方式更有利。
(5)lpr贷款了每月都浮动吗扩展阅读:
2020年8月12日,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邮储五家国有大行同时发布公告,将于8月25日起对批量转换范围内的个人住房贷款,按照相关规则统一调整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方式。
批量转换,是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统一转换为LPR加点形成方式,加点值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与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的差值,加点值可为负值,且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
⑥ 现在买房子办理房贷,利率是不是默认lpr浮动利率
对,现在新办理的房贷全部默认为浮动利率了,无法选择的。
等额本息贷款买房时,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为: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所谓等额本息还款,就是指贷款期限内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直至结清贷款。即借款人归还的利息和本金之和每月都相等,利息和本金占计划月还款额的比例每次都发生变化,开始时由于本金较多,因而利息占的比重较大,当期应还本金=计划月还款额-当期应还利息,随着还款次数的增多,本金所占比重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