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投资公司是做什么的
投资公司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众多证券或其他资产之中。“集中资产”是证券投资公司背后的核心含义。在投资公司所建立起来的证券组合之中,每个投资者按照投资数额比例享有对资产组合的要求权。这些投资公司为小型投资者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他们可以组织起来,以获得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好处。
广义投资公司,是指汇集众多资金并依据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组合的一种企业组织。既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等金融机构,也包括涉足产权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各类企业。其业务范围包括购买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参加企业的创建和经营活动、提供中长期贷款、经营本国及外国政府债券、基金管理等,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行自己的债券、股票或基金单位,从其他银行取得贷款,接受委托存款等。狭义的投资公司,则专指公司型投资基金的主体,这是依法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经由购买公司股份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定某一投资管理公司来管理该公司的资产。
2. 金融行业都有哪些公司
1、乐信集团
乐信集团成立于2013年8月,旗下有多个业务,其中P2P业务是由桔子理财负责。主要业务包括:互联网理财品牌桔子理财、品质分期购物平台分期乐商城、金融资产开放平台鼎盛资产等。
乐信集团当前股价为16.81美元,总市值24.09亿美元,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21日(周四)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融资1.2亿美元。
2、点牛金融
点牛金融营主体是上海点牛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成立于2015年11月。
是一家新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应用,点牛金融是一家专注资金银行存管、专注车贷市场、依托智能风控核心技术的平台,旗下运营平台:点牛金融。美股代码:DNJR,股价为4.600美元,总市值为6693万美元。
3、拍拍贷
拍拍贷是中国第一家网络信用借贷平台,成立于2007年6月,公司全称为“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网络信用借贷平台之一。拍拍贷于美国纽交所上市,当前股价为7.33美元,公司总市值24.05亿美元。
4、融金所
融金所是深圳市融金所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P2P平台,总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致力为有资金需要的中小企业提供安全有效的贷款服务,融金所的业务包括风险控制、资料审批、网络借贷、信用担保等形成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
5、宜人贷
宜人贷是由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YRD。宜人贷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致力于提供高效便捷的个人信用借款与出借服务。宜人贷当前股价为38.590美元,总市值为23.08亿美元。
3. 什么是金融股
金融股是跟金融相关的股票,金融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和保险。因此,金融股包括银行股和券商股。譬如A股中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等与金融相关的股票都可以称金融股。
金融即货币的资金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包括货币的发行与回笼,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外汇买卖,保险与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支付与结算等。
金融涉及到金融主体、金融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金融主体就是在金融活动中的人和单位,包括投资者和融资者;金融客体就是人们参加交易的金融商品,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4. 汇通金融贷款有限公司是真的吗
个人亲身经历,骗子公司,素质低下,骗到了找借口,骗不到还骂人,威胁,故意泄露个人信息,弄花个人征信。
5. 有上海市金融信贷股份有限公司:是什么公司
金融信贷公司只是很多金融信贷公司统称,基本都备案了
6. 证券金融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证券金融公司主要作用是为证券公司融资、借贷,不经营证券交易业务;证券公司也可以称之为证券经营公司 ,承销发行、自营买卖或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
证券金融公司是办理证券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其主要业务有:(1)当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证券公司经营信用交易出现资金不足时,向其提供资金和股票的借贷;(2)当证券公司经营证券业务或其客户进行证券交易出现资金和证券不足时,向其提供资金和证券的借贷。
证券公司(Securities Company)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狭义的证券公司是指证券经营公司,是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到有关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营业执照后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机构。它具有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以承销发行、自营买卖或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普通投资人的证券投资都要通过证券商来进行。
拓展资料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证金融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28日,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类金融机构,是中国境内唯一从事转融通业务的金融机构,旨在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配套服务。其股东单位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
7. 互联网金融龙头股票有哪些
银行业属于我国金融行业中最大的一个行业,所谓大金融,也就是指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以及互联网金融理财等等。一般而言,大金融板块主要以银行股为主。保险券商次之。
大金融股是指市值巨大、占据股指成分较大的银行、保险、证券这三类股票。我们知道金融股是处于金融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
(7)金融贷款股票是什么公司扩展阅读:
从市场因素判断,金融股具有四大投资优势:
一、股价不高,金融股中大部分个股的整体股价目前仍然不高,特别是证券股和信托股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二、增量资金介入明显,从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涨时放量显著,而下跌时量能迅速萎缩,显示出介入资金是立足于长线投资,并坚定看好该板块的后市;
三、技术形态良好,个股底部形态构筑完整扎实;
四、有政策利好支持,金融股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潜在试点板块。
在目前的市场大背景下,金融股的市场号召力和对资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该板块有望成为领涨核心,值得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8. 什么叫金融股
就是跟金融相关的股票,金融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和保险。因此,金融股包括银行股和券商股。譬如A股中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等与金融相关的股票都可以称金融股。
金融股一般股本比较大,对大盘指数影响很大,因此一般而言,金融股走好,大盘不会走得很烂。
9. 金融股票是什么啊
金融股是处于金融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金融股包括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信托股、期货商股等。
中文名
金融股
发行公司
金融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
类 型
银行股、保险股、期货商股
目录
1A股中的金融股
▪ 银行股
▪ 券商股
▪ 保险股
▪ 信托股
2投资优势
3强势行情
▪ 海外资金热情追捧
▪ 金融板块引领强势
▪ 未来行情是“三角洲”
▪ 应对策略
4泡沫风险
▪ 风险的产生
▪ 流动性过剩的危机恶化
1A股中的金融股编辑
银行股
600000 浦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600015 华夏银行 600016 民生银行 600036 招商银行 601009 南京银行 601166 兴业银行 601169 北京银行 601328 交通银行 601398 工商银行 601939 建设银行 601988 中国银行 601998 中信银行 000001深发展A (深圳发展银行)002142 宁波银行
券商股
600030 中信证券 600837 海通证券 601099 太平洋 000562 宏源证券 000686 东北证券 000728 国元证券 000783 长江证券
保险股
601318 中国平安 601601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洋保险) 601628 中国人寿
信托股
600643 S爱建 600816 安信信托 000563 陕国投A
2投资优势编辑
从市场因素判断,金融股具有四大投资优势:
一、股价不高,金融股中大部分个股的整体股价目前仍然不高,特别是证券股和信托股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二、增量资金介入明显,从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涨时放量显著,而下跌时量能迅速萎缩,显示出介入资金是立足于长线投资,并坚定看好该板块的后市;
三、技术形态良好,个股底部形态构筑完整扎实;
四、有政策利好支持,金融股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潜在试点板块。
在目前的市场大背景下,金融股的市场号召力和对资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该板块有望成为领涨核心,值得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3强势行情编辑
金融板块行业景气程度良好,将成为稳定行情的坚实力量。预计节后行情将出现横向震荡的“三角洲”形态,未来指数涨跌幅度收窄将成为一种趋势。
海外资金热情追捧
从大的方面来说,现在大家都看好中国经济,外资普遍就有强烈的投资中国的冲动。由于中国的银行已经大都经过了改制,其经营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而且因为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它们在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过程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所以,如果要投资中国的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投资中国的银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银行股票在海外市场发行时受到热情追捧。
这些股票在境内市场上市,无疑也会受到各类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如果说过去中国的实体经济还难以支持银行业的大发展,也无从在股市上形成对金融板块的有效支撑的话,那么客观而言,现在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初步具备了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让金融类股票获得应有估值的条件。
金融板块引领强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行业景气程度颇为良好,华夏银行(21.52,-0.08,-0.37%)昨日率先涨停,带动民生银行(14.88,-0.17,-1.13%)、浦发银行(57.05,0.58,1.03%)等纷纷大幅上扬,成为主导大盘后期走势的核心力量,预计该因素在中短期行情当中将继续发挥主导性因素,成为A股估值稳定的新动力。
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银行业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达到69.6%,连续第7 个季度攀升,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拨备覆盖率计提充分,表明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而2007年银行将有望继续获得税前工资抵扣和在2008 年两税合一,有效税率将不断下降,这些将刺激银行释放利润;从宏观调控方面来讲,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影响有限,而加息对银行影响偏正面;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凸显大市值银行战略地位。在银行股带动下,市场心态逐步稳定,周三大盘收盘再度震荡走高,可以说银行股和金融板块已经成为短期行情核心因素。
有意思的是,在A股市场历史走势上,屡屡出现这样的特征:即主导产业和上市公司引领整个大盘强势。正是由于此,本轮牛市的发展脉络其实是相当清晰的,蓝筹股的演绎主线也是相当清晰的,只不过因为目前大盘处于暂时震荡中,难以见到对指数的协同效应。从这个角度上看,在个股充分活跃的前提下,未来指数总体强势、横向震荡的概率较大。
未来行情是“三角洲”
从盘口来看,周三大盘以3708点低开后迅速走低,一度下探到3656点,而后继续被蜂拥而至的买盘托起,经过连续的三波上攻后,股指不仅立即收复失地,还在金融板块的带动下创出新高,直指3800点关口。但从趋势上看,目前上证指数的上攻斜率已经收窄,走出大幅上升行情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出现类似于横向震荡的“三角洲”行情。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以下策略应对节后的走势。
应对策略
首先,在大盘系统性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行业成长性良好,质地优良的公司将率先贡献利润,选择那些行业增长前景明朗、公司成长可靠的大型优质蓝筹股,稳定持有,可以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其次,近期市场进入季报集中公布期,应坚持主题投资策略。如果说2006年属于股改主题,那么,2007年将属于包括定向增发和整体上市在内的资产注入主题,可以带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双重的财富效应。上海证券 彭蕴亮
4泡沫风险编辑
风险的产生
股市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股市市场价值取向的调控措施越来越清晰,忧的是金融股与资本市场互相激扬,加大了股市的泡沫隐忧。
恐高情绪作祟,股市传言频发,包括扼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热、严控银行贷款流入股市,空穴来风的人民日报社论成为此次传言中的点睛之笔。在政策层面上的建议一仍旧惯,主要集中在央票等手段回收流动性,提高利息应对资产泡沫。
但管理层显然认为加大上市进度、加强金融创新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严格监管是更好的去泡办法。这代表了以资本市场改革为起点的新市场观正在形成,即政府不再对资本市场设定人为风险警戒线,而代之以市场平衡手段,进行远距离遥控。这与1995年国债期货风波出台后叫停金融期货的方法,显然有天壤之别。
这不仅体现在中信、交行以及今年红筹股回归A股的热潮,也体现在久闻楼梯响的股指期货的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基准短期融资券将推出试点,市场辐射范围正逐步扩大,有关部门急于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心态跃然而出,央行的利率调控手段屡成空调是货币政策的心腹大患。
最新的信息来自于上证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发布公告,修改交易规则中涉及价格限制幅度的部分条款,将新股上市首日等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股票的集合竞价申报价格限制范围,从发行价(或前收盘价)的50%至200%,调整为发行价(或前收盘价)的50%至900%。上证所冒着有些个股上市首日会遭遇非理性溢价的风险,修改交易规则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的定价效率和套利空间,一方面表明管理层对当前股市行情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一步到位的市场定价与温水煮青蛙式的定价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前者,以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我国的金融市场相比经济体量而言仍然滞后,美国财长保尔森本周谈到中国时表示,“他们的金融市场相对于其经济来说是欠发达的”,但与中国市场化的历程比,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时有超前之嫌。比如股指期货就是国外去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而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时期,金融机构脱下行政马甲不久,就搭上了国际快车,以老爷车的根底进行大提速,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起码超过国外十倍以上的存贷差赢利模式就是保护的产物而不是竞争力的体现,在贷款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不良贷款风险被隐藏,一旦经济处于紧缩状态,就会水落石出。
总体而言,我国内部市场的承受能力应该与市场化的步伐相匹配,例如保证金交易在监管力度不到位之前对保证金交易持慎重态度,就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形式上的市场化创新花样百出之际,要提醒的是,逐步取消对于国内银行的保护性举措也是市场化的核心议题之一。
流动性过剩的危机恶化
金融机构大量上市恶化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的危机,金融股在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占总市值的40%上下,目前我国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已达15万亿。中信与交行即将在登陆A股市场,城商行上市躁动不已,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先后透露上市计划的城市商业银行包括北京银行、宁波商行、重庆商行、南京商行(已更名南京银行)等。
一方面央行发行央票、提高准备金率、加息对冲货币流动性,另一方面,银行资金从资本市场滚滚而来,这可能导致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银行的贷款冲动无法抑制,今年第一季度的贷款数量足已说明这一点。更要害的问题在于,在银行存贷差赢利模式受到保护的情况下,银行缺乏内在的创新激励机制,并且在投放贷款时,不一定能遵照效率优先的原则,一味追求大公司大项目成为常态。
另一后果是流动性过剩的放大效应导致实体经济萎缩,金融机构之间互相持股,银行、券商与保险机构互为依托,同气连枝,风险来时满船皆翻。甚至一些实体经济企业也设立投资公司热衷于快钱,这令人想起1929之前的美国。将于本周五上市的中信银行掀起申购热潮,冻结15000亿元资金,解冻之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仍然居高不下,市场对资金的渴求可见一斑。
市场化取向与投资渠道多元化大方向正确,否则,储户存款只能在楼市与股市之间来回倒腾。搞垮资本市场的不是金融创新手段与市场化取向,而是瓦解实体经济,抽掉资本市场的阶梯,让资本市场高悬于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自然只能象牛顿的那只苹果那样下坠。管理层资本市场的创新、监管与实体经济的效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否则,将被自己制造的泡沫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