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网络上贷款的危害
危害:
一、无抵押,高利率,风险高
与传统贷款方式相比,网贷完全是无抵押贷款。并且,央行一再明确:年复合利率超过银行利率4倍不受法律保护。也增加了网贷的高风险性(一般是银行利率的7倍甚至更高)。
二、信用风险
网贷平台固有资本较小,无法承担大额的担保,一旦出现大额贷款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且有些借款者也是出于行骗的目的进行贷款,而贷款平台创建者有些目的也并不单纯,携款逃的案例屡有发生。
三、缺乏有效监管手段
由于网贷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央行和银监会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指导网贷。对于网贷,监管层主要是持中性态度,不违规也不认可。但随着网贷的盛行,相信有关措施会及时得到制定和实施。
(1)大学生网上贷款诚信的原因扩展阅读
其他危害
一、乱申请,很容易被忽悠。网贷有分正规和不正规,正规的类似网商银行,利息相对合理。不正规的就很多了,数不胜数,相对而言利息也很高,再加上平台服务费,就等于是高利贷中的高利贷了。
二、导致征信不良。不要以为你征信良好就没什么问题了,千万不要这么去想。没有逾期,也同样会导致征信不良。
三、大数据问题。这是个新词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出现的。所谓大数据风控,就是结合你的征信,芝麻信用,腾讯信用等,以及在各个平台的贷款情况,贷款额度,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放款。
2. 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会选择网络贷款
我是一名在读大学生,感觉身边朋友选择网络贷款的人并不多,最多也就是用一些如支付宝花呗之类的预支工具。
不好的网络贷款可能会故意设局让贷款人耽误还款期,以至于利滚利让贷款人不能承受。
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稳定收入,也没有必要去网络贷款,轻易不要蹚这趟浑水吧!
3. 开展大学生网上贷款危害的目的
大学生贷款建议:
1,大学生一般没有什么资产,比如房子,车子等,银行利息低几厘左右,但是银行贷不出来。
2,除了银行之外的一些金融机构也可以贷款,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小贷公司,就是小额贷款,额度一般在2-30W之间,但是利息极高。没有综合利息在2分以下的贷款,而且每个月是等额本息还款,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都接受不了更不要说大学生了。
3,无论再缺钱,贷款之前都要考虑个人的还款能力。
4. 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大学生一般是出于什么原因贷款的
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去贷款,经常会接到贷款公司催债的电话,为此苦不堪言。那么,大学生一般是出于什么原因而选择去贷款的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三种原因。
三、购买奢饰品
为了所谓的面子,有些大学生一身到头都是名牌,其实自身的家境是不能够满足自己一身的行头的,但为了在同学面前装逼,就会选择去贷款,购买一些奢侈品和名牌商品。
然后把购买到的奢侈品,拿到同学面前去吹嘘,自己多么多么的有钱,自己是废了多大的力气才抢到的产品。
虽然一时的面子是撑住了,但后续的还贷压力也是巨大的,毕竟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仅靠父母给的一点生活费拿来还债是不现实的。
所以,作为大学生在自己没有能力购买一些产品的时候,可以选择不要,或者等自己有能力了再买,毕竟提高消费和透支真的不是明智的做法。
5. 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都参与网络贷款
因为大学生在校或者刚毕业的,他们缺钱,他们一毕业需要买手机、电脑、各种生活和工作用品,而网络贷款很方便,只是利息偏高。但对大学生来说不是不能接受,因为大学生从大学毕业的1-2年内,只要找到工作,可以从不值钱变为到能挣钱,从2千每月变到3千,5千或更多;至少前2年他们的收入增长变化会相对较快而又没有结婚、家庭的压力,对较高的利息不敏感,所以选择网络贷款。
6. 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原因何在,如何树立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中华民族传统的要求,容易被公民所接受和认同。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趋势,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对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来讲,诚信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总体上讲,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在整个社会群体中而言还是比较高的。但不有部分不诚信的现象。如考试作弊、毕业生自荐材料“注水”、助学 贷款迟迟不还、为得到较高的分数而找老师要求加分、毕业论文多数从网上下载 剽窃而成、一些大学生在兼职是不是被骗而是通过欺骗赚钱等。1、完善高校规章制度、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并将学生的诚信纳入学生 的考核中去。 2、要充分认识到诚信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道德要求;要把诚信作为高 校和学生行为的基本规范,注重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要把诚信建设摆在思想道 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首位,将诚信视为一种文化在高校和大学生群体中传承 发扬。 3、要注重辅导员、班主任环节的建设。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交 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必须选择素质水平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并具有较强 教育管理能力的人员充当。 4、同时要注重辅助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 纽带的作用和他们自身良好诚信形象的“榜样效应”,从而有力地带动同学。 5、对于大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另外,家长、老师与大学生讨论相关传媒的信息及其道德内涵,培养大学生独立的分析、批判能力也十分重要。6、大学生自己应从小事做起,不拖拉,讲原则,讲信用,才能更好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追求自身素质的全 面提升。
7. 大学生网上贷款可靠吗
不要乱申请 宁愿办信用卡
网上贷款那种信贷 手续费比较高,完全没有必要去办理
8. 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现状及其原因
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政治领域的腐败现象,人际交往领域的互不信任,诚信频频出现“危机”,“拜金”意识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在逐渐弱化,个别人诚信缺失。比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甚至雇用“枪手”代考,完全忘记了学生的本分;恶意拖欠学费,申请政府助学贷款却不按时偿还,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信用;在网络上谩骂、攻击,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窃取他人信息等,引发一系列道德甚至法律问题。诚信危机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具有许多现实原因。 诚信危机形成的原因 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弱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这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大学生在行为认知、道德评价中产生错位,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的一种途径。这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忽视的。 教育本身原因促使学生诚信意识弱化。教育乃“百年大计”,但如今社会上出现的“重物质、轻信誉”的现象已逐渐蔓延到教育领域。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诚信表现。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自身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本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较低。有资料显示,76.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仅有3.8%的学生明确承认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有19.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完全是”诚实守信的人。可见,大学生在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有内在修养,又要求外在约束和规范;既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高校应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 教书育人,注重诚信。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首先,教师要作表率和楷模,作到“言必信,行必果”,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再次,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自我管理,引导诚信。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和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引导学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让学生创作诚信格言而自勉自律。 实践教育,突出诚信。现阶段学校的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实践环节。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诚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感受诚信行为的机会;在专业见习与实习阶段重视对学生诚信实践的指导;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宣传中传播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思想,学习诚信事例,实践诚信原则,塑造诚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