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空壳公司担保贷款
空壳公司骗银行贷款600万 被判10年
来源:网络日期:2017-06-30分享
06月30日讯,在济南南部山区的一个农村,1982年出生的张某刚好赶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好时期。在社会上也算是闯荡多年,张某曾干过几个工程,接触过三教九流的人比比皆是,眼界也是开阔了许多。最后也是由于工程连连亏本,再加上日常大手的挥霍,张某在2012年的时候已经欠下了300多万的高利贷。
面对催债人员,张某是到处的躲藏,但这样下去终究也不是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某听说是可以在汽配城通过以三户联保的形式向银行贷款,而且每个业户最高可以贷款200万元。在细问其中的环节之后,张某脑中浮现了出来了额一个可怕的骗局。自己因为是不良记录无法在银行贷款,张某需要通过找几个在前台演戏的人。
于是,他就找到了老家亲属张某静、田某伟和张某旭,以自己在深圳的一个项目需要贷款为名,让其三人以自己的名义到济南市某汽配城租赁了三个店铺。张某也就此而成立起来了三个空壳的汽配商行。后来,张某又带着三人到工商部门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张某在每间店铺上还是安装了广告牌,还在每间店铺配置了货架、办公桌、打印机、电脑等办公用品,制作了假的品牌厂家授权书,购销合同则是从网上找的模板,随便找打印社打印出来的,张某还让三名亲属购买了一些价值不高、体积大的配件,摆满货架、柜台。三间门面共花了4000余元,其中有些配件是张某从别的地方借来的。
和朋友空壳公司签虚假合同
张某让三个人每天都看着店面,但是也从来不向外卖任何的东西,每个月给每他们每人3000块钱的工资。其实,这个就只是为了骗取贷款的一个摆设而已。
为了应付银行的问询,张某召集这三个人向专门干配件生意的人学习了汽车配的件名称、种类、常用配件的价格等知识。此后,张某还模拟银行的问询方式对三人进行长时间的演练。
由于银行需要考察仓库,张某就从朋友处借用了一个仓库来应对银行的核查。同时,张某联合三人分别伪造了每个汽配商行的银行流水和历史交易明细,还伪造了一些汽车配件购销合同。
为了从银行骗取贷款,张某又找到了一个销售汽车配件的朋友。这个朋友在天桥开了三个汽车配件销售处,其实也都是空壳公司。张某让手下的三人分别与该朋友商议签订虚假的汽车配件购销合同,并打印了虚假的采购清单。
“每一个采购清单价值都在200万元以上,只有这样张某的每个汽配商行才能骗取200万的贷款。”6月29日上午,负责侦破此案的济南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三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张伟介绍道。
为了让银行相信汽配商行长期经营,张某甚至提前交了三年的租赁费用。2011年6月份,张某提前做的局完全蒙骗了银行的核查人员,成功从该银行贷款600万元。
买通工地工人称他为张总
等拿到银行的600万元贷款之后,张某让三个汽配商行又开了两三个月,后来就干脆关门了。张某将其中的530余万元归还了此前的高利贷,此后的数月还能给银行还上利息。后来,张某感觉每个月光还利息也得不少钱,就干脆连利息都不还了。
银行发现贷款利息迟迟不还,工作人员就找到当初贷款的张某静、田某伟和张某旭。结果,三人很快就向银行的工作人员道出了真相。于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开始找张某催要贷款。最初,张某并不躲避银行的工作人员,而是一次次地进行欺骗。
他将银行的工作人员带到一个小产权房的建设工地,里面的工人都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为张总。“这是我新弄的工地,贷款都在里面了,盖好了还钱还不是小事。”其实,这些工人都是张某来之前买通的。另外一次,张某带着催债的银行人员来到一个矿场,自称这是他刚刚承包的,一年利润300万,而这一切又是在演戏。
演戏终究是演戏,虚架子最终会穿帮。张某获取贷款之后继续挥霍,过一次生日花三五万,唱一次歌花三五万,很快手里的钱就花光了,于是又开始借高利贷。为了躲避高利贷追债,他跑到了外地。此时,银行也联系不上他了,最终选择报警。
2014,济南警方在南京将外逃的嫌疑人张某抓获,追回赃款50余万元。2016年4月份,嫌犯张某因贷款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其余三人均被判刑。
㈡ 办理空壳公司,然后刷流水,刷到一定的程度去向银行进行贷款,然后面签会通知你过来面签
面签 指借款人携带合法有效等 到贷款银行交纳贷款所需费用并进行面谈及签字的手续,也指当面签证,面签要点之一是打消对方怀疑你的移民倾向。
面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借款人无借款能力还去借款以及恶意骗贷。面签时借款人要带齐资料,包括房产证原件、买卖合同、工资流水单、收入证明、身份证、户口本等。
1、购房者
在交完首付的时候开发商都会将贷款需准备的材料提前告知购房者。根据购房者婚姻状况的不同,所需准备的材料也不一样,具体情况如下。
必备材料: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营业执照副本加盖公章、银行流水、学位证(事业单位,国企,五百强可以不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加盖公章,提供工牌即可。且收入证明开够就行,不需要提供流水。)
如果已婚:需夫妻双方同时到场,并提供夫妻双方的必备材料及结婚证。
如果单身:只需一人到场并提供必备材料。
如果离异:只需一人到场。并提供必备材料及离婚证、离婚协议(离婚协议要民政局调档)。
需要提醒的是:要与银行确认好提前还款违约金。
2、业主
如果您是业主,需要卖房,和购房者一样,根据婚姻状况的不同,要准备的必须材料如下所示。
必备材料: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
如果已婚:无论房产证上登记的是谁的名字,都需要夫妻双方同时到场并提供双方的必备材料和结婚证。
如果单身:只需一人到场提供上述必备材料。
如果离异:只需一人到场。除了上述必备材料,还要准备离婚证、离婚协议(离婚协议要民政局调档)明确的房屋归属证明。
如果丧偶:一人到场。必备材料、死亡证明和房产归属的明确证明。
(2)防范空壳公司骗取银行贷款扩展阅读:
面签是指借款人(连同共同还款人或担保人)携带合法有效证件原件、手章及贷款所需费用;到贷款银行交纳贷款所需费用并进行面谈及签字的手续。
在你办理贷款时,银行会要求你本人(有时候还会要求你的配偶到场甚至业主到场),向你讲明你在贷款中的权利义务并当着银行律师或信贷经理的面签署银行的贷款协议,俗称为“面签”。
需要注意的是面签必须是借款人本人亲自去面签,不能由他人替代。
㈢ 给空壳公司贷款是否涉嫌贷款诈骗呢
绝对的涉嫌贷款诈骗
㈣ 如果某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请问会构成什么罪这个主体是单位的。
诈骗罪。具体办事的人付主要责任,领导付领导责任。若能有证据表明领导是犯罪主脑,由领导付主要责任,办事人付此要责任。
㈤ 银行和空壳公司的老板合伙套路我签字贷款,我和空壳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在网上还查到了那家公司的
如果你签字贷款的话,觉得是被套路了,建议你保存好有关的证据,向法院起诉就可以了。
㈥ 空壳公司作假贷款了,最后都还上了,请问法人还涉及到犯法吗
贷款办理时手续合法,又及时还款,我想法人不涉及犯法。
㈦ 空壳公司为什么能获得银行贷款
因为银行客户经理放水
㈧ 小心防范合同欺诈的原因是什么
生意关系与一般关系的最大不同是,私底下怎么玩都可以,但一旦涉及到合同,涉及到签字画押,就必须丁是丁卯是卯地逐条逐款搞清弄明才行。
有些合同很复杂,一些公司根据各自行业的行规制定出许许多多的条文,让人读起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心浮气躁之下便草草签字。殊不知在这一份份小册子似的合同中,夹有多少陷阱与反陷阱的游戏!
从一般定义上说,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又使他人屈于合同制约而陷于无处申诉之苦的行为。
以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炮制的合同为例。由于该行业专业性很强,法律法规又非常复杂,购房者难以掌握,并且大多数购房者都是第一次购房,没有经验,很多连合同也没见过。于是一些无德无信的开发商就在合同中设置了很多文字的陷阱让客户去踩,一旦踩上,进退两难。通常这些开发商会先让客户签订一个“认购书”或“意向书”,交付一定的定金。这本来是一个定金合同,然而一些开发商却在这个合同中设置了陷阱,规定:签订本认购书之日起几日内交纳首付款或全款,交首付款后几日内签订合同。如不交纳首付或不签合同,定金不退。按说应是先签购房合同,再交首付款或者全款,然而开发商却把顺序颠倒过来,让你先交纳房款再签订购房合同。按开发商的设置,购房者走出第一步,交纳了定金,签订了认购书,你就得走第二步,交纳首付或全款,否则定金不退。你走了第二步,又得走第三步,第四步……这和请君入瓮式的欺诈有何两样?久居商海的商人经常接触购销合同,自然知晓其中的“猫腻”颇多。在如今买方市场主导一切商品的情况下,许多买方就利用了文字游戏“设陷”卖方。比如一些商家与生产厂家签订合同时,在付款单价上就爱玩“随行就市”这四个字。“随行”是什么“行”?“就市”是什么“市”?在这里,许多生产厂家在收款时就遇到了这些商家的价格刁难。原因就出在“随行就市”上:一方说这个价,另一方说那个价,最后呢,收款人不得不依付款人的价格收账。没办法,钱在人家手里,价格又没有法界,这赖谁呢?在当今合同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大公害的背景下,聪明的商人小心地应对每笔与自己有关的商业交易。面对合同欺诈手段的多种多样,他们仔细研究生活中欺诈者的主要运作规律和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己的防范能力。他们随时保持着警惕,宁肯放弃送上门的生意不做,也不草签有问题的合同。
正是这种小心,使得一批又一批骗子难以得逞,商人的这种“精明”正是当方则方、善于保护自己的表现。
要正确评估生意伙伴的实力
如果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交的一个“大客户”本就是一个“皮包公司”,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皮包公司”是进行合同欺诈的“主力军”,它们肆意进行经济诈骗活动,给许多企业、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表面上看,识别“皮包公司”并非难事。
一看其有无资金。营业执照上所注册的资金数额可清楚地告诉你。
二看有无固定经营场地。如果该公司并无固定经营场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类公司多属“皮包公司”。
三看有无固定从业人员。其从业人员流动频繁,这类公司可能就是“皮包公司”。
四看手中有没有“货”。如果该公司只是嘴巴上说自己手上有多少吨钢材,多少台彩电,多少吨聚氯乙烯,而你却没有真正看到这些“货”,便可暂且怀疑其公司为“皮包公司”。
在现实的商场中,要真正能够识别出“皮包公司”却并非易事。人们可能被该公司的招牌所唬住,根本无意顾及验明该公司的正身,便与之谈上交易了。“皮包公司”奇特的招牌确实也使不少人上了当,真的起到了“奇特”的效果。近几年来,“皮包公司”所打的招牌之所以能迷惑人,关键是他们耍弄着巧妙的手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有着时髦而响亮的公司名称。什么“某某环球贸易公司”、“某某太平洋贸易公司”、“某某有限公司”、“某某物资交易中心”等。这些名称确实迷惑了不少人,或是迷惑刚进城的农民,或是欺骗初涉商场经商之人,或是欺骗那些仅凭名称判断公司虚实的人。
(2)有某个国营、集体单位做依靠。有不少国营、集体单位为了赚钱,聘用外单位或社会“能人”来经营,或是由一批社会“能人”组织承包本单位的经营业务,把本单位的公司章、银行账户转给这些人使用,结果造成一些奸商和经济骗子打着国营、集体单位的合法旗号,名正言顺地大肆欺骗他人。
很多“皮包公司”利用合法的营业执照骗取对方的信任,再进行合同诈骗。比如,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产品合格率,在验收时合格标准由自己说了算,致使对方根本无法达到原来约定的高合格率,从而达到骗取押金的目的。
诈骗性的“皮包公司”一般是骗取预付款或定金,但也有其他诈骗目的:一是骗取银行贷款。如以某一“皮包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贷款到手后,举家潜逃,查无下落。二是转让、出卖银行账号,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如河北栾城某贸易公司将本公司的银行账号转让给北京市李某,李某与石家庄某经销公司签订购买录像机、彩电的合同,结果无力付款,使他人造成损失。
聪明的商人拥有敏锐的反应和谨慎的经营作风,他们从多年的商业生涯中总结出一套让“皮包公司”显形的办法。
(1)几项因素综合考虑
公司有无资金,有无场地,有无固定从业人员,有无原料等,都需要全面考虑。比如有一技巧叫做“一假则疑全”,就是说,对该公司的资金、场地、固定从业人员和原料等进行综合考虑,若发现其中一项有诈,则应对该公司的其他项产生怀疑,逐个推敲,辨出真伪。
(2)辨别公司有无资金
一般是先看其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上标明其注册资金数额。但有时一些不法奸商也通过贿赂或拉拢工商人员而获得营业执照,其注册资金数额并不真实。有的公司仅凭两张伪造的证件,过关斩将,获得了工商部门的批准,取得了营业执照,标明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有100万元,其实一切都是假的。
(3)判断该公司有无场地
一般要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亲自到其经营场地看个虚实。最忌那些以某宾馆(豪华大饭店)为业务办事点的公司,这些公司多属“皮包公司”,租用饭店一两间房来办公。有些人往往被“某某公司大经理”在某豪华饭店谈生意这一假象所迷惑,结果受骗上当。
(4)判断该公司有无固定从业人员
一般可到该公司经营所在地看一看便知。当然如果仍有疑点也可到当地工商部门去问一下这个公司的情况。
(5)判断该公司有无原料
这就是“眼见为实”。转手买卖、买空卖空的情况经常有,作为商人要仔细判断对方是否干“买空卖空”的生意。
商人要用自己的“慧眼”将各种类型的“皮包公司”一眼看穿,才能从容地畅游于商海,免受这些骗子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