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银行可否向保险公司贷款
保险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不过要有固定资产或有价证券作为抵押。银行是不允许向保险公司贷款的借款都不行,保险和银行都是特殊行业有和一般企业行业规则制度,银行资金不充足的话有很多融资渠道,发型或者增发股票,设计顾客理财产品等,还有可以向央行申请援助。如果保险公司部资金部充足也可以发行或者增发股票或者向国家申请援助。
㈡ 银行贷款必须买在银行销售的保险公司产品是合法的吗
A “真的要买保险才放贷款吗?”
B “是的,必须要买啊”
A “那我问问银监会 ”
B "不急,你等等,我去向行长请示一下"
银行贷款必须买在银行销售的保险公司产品?!这样的话一般都是保险公司驻点的客户经理说的,如果他关系好点,银行的理财经理或者大厅的主任也会跟着这么说,再好一点,甚至行长也会这么说。不过这事是见不得光的!而且也怕见光!
银保在中国就是个玩笑而已,别拿它当真!
㈢ 在保险公司贷款后还能在银行贷款吗
在保险公司贷款后还能在银行贷款。
㈣ 为什么银行都通过保险公司来放贷款利息高的很多
保险公司发放的贷款一般都是保单贷款利息也不会太高,有些可能是保理业务,他的收费可能会比较高
㈤ 保险公司能贷款吗
平安银行有推出寿险保单新一贷贷款,需满足的条件:
1、工作生活所在城市有我行网点;
2、持有二代身份证的中国公民;
3、年龄23-55(含)周岁;
4、保单缴费方式不为趸缴;
5、保单当前状态为有效,其中缴费期间不能中断投保,复效的不支持申请;
6、不接受本笔保单已对应有保单贷款;若对应的保单贷款已结清且结清时间6个月及以上,可以接受;
7、保单实缴期次不低于保单应缴期次;且年缴的缴费次数≥3次。其中季缴的缴费次数≥9次,月缴的缴费次数≥25次;
8、保单投保人近一年内未发生变更。
如您有资金需求,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贷款-新一贷,进行了解及尝试申请。
应答时间:2021-02-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㈥ 我想拿保险贷款,是去银行贷款还是去保险公司贷款呢
保单贷款只能贷出保单当年现金价值的70%,60天之内还清还要交当年利率+2%的利息。
不建议使用保单贷款
对了 当年现金价值 其实是很低的。。。
比如 你交了一年的保费是1W 当年现金价值大概只有3000左右
㈦ 在银行贷款为什么要买贷款保险
事实上,银行要求贷款人投保的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该《办法》第25条规定:“以房产做抵押的,借款人需在合同签订前办理房屋保险或委托贷款人代办有关保险手续。抵押期内,保险单由贷款人保管。”由于该条款没有实施细则,所以各家银行又自行规定了许多条款。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上述规定,法律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该规定只是部门规章,在法律效率上低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不能与大法相背。还有人认为,银行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强迫贷款人投保房屋财产险并由银行受益,与《民法》、《保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精神相背。而各家商行的实际操作则比第25条更偏得厉害,完全扩大了第25条的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性,不但加重了购房者的负担,还有损消费者的利益。银行要求贷款人要按全额投保属于违规操作行为。按规定,贷款人只要投保贷款本息即可,保险分足额保险和不足额保险,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投保的额度,不一定要按房屋全价投保;另外,人行“二十五条”并未规定受益人是谁,而各家银行都要求贷款人将受益人强制设为银行。作为财产保险合同的“房屋贷款保险”不能指定受益人,保险公司更无权指定“第一受益人”。购买保险者居然不是保险的最大受益者,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尽管理论界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有上述争议,但实践中还没有从根本上影响贷款投保的实际操作。
㈧ 银行贷款和保险公司贷款哪个便宜
保险公司的要比当时银行存款利息高比贷款利息低,具体的要看各公司的了,具体的看以下
因为一些保户可能遇到家庭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急需周转资金之类的事,所以就想到保险公司退保;而保险公司也不想因此失去客户,与其坐等客户做出无奈之举,还不如“送个方便”。同时该业内人士还认为,保险公司不会对资金用途作任何限制,对投保户而言没什么风险,实质上是贷自己的钱,除了一些分红型保险贷款期间没有分红外,仍然可享受被保险的一切资格。而且贷款时不像银行贷款那样还需对抵押财产、担保作严格审核,手续繁琐。尽管保险公司保单质押贷款以保护为前提,同时贷款金额也较小,却为人们短期融资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渠道,有着广阔的前景。
㈨ 保险公司可以给企业在银行贷款做保险吗
可以,履约责任保险,一般用在各类金融产品方面,因为通过保险,在出现违约问题后,由保险公司代为履约,实际上就是债权从银行转入保险公司手中,并不代表债权债务的消亡
不过,自从2018年开始,很多财险公司已经开始对履约保险非常谨慎,对于小微企业很多保险公司并不愿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