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征信五级分类有哪五类
征信报告上显示的五级分类,指的是贷款五级分类,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1、正常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不存在任何影响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的因素。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充分的把握,贷款损失概率为0。
2、关注
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款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3、次级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开始有逾期,且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理借款人的部分资产甚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贷款损失率达到了30%-50%。
4、可疑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造成较大损失。贷款损失的概率高达50%-75%。
5、损失
借款人已无法偿还本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程序,贷款注定要失去,或者收回极少部分的资金,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保留在资产的账目上。其贷款的损失率占到75%-100%。
(1)个人征信上担保贷款五级分类扩展阅读:
1、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2、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方法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⑵ 征信报告中显示担保贷款五级分类贷款损失
五级分类被分类为损失,就是说这贷款已经是正宗的不良贷款了,注定会损失且超过75%无法收回,或基本无法收回。
⑶ 担保人五级分类损失银行结清贷款脱离担保关系征信上还会有记录吗
按照征信管理办法,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借款人、担保人上传征信系统的,个人不良记录存留五年后才予以解除。
⑷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是根据预期的天数来划分的,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分别对应着逾期90天、180天、270天、360天和360天以上。
根据《贷款通则》第四十七条贷款人应当根据贷款风险状况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人应当及时催收逾期的贷款。对项目贷款和公司贷款根据逾期天数将贷款分为逾期90天、180天、270天、360天和360天以上五个档次进行统计,并作为贷款质量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对零售贷款应比照上述规定对逾期天数作更细致的划分。
(4)个人征信上担保贷款五级分类扩展阅读: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 贷款审查应对贷款调查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调查人的尽职情况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抵(质)押比率、风险程度等。
第十九条 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现金收入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
第三十七条 贷款人应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⑸ 给别人担保贷款,对方出现五级分类损失,对自己有什么形象
如果你给别人做担保贷款,你作为担保人也有还款的义务,对方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你的征信上也会有不良记录。
⑹ 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我是担保人,担保期已过,五级分类显示为损失,担保人有啥影响
如果提示是损失的话说明这笔贷款已经被银行按损失处理了,不会去找你起诉,但是征信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