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职人员贷款为何容易
为此,湖北省政府负责人称:务必限期清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凡逾期未还清者,由组织、人事部门依法处理,停职、停薪、停岗,直至还清贷款本息为止。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公职人员欠款也必须还。但这里笔者想问的是:公职人员为什么贷款这么容易?容易贷为什么还贷这么难?
为何如此呢?笔者以为应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农村信用社的服务问题。农村信用社看似服务农民的,其实非也。农民贫穷,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扶持,然而农民无权无势,与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拉不上关系,他们怕放出去的贷款成了秃尾巴鹰收不回来,所以他们放贷款不是看你是不是需要帮助扶持,而是看你现在有没有还贷能力,你现在没有还贷能力,即使再需要贷款,也不贷给你。
第二、农村信用社的媚权和公职人员的用权问题。农村信用社的钱只有贷出去才能“生”钱,别看不贷给农民,但能贷给“权”。农村信用社不媚穷但媚权,公职人员拖欠贷款本息6.12亿元就是证据。公职人员本来不是农村信用社扶持的对象,但是农村信用社有媚权意识,公职人员用公权打动了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也就扶持了公职人员。
农村信用社的钱可以说是用来帮贫的,现在却帮了“权”,那钱就没有用到正经处,也就失去了帮的意义。
农村信用社作为商业金融机构,理应遵循钱钱交易的规则,现在却变成了钱权交易。按照现代反腐理论,当“权”用于交易,那么其中就可能出现腐败现象。湖北省政府督促公职人员尽快还贷,是在维护公职人员的形象,是在帮助农村信用社尽义务。笔者以为政府应该查一查这种钱权交易的背后是否有腐败行为,才是职责所在。
[稿源:红网]
[作者:张魁兴][编辑:徐志频]
『贰』 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理属于纪委管吗
是的,如果不按期还是要被约谈或处分的,
『叁』 公职人员欠银行贷款不还对工作有影响吗
公务人员欠银行贷款不还,被银行起诉告到法院会影响你的工作,如果法院强制执行会冻结你的工资账户。
『肆』 认清形势,扎实基础打一场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
打一场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
汨罗市召开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推进会
6月9日,我市召开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周金龙出席并讲话,市领导彭千红、李冯波、林治学、陈培宏、谢兰兰,市政协正处级干部余仲春等出席会议,各乡镇场、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责任人,市农商银行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市信用联社全体班子成员,各基层信用社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截至5月底,全市共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963笔1182万元。其中内部责任不良贷款收回32笔109万元;公职人员贷款收回34笔42万元;诉讼类贷款收回3笔16万元;涉政类贷款收回2笔31万元;乡镇大面贷款收回892笔984万元。市直单位中,市民政局、移民管理局已全部完成清收任务;乡镇场中,黄市乡、城关镇、城郊乡、长乐镇、川山坪镇、大荆镇、高家坊镇清收额在50万元以上。5月份,在全市253个有清收任务的村中,仍有174个村分文未动,涉及欠贷的公职人员203人,当月还贷仅29人,信用社内部有清收任务的188人,当月仅80人有清收额。
周金龙指出,自5月12日全市启动清收信用社不良贷款至今,清收进度与阶段性目标差距甚远,目标任务严重滞后;不少单位还没有搭建班子、无人专抓,思想认识仍然不足;欠贷不还的大户还没有打入“黑名单”,清收措施疲软乏力。
周金龙强调,清收不良贷款行动要做好五个“结合”,会场内和会场外结合好,会上部署要好,方案制定要科学,会后要落实好,行动要有力;宣传清欠和黑名单制度结合好,让心存侥幸的借账户无处可逃;清收与破产行动结合好,对欠款的社会重点对象要启动依法追讨程序,通过破产程序打破“钉子户”“赖账户”的梦想;跟进清欠与问责制度结合好,对久拖不还的公职人员要启动组织问责程序,对有欠款的信用社员工要启动内部追责程序;大会推进与个别调度结合好,通过多种形式调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总之,要黑下一张脸、打破几只碗,要牢里见人、账上见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打一场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
『伍』 县委组织部有权利督促干部职工偿还贷款吗
有权利,这是对党员干部品德的监督,党员干部的品德关系到党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品德优秀的党员干部才能取信于民。
如果党员干部拿着手中的权力,恶意拖欠贷款,贷款单位敢怒不敢言,伤害的还是国家机关和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作风和威信。
因此,从作风建设和党员干部品德监督方面,县委组织部是有权监督干部职工偿还贷款的。
望采纳。
『陆』 公职人员贷款逾期为啥是组织部发文
有些地区政府部门对于公职人员拖欠贷款,或担保贷款逾期的,将根据管理权限,移交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和人社部门将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处理。
分为调查摸底、排查核实、督促整改、总结汇报四个阶段进行。重点清理公职人员本人已逾期未偿还的贷款本息(含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已逾期未清偿的信用卡透支和担保贷款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