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借贷记账法 如何理解 借或贷 余额方向
借,贷两字,本来就含有债权和债务的意思,如借出款项记在债务人的名下,表示自己债务的增加。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如在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虽然借,贷,两字是一对纯粹的记账符号,但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表示记入账户的部位。借方和贷方是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两个对立的部位,以表示资金数量的增减变化。借方表示记入账户的借方,简称为借项或借记,贷方表示记入账户的贷方,简称为贷项或贷记。
2.表示资本运动的来龙去脉。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资本运动变化,总会有来路和去向。贷方一般可以说明资本变化的来路,借方一般可以说明资本变化的去向。
3.表示已登记在账户中借方和贷方的数字所包含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如对资产及费用类的账户来说,登记在借方的数量表示增加,登记在贷方的数字表示减少。
4.用以判别账户的性质。如凡是余额在借方的账户,原则上可以判断为资产及费用类的账户,凡是余额在贷方的账户,原则上可判断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及收入类的账户。
根据有些科目,借和贷有时表示增加,有时表示减少。
⑵ "短期借款"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
短期借款是负债类科目,余额应在贷方。
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账户中,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余额的方向与记录增加的方向一致,因此,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你这个题目的短期借款账户余额为65万元。月初的40万+本月赊购材料45万-银行存款偿还的20万。
(2)贷款账户的借方余额扩展阅读:
短期借款的利息结算方式如下:
短期借款的利息结算方式有按月支付、按季支付、按半年支付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
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是按月支付的,又或者是数额不大,选择到期本期一次性还款的方式,那么在实际支付时间,或收到来自银行计息通知的时候,可直接录入当期损益。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短期借款的利息选择按期支付(例如按季),或者数额较大并且选择在到期还款日本息一起归还,那么应该选择预提做法,先按月预提,算作当期损益,到期时再进行支付。这么计算是为了核算到正确的每期盈亏。
参考资料:短期借款
网络
⑶ 借方金额和货方金额是什么意思
一、借方金额
1、定义:记账时,记在会计科目借方的金额。
二、贷方金额
1、定义:记账时,记在会计科目借方的金额。
三、借贷双方科目的意义
1、资产类、成本类、损益类中损失类帐户的借方表金额增加,贷方则表示金额减少 。
2、负债类、权益类、损益类中的收益类帐户的借方表示金额减少,贷方表示金额增加。
四、借贷双方的原理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2、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3、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3)贷款账户的借方余额扩展阅读
表示意义
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的具体划分
1、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
3、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借方。
4、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
⑷ 银行的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资产类、费用类账户(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收款、主营业务成本等等),“贷”表示减少,“借”表示增加。而资产和成本类有余额一定在借方。
如果是负债、收入类账户(比如借款、应付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年利润等等),“贷”就是增加,“借”就是减少。要是有余额一定在贷方,收入类没有余额。
像在银行流水当中,贷方指的就是银行存款的来帐或增加项目,而借方指的是银行存款的减少或支出项目。简单的说,进项表示贷方,出项表示借方;贷方是钱的来源,而借方是钱的使用。
再打个比方,客户如果存钱进银行账户,那就是“贷”;如果从银行账户里将钱转出,那就是“借”。在借贷记账法下,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就登记减少。
拓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⑸ 为什么 全部账户中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相等 (试算平衡公式)
是的,要相等的,不相等的话,说明编制的科目汇总边有错误。
首先:将汇总期内各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填制在会计科目栏,为了便于登记总分类帐,会计科目的排列顺序与总分类帐上的顺序一致;
然后,根据汇总期内的全部记帐凭证,按会计科目分别加总借方发生客和贷方发生额,并将其填列在相应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栏;
最后,将汇总完毕的所有会计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和借方发生额汇总,进行发生额的试算平衡。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之和是资产的合计数,所有账户的贷方余额之和是权益的合计数(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等于权益,所以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必然等于所有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1)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计算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需要注意的是:①一些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例如:累计折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等。其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②有些资产类账户的余额既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例如:对于“应收账款”账户,如果本期收回的款项大于应收款项(即存在预收款项),则期末“应收账款”账户的余额在贷方,表示预收的款项,此时“应收账款”账户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2)费用(包括成本)类账户在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应为借方余额。具体而言:①生产成本、劳务成本账户在期末一般有余额,其余额在借方,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②制造费用账户在期末结转(计入生产成本)之后一般没有余额。③属于损益类的费用账户期末(结转计入本年利润)没有余额。因此不能确定。
⑹ 会计账户中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是会计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借方是薄记帐户的左方,记载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和净值的减少。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就是减。
借贷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
1、资产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收入、利润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⑺ 会计:借方金额,贷方金额是什么意思呢
贷方金额,通俗的说,就是你工资条上扣的公积金数额的两倍,就是你的公积金数额,公积金中心根据单位的申报按月给你打进公积金账户(有时候会滞后);
借方金额,就是你从公积金账户上一次性支取(如果你没有办按月划转)或者公积金账户按月划转到你办理贷款的银行账户上的金额(如果你是按月划转)。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2011年10月,住建部正在联合各个部门,研究修订公积金条例工作中,放开个人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住房租金的规定。2013年部分城市出台办法,允许患有重大疾病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取公积金救急。
⑻ 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什么
资产、成本费用类的科目才是借方登记增加数和贷方登记减少数。
1.借方增加,贷方减少,所有者权利借方减少,贷方增加。借贷记帐法是以会计等式为记帐原则,以借贷为记帐符号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的复式记帐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帐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记录财产和物资的增减,计算经营损益。当为客户转账时,银行的会计记录将从单个记录翻倍。例如,在向客户付款时,银行应登记代表客户账户“借款人”状态和客户“银行”状态的应付金额。随后,随着业务的发展,账号从人名设置扩展到项目名称设置,再逐步扩展到综合设置。
2.根据资产与权利的同一性关系,建立贷款余额关系,形成必须有贷款和贷款必须相等的会计准则。在借贷记帐法下,账户借方登记的内容包括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在借方/贷方记帐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是借方在左边,贷方在右边。然而,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借方/贷方增减的性质并不是固定的。在资产账户中,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记总额称为当期借记金额,贷记总额称为当期贷记金额。
3.在每个会计期末,借方和贷方的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称为期末余额。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通常是借方。追加和借款: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费用、所得税费用、营业税及附加费用。增列项目:历年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入及损益调整。
拓展资料:普通资产和费用通常以借项的形式发生,而负债则以贷项的形式发生。在利润和损失类别中,收入和利润在贷方,而成本和税收在借方。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为借项,减少记为贷项;增加或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