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加有效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由国务院于2019年10月22日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对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
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挥营商环境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⑵ 普惠金融背景下,银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3、设立小微、三农专营支行。很多银行为了提升服务普惠小微的力度和专业度,设立了小微专营支行或者三农专营支行,专门安排客户经理做普惠贷款,如农行、农商行、邮储银行等。
最后,普惠金融是未来商业银行的重点工作。普惠金融自2017年开始大范围实施,在未来一段时候都将是商业银行工作的重点,另外,当前除了商业银行,监管部门还要求蚂蚁集团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也加大服务普惠的力度。
⑶ 银行运营管理工作建议及思路是什么
银行营业管理工作有以下建议:
1、设立大堂经理职位或咨询办公室,VIP专用窗口,分流客户,引导客户到相应的地方进行咨询,减少出纳的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时间。
2、银行的宣传视频和新闻让客户的等待不那么无聊,为用户提供一个轻松休闲的环境。
3、设置自动存取款机。ATM机现在几乎每家银行,无论是分行还是支行,都应该配备ATM机。但是损坏的概率也很大,保安下班时要定期检查使用是否异常。存款机部分市区仅分行专用,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安装一套。
4、使用存折。农业银行部分分行已经有这种机子,有这种机子辅助。减少了部分存折存款和存款资金客户的时间,自然获得了好评,收入高。
注意事项:
企业管理是指一种市场领域,是企业对企业的营销关系。电子商务是现代B2B营销的具体和主要形式。企业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管理原则之一。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业务管理是业务管理的一种,相关工作的内容相对简单,也相对容易,但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必须优化业务管理的扬帆起航,并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帮助。企业管理将企业内部网,通过B2B网站与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的快速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⑷ 银行如何优化贷款结构
银行信贷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一方面大力压缩产能过剩领域贷款,另一方面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优质客户、重大项目、民生工程以及“小微”“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
1、商业银行需要在把握当前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信贷投放的规模和方向,优化信贷结构,以尽最大可能让信贷资金直接流入经济活动中最需要的地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
2、中国建设银行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支持政策,对于列入国家规划的优质客户、重大项目,加快评估进度并实行差别化授权管理。招商银行加大了对个人住房贷款低风险业务的投放,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4008.12亿元,较年初增幅24.72%,占零售贷款的比重为37.94%。中国银行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等行业贷款增长7.73%。
3、多家银行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扩大内需、自主创新、保障民生、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投放。消费信贷是一个重点突破的领域,到6月底,中国工商银行的消费信贷一共是29200亿元,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今年上半年共增加消费贷款2063亿元,增长7.6%。同时,消费贷款的不良率只有0.73%,质量也非常好。”平安银行 表示,下半年将适应政策变化,推进资产结构调整,进一步压缩同业资产和票据资产,提升贷款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结构。
4、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一向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从2012年开始,银行业就举全行业之力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到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已取得较大进展。
5、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农村贷款余额20.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户贷款余额5.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2.1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3.52万亿元,同比增长6.4%。拟上市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6958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539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比重近80%,该行还力争在9月底前完成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6、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契合小微企业“短频急”融资需求的互联网贷款产品“网贷通”,已累计向7万多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73万亿元,余额超过2000亿元。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为4026.76亿元,小微客户数达到344.27万户,该行还启动了小区金融2.0项目试点,社区网点达到4808家,其中获准挂牌的社区支行841家。
⑸ 世界银行如何肯定中国改善营商环境举措
近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团队官员表示,中国政府过去15年里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共进行了26项改革,总数位列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第三位,世行对中国政府的努力表示肯定。
克罗斯·科赫-索德里亚加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团队执行负责人及分析师。他说,《报告》开创15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共进行了26项改革,这个数字在世界银行划分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位居前列,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在最近一期,也就是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中,中国在190个经济体中的总排名为第78位。在报告所评估的具体指标上,科赫-索德里亚加表示,中国在合同执行、注册财产两方面表现最好。
科赫-索德里亚加表示,“在合同执行这个指标上,中国在全世界排在第5位。在中国解决商业纠纷平均需要496天,合同方索赔需要付出的代价平均为索赔价值本身的16.2%。而在整个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解决商业纠纷平均需要566天,合同方索赔平均需要付出索赔价值本身的47.3%。注册财产指标上,在中国中小企业注册财产平均需要19天,而这个数字在整个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平均为74.5天。”
不过,科赫-索德里亚加也称,对每个经济体来说提升空间永远存在,具体到中国,办理施工许可和办理破产两个指标的评分就急需提高。
科赫-索德里亚加指出,“在中国办理仓库建造许可需要247天,这个数字在整个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为138天。在办理破产这个指标上,中国有一点也特别需要提高,即破产框架是否完善,也就是说中国在处理破产方面的法律质量不高。比如,破产情况下债务人和债权人该怎么办,清算及重组等方式是否可行,债务人财产如何处理,企业能否通过重组再生焕发活力,债权人的权利等等。世行就是通过衡量这些指标来衡量破产亏损的质量,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科赫-索德里亚加表示,报告不仅评估效率,也评估质量,目的在于鼓励各国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为各国政府改革提供可衡量的基准指标。就改善营商环境的长期目标而言,科赫-索德里亚加认为对各国政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他为此总结了三个词:连贯、持久和耐心。
科赫-索德里亚加认为:“制度改革的关键词就是连贯、持久和耐心。总的来说,你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商业法规符合最新最好标准,这就是连贯。持久,就是制度改革不能限于一个周期,而是应该不断延续下去。耐心也要有,因为改革计划设定之后,执行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