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贷款时银行流水月均的算法
贷款一般看流水看半年的,至少三四个月,半年的更稳定些,注意存钱的时候不要当进当出,最好过夜,当进当出是不算的,其次,要每个月都有,无论多少,可以看多张卡来综合看,如果流水每个月不固定,按平均来算,比如提供的是半年的流水,那么把6个月的流水都相加,然后除以6就得到平均流水,比如:第一个月:2600;依次:2700;2800;3000;2800;3500;
计算方式:(2600+2700+2800+3000+2800+3500)/6=2900;贷款上成贷网哈;
『贰』 请问向银行贷款买房,要打印近半年的工资流水涨,具体的日期是怎么算的
都可以,最好是用6月1日到12月19日的,银行打流水的话可以这样输入的,这样的话比较保险点。
『叁』 不知道银行流水怎么算
一年没存取款的银行流水是非常差的流水,即使里面一直存了5万块钱。能不能买17万的车,卖车人会根据你的收入情况来判断,这份流水没有存取,别的流水有没有呢?如果已经结婚,配偶的银行流水也可以。如果都没有,那就不乐观了。
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按揭买车,债权人都很关心你的资产情况、收入情况,而判断你收入的重要证据就是银行流水,当然,现在有的银行也会看重你的微信和支付宝,如果都没有,那你怎么能够说对方有信心把车卖给你呢?到期不能还款让他们收车吗?我想,即使装了GPS,同意到期收车,他们也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为了弄清楚银行流水的前因后果,适当展开一下介绍。
老司机教你认识银行流水
银行流水是指银行账户交易明细的简称,它不仅能够反映账户所有人的资金实力、收入特点、偿债能力、经营稳定情况等,还能反映不同银行的特点、账户数据内在规律、账户所有人的职业情况、消费习惯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流水的作用越来越大,包括申请签证、到新公司应聘、申请信用卡、车贷、房贷或其他贷款等等,都需要提供银行流水。了解和认识银行流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基本功,如果您是从事信贷行业或金融相关行业,更要对银行流水有比较专业的了解。
从本文开始,我们将利用15节左右的篇幅介绍银行流水,从基本知识开始,分享如何解读、审查和分析银行流水,如何识别虚假的银行流水,如何运用银行流水,如何从银行流水中发现数字背后的信息。
本文内容版权归作者米斯特汤所有,侵权必纠。
很多从事金融行业的朋友,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看余额,看交易量,看交易频率,看季度结息,看敏感数字等等,他们做的都不错,但是,作为初入金融行业,或非业内人士来讲,并不建议那么直接。
拿到一份银行流水,怎么看、怎么用,要讲究一定的顺序:
第一,要通过纸张和版式辨真伪。
一般情况下,使用者都会要求当事人提供银行现场打印的银行流水,而不是复印件或扫瞄件,特殊情况下可以用网银下载或手机银行截图代替,那是特殊情况,再议。
从银行取得的银行流水样式各有不同,每一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固定流水样式,包括纸张和版本格式。
有的银行使用的是加厚铜版纸,比如农业银行,绿色的Logo,彩色套印; (图1)
『肆』 银行流水日期如何算
就是每天的交易日期,在日终前的那个日期
『伍』 银行的有效流水怎么算的呢可允许时间误差是多少啊
扣除即进即出项、大额非正常走账之后的正常进出项,即为企业或个人的有效流水。
现在一般的机构认可的银行流水要求过24小时,而且不能整进整出,比如我今天进50万,明天50万接着出去,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是不认可的。可以今天进10万,明天出七八万,这样的才算进项的流水。
获得有效的银行流水很简单,办理方法有两种:
1、对于有稳定工作及收益的单位职工,每月单位是以打卡的方式发放工资。这种情况,借款人只用正常从银行里取出自己的每月工资,即可形成银行流水;
2、对于有稳定工作及收益,或有稳定收入但并非单位打卡的,需要将每月的收入先存入银行,再在使用的时候逐日取出。这样也可以形成银行流水。
需要提醒的是,想要用银行流水申请贷款,一般需要有持续稳定半年左右的银行流水才行。如果只有一两个月,是无法申请到银行流水的。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银行流水?
银行流水是指银行活期账户(包括活期存折和银行卡)的存取款交易记录,也称银行账户交易对账单,指的是客户在一段时间内与银行发生的存取款业务交易清单。
二、三种有效的银行流水
1、工资流水
工资流水是属于银行完全认可的个人收入证明,它是扣除了社保、公积金后的收入,体现了本人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性。
2、转账流水
通过柜台、网络或网银转账的交易记录,如果有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的转入,则属于银行认可部分。
3、自存流水
通过现金或者本人他行银行卡转账存入的流水。
『陆』 贷款需要多少银行流水,是怎么计算的
若是申请我行贷款,对月收入要求如下:月贷款支出与月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月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注】月贷款支出不能超过月收入的一半,月所有债务支出不超过月收入的55%,具体以当地分行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