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货币发行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再贷款,加上利息的话,岂不是市场越来越欠央行的钱永远还不清了
货币进入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借贷,钱就是债务。比如说国家要发行10亿货币,就在一张纸上写着10亿块,再盖点很官方的章,这叫国库券,然后送到央行;央行再印出一批自己的纸,叫做XX票据,央行再拿这个票据去买国债,这样政府就能拿到这10亿块的XX票据,然后把它存进银行,然后通过存款,这些票据就成为合法偿债的货币。 政府债券就是债务合同,一旦有人拿钱(反正签个字的单子啥的)买了这个合同,那么钞票就被产生出来鸟。 而这新增货币的价值哪里来的呢,是谁赋予者新增的货币的价值呢? 是通过偷取以前发行的货币的价值,就是所谓货币贬值,自改革开放30年来,按可变物价比,人民币已经贬值超过100倍鸟。我们钱包里每张钞票都是从债务中产生的,都是某个人欠某个人的。货币只能从银行中得来,而回收到银行的每一张钞票都是带着利息的,但是代表着这利息的货币又是从哪来呢? 没有,他根本不存在!还到银行的货币量总是超过流通的货币量,这就是为何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不可避免(^_^资本主义制度自我颠覆),是因为总是需要发行新的钞票来补充整个货币系统中由于偿还利息所产生的钞票的长期固有不足。而且可以通过借债无中生有的产生货币, 比如,一般国家都规定银行都有准备金率,就是防止挤兑啥的留着的,其他可以贷款出去,比如说10%. 以上大家在几张纸上盖盖张发过来发过去产生了10亿块钞票,现在这个10亿块钞票存在商业银行,其中9亿可以作为贷款发放。 其实这9亿块钞票贷款贷出去,并不是从那发行的10块钞票中来的,是无中生有来的。 银行只是通过记账的方式增加双方的账户余额。 发放贷款的同时,又增加了9亿的存款。 当然这9亿块存款其中的90%又可以作为存款储备贷款出去,可以贷款8.1个亿,当然这8.1个亿贷款出去,同时又增加了8.1亿的存款,这8.1个亿其中又有90%可以贷款出去。这样循环往复,每发行10亿块的国债,最多可以产生100亿的新增货币。随便写写,个人见解,咱国家不好意思也搞起资本主义私有制银行的那一套货币体系了
2. 为什么说货币发行是央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根据定义,是指央行获得资金来源的业务。而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负债业务,通过这项业务,中央银行既为商品流通和交换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相应筹集了社会资金,满足中央银行履行其各项职能的需要。
从会计角度理解,央行本无资产,向社会发行货币自然就是负债,通俗理解就是用无价值的东西去交换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负债。也可将货币理解为一种特殊债券,央行发行货币越多,人们手中债券就越多,所以发行货币是一种负债业务。
【拓展】
中央银行的负债 是指 金融机构,政府,个人 和其他部门 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 债权。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主要包括 货币发行业务 、存款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 和资本业务
3. 请问“货币供应量”与“存贷款余额”的关系。
存贷款余额是指银行可用存款余额么?还是存款准备金?
货币供应量=可用存款余额×(1/1-存款准备金率)
4. 货币发行和货币供应的关系
货币的价格就为利率,就像在消费品市场上均衡由价格的调节来完成,货币市场也由利率调节来完成,相关的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均通过对利率的影响来完成。 根据你的理解可以说出就是试利率始终保持在均衡利率水平上,可以按需求供给按价格的变动调节来理解。
5. 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关系
您好,货币供应是属于国家方面的,如果您有信贷需求可以在有钱花看一下,有钱花是网络信贷服务产品,纯线上申请,无需抵押,申请材料简单,30秒审批,最快三分钟放款,最高20万。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
6. 货币发行量和货币供应量的区别是什么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广义货币供应量:在我国现阶段是指m1加上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和信托类存款。m2可用来作为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均衡的目标,通常m2的增幅应控制在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程度三者之和的范围内。
狭义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现阶段,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货币发行量:
是指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数,通常包括所有的流通与非流通货币。
现金发行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行的现金数量,也就是流通货币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商品流通中所需的实际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流通次数
7. 如何理解“货币发行”是央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政府、特定部门持有的中央银行的债券。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代理国库和吸收财政性存款、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
负债业务是央行获得资金来源的业务,而货币发行则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负债业务。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通过这项业务,中央银行既为商品流通和交换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相应筹集了社会资金,满足中央银行履行其各项职能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负债业务中的流通中货币是其所独有的项目,这是由其独享货币发行权所形成的垄断的负债业务;二是其业务对象不同,虽然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有存款,但其存款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和公共机构,另一类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三是其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自愿原则,法律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存有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具有强制性。
8. 银行的贷款是不是相当于发行货币起到发行货币的作用请专业人士解答,我不要猜测,不需要不确定的答案
可以这么说。
这涉及到一个货币供给的问题。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主体就是他们(也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这两类银行通过不同的方式发行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简单的说,就是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
举个例子:
1.银行首先吸收存款100元,向中央银行缴纳准备金10%后,用于发放贷款90元。
2.企业或个人收到贷款后提取一部分作为现金或直接用于支付(假设是10元)。(这部分比例我们称为客户提现率)没有提取的贷款部分80元又作为存款,计算入银行的可贷资金。
3.银行针对这部分资金缴纳准备金10%后,剩下的72元又用于发放贷款。
最后我们会发现,银行的存款余额达到500元,这就把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放大了,就相当于使用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作为基础放大了多倍,从而发行了更多的货币。
9. 货币发行的概念
货币的发行
货币发行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的货币数量超过从流通领域回笼货币发行库的货币数量。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分为经济发行、财政发行、隐蔽的财政发行、信用发行四种。(1)经济发行。指货币发行银行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信贷程序,有计划地发行、投放货币。这种发行有充足的商品物资作保证,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一致,符合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能够保证市场货币流通的稳定、正常,是一种正常的发行。(2)财政发行。指为弥补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直接占用银行贷款,使信贷收支出现不平衡,迫使银行发行货币。这种发行是没有物资保障的过多发行,必然引起流通中货币过多,造成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是一种不正常的发行。(3)隐蔽的财政发行。指由于财政假平衡真赤字而导致的货币发行,它是由财政的虚假收入造成的。突出表现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工业生产脱离市场,产品不适销对路且质次价高,这样的产品被商业部门统购包销后,企业向国家缴纳了税金和利润,形成财政收入,而商业部门的商品积压甚至报废,占用大量资金。这样,一方面财政形成的部分收入没有物资保证,另一方面商业部门资金被挤占,为了周转又必须向银行贷款,使银行贷款增加,形成隐蔽性的财政发行。(4)信用发行。通过信贷方式进行的货币发行。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进行的适当信用货币发行是必要的,但如果银行贷款掌握不严,发放贷款超过生产发展和商品流转扩大的需要,也会造成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而形成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发行必须符合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货币发行坚持稳定货币的方针,坚持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和有计划发行的原则。人民币的发行是在每年国民经济计划平衡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核批最高发行限额,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具体执行。
10. 货币发行量与货币供给量一样吗
1、货币发行量是指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数,通常包括所有的流通与非流通货币。其中,流通货币也即现金发行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行的现金数量。
2、货币供给量一般指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supply of money)亦称货币存量、货币供应,指某一时点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货币供应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
应答时间:2020-10-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