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理解单一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
为了规避风险的一种经验做法而已
Ⅱ 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净值怎么算
计算资产负债表净值的公式: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原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
(2)贷款余额超过股权净值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公式:
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总账余额
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余额
3、预收款项=“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4、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5、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6、存货=所有存货类总账余额合计+“生产成本”总账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总账余额
7、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账余额-“累计折旧”总账余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总账余额
8、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总账余额-“累计摊销”总账余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总账余额
9、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总账余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总账余额
10、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余额-明细账中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11、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总账余额-明细账中1年内“长期待摊费用”
12、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总账余额
Ⅲ 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指什么意思
----又称为帐面价值,也称为每股净资产,是用会计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其计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净资产(包括注册资金、各种公积金、累积盈余等,不包括债务)除以总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净值。股份公司的帐面价值越高,则股东实际拥有的资产就越多。由于帐面价值是财务统计、计算的结果,数据较精确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资者评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实力的的重要依据之一。股民应注意上市公司的这一数据。股票净值总额=公司资本金+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金+特别公积金+累积盈余-累积亏损每股净值=净值总额/发行股份总权通常:市净值高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又称为帐面价值,也称为每股净资产,是用会计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其计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净资产(包括注册资金、各种公积金、累积盈余等,不包括债务)除以总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净值。股份公司的帐面价值越高,则股东实际拥有的资产就越多。由于帐面价值是财务统计、计算的结果,数据较精确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资者评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实力的的重要依据之一。股民应注意上市公司的这一数据。股票净值总额=公司资本金+法定公积金+资本公积金+特别公积金+累积盈余-累积亏损每股净值=净值总额/发行股份总权通常:市净值高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
Ⅳ 资产净值和净资产什么区别麻烦通俗一点,谢谢,
1 含义不同: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剩余额。 “资产净值”是指企业的资产原值,历史成本,原始成本或原价,减去已磨损或损失掉的价值后的剩余额。
2 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西方,又称业主权益、股东权益、产权或净权益,它反映的是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和所有权,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即企业的总资产抵补总负债后的净额,包括所有者的原始投资及其经营积累应全部归企业的投资者所有;“净资产” 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表明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的账面净值,但不反 映企业的产权关系。
3 提供信息的财务作用不同: “净资产”通常用于进行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分析,通过计算企业的净资产可以看出企业拥有的经济资产中来源于所有者权益部分,为计算财务结构,资本结构,借以评价企业的风险程度和企业的理财方针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资产净值”总额反应在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装备水平,通过计算“资产净值” ,可以为企业安排资产的充值更新,资源配置机器充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会计信息。一般而言,一个企业拥有足够的资产净额,并不能说明企业拥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因为这些资产可能全部来自企业的负债,即企业的净资产等于或小于零。 此时,如果企业的经营出现亏损,企业就要面临资不抵债甚至破产清算的危险反之,如果一个企业拥有适当的净资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相应的降低。当然,这并不是说企业的净资产是越多越好,过多地拥有净资产,在资产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说明企业未能在利用自有资金获取利润的同时,充分发挥低息贷款这一财务杠杆的作用,企业的理财方针又过于保守。
4 计算或确定方法不同。 “净资产”与企业的总资产相对应,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数额,它与负债一起共同构成了企业 总资产的两个重要来源。 “净资产”与“负债”“总资产”三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可用等式“净资产+负债=企业的总资产”来表示;其数额的确定方法通常很简短:一般在确定了企业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后,企业的净资产就可随之确定,企业净资产的大小通常与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额以及资本增值、经营积累有关,因而其数额也可通过验资查账方法予以确定。而“资产净值”与资产的账面原值(原始成本、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采用特定的计量手段和确认方法确定的,一般含有估计的成分:如对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计算,是依据公式“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进行的,式中的“已提折旧额”的取得,不论采用直线法计算还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算,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估计成分。又如企业无形资产净值的取得,可用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扣除其累计摊销额计算。同样,企业自然资源净值可用自然资源的原始(取得)成本减去累计折耗后确定。对于企业存货净值的计算,可用存货总额扣掉预计不能变现的存货价值(包括:存货损失准备、商品削价准备等)的办法进行;对于企业“应收账款”净值的确定,可用“应收账款”的账而余额减去“备抵坏账”的数额来进行,在以投资为主体的金融性公司,其长期投资净值的确定, “长期投资” 可用 账面余额减去 “投资风险准备” 贷方余额来进行等等。总之,企业的资产净值的确定方法因资产项目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其数额大小一般与该资产项目的新旧程度、技术性能、现行市价、预计可变现价值有关,同时也受评估时采用的方法准确与否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资产净值的确定非常重要,在必要时,可以委托有资产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确定,其方法通常有: 收益现执法、 现行市价法、 重置成本法等。
5 在数量上二者不一定相等基于上述区别,一个企业的“净资产”与“资产净值”在数量上通常不相等。一般而言,只要企业存在债权人权益一一负债,企业的“资产净值”就一定大于企业的“净资产” ,其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企业的资产净值=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来表示。
6 会计核算方法不同为了反映企业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及其变动情况,体现资本保全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通常把它划分为“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四个、部分,分别设置账户进行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单列项目予以反映;而对于企业的“资产净值”的反映,多是通过设置不同性质的备抵账户借以抵减调整各资产账户余额来实现的如为了核算固定资产净值,在会计中要设置“固定资产”核算其原始成本(原值);设置“累计折旧”账户反映固定资产的累计已提折旧额;为了反映“应收账款”的净额,在会计上要设置“应收账款”账户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发生数,设置“坏账准备”这一备抵(附加)调整账户反映应收账款总额中估计不能收回的坏账损失数等等。
Ⅳ 贷款余额净值怎么算
开通网上银行后,一般都能在网上查到,我的建行查起来挺方便,别的行应该也有吧,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通过每月还款额的利息反推出贷款余额
Ⅵ 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超过10%,解释看不懂,求解求解
您好!举个例子:您有100块钱,现在要求对张三的借款不能超过你总资产的10%。这样的规定限制张三在您这里最多借到10块钱。换句话说:您的100块钱至少可以借给10个人。这样就起到了分散风险的目的。
和平时说的,不将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是相同的。
Ⅶ 在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它们的区别和定义是什么
关于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的区别: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对于企业的其他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上面的净额好像只是针对应收账款的,
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
Ⅷ 财务上的净值怎么计算
以固定资产为例,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指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值,也就是账面价值,抵扣了相关已经计提的折旧,比如一个固定资产原值20000,已经计提累计折旧10000,那么在报表列报的时候,净值为10000元。
各资产净值是由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各自的备抵账户余额计算所得。同时,各资产净值共同构成企业的实际资产总数,而非名义资产总数,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以净值列示,更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资产构成,能够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8)贷款余额超过股权净值扩展阅读:
净值相关指标: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