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损益类账户借贷发生额相等,余额为0,结转下年和上年结转填的就是余额,像本年累计的发生额都不要填是吗
没有余额是对的啊,损益科目期末没余额,累计的发生额当然要填哦,不然怎么知道本年的发生额是多少啊。
② 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各有什么特征
1、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2、关注。尽管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5、损失。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2)损失类贷款余额不应该是0吗扩展阅读
获贷技巧
1、借款理由:贷款人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贷款理由应该坦诚并且清晰,详细的写出贷款的用途以及个人还贷方面的优势。例如: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2、借款金额:贷款人在银行申请贷款的金额不宜太高,因为金额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然而这并不是贷款人所希望的,他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贷款资金在半个月内还看不到放款的动静。倘若贷款人所申请的贷款较大的话,建议你适当降低贷款数额,这样通过银行审核的希望也就大大增加了。
3、借款说明:详细的填写申请资料,借款的用途、个人信用记录、收入来源、还款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情况等等。以保证你的借款不管何时何地何情况,都能够准时的偿还贷款。
4、贷款偿还:借款人成功申请贷款之后,就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还款,切勿出现侥幸心理,耽误还款时间,从而造成不良的个人信用记录。另外,对于拖欠的贷款,相关部门也会尽全力追回。
③ 减值贷款余额是什么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对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建立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并规定了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可上下浮动20%。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分别采用单笔减值测试和组合减值测试方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在实际操作中,贷款单笔减值测试法通过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模型逐笔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并依据测算结果计提减值准备。组合减值测试,是银行通过运用迁徙矩阵模型将具有相似特征的贷款作为整体,在对贷款评级的变动及损失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贷款组合计提减值准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具体计提减值准备时仍然借助贷款五级分类。首先,银行将贷款分为公司类、零售类、信用卡类。对于公司类贷款中的正常、关注类贷款,银行通过计算贷款向次级类迁徙的比例作为贷款违约率,再乘以次级类贷款的违约损失率作为预期损失率,按此比率计算组合减值准备。对于次级、可疑类贷款,其中单笔重大贷款标准以上的贷款采取单笔测试的方法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单笔重大贷款标准以下的次级、可疑类贷款,商业银行一般按照各自单笔评估计提准备金的加权平均比例,分别计提组合减值准备。对于损失类贷款按100%比例计提全额准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确定单笔重大贷款的标准上存在差异,有的银行以1500万元为标准,有的银行以500万元为标准,有的银行将所有对公贷款作为单笔重大贷款,有的银行则没有对重大贷款的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对于零售类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商业银行将贷款分为不同的组合,通过迁徙矩阵模型,测算出贷款预期损失的方法组合计提减值准备。商业银行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每类贷款从当前五级分类迁徙到损失类过程中在每个等级向下一级的迁徙率,从当前五级分类等级迁徙到损失类的所有向下一级迁徙率的乘积即为违约率(PD)。然后,银行通过计算每个类别贷款迁徙到损失类贷款后的预计可收回金额,得出每类贷款的损失率(LGD)。最后,银行通过每类贷款余额乘以违约率和损失率得出贷款减值准备。组合减值准备计提所需的违约率、损失率等数据都依赖于银行历史经验数据,这些经验数据主要依赖于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对同类贷款实际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
④ 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是不是很有可能无法收回或损失较大
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是不是很有可能无法收回或损失较大,
回复: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收回极少部分。
⑤ 银行贷款为什么贷款审批里金额是0,是没有通过吗贷款的状态又没有显示。
你在银行贷款贷款审批里显示金额为0,是没有通过的意思,是因为你不符合贷款的条件,有可能你的征信不好,所以在贷款的状态里没有显示。
征信不良,导致贷款审批金额是0。
征信出现这六种情况,就不能申请贷款了!
如今,都已经2020年了,个人征信的重要性想必已经不用多说。
它早已不局限于银行出借信用卡贷款的重要参考,而是成为了个人信用的一张全面的身份凭证。
我们都知道,征信不好的人贷款很难成功,那么,出现哪些情况,会影响到我们申请贷款呢?
01、征信连三累六
个人征信的“连三累六”指的是连续三个月出现逾期,并且两年内总共有超过6次的逾期记录。
一般来说,征信出现这种情况,再去贷款的话,成功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毕竟逾期一两次在银行来看,还可能是概率问题,但如果出现这么多次,大概率就是态度问题了。
02、征信查询次数过多
可能大部分人对于征信不好的理解,都是出现了逾期,坏账等这类严重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但这就代表其它行为不会损害到征信了嘛?
也不尽然。征信其实不仅仅是用来记录逾期行为的文本,它还是银行用来评估客户风险的个人信用参考。
如果贷款人的征信在一年内被查询多次,这对银行来说其实也意味着贷款人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正是有严重的资金空缺,所以才会着急的想办法填补。
所以,如果你的征信半年查询记录就超过了6次,建议也不要再申请借款了,因为大概率都是不会通过的。
03、信用卡透支
这一点的影响其实比较小,但我们还是要提一下。
一般,信用卡的额度消费是没有什么明确规则的,如果是正常消费,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如果经常一笔订单刷掉卡片的80%额度,那还是要多加小心。
如果比较倒霉的话,很可能会被银行重点监控。
一旦行为被坐实,很有可能会被银行或整个银行业拉黑,也直接影响自己往后的借贷申请。
04、大额欠款没有结清
假如你的名下还有一笔较大金额的欠款没有结清,那么这个时候再申请信用卡和贷款,是很难成功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名下的欠款已经占用了你个人的信用额度。
银行出借贷款信用卡不仅仅要参考个人的信用记录,还要根据申请人目前的经济状况、收入状况以及当前名下总信用额度,来还判断你是否还有能力再偿还更多的钱。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虽然你的信用没有问题,但还是不建议再去申请的原因。
05、逾期
假如你目前名下还有一笔逾期未还的款项,这个时候若是再去申请信用卡贷款,也是无法成功的。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常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有人借了你一笔钱还没有还,你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借给他钱嘛?
不过,一般大部分人也不会傻到去往枪口上撞。况且,逾期后即使还款了,还要缓和一段时间呢。
06、名下网贷过多
其实这种情况,跟4的理由相差不多。
如果你名下拥有很多小额网贷,银行不仅会觉得你是一个没有自律性的人,还会因为你当下的欠款额度,质疑你的经济能力和还款能力,从而拒绝你的申请。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出现这些情况,就不能去申请了呢?
其实也并非不能申请,只是出现了这几种情况,再去申请贷款,绝大部分可能都会被拒。被拒虽然不算大事,但也是麻烦事。
申请一次就是一笔查询记录,多次就是多笔,这样下去,申请成功的机会岂不是遥遥无期......
所以说,在征信出现不良记录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先养好征信!等到征信变好了,其它的不都信手拈来了!
⑥ 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损失准备按什么计提,到底是按五级分类计提还是贷款余额的1%计提,还是两者都提
有两种处理方式:
1、按税法规定的1%标准调整,多计提的调回来
借:借款损失准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2、直接按计提,在所得税汇算时按1%做调整就是了,交的税和实际计提的不一样,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汇算时,缴纳所得税的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比如会计上所得税费用10万,应交所得税是15
借:所得税费用10 递延所得税资产5 贷:应交所得税15
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算公式如下: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代理贷款、国债投资、应收股利、上交央行准备金以及金融企业剥离的债权和股权、应收财政贴息、央行款项等不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不得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⑦ 贷款损失准备提取较多和较少,各有何利弊
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7)损失类贷款余额不应该是0吗扩展阅读: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
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百分点,已降至13.2%。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
如果考虑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数字相对保守的因素,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是可想而知。
⑧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关注类、瑕疵类有啥区别,是否是一样的
您好!目前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以下信息来自网络:
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关注贷款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损失贷款
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若您仍有疑问,建议您咨询“客服在线”https://forum.cmbchina.com/cmu/icslogin.aspx?from=B&logincmu=0,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⑨ 用友中说损益类未结转余额为0的一级科目不能结账是怎么回事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