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属于哪种银行
金融机构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1年,共有机构网点6035家,从业人员5.4万人,是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地方金融机构。
2004年6月成立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由全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入股组成,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的金融机构。
由全省134个县级联社组建而成,至2008年,存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已经成为当地网点最多、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1)惠来农信联社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全省农信社大力组织存款,加强信贷管理,开展业务创新,各项业务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433亿元,较年初增加499亿元,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2699亿元,较年初增加377亿元。
到2006年12月底,全省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34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可达2699亿元,全年实现账面利润35亿元。存、贷款余额稳居全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首位,全国同行业第三位。
Ⅱ 农信联社发来的贷款的信息是真的吗
可以找银行客服核查
贷款业务的条件:
1、年龄在18到65周岁的自然人;
2、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应超过70岁;
3、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4、征信良好,无不良记录,贷款用途合法;
贷款需要准备资料:
1、有效身份证件;
2、常住户口证明或有效居住证明,及固定住所证明;
3、婚姻状况证明;
4、银行流水;
5、收入证明或个人资产状况证明;
6、征信报告
Ⅲ 在农村信用社工作好不好信用社上班好不好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山西农信)是省政府主管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以1945年屯留罗村信用社创立为起点,山西农信目前已经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现有正式机构3156个,其中省级机构1个、市级机构11个、县级机构110个、营业网点3034个,共有干部职工近5万人,已成为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服务客户最多、资金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山西农信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5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42亿元,在山西省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均居第一位。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依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承担对全省各级农信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近年来,省联社通过推动业务和管理的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山西农信的品牌形象,始终践行“服务三农,强省富民”的企业使命和实践“建设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现代金融企业集群”的企业愿景,秉持“以为人本,依靠员工”的核心理念,坚持在发展上健康稳定,协调持续;在经营上因势而变,转型提质;在服务上用心服务,成就客户;在风控上审慎致远,稳健久长;在用人上德才兼备,有为有位;在薪酬上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在廉洁建设上勤廉立身,正气兴业,为“三农”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奉献社会,改善民生。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诚信、合规、责任、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和“坚韧、进取、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
目前,山西农信的存贷款业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省农信社日均清算业务量达18.08万笔, 清算资金达222亿元。同时,ATMP升级项目基本完成,二代柜面系统、二代支付系统、支付信息统计分析系统、EAST系统、反洗钱信息系统、支付宝接入系统等均完成上线;农信银二代支付清算系统、山西人行资金清算平台、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新型支付系统及各项中间业务、理财业务及各市县特色业务系统的开发测试和上线工作正加快推进。此外,累计发行银行卡达1727.62万张,建设自助银行网点2290个,拓展特约商户29807户,布放POS机33739台,银行卡全面发行了普卡、金卡、白金卡、钻卡四个卡面和等级的IC卡,全面迈入“芯”时代,网银业务更是保持高位增长,增幅均达到100%以上。
未来,山西农信将继续紧紧抓住“建立现代金融企业集群”的主题,始终贯穿“转型”的主线,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坚决守住不发生案件和重大风险的底线,主动适应新常态,持续引深转型提质,实施改革、管理、服务、创新、人才、人本“六大战略”,推进“八大工程”,积极助力全省“六大发展”,全力打造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代金融企业集群”。
工作无好坏,能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坚持奋斗,实现工作价值,相应的薪酬都与付出成正比。喜欢就可以报考一下。
Ⅳ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属于什么银行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省级地方金融机构,受省政府委托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履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其主要职能是:督促农村信用社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落实支农工作;制定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并督促执行;指导农村信用社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完善内控制度;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财务活动、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及内部管理等工作进行辅导和审计;督促农村信用社依法选举理事和监事,选举、聘用高级管理人员;指导防范和处置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指导、协调电子化建设;指导员工培训教育;协调有关方面关系,维护农村信用社合法权益;组织农村信用社之间的资金调剂;参加资金市场,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办理或代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清算和结算业务;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省联社不对公众办理存、贷款业务。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经过6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与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支持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至2013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达到4065家,法人机构131个,其中省级联社1家,市级联社1家,办事处12家,农村商业银行27家,农村合作银行4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86家,有正式员工38527人。全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5320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670亿元;负债总额5070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4592亿元。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于2005年5月,她的成立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史上又一块重要里程碑。通过深化改革,我省农村信用社的地位、作用和社会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产权关系明晰,改革顺利推进。到2013年9月末,全省统一法人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3家、农村合作银行4家,全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内控管理加强,风险有效防化。通过深化改革,我省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处置机制逐步建立,历史包袱得到消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保持稳定。三是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增强。2007年建成全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实现全省通存通兑,并开办银行卡业务。成功与中国银联、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联网,开办农信银业务,发行“福祥”系列银行卡,自助服务终端迅速推广运用。四是经营状况良好,业务全面发展。省联社成立8年来(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比省联社成立前(2004年末,下同)增加2928亿元和1686亿元,增长3.15倍和2.58倍;8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300多亿元;不良贷款占比大幅下降,资本充足率大幅上升,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Ⅳ 广东农信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于2005年8月5日,是广东省政府履行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统称农合机构)管理职能的载体和平台。省联社党委统一领导和垂直管理全省农合机构党的工作。
2005年以来,省联社带领全省农合机构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改革为契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东农信发展历史的新纪元。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农合机构共有各类网点5700多个,营业人员约7万人,总资产超过2.9万亿元,是广东省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5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5万亿元,存贷款规模在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均位居第一。
广东农信矢志不渝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省委、省政府对广东农信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多次给予了高度肯定。面对未来,广东农信将站在新的起点上,把握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创新机制、发挥优势,努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为促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