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铺过户费用问题!
以下是二手商铺买卖过户的费用,请参考。
1.契税:商铺3-4%;
2.营业税
●
成交价的5.5%
(满5年免交)
3.个人所得税
●
成交价的1%
4.交易手续费
●
6元/M2;
5.转移登记费
●
80元/件
6.产权证查档、房产证贴花●
80元左右
具体算法如下:
请留意房产证上房产是个人名物业还是公司名物业。
A、是个人物业,税费如下:
卖方税:
1、个人所得税:(评估价-原价)*20%或评估价*3%。
2、营业税:(评估价-原价)*5.5%或评估价*5.5%。
3、土地增值税:(评估价-原价)*30%至60%或评估价*30%至60%。(注:此点税率为
四级累进,按差价越大税率越高,税率分别是30%、40%、50%、60%)。
买方税:1、契税:评估价*3%。
双方税:各一仟左右。
B、是公司名物业。
卖方税:1、营业税:(评估价-原价)*5.5%。
2、土地增值税:(评估价-原价)*30%至60%。(注:此点税率为四级累进,按差价越大
税率越高,税率分别是30%、40%、50%、60%)
买方税:1、契税:评估价*3%。
双方税:各一仟左右。
以上算法均需提供原价的购房发票,或在房管局调档调出原购房发票复印件。
Ⅱ 商铺过户怎么办理和费用多少
要知道房产现总价及原购房发票价才能算,一般粗略估计,综合税率应在15%左右。算法是:
卖方税:1、个人所得税:(评估价-原价)*20%。
2、增值税:(评估价-原价)*5.5%。
3、土地增值税:(评估价-原价)*30%至60%。(注:此点税率为四级累进,按差价越大税率越高,税率分别是30%、40%、50%、60%)
买方税:1、契税:评估价*3%。
双方税:各一仟左右。
以上算法均需提供原价的购房发票,或在房管局调档调出原购房发票复印件。
过户基本程序是:签买卖合同、递件、交税、完税过户、领证。不同地区有时程序不同,比方有可能先交税再递件。
签买卖合同是指:买卖双方连同中介方(如果有的话),就房产价格、交楼方式、付款方式等的协商签合同。
递件是指:买卖双方本人带相关资料去房管局申请房产转移登记。买方带身份证原件。如贷款要首套房证明等还要按房管局要求先到相关部门开具。卖方带身份证、房产证、房产原相关税费发票等原件。交房管局买卖合同可以用房管局版本到房管局后再签。(大城市都已实行网签了,就是在网上先申请预受理号和填表,再递件,免得你在房管局排队)
交税是指:房管局收件后,按其要求时间到相关税局部门交纳各种税费。买卖双方各自带身份证原件交各自的税费。
完税过户是指:买卖双方交纳各自税费后,双方一起带身份证和各自交税费的全部发票单据,到房管局审察确认已完税,完成过户,领取过户回执。
领证是指:买方按过户回执指定时间,带身份证和过户回执到房管局领取新房产证。
Ⅲ 2019年商铺过户怎么办理和费用多少
具体税率如下:
【1】买家支付
1、房地产交易手续费:5元/平方米为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为11元/平方米.
2、房屋登记费:550元/本(每增加一本证书按每本10元收取工本费)。
3、权证印花税:5元/本。
4、印花税:0.05%
5、契税:交易价(或评估价)×4%。
【2】卖家支付
卖家出售的时候,商铺不论年限,都要交纳以下几种税费:
房地产交易手续费3元/平方米。
印花税:房屋产价的0.05%。
土地增值税:
A、可提供上手购房发票的,土地增值税=[转让收入-上手发票价(每年加计5%)-有关税金]×适用税率。
B、不能提供上手购房发票的,土地增值税=(转让收入-转让收入×90%)×30%。
个人所得税:
据实征收为(转让收入-房产原值-合理费用)×20%,核定征收为转让收入×7.5%×20%。
转让收入-房产原值-合理费用相当于个人净收入。
营业税及附加税:
A、可提供上手购房发票的,为(转让收入-上手发票价)×5.5%。
B、不能提供上手发票的,为转让收入×5.5%。
C、税费为差额的5.56%
土地出让金:
商业用途用房,按其网格点基准地价的35%计收;
商业路线价区段路的商业临街宗地,加收路线价的10%;
办公用途用房按其网格点基准地价的30%计收。
以上就是商铺交易二手房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中拍拍专做房产过户
Ⅳ 商铺过户费用如何计算
商铺出售,其实就是销售不动产。出售方要按照规定缴纳营业税,销售额乘以5%税率。购买方要缴纳契税,销售额乘以税率3-5%。双方不定期要缴纳印花税,各为0.01%。
Ⅳ 按揭商铺过户全部费用是多少。
找到原来发票计算差额,根据发票、契税票等后按如下计算:
1、测绘费2.04元/平方,买方;
2、评估费0.5%(评估额,允许浮动);
3、契税评估额3%,买方;
4、所得税差额20%,卖方;
5、交易费10/平方,买方;
6、工本费550元,买方(工本印花税5元);
7、其他营业税差额5.6%,卖方。
Ⅵ 商铺过户费,买卖双方怎么出
二手商铺出售方需承担的税费主要有: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和手续费等(wangpuonline)。
其中,个人所得税为差额部分的20%,即 (卖出价-买入价-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装修费用-贷款利息-公正费)×20%;营业税为差额部分的5.55%,即(卖出价-买入价)×5.55%;印花税为合同价×0.05%;手续费为合同价×0.5%;土地增值税为增值额的30%—60%,即(卖出价-扣除项目)×(30%—60%),扣除项目包括买入价、营业税、契税、发票金额扣除额(当年-发票年限+1)×5%×发票额。如发票是2003年的,发票金额为100万元,发票金额扣除额=(2011-2003+1)×5%×100万元(更多的商铺知识尽在wangpuonline)。
当增值额未超过50%时,土地增值税=(卖出价-扣除项目)×30%;当增值额超过50%、未超过100%时,土地增值税=(卖出价-扣除项目)×40%-扣除项目×5%;当增值额超过100%、未超过200%时,土地增值税=(卖出价-扣除项目)×50%-扣除项目×15%;当增值额超过200%时,土地增值税=(卖出价-扣除项目)×60%-扣除项目×35%。
二手商铺购买方需承担的税费主要有:契税、印花税和手续费等。其中,契税为合同价×3%,印花税为合同价×0.05%,手续费为合同价×0.5%,若有贷款则缴纳登记费500元。
Ⅶ 商铺过户费的费用
中心办理.大概费用如下: 计税基价:成交价与房管局评估价比较取高值 卖 方 买方
契税 公 3%、私1.5% (非普通住宅为 3% 如商铺)印花税 0.05% 0.05% 房屋交易
手续费 3元/平方米 3元/平方米 产权转移登记费 50元(见附注1) 国有土地出让
金 (见附注 2) 1% 土地契税 国有土地出让金× 3%(见附注3) 个人所得税 1.3%
(见附注 4) 应分摊共有建筑面积款 (见附注 5、6) 增值税 具体缴费标准由房
地产管理局计算 测绘费 50元/份 (三) 附注 (1)每增加 1个买方,需增加产权转移
登记费10元/人 (2)非房改房、解困房未交地价的按房屋所在地段标定地价的10%-
50%缴交国有土地出让金。 (3)《房地产证》备注栏无“已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金使用年限70年从XXXX年X月X日起”字样的房产都需交土地契税; (4)房改房购房
满5年以上可免征个人所得税(日期以房地产证、公有住房缴款明细表为准)。 (5)
分摊共有建筑面积: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含十层)由产权人按经测绘核实的应分摊
共有建筑面积的交易评估价或成交价的20%(十层以下按10%)向原产权单位支付
。 (6)若标准价购买的须将出售中属于原产权单位的20%收益存入单位住房基金专
户; (7)解困房购房满5年方可上市(日期以解困协议为准) 因为你属于转让二分
之一产权,按一半计收,你也可以委托中介代办,手续费用约1500-2000元.
Ⅷ 商铺过户费怎么算2021
专业人员帮你回答,商铺过户费要看你房产证上是不是商业,如果是商业税费是按照最高点缴纳,我们这是15个点,没有年限这一说。希望能帮助到你。
Ⅸ 商铺过户费怎么算
一。商铺是个人物业,税费如下:
1、卖方税:
(1)个人所得税:(评估价-原价)*20%或评估价*3%。
(2)营业税:(评估价-原价)*5.5%或评估价*5.5%。
(3)土地增值税:(评估价-原价)*30%至60%或评估价*30%至60%。
2、买方税:
契税:评估价*3%。
二。商铺是公司物业,税费如下:
1、卖方税:
(1)营业税:(评估价-原价)*5.5%。
(2)土地增值税:(评估价-原价)*30%至60%。
2、买方税:
契税:评估价*3%。
三。无论个人还是公司物业商品,还有其他费用,其他费用相对比较少
(1)交易费:10元/㎡*房屋平方数 (买卖双方各出50%)。
(2)工本费: 一个证件80元,共有权证20元/个(买方出)。
(3)评估费:评估总额的千分之五(买方出)。
(4)抵押工本费:100元(买方出)。
(5)购房证明:20元/份,一般3/份(买方出)。
(6)公证收费标准: 300元。
二手房交易税费是指在二手房交易中,税务部门向卖方征收交易所产生的差价获得的收入。
1.契税若买方购买的房产是非普通住宅或者是非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3%。
2.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房产则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地税局在征税过程中对于营业税缴纳差额的情况,个人所得税也必须征收差额的20%。
3.营 业 税:非普通住宅2年内:房屋成交总额×5.55% 2年或2年以上:差额 ×5.55% ;
4.个人所得税:非普通住宅 房屋成交总额的2%或利润部分×20%;
5.土地增值税:非普通住宅3年内:房屋成交总额×0.5% ,3年至5年:房屋成交总额×0.25% 5年或5年以上: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