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機中毒後,個人信息被盜用去貸款,損失要自己承擔嗎
明確的說,現在這種被盜取信息根本無法完成貸款,因為他是必須要真人認證的,但是如果確實被貸款的那你肯定首先就是要報警了,然後才能撇清與自己的關系。不然的話這些所有的這些責任都是自己承擔的。
㈡ 網路貸款詐騙分子盜取了我的個人信息辦的貸款怎麼辦
這個正常操作是不可能的。
網貸是除了你的信息之外,最關鍵的一點都是要實名的。尤其是你的手機,換句話說就是你預留在銀行裡面的手機號。接收簡訊驗證碼完成驗證,確認你本人操作,而且那個款是打到你綁定的實名的銀行卡上。
時時留意自己的手機,最主要就是手機,手機,發現異常及時掛失補卡。
㈢ 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把我手機號拿去貸款
只要你的身份證或復印件沒有給他們,或簽署實質性擔保文件是沒有任何事情的,貸款公司所有電話簡訊拉黑即可,如果他們上門騷擾請立即報警。當然,期間如果貸款公司有任何引誘你確認的東西,都要否認,以免以後有錄音為證。
㈣ 我手機號被別人注冊貸款,我需要承擔責任嗎
不是擔保人,就沒有連帶關系,就沒有影響。但是需要和催收方說明一下情況
首先,應當立即報案,遇到被貸款,一定要第一時間報案。被冒名貸款,手續上的簽名一定不是被貸款人的。
其次,積極與貸款平台溝通協商,就是有權要求貸款平台認定該合同無效。
最後,可以要求消除不良記錄。不良信用記錄是對公民個人品德、信譽的綜合評價,涉及公民的名譽。如果因為身份證遺失,實際貸款人與貸款平台工作人員串通、弄虛做假等原因導致被貸款,且產生不良信用,被貸款人有權要求銀行消除不良記錄。
(4)盜取公民的手機貸款擴展閱讀:
申請貸款需知
1、在網上申請貸款,一定要對貸款網站做一個詳細的了解,在獲得款項前,切勿支付任何名義的費用,以免上了騙子的當。
2、網上申請無抵押貸款,一般情況下貸款銀行或貸款機構都要求借款人有完整的身份證明;半年以上的銀行工資流水;以及良好的個人信用,否則任何貸款機構都沒有理由相信你的。
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面對網路小廣告和虛假貸款網站時一定要抵擋住誘惑,小心謹慎。
4、天天被貸款平台催收騷擾是有可能的。
㈤ 自己的個人信息盜用被別人惡意貸款該怎麼辦
身份信息被人冒用辦手機貸款,個人徵信留下不良記錄,被銀行列入信用「黑名單」,無法進行買房貸款,近日,合肥的鄭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事。
9月21日,鄭先生稱,他在合肥工作,老家在淮南,他准備在老家買一套房結婚用,等買房手續全部齊全後,准備到銀行貸款時,卻被告知無法貸款,原因是個人信用不佳。
隨後,鄭先生去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查詢個人徵信時發現,在逾期及違約信息概要一欄中,有一筆貸款記錄,貸款的機構是捷信消費金融公司,貸款時間為2016年8月15日,總金額只有不到3000元,卻有4個月的逾期還款記錄。
「我從來就沒有在捷信公司貸過款,這筆消費為什麼會落到我頭上? 」鄭先生表示,他的個人信息應該是被別人盜用了。
鄭先生表示,他已經付了購房定金,因為不良個人徵信記錄無法貸款買房,這讓他既氣憤又著急。
隨後,鄭先生電話咨詢了捷信金融消費公司,在提供相關信息後,捷信公司告訴他,該筆貸款是於2016年8月15日,在合肥廬陽區一家售賣手機與電子產品的門店裡使用消費的,而這家門店是捷信公司的代理,當時盜取身份信息的人就是在這家門店用貸款分期消費,購買了一部手機。
鄭先生表示,捷信公司告知他,具體是怎麼貸款成功的,目前無法核實。
之後,捷信公司客服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個人消費現金貸款需本人持身份證原件和銀行卡辦理,而且兩張卡必須信息一致,才能成功辦理貸款。
9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合肥支行徵信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像鄭先生這種特殊情況,要及時帶著個人信用報告與身份證復印件到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申請異議。
「異議申請辦理後,徵信中心將會與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進行核實,若確定不是本人所為,可在提供金融貸款的商業銀行直接抹去信用黑記錄。 」工作人員介紹說。
工作人員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若身份證丟失,請及時辦理掛失,做登報聲明。平時使用身份證復印件時,要養成在復印件上做標注的好習慣,防患於未然,避免被不法人員冒名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㈥ 朋友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用我的手機號碼和姓名貸款。現在逾期不還,人家給我打電話讓我承擔法律責任
在你不知情的時候用你的手機號碼貸款,你應該馬上報警,這個已經觸犯法律了,
如果你不報警,現在的話人家當然要找你,現在你馬上去報警或者去法院起訴你朋友。
㈦ 別人用我自己的手機號碼貸款,怎麼辦
我也想問這個問題,朋友用我身份證辦手機號,我懷疑他用我手機號貸款了。我把手機號報停了現在。還沒補卡,我怎樣才能查出他用我手機號貸款
㈧ 身份證被他人盜用貸手機,造成名譽受損
侵犯姓名權。 《民法通則》 第99條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第120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