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貸款詐騙也有新手段了,你知道嗎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辦理貸款的名義進行詐騙,讓客戶存入資金在賬戶內,後期會表示要查詢流水向客戶索要驗證碼信息或者要求客戶轉發簡訊。
遇到此類情況請提高警惕,不要隨意點擊鏈接和掃描二維碼,不要在任何非官方頁面上填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和密碼。
對於手機接收到的驗證碼、激活簡訊,要注意千萬不要泄露。
若農行客戶遇到此類問題,建議先掛失賬戶保證資金安全,農行客服熱線95599,24小時為您提供不間斷的服務!
建議通過正規途徑辦理貸款業務進行融資,小額融資可以考慮申請農行網捷貸業務。
目前網捷貸可以通過個人網銀和掌上銀行申請(目前僅支持二代K寶客戶),自動審批,快速到賬。若持有農行儲蓄卡,可登錄掌上銀行,點擊「全部→網捷貸→立即申請」,還可登錄個人網銀,點擊「貸款→網捷貸→立即申請」進入申請頁面。最高貸款金額為30萬元,最低為3000元;客戶的具體額度將根據客戶在農行的業務情況進行核定。網捷貸貸款期限不超過一年,可以提前還款。
② 同學媽媽貸款詐騙,填了我的手機號,我該怎麼辦怎麼回事啊
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很常見的。因為他的媽媽貸款的機構應該是一種高利貸方式的貸款。貸款的時候需要填寫一些聯系人的電話的。所以說他可能填寫你的手機號了,這種時候不必理會就可以了。
③ 如何認定手機號從事金融詐騙
關鍵在於認定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首先,看是否具有法定的金融詐騙犯罪行為之一。金融詐騙犯罪都是來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犯罪。除了貸款詐騙罪、集資詐騙罪和信用卡詐騙罪中的惡意透支外,刑法列舉的實施票據詐騙、金融憑證詐騙、信用證詐騙、信用卡詐騙(惡意透支外)、有價證券和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表現,是認定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的重要依據。
其次,根據司法實踐經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①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②非法獲取資金後逃跑的;
③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④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⑤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⑥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⑦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需要說明的是,這7種情形都以"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為前提條件,既不能僅根據這7種情形認定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也不能單純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金融詐騙罪處罰。
二、詐騙物怎麼處理
1、行為人實施詐騙犯罪活動,案發後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如果權屬明確的,應當發還給被害人;如果權屬不明確的,可按被害人被騙款物占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總額的比例發還給被害人;如果能夠確定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不屬於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無法發還被害人的,應當依法上繳國庫。
2、行為人將詐騙財物已用於歸還個人欠款、貸款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的,屬於惡意取得,應當一律追繳;如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
3、對多次進行詐騙活動,並以後次詐騙財物歸還前次詐騙財物,在計算詐騙財物數額時,應當將案發前已經歸還的數額扣除,按照實際為換的數額認定,量刑時可將多次行騙的數額作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三、金融詐騙的構成特徵有哪些
1、客體是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為復雜客體,並且前者為主要客體。
2、客觀方面表現為:採用虛構事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破壞金融管理秩序而騙取公私財物,並且是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單位和自然人均可以構成。但下列三種犯罪不能由單位構成:貸款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和有價證券詐騙罪。
4、主觀上都是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產的目的。這也是本類罪區別於破壞金融管理秩序類犯罪的重要依據。
④ 同學媽媽貸款詐騙,填了我的手機號,我該怎麼辦非常感謝
這個沒有辦法,誰叫別人填寫你的號碼呢。
⑤ 常見手機簡訊貸款詐騙有哪些
1.冒充國家公職人員詐騙。
2.冒充熟人詐騙。
3.虛構綁架事實進行詐騙。
4.虛構融資活動進行詐騙。
5.虛構涉案(洗錢)情節詐騙。
⑥ 最近我和家裡人老是收到濟南的手機號碼發的簡訊說我涉嫌貸款詐騙已經向法院提起上訴了,請問怎麼回事
這個本身就是詐騙的,建議向當地的公安機關報案,因為法院並不會通過簡訊進行通知的。
⑦ 身份證號和手機號泄露了,詐騙犯用我都辦貸款了怎麼辦
趕緊報警啊,警察會根據你的情況進行立案,也會聯系銀行的,以後最好把手機號換了。
⑧ 求助!我最近收到好多詐騙電話推銷貸款啥的,想知道手機怎麼設置才能自動識別
像這種詐騙電話,因為電話號碼沒有規律,可能不是太好攔截。
有些手機上的防毒軟體,可以對那些頻繁騷擾電話進行標識,該標識信息會進入互聯網路系統中。其它安裝有同類防毒軟體的手機用戶(手機處於聯網狀態)在接到這些騷擾電話時,在電話號碼後面會有提示。你可以選擇是否接聽。
⑨ 貸款公司查詢手機號顯示詐騙團伙
手機號是查不到什麼詐騙團伙的。
不知你是從哪來的信息。
不要相信。
⑩ 手機分期詐騙手段和應對方法
手機分期詐騙手段:
1、[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賬。
2、[金融交易詐騙]
不法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台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股民資金。
3、[電話欠費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4、[中獎詐騙-娛樂節目中獎詐騙]
不法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借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
5、[引誘匯款]
不法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准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未經仔細核實,不假思索即把錢款打入騙子賬戶。
6、[貸款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7、[辦理信用卡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系,不法分子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手機分期詐騙應對方法:
1、在電話、網路聊天、簡訊溝通中,凡事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時,一定要核實對方身份,比如撥打對方的常用號碼,或者用視頻聊天仔細詢問後再做決定。
2、學生在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明確自身是否確有需求,衡量自己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對於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情,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更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甚至將身份證借給他人使用。如遇暴力催債,要及時報警。
3、絕對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任何花言巧語或恐嚇話語,都不要輕易相信,及時掛掉電話,不予回復信息,防不法分子子進一步布設圈套實施詐騙。如確有擔心可及時向親友或公安機關咨詢。
4、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咨詢評估,做到深思熟慮,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路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5、確實感覺自己已上當受騙,請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撥打報警電話,並提供騙子的銀行賬戶、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及時開展偵查破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