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女大學生借貸25萬被誘導充值,網貸到底給人提供了方便還是害了人
大學生網貸已經成為社會性問題,很多大學生都因為種種個人原因選擇網貸。當然網貸一些是正規的一些則是不正規的,一旦找的是一家不正規的網貸公司或者平台進行貸款,那麼一定會被騙的遍體鱗傷。
所以說大學生朋友千萬不要網貸,如果確實情況不允許,需要網貸,那麼一定要告知我們的家人,讓家人來為我們共同承擔風險。
⑵ 女大學生深陷校園貸被學校勸退了嗎
深陷「校園貸」麻煩的小潔。家屬提供
某大學校園貼的貸款小廣告。
根源?
結識有錢朋友,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潔大學的班主任毛老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小潔剛入大學表現還不錯。在大學舍友的眼裡,小潔穿著時髦,和大家相處得很融洽。「我們一直以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說,後來發現她經常跟家裡要錢,再後來接到催債公司的簡訊,就知道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女兒自從認識了一位女性朋友後,便經常跟著她徹夜出去打游戲。這位朋友家庭條件比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導致女兒不斷向家裡要錢後,又將目光瞄準了各類借貸平台。
小潔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內容是一桌菜餚的照片,還有一張是在健身會所里。紫牛新聞記者電話聯繫上小潔,但得知記者身份,她稱要上班便掛斷了電話,再也不接聽。
記者體驗
「校園貸」很容易,有禁令卻難見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不過,「取締校園貸款業務」的禁令是來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來自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與這些行政部門相對應的,最多隻能是行政處罰。
盡管如此,不少貸款網站的大門仍然向在校大學生敞開,有的貸款平台在明知學生身份的情況下,依然發放貸款。記者在南京多個高校探訪時發現,在一些公開場所明確針對大學生的「校園貸」廣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張貼著,「大學生信用貸款」、「同學易貸」、「憑學生證,來就借」、「無憂學生貸」等不絕於目。
而紫牛新聞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個借貸網站,打開後頁面上顯示「5分鍾放款」字樣,點擊「立即拿錢」,手機就會自動跳轉至該APP的下載界面。下載完成打開後,記者選擇了借款金額和借款期限,驗證身份的界面會有文字提示掃描身份證的正面、背面及人臉識別,還需要填寫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當前職業和教育程度。按照規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後,該APP會根據借貸者本人提供的銀行卡轉錢。也就是說,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園貸」,但仍然有不少借貸APP能夠給學生提供貸款。
法律人士呼籲
嚴處涉貸犯罪,加強學生消費引導
紫牛新聞記者從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處了解到,僅今年前9個月,就有超過20名在校大學生因為「校園貸」無力還款,被逼離校或者離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對此,江蘇東恆律師事務所陳令霞律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目前「校園貸」主要存在這些問題:1、對申請人缺乏嚴格審查;2、利息計算不透明,宣傳的低息,實則涉嫌高利貸;3、未進行風險告知;4、收債方法不合理,打擦邊球,嚴重的甚至涉嫌違法。
陳律師分析認為,「校園貸」在法律上屬於民間借貸性質,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意見》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年利率不得超過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護。此外,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應該嚴厲處罰。」陳律師告訴記者,相對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視頻為要挾進行要債的,涉嫌刑事犯罪。
「這些孩子從墜地至高中階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監督,而當他們進入大學後,已都成年了,基本脫離了父母的視線,有了更多的自主權,而他們面對的是更多的消費誘惑,可能會迷失自己,這就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及時補位,進行正確的消費引導。」陳令霞律師說,雖然小額貸款屬於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借貸業務,針對所有的、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但大學生畢竟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所以從外部嚴格規范或者排除這些有可能影響大學生們成長的障礙,也許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劇。
⑶ 女大學生貸款三萬,被逼肉償四十多次,網貸到底對大學生的危害有多大
網貸害人,一定不要接觸網路貸款。錢滾錢利滾利,大學生是沒有能力還清貸款的。還不起絕望時甚至有輕生風險
⑷ 女大學生為男同學網貸21萬後發生了什麼
女大學生為男同學網貸21萬, 男方失聯後債主找上門。
咸陽女孩小雪在外地一所大學讀大三,今年剛剛20歲,卻已經背負了二十多萬的貸款,而這些錢小雪一分都沒用,全部轉給了一位高中的老同學,如今這位老同學卻杳無音訊。
2017年2月,小雪在高中同學王某的請求下,通過60多家網路信貸公司貸款9.2萬幫其救急,而借款後王某就再也聯系不上了,如今這些貸款連本帶利已經高達21萬元。
現在陳女士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騷擾電話和帶有全家人信息的催債簡訊,甚至有人找上家門。他們已經傾盡全力還了一小部分的債務,可這么大的窟窿給這個普通的家庭帶來很大壓力。
目前,陳女士已經分別向轄區派出所和女兒大學所在地派出所報了案。
⑸ 女大學生網貸7千元,要還36萬,這又是什麼騙局套路
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錢雖然說是很重要,但是也帶來了不少的問題,尤其是這幾年大學生網路貸款的事情,更是無數次引起爭議,比如最近人們所疑惑女大學生網貸7千元,要還36萬,這又是什麼騙局套路?其實還是一樣的,各種利息加起來,就是讓你不斷的借錢,最後根本還不起,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所以大學生真的不要弄這些網路貸款,後果是很嚴重的,這些年來也是不斷發生這些事情,但是就是有不少的大學生還是選擇網路貸款真的讓人很是心痛,大學生到大學應該是學習的地方,但是心中卻有這些想法,真的讓人很是心寒,不要超前消費,根據自己的經濟來。
⑹ 女大學生借貸25萬被誘導充值,為何頻頻出現大學生網貸無力償還輕生的事情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新聞上看見大學生因為貸款所造成嚴重的後果,有一些大學生因為無力償還貸款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都是一種失去理智的行為。
人在任何困難面前,我覺得只有自己足夠努力都能夠去解決,千萬不要選擇輕生這條路,有時候這些網貸在起初的時候,就是違法的行為,所以當我們無力償還,卻覺得這個網貸有失於常理,那麼就去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警察的幫助。
當我們沒有錢的時候,可以和父母來要,想要一樣物品,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也要考慮到後果,我們已經是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人生沒有後悔,生命也不會重來。
⑺ 對於女大學生使用網路貸款的現象,你有什麼看法
網貸害人不少,透露個人信息,天天有騷擾電話騷擾簡訊
⑻ 女大學生套路貸
怎麼了,這屬於校園。套路貸?誰套路的
⑼ 女大學生被套路貸套住,借2萬元幾個月利滾利變成40萬,這事你怎麼看
有關警方打擊套路貸的新聞應該不少,但即便這樣,仍有很多人被套路貸給坑,深受其害,可以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仍需要時日。但馬上又到年底了,有些因為套路貸而被追債的連家都不敢回的,也不在少數,更多的則是一些不知真相的人上當受騙後,甚至還連累到家人,這不,就有一位19歲的在校大學生,因為當初為了借點錢交房租,卻從那一刻起,她的最初借來2萬,經過利滾利,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已經變成了現在的40萬,想想是不是太可怕了?那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呢?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在一周前,家人得知,夢蝶還欠了2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和幾萬元的手機貸款。「女兒說這些錢是她之前為了還利息,通過中介從銀行貸款20多萬元,自己又通過手機貸了七八萬元。」夢蝶的父親稱,現在家長已經無力還貸,他們萬萬沒想到,女兒僅僅是借了2萬元,短短幾個月竟滾成40多萬。感覺女兒落入了借貸平台的陷阱,目前夢蝶已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轄區警方介入調查。
看看這套路貸多坑人,而這名女孩也是夠厲害的,就算缺錢了,也要和家人商量怎麼辦,卻想著通過網路自己解決,這下好了,不僅把家裡父母的積蓄拿出來還都還不掉,還額外又欠下20多萬,好在家人已經選擇報警,但最終結果如何,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套路貸確實夠坑人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經濟困難時,一定要走正規渠道來解決,而不是輕信網路上那些貸款公司和平台,到時坑你絕對是沒商量的。大家說對不對?
⑽ 你怎麼看女大學生使用網路貸款的現象
網路貸款沒錯,但這個的前提是遇到難處了,倘若為了買一些奢侈品,就是真的自己挖坑自己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