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轉公,要求必須先結清商貸,沒有錢時只能找第三方結款還貸
不是。有兩種辦理方式,一種是以貸沖貸方式,另一種是先還後貸方式。
以貸沖貸:是已辦理商貸的職工向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商轉公,經同意後,職工將商貸本息余額大於商轉公貸款的差額提前還清,並辦理擔保手續,公積金管理中心會發放商轉公貸款。
先還後貸:是已辦理商貸的職工向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商轉公,經同意後,職工自籌資金還清商貸,並辦理擔保手續,公積金管理中心會發放商轉公貸款。
(1)公司貸款找沒有資金來往的第三方可以擴展閱讀:
商轉公貸款注意事項:
借款人用於申請商轉公免自籌貸款業務的住房只辦理過原商貸發放銀行的不動產抵押登記手續,無其他抵押權人,且現在不動產登記部門的抵押登記記錄只有1條。
借款人個人及家庭不得以擁有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或申請第三次及以上住房公積金貸款(原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拆遷回建住房除外)。
借款人家庭(以夫妻為單位)第二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須結清第一次住房公積金貸款。住房套數指申請人及配偶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時在南寧市所轄城區內擁有的住房套數。
2. 我已經結清了網貸,但是貸款公司沒有收到第三方的結清資金,請問會對我有影響嗎
你已經還清了網貸,但是帶款公司沒有收到第三方的還清資金,那麼對你並沒有影響的,只要你辦理貸款的話,情證明這樣就可以了,並不會對你產生任何的影響。
3. 有個客戶,跟我們公司有一定的生意往來,但是現在他們向銀行貸款100萬,銀行要求入第三方賬戶,
這筆款可以入你們公司的賬戶,銀行不管這事,入多少都行。可以作為暫存款或借款處理,將來再歸還,這樣不涉及納稅問題。但是如果不是正常業務或正常借款,而是支票換現金,這屬於洗錢了,嚴重的違法行為,建議不要碰法律底線,將來你也會被牽連。
有些錢能掙,有些錢不能掙,不能拿自己的生命或青春去賭僥幸逃脫。
都是忠言,雖然逆耳,但實話實說。
如果作為業務處理,肯定要開票和納稅的,稅率按你們目前的。但如果你們現在是小規模納稅人,恐怕今後要被轉為一般納稅人了。即使這樣,也屬於假賬,要承擔假賬的法律風險。
4. 我的貸款顯示放款成功,可資金去了第三方,那我這貸款要還嗎
您怎麼那麼傻?貸款成功後無論錢到不到您手中以顯示您就是借貸人,還款人可是您呀,也就是在您沒收到錢時您依然要還這筆賬的,無寃無故欠了一筆債,眼下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哪兒貸在哪兒要錢,不行就報警解決,錢這事不能拖,時間越長越麻煩!祝您好運
5. 我公司有個客戶要貸款,但是銀行要求有第三方公司,所以客戶找我司簽一份工程協議,這樣我司 有風險嗎
有風險,但比較小。
你這里說的第三方,表述的不清楚,也許你沒搞懂是用來做什麼的。但你提到簽署一份工程協議,如果在工程協議里他是供方,那麼他的目的就是:
貸款方需要向銀行證實他公司確實有在正常經營,且他的貸款有一個具體的投向,就是需要錢來采購,來完成協議中的訂單。
如果在工程協議里他是需方,那麼他的目的就是:
向銀行指明貸款的去處,給貸款資金找一條門路。(這種情況很少見,除非他和你們公司老總非常要好,貸款資金通過受託支付打到你們公司,你們公司再返還給他。)
風險:如果貸款無法歸還,銀行會對信貸資料進行全方位的復查。到時候如果發現了該份虛假協議,你們就是串謀騙貸。
6. 請教高手,網路貸款公司賬務處理,資金往來都在第三方平台上如何處理
我記得回答過你的這個問題的。看上次我的回復。
正如你說的「從始至終資金都沒有從銀行賬戶中進出」都在第三方平台上,那根本不需要做賬的。你提供的只是一個中介服務,對嗎?那麼只有在確認你的服務收入時做賬就行了,也就是所謂的「差價」。
借:其他應收款-第三方平台的XX公司
貸:營業收入
收到錢,第三方平台把差額轉給你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第三方平台的XX公司
要交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按營業收入計算營業稅,按稅前利潤計算企業所得稅。
7. 貸款為什麼要把錢打給第三方,第三方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合同法規定,按照要求打款到第三方,視為借款人的行為對借款人進行履行的出借義務。如果無法償還,需要借款人償還,第三方無連帶責任。
種類
折疊正常貸款
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銀行對借款人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關注貸款
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這些因素繼續下去,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受到影響,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次級貸款
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貸款
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只是因為存在借款人重組、兼並、合並、抵押物處理和未決訴訟等待定因素,損失金額的多少還不能確定,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損失貸款
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和履行什麼程序,貸款都註定要損失了,或者雖然能收回極少部分,但其價值也是微乎其微,從銀行的角度看,也沒有意義和必要再將其作為銀行資產在賬目上保留下來,對於這類貸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應立即予以注銷,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