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偽造公章騙取銀行貸款罪立案標准
法律分析:用偽造的公章騙取銀行貸款構成貸款欺詐罪,立案標准為: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等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等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❷ 私刻公章貸款,款已經還了,會不會還追究責任
私刻公章以獲取貸款,這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的處罰。若情節嚴重,則可能面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嚴厲懲罰。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則指出,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的行為同樣構成犯罪。
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刻字業若違反管理規定承製公章,將被視為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刻字業的負責人或相關責任人將面臨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警告的處罰。如果私刻、偽造、變造公章,則應以擾亂公共秩序罪論處,同樣會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
銀行有權在發現貸款申請過程中存在私刻公章的行為後,收回其貸款本金,並將案件移交當地公安機關處理。對於自然人犯私刻公章並騙取貸款的行為,根據《刑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
貸款詐騙罪中,「數額較大」的標准為二萬元,五萬元以上的,視為「數額巨大」,而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則被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這些規定旨在保護金融機構和貸款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對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維護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