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貸人員怎樣查貸款人女兒的公司的電話記錄
網貸申請時,大部分都會要求授權通訊錄,最好不要使用網貸,網貸有分正規和不正規,正規的類似網商銀行,利息相對合理。不正規的就很多了,數不勝數,相對而言利息也很高,再加上逾期產生的違約金和罰息,就等於是高利貸中的高利貸了。相比較網路借貸,個人建議大家可以找快貸網這種貸款中介,他們掌握本地各種貸款渠道,熟知每家貸款機構的產品和要求,找到最適合申請人的機構和產品,提高貸款通過率。
2. 我女兒被小額貸款夥同別人騙取貸款用自己還嗎
您好,貸款肯定是要自已還的,夥同多少也有責任,騙取貸款就已經構成犯罪了,最好別再這樣了,
3. 我問下我有個朋友她媽媽讓她用女兒的身份證去貸款,貸了近二十幾家的網貸和當地的小貸款公司貸款,小貸款
貸款公司審核不嚴啊,肯定又是些小公司,有錢的趕緊還了吧,讓她媽拿錢,不然就報警吧,現在這些債都在女兒身上
4. 我女兒已經貸20多萬元了,現在為此基本還完網貸。
你當貸款公司是傻子嘛,有錢不賺。你以後別再替她還錢就行了。個人債務又不用家裡還。而且法律規定高利貸是可以拒絕還的,別膽小怕事瞎還了。
5. 如果向一家貸款公司貸款,交了定金後,她說還要交錢,但我不想要貸了,她拿了我身份證,她說如果不殆那就
不用擔心她說的銀行那邊拉黑你。我以前也是在捷信金融貸款,和你的情況一樣,我被坑了一回,利息非常高,貸1w還了1.7w,18個月。只要還沒有辦理手續,你還沒有簽合同,按手模,合同都不生效。不把證件還給你可以撥打110求助,還可以投訴他。
6. 女兒陷入現金貸母親因催債自殺是真的嗎
19歲女兒陷入現金貸泥潭,母親借遍認識的人,拆東牆補西牆還了10餘萬元後,因壓力太大服農葯自殺。媒體連續報道此事後,引發強烈關注。
1月11日晚,夏雙在親友的陪伴下趕到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分局配合進一步調查,次日一大早被送到外省親戚家安頓。
12日晚,夏雙的家屬提供了一份有關她借貸的資料,夏雙提到,過去半年中她至少向18家公司借貸。目前,公安部門已經詳細記錄18家放貸公司的信息,並展開調查。
家屬女孩社會經驗不足,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12日晚11點多,夏雙的家屬李軍通過微信發來這樣一段話:「小女孩畢業不久,社會經驗不足,她可能沒意識到所借的是高利貸,也沒想到會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造成如今不可挽回的局面。不法之徒鑽了法律漏洞,打法律擦邊球,這些人獲得了不當的利益,必然會有人的正當利益受損。今天是夏雙這個女孩背負了不能承受之重,她的母親也因此走向了被逼自殺的道路。如果放任這些鑽法律漏洞打法律擦邊球的行為,明天又會是哪個夏雙被套路,又會是誰的母親不堪壓力走向絕路……我還是相信法律,相信法制會越來越好。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有。」
現金貸違規,但是女孩已經走入社會,也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7. 女大學生深陷校園貸被學校勸退了嗎
深陷「校園貸」麻煩的小潔。家屬提供
某大學校園貼的貸款小廣告。
根源?
結識有錢朋友,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潔大學的班主任毛老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小潔剛入大學表現還不錯。在大學舍友的眼裡,小潔穿著時髦,和大家相處得很融洽。「我們一直以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說,後來發現她經常跟家裡要錢,再後來接到催債公司的簡訊,就知道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女兒自從認識了一位女性朋友後,便經常跟著她徹夜出去打游戲。這位朋友家庭條件比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導致女兒不斷向家裡要錢後,又將目光瞄準了各類借貸平台。
小潔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內容是一桌菜餚的照片,還有一張是在健身會所里。紫牛新聞記者電話聯繫上小潔,但得知記者身份,她稱要上班便掛斷了電話,再也不接聽。
記者體驗
「校園貸」很容易,有禁令卻難見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不過,「取締校園貸款業務」的禁令是來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來自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與這些行政部門相對應的,最多隻能是行政處罰。
盡管如此,不少貸款網站的大門仍然向在校大學生敞開,有的貸款平台在明知學生身份的情況下,依然發放貸款。記者在南京多個高校探訪時發現,在一些公開場所明確針對大學生的「校園貸」廣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張貼著,「大學生信用貸款」、「同學易貸」、「憑學生證,來就借」、「無憂學生貸」等不絕於目。
而紫牛新聞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個借貸網站,打開後頁面上顯示「5分鍾放款」字樣,點擊「立即拿錢」,手機就會自動跳轉至該APP的下載界面。下載完成打開後,記者選擇了借款金額和借款期限,驗證身份的界面會有文字提示掃描身份證的正面、背面及人臉識別,還需要填寫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當前職業和教育程度。按照規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後,該APP會根據借貸者本人提供的銀行卡轉錢。也就是說,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園貸」,但仍然有不少借貸APP能夠給學生提供貸款。
法律人士呼籲
嚴處涉貸犯罪,加強學生消費引導
紫牛新聞記者從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處了解到,僅今年前9個月,就有超過20名在校大學生因為「校園貸」無力還款,被逼離校或者離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對此,江蘇東恆律師事務所陳令霞律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目前「校園貸」主要存在這些問題:1、對申請人缺乏嚴格審查;2、利息計算不透明,宣傳的低息,實則涉嫌高利貸;3、未進行風險告知;4、收債方法不合理,打擦邊球,嚴重的甚至涉嫌違法。
陳律師分析認為,「校園貸」在法律上屬於民間借貸性質,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意見》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年利率不得超過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護。此外,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應該嚴厲處罰。」陳律師告訴記者,相對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視頻為要挾進行要債的,涉嫌刑事犯罪。
「這些孩子從墜地至高中階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監督,而當他們進入大學後,已都成年了,基本脫離了父母的視線,有了更多的自主權,而他們面對的是更多的消費誘惑,可能會迷失自己,這就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及時補位,進行正確的消費引導。」陳令霞律師說,雖然小額貸款屬於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借貸業務,針對所有的、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但大學生畢竟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所以從外部嚴格規范或者排除這些有可能影響大學生們成長的障礙,也許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劇。
8. 我女兒在你我貸貸了本金1萬8千元18年2月25日貸的到現在總共3個月你我貸公司現在利息要6千4百元
國家規定有最高利息,超過國家規定部分不受法律保護,請咨詢律師,目前,高利貸還有套路貸很多,不要上當受騙
9. 幾家貸款公司倒閉了
上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