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抵押擔保 > 校園貸是針對誰提供的小額貸款

校園貸是針對誰提供的小額貸款

發布時間:2023-01-08 00:26:42

1. 什麼是校園貸

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明確「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1)校園貸是針對誰提供的小額貸款擴展閱讀

非法校園貸潛滋暗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貸機構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

二是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

三是虛榮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學生在學習金融常識的同時,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於自我管理,就會最終迷失自我。

當非法校園貸被禁絕,也應增加合法借貸資源的供給。據報道,已有多家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小額信用貸款的業務。

金融機構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不妨在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方面做好文章,讓真正有需求的大學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嚴也有能力進行貸款消費。

2. 你對校園貸有什麼了解,校園貸的危害在哪

對校園貸的了解:

1、概念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正規金融機構或者其他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這類所謂的校園貸,本質上就是高利貸。

2、分類:校園貸可以分為四類

消費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線下私貸——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高利貸通常會進行虛假宣傳、線下簽約、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費率,同時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受害者通常會遭受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自身安全;

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校園貸的危害:

1、校園貸款具有隱形高利貸性質

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校園,利用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較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2、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

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麼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習慣,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3、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

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2)校園貸是針對誰提供的小額貸款擴展閱讀:

遠離校園貸的方法或途徑:

1、強化監管和引導,堵「偏門」開「正門」

一方面,要鼓勵更多的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平台等市場主體進入校園金融市場,滿足大學生合理的消費信貸需求;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要與公安、法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等單位同心協力,打出治理的「組合拳」,形成對違規校園貸的高壓態勢,防止死灰復燃。

2、加快大學生徵信體系建設,強化風控能力,降低借貸成本。

由於徵信數據不足,目前商業銀行的大學生信用卡授信額度非常有限,「花唄」「白條」等消費信貸產品雖然給予大學生一定額度,但與有收入來源的成人信用評級方式相同。

在無法及時形成個人信用報告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唯一選擇就是走嚴格的信用審查程序,這會導致其運營成本升高、業務規模收縮,而嚴苛的貸款申請條件也讓大學生望「貸」興嘆。因此,商業銀行大步走進校園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完善大學生個人徵信體系。

3、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風險防範意識。

「今天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的高消費人群,開展小額借貸服務,有利於銀行培育潛在的消費群體。」某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的這番話,是業界的共識。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不少校園貸案例反映出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風險防範和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學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金融、安全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引導他們在關鍵時刻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3. 校園貸屬於什麼信用形式 屬於一種信用貸款

校園貸屬於什麼信用形式?一般來講學生沒有什麼穩定的收入來源,還款能力有限,在急用錢的時候會選擇校園貸,正是由於特殊性質屬於一種信用貸款。

校園貸是貸款的一種屬於信用貸款,如果是正規途徑貸取得,利息在國家規定范圍以內,是可以申請的。但是現在所謂的「校園貸」已經成為不法分子獲取暴利的方式,侵害了很多學生的自身利益。

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五類:

電商背景的電商平台: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借唄、京東校園白條等。

消費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線下私貸 : 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高利貸通常會進行虛假宣傳、線下簽約、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費率,同時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受害者通常會遭受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自身安全。

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信用已經滲透到現代經濟社會中的各個方面,因此現代信用的形式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按照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對信用形式進行不同的分類。

信用形式是信用關系的具體表現,按照借貸主體的不同,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基本信用形式包括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其中,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是兩種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最後,校園貸如今似乎成了貶義詞,但是在合法的范圍內進行校園貸,貸款人不超額消費,用在緊急用錢的地方還是可取的。

4. 《掃黑風暴》中提到的美麗貸和校園貸是什麼東西

《掃黑風暴》中提到的美麗貸和不良校園貸都是一種非法貸款,以一種極高的利率是受害者受騙。美麗貸是一種用於整容的貸款,就是說為了讓女性能夠變得更加美麗的意思,所以叫美麗貸,但是利率非常高,而且每天的利率有可能都還不起,有的甚至是百分之一百的利率。

國家現在對於非法貸款的打擊力度很大,也對在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很多的宣傳,並且加強了他們的思想教育,希望大學生能夠不被欺騙。同時盡量讓學生對於金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大學生在針對花錢這個事情上面需要適度消費而不是過度消費,要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念,這樣才能夠做好對自己未來負責的准備。

5. 校園貸分哪幾種

校園貸的分類:
(1)電商背景的電商平台 放貸
(2)消費金融公司放貸
(3)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
(4)線下私貸
(5)銀行機構放貸

6. 校園貸是指

1、校園貸主要是指被害人僅需向非法借貸平台或借貸人提供學生證、身份證,同時提供家屬的電話或常用聯系人;即可借到幾千乃至上萬元的現金,已成為校園內一種借貸手續簡單、借貸門檻低、貸款金額較大的借款途徑。
2、「校園貸」被害人再次需要借貸時,犯罪人員便通過簽訂虛高的借款合同和產生高額逾期費的手段,倒逼借款的被害人向其介紹的該團伙成員借貸平賬;
形成套路貸,最後利用虛假合同向被害人及其家屬追討欠款。
3、《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將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借款人納入營銷范圍;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不得進行虛假欺詐宣傳和銷售,不得通過各種方式變相發放高利貸。等進一步完善校園貸款的資質、報批、備案、審核。
拓展資料:
校園貸分類簡介:
1、嚴格來說可以分為四類:消費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線下私貸 -- 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高利貸通常會進行虛假宣傳、線下簽約、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費率,同時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受害者通常會遭受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自身安全;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7. 大學校園緣何成了網貸「收割場」

● 在互聯網+新業態的影響下,互聯網消費信貸快速崛起,使用網路貸款平台支出日常消費已成大學生常見的消費方式

● 消費者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發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

在互聯網+新業態的影響下,互聯網消費信貸快速崛起。有媒體報道稱,使用網路貸款平台支出日常消費已成大學生常見的消費方式。疫情期間,往常依靠生活費、兼職打工來償還網貸的大學生,因為沒了「收入」,債務接近「爆雷」。

有專家認為,網貸是當前最常見的金融消費方式,要進一步加強對網貸利弊的宣傳,把理財消費作為大學生必修課;在打擊非法網貸平台的同時,盡快出台細則,規范正規網路平檯面向大學生的貸款行為,如設定貸款最高限額、避免多平台借貸等。

疫情期間入不敷出

拆東牆補西牆還貸

2019年11月,廣發銀行發布的《95後人群信用卡消費場景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在互聯網+新業態的影響下,互聯網消費信貸快速崛起。各大電商推出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層出不窮,如花唄、任性付等,因其申請門檻低、手續簡單、使用便利等特點,深受熱愛網購的年輕人喜愛,是許多「95後」首次嘗試信用消費時使用的產品。

「但是疫情期間都在家裡住,爸媽就沒有給生活費,然後花唄的還款就銜接不上了,最後還是靠爺爺給的零花錢還上的。」劉暢說,「在家這幾個月,我刻意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網購,不過等開學一切又回歸正常生活狀態的時候,還是會繼續使用花唄。」

相較於劉暢的「輕松」應對,去年剛剛畢業的楊海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楊海表示自己剛畢業沒多久,又生活在北京,房租和生活成本壓力比較大,「北京租房都是『押一付三』,我一般都是靠信用卡提前刷的,然後每個月發了工資再去還信用卡。但是因為疫情,小公司效益不好,我被辭退,信用卡就不能按時還款了。找工作、過日子也要花錢,經濟壓力太大了。我沒辦法,只能在幾個大型的借貸平台上分別借一點錢,臨時周轉一下」。

談到網路貸款,貴州某高校大四學生小姜說,它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質量變得越來越差。「花唄目前還有3000多元沒還上,今年待在家裡沒有生活費,借了不少同學和親戚的錢,總算沒有『爆雷』。」小姜說,網貸一接觸就甩不掉了,像個無底洞。

對於這樣的還款方式,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治標不治本,1萬元的信用卡欠款其實並沒有還清,「只不過是將本月的欠款推遲到下個月去了。此外,持卡人也需要給代付平台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還1萬元大概需要75元」。

銀保監會消保局也曾發布風險提示文件指出,消費者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發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

精準推送網貸廣告

貸款額度不斷提高

據艾瑞咨詢2020年6月發布的後疫情時代零售消費洞察報告顯示,中國的網民結構中,超過50%的「90後」月消費高於2000元,超20%的「90後」月消費高於3000元。

以某外賣客戶端為例,在其付款頁面會允許多種支付方式,最上方的分別是「工行信用卡立減6.6元」,客戶端自有品牌美團的「月付:可減2.5元,隨機立減 最高88元」;而在另一家外賣的客戶端的「我的」頁面,在「我的錢包」選項中也支持「借錢」功能,最高可借10萬元,並且用紅色框出「高額」,在整體頁面中十分鮮艷。

「在使用支付寶付款時,會提醒你優先選擇花唄付款,或者是告訴你花唄付款有紅包,吸引用戶開通花唄功能。」劉暢說,即使是在一些主流網路消費貸款平台,也會主動向用戶推送一些貸款優惠或消費優惠的信息,「如果使用頻率高,貸款額度還會不斷增加,我的一些同學這一兩年貸款額度都有所提升」。

中國 社會 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 科技 研究室主任尹振濤認為,諸如花唄、借唄一類的平台都屬於支持分期業務,還是比較正規的,「同時對大學生的額度審批也是較小的,不會造成太大的風險和還款壓力,更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違規的網路借貸平台」。

據了解,一些網貸平台寬松的審批和超出個人還貸能力的放貸額度為大學生埋下了隱患。據專家介紹,目前市面不少網貸產品宣稱每日利息不到0.05%,讓人以為利息很低,但實際上這種日利率對應的是18%的高額年利。

對此,不少受訪者表示,網貸平台為了利潤,刻意培養用戶超前消費習慣,並引導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以信用為擔保透支個人賬戶。這些正規的、大型的消費網貸平台,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滲透到校園里,透支著年輕人的活力。

「秒注冊額度高,用身份證秒放款」是很多網貸平台的主要宣傳口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給你的感覺是想借錢根本不需要求人,只需要你隨便下個App就能有錢花。」劉暢說。

超前消費日益流行

網貸平台亟待規范

所謂「校園貸」,簡單說就是面向在校大學生發放的小額貸款。在校園網貸平台,在校大學生只需網上提交資料、通過審核、支付一定手續費,就能輕松申請到一筆信用貸款。

一般來說,校園網貸途徑可分為三類:一是本地P2P貸款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比如「名校貸」「我來貸」等提供的借款服務;二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菠蘿袋」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三是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業務。

客觀而言,校園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在校大學生的資金需求,比如創業或合理消費。然而,一些校園網貸平台不規范操作、個別大學生無節制消費等因素疊加,導致網貸機構暴力催款、個別學生因無力還款釀成悲劇等問題出現。

「正是負債非常高的這類學生所出的問題,才導致大家對校園貸產生消極印象。從實際情況看,這類學生虛榮心強、花錢無節制,家長的責任心也不強。」楊梅說,「有些學生對個人徵信認識不足,不在乎可能會產生大量的逾期記錄,而這些逾期記錄會導致徵信變差,影響他們以後的金融生活。」

面對問題頻出的校園貸,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加強監管。整治校園貸等網貸以及相關清退工作,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推進。但這類問題為何依然存在,尹振濤認為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盡管我國的監管規定相對來說已經比較明晰,但是目前市場上存在這樣的需求,「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一些借款人,包括學生在內,沒有足夠的金融知識去辨別這些借貸平台的風險,或是出於種種原因,盡管他可能對這些借貸平台有一定的基本了解,但又沒有其他途徑可以獲得借款,只能通過這些借貸平台借錢。很多從這些平台借錢的學生或年輕人,可能根本不是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甚至借錢的目的和花銷方向也不一定是合理合規合法的;

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沒有能力即時發現每一個不良借貸平台,有很多小平台在互聯網上是非常隱蔽的,目前只能做到在了解相關情況後進行相應的處置,屬於「事後」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關於校園貸平台的政策法規其實出台了很多,現在主要是執行的問題。」尹振濤分析認為,監管機構需要「主動發現」這些不良借貸平台,可以採取一些高級 科技 手段,在發現了之後通過工商、銀監會等機構進行查處;同時,還需要「被動發現」,借款者發現線索後,要積極進行舉報和投訴。發現不法平台後需要嚴懲,以提高其違規違法成本,從而震懾這些不法分子。

新型騙局應運而生

誘導注銷網貸賬戶

一場疫情不僅打亂了正常的 社會 生產秩序,也催生了「注銷網貸賬戶電信詐騙」等騙局。7月8日,360金融旗下反詐實驗室聯合360手機衛士發布的《2020上半年注銷網貸賬戶電信詐騙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注銷網貸賬戶騙局激增,4月環比增長178%。受害者從大學期間注冊過網貸賬戶的群體擴大至上班族等,其中63%此前未注冊過網貸賬戶,約50%被詐騙多個網貸平台額度。

隨著國家對違規校園貸的持續打擊和不斷宣傳,現在一些學生和其他群體也逐漸意識到了個人金融信用的重要性,於是一些騙子集團瞅准「機會」設下了所謂注銷校園貸的騙局。

「我一聽全部都是自己的信息,就慌了。對方表示可能是我的個人信息被盜用了,說要幫助我弄清楚這個事,於是讓我加他QQ。」孫芳說,在加了QQ後,對方再次給她發來了一系列工作證以及借貸單等信息。

「看到這些信息,我更加信以為真,然後便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孫芳回憶說,最後下載某金融App借貸了5000元轉入對方的銀行卡賬戶。「其後,我想向對方確認一下自己的徵信是不是沒有問題了,卻發現已被對方拉黑,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孫芳說,像她一樣受騙的人還有很多,她加入的一個群里就有1000多名受害者,被騙金額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意識到被騙後,孫芳趕緊報警,但是警方立案後說這類情況很難追得回來,很多相同情況的案件都是不了了之。

《報告》指出,被騙子利用最多的信息涉及身份證號、家庭地址、就讀學校及專業、電話號碼等,這導致不少受害人誤以為自己被注冊了網貸賬戶,急於撇清關系,由此落入陷阱。《報告》顯示,有63%受害者此前從未注冊過網貸賬戶,而此類小白用戶對網貸賬戶注銷流程知之甚少,更容易上當受騙。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遇上這類注銷校園貸詐騙後,維權的難點在於,犯罪分子通過誘騙受害者去網貸平台貸款後再轉入指定賬戶,雖然詐騙犯罪的行為可以認定,但是受害者的貸款卻是以個人名義獲得的,如果沒有及時進行還款或者處理,那麼將影響受害者個人徵信,甚至還要承擔法律責任,而受害者如何證明貸款是受騙子誘騙,不是自己的主觀意願,也是一個難題。同時,如果追究詐騙犯罪的法律責任,尤其是一些涉及面廣、涉案金額大的案件,司法程序的處理過程相對漫長,而且被騙的錢能否追回、能追回多少也不得而知。

對此,360金融反詐實驗室提醒,個人徵信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為個人建立的「信用檔案」,其中的信貸信息主要記錄個人通過商業銀行借貸還貸行為,網貸App賬戶注銷和個人徵信無直接關系,並且任何第三方無權獲取徵信信息。以「大學生網貸賬戶影響個人徵信」「降低徵信安全系數」為由恐嚇誘導注銷網貸賬戶的說辭都是詐騙。

8. 校園貸是指

校園貸是在校學生向金融機構或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借貸時通常無抵押無擔保,但一些借貸公司存在高利借貸的情況。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園秩序造成嚴重的危害。

校園貸的特點為:

1、在校園內部及周圍張貼廣告,或通過微信朋友圈、QQ群等途徑發布廣告,打著手續簡單,僅需用學生證、身份證就能申請貸款等虛假旗號誘騙在校大學生。

2、放款門檻低、額度小,後期通過收取高額手續費、服務費、擔保費、罰息、違約金等手段,利滾利,翻倍速度極快,讓借款人不堪重負。

3、採用騷擾、恐嚇、威脅甚至暴力等手段催收欠款。

校園貸的危害為:

1、不合理的高利息

目前網貸平台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並不可信。0.99%月利率是營銷把戲,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連累身邊同學家人

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於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餘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一旦逾期,「全方位」催款

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台除了通過常規途徑追款,還會採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簡訊,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易滋生借款惡習

有的學生愛攀比,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為滿足內心瘋狂滋生的慾望,他們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5、易誘發其他犯罪

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9. 校園貸是什麼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校園貸常見危害:具有高利貸性質,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

校園貸通常分為三種:

(1)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2)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3)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借唄、京東校園白條等;

10. 什麼是校園貸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正規金融機構或者其他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明確「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10)校園貸是針對誰提供的小額貸款擴展閱讀:

防範識別

經過整治,校園貸得到遏制,但出現回租貸、培訓貸等諸多「新馬甲」。

校園貸嚴重擾亂校園環境和市場環境,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教育部等部門2017年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校園貸的高壓嚴打,前不久沈陽公安就破獲一起校園貸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000餘萬元。此外,很多商業銀行加大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為大學生提供規范、合法的金融服務,從而將不良網貸趕出校園。


閱讀全文

與校園貸是針對誰提供的小額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好還是貸款公司工作好 瀏覽:804
外地有貸款影響上海公積金貸款 瀏覽:110
融億貸事情貸款資料 瀏覽:428
貸款車能更名過戶嗎 瀏覽:853
安順市小額貸款公司聯系方式 瀏覽:541
手機小額貸款怎麼還款方式 瀏覽:413
生源地貸款的資料沒交到學校 瀏覽:190
房貸農行貸款基準怎麼查 瀏覽:936
楚雄陽光貸款公司招聘 瀏覽:376
做什麼比小額貸款還掙錢 瀏覽:357
信合貸款要流水 瀏覽:779
網上申請的貸款不用有沒影響嗎 瀏覽:179
手機銀行怎麼查貸款明細查詢 瀏覽:987
香港信安網上貸款 瀏覽:877
2018小額好貸款的口子劇就配的 瀏覽:895
濱州農商行房屋抵押貸款 瀏覽:497
濟南公積金異地貸款網上提取 瀏覽:927
上海二套房和三套房貸款利率 瀏覽:308
貸款銷售人員的工作計劃 瀏覽:246
培訓並未推薦工作成功貸款怎麼辦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