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懇請法律專業人士幫忙解答: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提供的資料虛假,觸犯了哪條法律,會被判多少年萬分感謝
首先對您提到的『擾亂金融秩序罪』,刑法中有規定是叫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其中包括:「偽造貨幣罪,只有、使用假幣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偽造、變造金融票據罪,洗錢罪」對於您提到的情況,並不是其中的犯罪情節,而是涉嫌『金融詐騙罪』,中其中一項貸款詐騙罪,但從犯罪主體看,僅為自然人,以單位為主體詐騙貸款的,按照合同詐騙罪處理。行為人採取的欺詐方法中,就包括您提到的,「使用虛假經濟合同」。那麼您這情況,雖然是您的朋友辦理,但是貸款的主體還是單位,所以構成擾亂市場秩序罪中的 合同詐騙罪。
從立案標準的第2種情形,「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處罰: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之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我個人覺得,雖然最後已經歸還了貸款,沒有帶來特別大的實際經濟損失,但是從本罪犯罪構成看,已經是一種犯罪的既遂狀態!
僅供參考!
Ⅱ 提供假資料騙貸是犯罪嗎貸款材料作假被
可能構成「騙貸罪」 。
根據我國刑法第193條明確規定: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或虛假的證明文件、以及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詐騙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上海地區掌握在1-5萬)即構成貸款詐騙罪;如詐騙數額巨大(5-20萬元),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並處5萬以上50萬以下罰金;如數額特別巨大(超過20萬)或有其它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5萬以上50萬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
銀行貸款材料作假被發現的影響:
影響一:產生不良信用記錄。
若情況較輕,可能會留下不良信用記錄,但是該記錄會影響你未來房貸、車貸、信用卡等銀行信貸業務的辦理。
影響二:拉入銀行「黑名單」,並拒貸。
若情況稍重,銀行會拒絕你的貸款申請,並會拉入「黑名單」,這樣你以後想再在該貸款機構辦理貸款就「沒門」了。
影響三:構成貸款詐騙或量刑。
若你的行為構成貸款詐騙罪,那麼將按以下標准量刑:數額較大,構成貸款詐騙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二萬以上二十萬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以上五十萬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五萬以上五十萬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
Ⅲ 貸款被騙了,昨天報警了。警察說用假資料假信息和銀行貸款這屬於金融詐騙,可是現在很多人都這樣啊
你要貸款的話,不要找社會上那些亂七八糟的貸款公司,大部分都是皮草公司
Ⅳ 貸款提供虛假資料會被查出來嗎有什麼後果
提供虛假材料騙銀行貸款是屬於貸款詐騙罪,貸款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在主觀要件上,本罪在主觀上由故意構成,且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至於行為人非法佔有貸款的動機是為了揮霍享受,還是為了轉移隱匿,都不影響本罪的構成。反之,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雖然其在申請貸款時使用了欺騙手段,也不能按犯罪處理,可由銀行根據有關規定給予停止發放貸款、提前收回貸款或者加收貸款利息等辦法處理。
Ⅳ 偽造虛假資料貸款,有哪四種情形才構成犯罪
偽造虛假資料貸款,四種情形包括: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和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構成犯罪。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九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5)經偵說我貸款資料作假擴展閱讀
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1)貸款後攜帶貸款潛逃的;
(2)未將貸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揮霍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3)使用貸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4)改變貸款用途將貸款用於高風險的經濟活動,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5)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改變貸款用途,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
(6)提供虛假的擔保申請貸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致使貸款無法償還的,等等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Ⅵ 貸款資料虛假,被起訴了,有什麼後果
至少是個人信譽沒了。借債還錢天經地義。還不上就會判刑。
或變賣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