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美聯儲美國各項貸款余額

美聯儲美國各項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1-11-03 17:07:55

A. 美聯儲對全球經濟影響有多大

當前,全球經濟仍處「寒冬」之中,為了盡快走出金融危機的泥潭,各國政府在2009年繼續實施大規模的救市計劃。截至目前,在這些救市計劃中,對全球震撼最大的還是3月18日美聯儲宣布收購1.15萬億美元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的決定,因為這一決定表明,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美聯儲大膽採取了俗稱「印鈔票」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作為世界超級大國、全球最主要的經濟體、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對全球經濟走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政府的任何決策都會對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制定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必將對全球經濟走勢產生重要影響。一、經濟形勢惡化,美聯儲不得不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俗稱「印鈔票」,是由日本央行2001年提出的,指一國貨幣當局通過大量印鈔、購買國債或企業債券等方式,向市場注入超額資金,旨在降低市場利率,刺激經濟增長。該政策通常是在常規貨幣政策對經濟刺激無效的情況下才被貨幣當局採用,即存在流動性陷阱的情況下實施的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美聯儲超預期的宣布計劃購買1.15萬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正式啟動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種非常激進的貨幣政策,美聯儲通過這種方式啟動巨額注資計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當前,利率等常規貨幣政策已無實施空間,美聯儲此舉是不得已而為之。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已經用盡了利率政策,聯邦基準利率從5.25%一路下調至0~0.25%。在利率政策已經到頭的情況下,美聯儲不得不實施數量擴張政策,以繼續維持促進經濟擴張的動力;其次,自去年以來,美債一度因具有避險功能而大受歡迎,但是,長期的美元貶值和債券信用違約風險,再加上亞洲買家的外匯儲備增長停滯或減少,美債成為燙手山芋。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投資者採取了大量拋售長債換成短債的方法試圖規避風險,這推高了長期國債的利率,為此美聯儲不得不自行購買長期國債以降低其利率;最後,美聯儲此舉本身表明美國經濟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境地,這是非常狀態下採取的非常政策。就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2月份美國失業率進一步攀升至8.1%,這一數字創下了近25年來的新高,2月份信用卡違約率也已經上升至20年的新高。二、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方面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使市場利率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促使銀行放貸,從而刺激投資和消費,有助於經濟復甦;但是,另一方面卻埋下通脹的隱患,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或許會引發更為嚴重的滯漲,而且還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貶值,在刺激本國出口的同時,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勢,產生貿易摩擦等等。對於美國這種世界經濟霸主而言,實施這種激進的政策對其本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 1.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或有助於美國經濟盡快走上復甦之路美聯儲此次大膽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初衷在於壓低抵押貸款和其他消費者貸款的利率,刺激支出以幫助振興美國經濟。對於此次巨額購債計劃能否幫助美國擺脫7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當前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不過至少從理論上來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有助於美國經濟走上復甦之路。美聯儲此次購債計劃包括購買3000億美元的長期政府債券、7500億美元的由「兩房」擔保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最高1000億美元的機構債券。美聯儲收購美國國債將推高國債價格,壓低收益率,有助於長期利率水平走低。相應地,由於許多貸款和證券資產的利率都以美國國債為基準,還會帶動其他各類利率回落,從而刺激投資和消費。另外,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能否復甦是美國經濟能否走出衰退的關鍵。美聯儲購買「兩房」擔保的房產抵押債券,將直接推低抵押貸款利率。受美聯儲巨額購債計劃影響,3月20日,由「兩房」發行的抵押貸款為支持的抵押貸款收益率下跌至兩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表明美聯儲的購債計劃可能將在很短時間內將新貸款的利率推低至歷史新低,從而吸引購房者重新進入市場,促使房地產市場盡快復甦,從而穩定美國經濟。2.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埋下全球通脹隱患美聯儲宣布開動印鈔機,向市場巨額注資後,市場最為擔心的是美聯儲此舉將導致美元走軟、商品價格上漲,埋下全球通脹的隱患。受美聯儲巨額注資計劃影響,近日,美元指數從高位快速回落,同時受美元貶值影響,原油、黃金和有色金屬價格暴漲。由於世界主要商品定價均以美元為基準,美元貶值或將引發新一輪資源價格上漲,這雖然會使得世界通縮局面緩和,但也埋下了通脹的種子,而且,如果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未能使美國經濟走上復甦之路,經濟不景氣或將導致出現滯漲現象。另外,當美聯儲大舉發行貨幣後,其它國家也不願意看到本國貨幣大規模針對美元升值,反過來促使其他國家央行擴大貨幣的發行,以至於整個資產的價格會逐步上升。近期,英國、日本等國央行已經先後宣布在二級市場購買大量本國國債,這意味著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開始奉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通脹可能隨之而來。3.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勢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會導致美元走軟,其後果除了促進商品價格上漲外,還將導致其他貨幣針對美元大幅升值。事實上,美聯儲宣布巨額注資計劃當日,世界主要貨幣就針對美元大幅升值,其中歐元升值3.5%,日元升值2.4%,英鎊升值1.6%,加元升值1.7%。這將削弱相關貿易體對美國的出口能力,尤其對於那些處於金融危機漩渦中的出口導向型新興經濟體而言,美聯儲此舉將對其造成雪上加霜的打擊,並有可能引發貿易摩擦。 4.美聯儲大舉購債降低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價值雖然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但是由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地位,美債一度因避險功能而大受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政府的外匯資產中,美國國債佔有重要地位。美聯儲大舉購買美國國債將推升美國國債價格,降低其收益率,3月18日當日,美國基準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就從3.01%驟降至2.5%,創198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這將導致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存在巨大的貶值風險。對於美國而言,美元貶值和國債收益率降低都將可能導致巨額外資從美國流出,對於當前仍處於金融危機漩渦中的美國經濟而言,也是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三、中國政府如何應對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將導致中國面臨多重壓力,對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積極應對。首先的壓力是外匯資產的保值。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占據半壁江山,美元貶值和美債收益率下降將直接導致我國外匯資產大幅貶值。降低貶值風險最主要的途徑是多元化外匯儲備資產的投資方向,從而降低美元資產所佔比重。從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來看,在資產價格處於相對歷史低位,且未來存在較大通脹隱患的情況下,增加黃金和能源等資源類產品及相關企業的投資,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是人民幣匯率問題。美國是我國第二大出口國,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對於因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而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中國外貿出口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至關重要。另外可以加大對其他貿易夥伴的出口力度,從而減弱美元貶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或者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緩沖美元貶值對我國出口行業的沖擊。最後,由於國內信貸大量投放、資源價格改革等因素影響,已經具有潛在的通脹風險,如果國際性的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將會助推這一趨勢。對於這一狀況需要政府密切關注市場變化,適時靈活調整相關政策,將通脹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具有很多副作用,是一種非常激進的貨幣政策,美聯儲是不得已而為之。而美國作為全球最主要的經濟體,美聯儲的量化貨幣政策將對全球經濟形勢產生重要影響。對於美聯儲此舉對我國產生的巨大壓力,我們應該正確認識,並積極應對,盡量減少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副作用。

B. 美聯儲是如何發行貨幣的

美聯儲發行貨幣的介紹:

美國所有吸收儲戶存款的金融機構在美聯儲都有一個儲備金賬戶。這些金融機構除了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外,還包括信用社、存貸款協會、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等。美聯儲要求所有在美國吸收儲戶存款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存一部分資金在美聯儲應付儲戶突然的提款需要。

這個資金賬戶被稱為儲備金賬戶。根據美聯儲的要求,每個機構的儲備金賬戶余額不能低於它所吸納的短期存款的一定比例。這個比例被稱為儲備金率或存款准備金率

如果某個金融機構的儲備金低於要求,必須想辦法籌集資金補足。相反,如果儲備金高於美聯儲要求,多餘的部分被稱為超額儲備金,可以隨時取走。

正常情況下,儲備金不足的銀行可以向有超額儲備金的銀行短期貸款,補足儲備金。市場上這種金融機構間為滿足儲備金要求而進行的短期貸款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

(2)美聯儲美國各項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美聯儲通過調節聯邦基金利率這種短期利率,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聯邦基金利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其他短期利率,然後進一步改變長期利率。長期利率變化會影響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利率下降時,企業投資和家庭消費的成本降低,促進投資和消費增長。

因此在經濟衰退時,美聯儲通過降低利率來支持經濟增長;反之經濟過熱時,美聯儲會提高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另外,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也可以通過資產價格影響經濟。比如利率降低時,投資到債券的收益下降。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金會從債券市場流向股票和其他資產市場,推高這些資產的價格。因此經濟下滑時,美聯儲降低利率會對經濟產生兩個推動作用。

首先,降低利率可以促進國內的投資和消費;其次,低利率也對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有支撐作用,提高家庭財富,鼓勵家庭消費。此外,利率變化還會引起美元匯率變化,影響美國的進出口。

C. 美聯儲的組織結構

在組織形式上,美聯儲採用的是聯邦政府機構加非營利性機構的雙重組織結構,從而避免了貨幣政策完全集中在聯邦政府手裡。美聯儲把12個聯邦儲備銀行設立成非營利機構而非政府機構的一個初衷就是希望制定貨幣政策時能同時考慮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聲音。雖然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聯邦儲備銀行不屬於聯邦政府機構,而是非營利性私營組織。但需要強調,聯邦儲備銀行不同於一般的私營組織。聯邦儲備銀行並不以營利為目的,而與聯邦儲備局一起承擔美國中央銀行的公共職能。
美聯儲的組織結構是根據《美國聯邦儲備法》按照不同地區在私營企業和政府部門,以及在銀行、商人以及公眾之間分權的要求而形成的,主要包括:聯儲銀行、美聯儲董事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顧問委員會以及3000多家商業銀行。
一、美聯儲董事局
美聯儲董事局有7名董事;都是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確認,董事的任期為14年,各董事任期的起始時間不同,相互交錯。董事局主席和副主席也是由總統指定並經參議院同意,但任期只有四年(可在他們董事任期內連任)。
董事局的主要職責如下:
1.每年要向國會就美國經濟狀況和美聯儲對貨幣和信用增長的目標等進行年度和年中匯報。董事局主席經常與總統和財政部長會見,董事局董事們則要經常在國會陳述作征;
2.設定存款准備金率及批准由各聯儲銀行董事們提出的貼現率;
3.制定和執行金融安全、健康以及保護消費者的有關規定;
4.檢查聯儲銀行的服務、監管及會計程序;批准各聯儲銀行的預算。
二、聯儲銀行
美聯儲共有12個大區聯儲銀行分布在波士領、紐約、費城、克利夫蘭、里士滿、亞特蘭大、芝加哥、聖一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薩斯城、達拉斯及舊金山。這12個聯儲銀行共有25個分行分布在其他25個城市。每個聯儲銀行都獨自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並且有9名董事,這些董事在美聯儲量事局的監管下監管聯儲銀行的運作。並批准聯儲銀行總裁和第一副總裁的工資。
聯儲銀行9名董事中有3名A類董事、3名B類董事和3名C類董事。A類董事代表銀行界,B類董事由所有會員銀行選舉出,C類董事(包括董事會主席和副主席)則由美聯儲董事局任命。B類董事和C類董事代表著聯儲銀行所在區的農業、商業、工業、勞工界和服務業,但不能是某一商業銀行的官員、董事或職員。C類董事不能是商業銀行的股東。聯儲銀行的分支銀行一般有5名或7名董事,他們大多數由所屬聯儲銀行的董事會任命,其餘則由美聯儲董事局任命。
聯儲銀行的主要職責如下:
1.密切關注國家
和世界經濟狀況並向美聯儲董事局提供本地區的經濟信息供美聯儲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做參考;
2.控制儲備平衡,向儲蓄機構貸款。聯儲銀行董事會確定貼現率(要由美聯儲董事局批准)向這些貸款收取利息;
3.檢查和監督儲蓄機構;
4.向儲蓄機構和財政部提供服務;
5.向會員銀行支付紅利、保持與注冊資本相等的盈餘並在支付營運開支後將盈利余額上繳財政部。
三、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每年在首府華盛頓召開8次會議。共有12名成員,其中7名是聯邦董事局的董事,加上5名聯儲銀行的總裁,其中聯儲紐約銀行的總裁始終是其成員,其他四名按一年任期輪沈由其他11家聯儲銀行的總裁來做。但所有12家聯儲銀行的總裁都參加每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職責是指導公開市場操作,這是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四、 聯邦顧問委員會
向美聯儲提出建議,並向受美聯儲政策影響的各種團體提供參考信息。聯邦顧問委員會每年至少要就經濟和銀行等問題與關聯儲量事局召開四次會議。並要適時對各種經濟、金融等問題向聯儲銀行提出顧問建議。

D. 美國金融機構在美聯儲存有儲備金是什麼意思

美國所有吸收儲戶存款的金融機構在美聯儲都有一個儲備金賬戶(Re-serve Account)。這些金融機構除了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外,還包括信用社(Credit Union)、存貸款協會(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等。美聯儲要求所有在美國吸收儲戶存款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存一部分資金在美聯儲應付儲戶突然的提款需要。這個資金賬戶被稱為儲備金賬戶。根據美聯儲的要求,每個機構的儲備金賬戶余額不能低於它所吸納的短期存款的一定比例。這個比例被稱為儲備金率或存款准備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如果某個金融機構的儲備金低於要求,必須想辦法籌集資金補足。相反,如果儲備金高於美聯儲要求,多餘的部分被稱為超額儲備金,可以隨時取走。正常情況下,儲備金不足的銀行可以向有超額儲備金的銀行短期貸款,補足儲備金。市場上這種金融機構間為滿足儲備金要求而進行的短期貸款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

(1)如果不付息,銀行持有準備金成本(如果將這筆錢貸放出去的利息)會非常高,銀行就會採取一些非常規手段來減少持有(如每夜將存款轉入回購協議)。如果將准備金利率設定到與聯邦基金利率(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相近水平,持有成本降低,銀行為規避這些機會成本而實施不必要交易的需求就大大減少。
(2)將准備金利率設定在一個固定水平,可以減少利率波動對准備金規模的影響,有利於貨幣政策的實施。
對准備金付息相當於為聯邦基金利率設定了下限:
如果聯邦基金利率低於超額准備金率,銀行將不願意在隔夜市場上放款,而是無限增加其持有的超額准備金規模。

對國債來說,期初每個月設定60億美元上限,到期金額超過60億美元再進行再投資,之後在未來一年內每三個月調整一次額度,直到達到300億美元額度為止;對機構債和MBS來說,上限設定為40億美元,到期金額超過40億美元再進行再投資,之後未來一年內每三個月調整一次額度,直到達到200億美元為止。
從歷史來看,歷次美聯儲的貨幣緊縮大都會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是多次危機爆發的導火索。由於本輪美聯儲貨幣緊縮是加息疊加縮表,而且縮表的規模可能會很大,因此也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鑒於美聯儲縮表問題的重要性,筆者從2016年底就注意到了美聯儲可能動手縮表的跡象,於是隨即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工作,查閱了大量文獻和資料。
美聯儲縮表問題表面上是縮表問題,而實則與危機前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實施、貨幣政策操作框架的演進、金融市場的運行、貨幣政策的決策機制以及與財政部關系的協調等諸多復雜問題交聯在一起的綜合性問題。
而理解美聯儲縮表問題對於預判未來數年內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勢以及金融市場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筆者將於近期推出美聯儲縮表系列研究報告,內容涵蓋美聯儲縮表規模的測算、進程預計、危機前後美聯儲貨幣政策操作框架演進以及縮表影響等諸多內容,報告全部為筆者過去半年多以來獨立原創研究的精華之作,希望對於讀者理解和判斷美聯儲縮表問題有所幫助。
本期首先推出第一篇,即《美聯儲縮表最終規模測算和進程展望》,正文內容如下所示。
美聯儲縮表規模的測算
測算美聯儲縮表的規模本質上是測算美聯儲未來需要一個多大的資產負債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資產端的主要部分為SOMA組合,縮表主要指的就是如何減持SOMA組合。負債端主要是准備金、通貨以及隔夜逆回購(ON RRP),資本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預測就轉換為對其負債端規模的預測,即美聯儲究竟需要多少負債。也就是說,美聯儲最終需要多少准備金、通貨以及ON RRP。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從負債端出發來測算美聯儲的縮表規模。

E. 美聯儲是否提供貸款

新浪財經訊 美聯儲(Fed)美東時間27日開始向美國企業提供貸款,政府希望通過這一舉措確保企業獲得現金融資。

數十家美國公司上周簽署協議,向美聯儲發售短期債性質的商業票據。而美聯儲將購買高信貸評級的3個月期債券。申請的機構中包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瑞士銀行(UBS AG)一家美國子公司,以及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信貸子公司、福特旗下Ford Motor Credit及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GMAC LLC.)。

美聯儲對這類貸款大多收取2%-4%的利息。這個利率低於近期信貸危機最嚴重時期許多銀行機構被迫支付的5%的隔夜拆款利率。

如果沒有其他投資者願意購買,美聯儲最多將從上述公司買進1.3萬億美元的商業票據。

美聯儲的商業票據計劃最早於10月7日宣布的,它是政府從9月份開始的救助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希望通過這些計劃緩解信貸市場的嚴重緊張局勢,帶動市場利率回落。

過去六周來,金融領域的動盪導致貨幣市場多家共同基金將它們的大部分投資限於隔夜商業票據。這導致許多企業難以甚至根本沒可能對債券進行展期,還引發商業票據市場出現整體萎縮。自9月初以來,美國商業票據余額減少了大約3500億美元,至1.45萬億美元,降幅高達20%。

F. 次貸危機後,美國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2010年11月4日實行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向市場注資6000億美元。下面是復制的
美國政府在次貸危機中的干預措施
2007年3月份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爆發以來,從信用危機到市場震盪,從金融體系而實體經濟,從美國本土波及歐洲乃至亞洲,至今仍未出現整體向好的形勢。為應對次貸危機這一重大挑戰,美聯儲、財政部等美國政府部門相繼採取了眼花繚亂的應對措施,包括傳統的政策手段、創新的流動性管理工具、經濟刺激方案、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出台《住房和經濟恢復法案》等。9月7日,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宣布接管美國兩大房屋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並將由美國國會新創建的機構聯邦住房金融署負責管理這兩家機構。下一步的行動預計將包括注資、收購優先股、債券擔保等具體救助措施。次貸危機給全世界上了生動的一課。盡管這一課仍未結束,但其中美國政府部門廣泛出動,全面干預的實踐,已經成為包括美國在內各國認真研究的鮮活案例。
從2007年3月份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爆發以來,到現在已一年半的時間。次貸危機從信用危機到市場震盪,從金融體系而實體經濟,從美國本土波及歐洲乃至亞洲,至今仍未出現整體向好的形勢。為應對次貸危機這一重大挑戰,美聯儲、財政部等美國政府部門相繼採取了眼花繚亂的應對措施。研判政府在次貸危機中的不同階段所相應採取的各類政府幹預措施的經驗和做法,具有重要意義。
危機之初的政府幹預:傳統政策手段
盡管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美國有關部門和機構已注意到次級抵押貸款寬松的貸款標准、掠奪性貸款等蘊含的市場風險,但並沒有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直到2007年3月份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布破產,次貸危機問題開始引發廣泛關注。
在2007年7月份之後,房地產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急劇惡化,大批房屋所有者難以支付購房款,面臨著喪失房屋贖回權的風險。為了幫助屋主應對喪失房屋贖回權問題,總統布希等行政部門相繼推出了多項措施。2007年8月FHA推出的再貸款計劃(FHA?Secure Program),為陷入困境的房主提供FHA擔保的融資。2007年10月份重組了由貸款公司、投資者等機構參與的希望聯盟(HOPE NOW Alliance),尋求通過各方的協調、條款修正等方式增加抵押貸款融資。盡管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未能根本上扭轉次貸市場日益惡化的局勢。
隨著次貸風險加速暴露和違約率的上升,直接沖擊到發放次級貸款的金融機構,波及持有次貸債券的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市場恐慌快速蔓延,並引發資本市場、外匯市場等劇烈波動。金融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大量投資者拋出高風險債券,轉向低風險國債市場進行避險,造成債市和股市資金供應緊張,次級債券市場更是大幅下跌。
這一時期,美聯儲悉數使用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以及相應的政策手段,對金融市場進行了全面的干預。
(一)公開市場操作,注入流動性。從8月9日開始的整個8月份,美聯儲頻繁使用了公開市場操作,注入和回收流動性。除通常採用的隔夜回購交易外,根據需要,還多次使用14日回購交易等滿足市場持續流動性需求。8月10日當日注入流動性更高達350億美元,遠遠數十億美元日均交易規模。
(二)降低聯邦基金基準利率。盡管面臨著通脹的壓力,2007年9月18日,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基準利率由5.25%降為4.75%,是2003年6月以來首次降息。此後,聯邦基金利率多次下調,最近已經下調至2%。
(三)降低貼現率。2007年8月17日,美聯儲決定下調貼現率0.5個百分點,從6.25%降至5.75%,並將貼現期限由通常的隔夜暫時延長到30天,還可以根據需要展期。同時,貼現貸款的抵押品包括房屋抵押債券等多種資產。至2008年8月30日已經先後十餘次降低貼現率,貼現貸款余額大幅上升,為銀行業提供了大量流動性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為應對次貸危機的蔓延,各國央行在此次危機處理中都深度介入,形成了對美聯儲流動性操作的「配合」。歐洲央行連續數日大規模公開市場操作,8月9日、10日、13日分別向銀行系統注資948億、610億、476億歐元,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央行也紛紛注資。
美聯儲創新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由於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暫時性地緩解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緊張。但進入2007年底來,陸續披露的主要金融機構的損失超過人們預期,顯示金融機構盈利能力下降。同時,利率政策效應並不明顯,經濟走向衰退的風險進一步就加大。隨著次貸危機又向債券保險領域的擴散,市場信心再度受挫,金融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
隨著危機的擴散和升級,美聯儲在2007年12月之後,相繼推出了三種新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一)期限拍賣融資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是一種通過招標拍賣方式向合格的存款類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融資的政策工具。它融資額度固定,利率由拍賣過程決定,資金期限可長達28天,從而可為金融機構提供較長期限的資金(見表1)。從2007年12月至今,美聯儲每個月都操作2-3次,每次額度約300-800億美元。
(二)一級交易商信貸便利(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 ,PDCF),是一種針對投資銀行等市場交易商的隔夜融資機制,旨在緊急狀況下為市場交易商提供援助來拯救瀕臨倒閉的公司。
(三)定期證券借貸工具(Term 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y ,TSLF),是一種通過招標方式向市場交易商賣出高流動性國債而買入其他抵押資產的融資方式,交易商可以提供聯邦機構債、住房抵押貸款支持債券以及其他一些非聯邦機構債券資產。它期限一般為28天,可用於改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從而提高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迄今仍被廣泛使用。
此外,美聯儲還加強與歐洲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等合作,緩解各地貨幣市場資金需求,如分別和歐洲中央銀行、瑞士央行合作建立200億美元和4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機制,平抑離岸市場的美元拆借利率。
美聯儲這些非傳統工具的使用,一方面延長了流動性管理的期限,改變了以往美聯儲主要採用隔夜等短期政策工具的慣例,增強了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流動性的操作大量通過國債、機構債、資產抵押債券等交易進行,增強了對市場利率的管理。但與此同時,美聯儲將監管和援助范圍從商業銀行擴展到了投資銀行,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國會與總統的共識:經濟刺激方案
針對2007年底次貸危機的加深,在美聯儲之外,美國政府各部門又陸續推出抵押貸款市場若干救助措施,並最終促成了總規模15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的出台。
2007年12月,美國財政部牽頭提出了市場救援計劃並經總統批准,該計劃通過與貸款公司、投資者等談判,凍結兩年以內發放的浮動利率抵押貸款,以減輕房屋貸款的還貸壓力。12月20日,總統簽署了《抵押貸款債務減免的稅收豁免法案》(Mortgage Forgiveness Debt Relief Act)對房屋所有人住房按揭貸款減免的同時進行稅收豁免援助,增強他們的債務償付能力。
2008年2月美國政府聯合美國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等6家房貸公司推出了「生命線工程」(Project Lifeline),主要針對每月抵押貸款還款逾期90天以上的屋主,規定房主可以向房貸機構申請獲得30天的緩沖期。
經過總統和國會數月的醞釀和討論,應對危機的經濟刺激方案終於達成一致共識。2008年2月14日,總統布希簽署了總額約為1680億美元的法案,擬通過大幅退稅刺激消費和投資,刺激經濟增長,以避免經濟衰退。
法案主要內容包括:年收入在7.5萬美元以下的納稅人將得到600美元的一次性退稅;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納稅的,如果家庭年收入不超過15萬美元,每個家庭將得到1200美元的退稅;有兒童的家庭每個兒童將得到300美元的額外退稅。此外,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的納稅人或年收入超過15萬美元的家庭,也將獲得部分退稅。同時,大量中小企業還可獲得總額為500億美元的稅收優惠。此外,方案提高了政府支持企業(GSE)抵押貸款持有的最高限額。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刺激方案將對美國經濟增長將發揮積極效果。美國政府近期頒布的財政經濟刺激方案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明顯顯現。如果沒有總額1,52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將可能僅僅增長2.5%左右;預計經濟刺激方案將在第三季度產生近三個百分點的影響,在相關政策支持下,經濟增長可能達5.25%的增長率。但同時,刺激方案也可能對長期經濟增長產生負面作用。
兩房危機與《住房和經濟恢復法案》的最終出台
2008年7月份以來,美國住房市場持續低迷的形勢仍未有好轉,由於市場對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ie Mac)兩家房貸機構面臨嚴重資金短缺的擔憂,兩家公司股票出現暴跌並觸發股市的大跌,標志著次貸危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為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當月13日,美國財政部緊急宣布救助計劃,包括提高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信用額度,買進兩家公司股票以及改進監管等內容。美聯儲行同日宣布,接受兩家公司的債券為抵押品,以保障公司的充足流動性。
在不容樂觀的形勢面前,歷經波折的《住房和經濟恢復法案》(The Housing and Economic Recovery Act of 2008)最終終獲通過。並於7月30日經總統簽署發布。法案一方面宣布撥款3000億美元在聯邦住宅管理局(FHA)管理下建立專項基金,為40萬個逾期未還按揭貸款的家庭提供擔保;另一方面授權美國財政部可以「無限度」提高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貸款信用額度,並承諾在必要時刻美國政府將出資購買這兩家機構的股票。此外,還計劃向地方政府提供應急基金,用於購買空置、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房產,出租或低價出售給低收入家庭。
《住房和經濟恢復法案》的最終通過,在提供住房抵押貸款直接救助措施的同時,對解決次貸危機中的一些深層因素也提供了解決方案,因而對於穩定市場信心將發揮積極作用。同時,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機構長期積累下的諸多問題的處理,又涉及諸多結構性問題,勢必會是一個長期和艱難的改革和調整過程。
次貸危機:政府仍在行動
目前,美國政府針對次貸危機的干預措施仍在陸續推出。9月7日,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宣布接管美國兩大房屋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並將由美國國會新創建的機構聯邦住房金融署負責管理這兩家機構。下一步的行動預計將包括注資、收購優先股、債券擔保等具體救助措施。
盡管各界普遍認為,次貸危機尚未過去,危機進一步可能發展仍有待觀察,美國之外也陸續出現危機新的發展。但最近一段時間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則開始出現經濟回調的跡象。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觸底跡象,6月新屋開工止跌回升0.9%,美國可口可樂、花旗集團、美國銀行一批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第二季業績,普遍優於預期,或許危機已經度過了最嚴重之時。
次貸危機給全世界上了生動的一課。盡管這一課仍未結束,但其中美國政府部門廣泛出動,全面干預的實踐,已經成為包括美國在內各國認真研究的鮮活案例。
(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任職單位:全國人大財經委)

G. 美聯儲能不能調整美國存,貸款利率

利率能否市場化是看銀行是否是市場化的。美聯儲通過規定銀行准備金比率,批准各聯邦儲備銀行要求的貼現率調控市場利率。但是具體利率還是各個銀行自己制定,他們的銀行都是私有的哦,所有利率也是要根據市場變化自己制定的。中國的銀行都是國家的哦,所有利率央行說了算。根本上還是體制的問題

H. 美聯儲股東都有誰

美聯儲由在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和分布美國各地區的12個聯邦儲備銀行組成。美聯儲主要的貨幣政策由聯邦儲備局委員和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共同參與制定。

目前12個聯邦儲備銀行的總部分別位於波士頓(Boston)、紐約(New York)、費城(Philadelphia)、克里夫蘭(Cleve-land)、里士滿(Richmond)、亞特蘭大(Atlanta)、芝加哥(Chicago)、聖路易斯(St. Louis)、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堪薩斯城(Kansas City)、達拉斯(Dallas)和舊金山(San Francisco)。

(8)美聯儲美國各項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美聯儲決策原理:

1、美國所有吸收儲戶存款的金融機構在美聯儲都有一個儲備金賬戶。這些金融機構除了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外,還包括信用社、存貸款協會、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等。根據美聯儲的要求,每個機構的儲備金賬戶余額不能低於它所吸納的短期存款的一定比例。

2、如果某個金融機構的儲備金低於要求,必須想辦法籌集資金補足。相反,如果儲備金高於美聯儲要求,多餘的部分被稱為超額儲備金,可以隨時取走。正常情況下,儲備金不足的銀行可以向有超額儲備金的銀行短期貸款,補足儲備金。市場上這種金融機構間為滿足儲備金要求而進行的短期貸款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

3、美聯儲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影響聯邦基金利率。公開市場操作是指美聯儲通過買賣債券向市場投放或者收回貨幣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美聯儲美國各項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洱源縣小額免息貸款 瀏覽:219
貸款汽車代過戶公司 瀏覽:199
2018汽車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145
適合貸款公司掛的畫 瀏覽:703
軍人無息貸款網 瀏覽:400
常州押車貸款不過戶 瀏覽:864
融資租賃小額貸款貼吧 瀏覽:777
廣州公司經營貸款 瀏覽:497
上海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43
銀行貸款查不查流水嗎 瀏覽:750
怎麼查網上小額貸款 瀏覽:466
國家不是取消小額貸款了嗎 瀏覽:586
貸款買房只有轉賬流水 瀏覽:192
更改貸款的手機號碼 瀏覽:137
還完貸款多久能過戶 瀏覽:111
銀保監村鎮銀行消費貸款 瀏覽:324
創業無息貸款申請條件6 瀏覽:139
沒有工作押車貸款 瀏覽:59
廣發銀行無息貸款怎麼申請 瀏覽:722
銀行假流水不夠能貸款嗎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