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計工作職責有哪些
會計的職責是為完成會計工作所承擔的責任。
會計主管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具體領導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組織制定、貫徹執行本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組織編制本單位的各項財務、成本計劃;組織開展財務成本分析;審查或參與擬定經濟合同、協議及其他經濟文件;參加生產經營管理會議,參與經營決策;負責向本單位領導、職工代表大會報告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審查對外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負責組織會計人員的政治理論、業務技術的學習和考核,參與會計人員的任免和調動。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
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
2. 會計的工作職責
(一)流動資金核算
1.擬訂流動資金管理和核算實施辦法‚參與核定流動資金定額‚實行管用結合與資金歸口分級管理;
2.編制流動資金計劃和銀行借、還款計劃負責流動資金調度‚組織流動資金供應;
3.定期考核流動資金使用效果‚不斷加速流動資金調動.
(二)固定資產核算
1.擬訂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劃定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界限‚編制固定資產目錄;
2.參與核定固定資產需用量及編制固定資產更新改造計劃;
3.辦理固定資產購置、調入調出、價值重估、折舊、調整、內部轉移、租賃、封存、出售及報廢等會計手續‚進行明細登記核算‚定期進清查核對‚做到賬物相符;
4.按制度規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5.參與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分析固定資產的使用效果‚促進固定資產的合理使用‚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
(三)材料核算
1.會同有關單位擬訂材料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建立健全材料收發、保管和領用手續制度;
2.根據需要及市場情況會同有關單位制定采購計劃;
3.審計材料采購用款計劃‚控制材料采購‚掌握市場價格‚審查發票等憑證‚ 考核材料的消耗;
4.建立材料明細登記賬‚進行明細核算‚做到賬物相符‚核算清楚;參與庫存材料的清查盤點‚對盤盈盤提出處理意見‚經批准後作出處理.
(四)工資核算
1.按計劃控制工資總額的使用;
2.審核工資表‚計算發放工資;按制度規定計提發放獎金;
3.進行工資明細核算.
(五)成本核算
1.擬定成本核算辦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工作程序‚編製成本費用計劃;
2.擬訂生產經營成本、費用開支范圍‚掌握成本費用開支情況‚登記成本費用明細賬‚按規定編製成本報表上報;
3.考核、分析成本費用開支情況‚積極挖潛節支‚提出改進意見‚努力降低成本費用支出.
(六)利潤核算及分配
1.編制利潤計劃‚將年度利潤指 分解落實到單位;
2.做好利潤明細核算‚正確計算生產經營、銷售收入和其他收入‚認真審核和計算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准確計算利潤‚按制度計算和上交稅‚製作並登記有關的明細賬‚編制利潤報表上報;
3.按章程規定和股東大會決議分配利潤‚分配股息、紅利‚計算股息、紅利率‚編制利潤分配表、股利分配表;
4.考核、分析利潤完成情況‚積極挖潛節支‚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努力提高利潤.
(七)往來結算
1.加強管理並及時結算購銷往來和其他往來的暫時、暫付、應收、應付、備用金等往來款項;
2.按合同或規定要計收利息的‚應正確計息‚一並在往來賬項上計收‚年終時應抄列清單‚與有關單位或個人核對‚催收催結.
(八)專項資金核算
1.擬訂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實行歸口管理;
2.對專項資金進行明細核算;
3.按時編制專項獎金報表.
(九)總賬報表
1.登記總賬‚核對賬目‚編制資金平衡表;
2.核對其他會計報表‚管理會計憑證和賬表.
(十)綜合分析
1.綜合分析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
3.進行財務預測‚為領導提供決策參考意見。
3. 會計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是什麼
會計工作職責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擬訂本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具體辦法。參與擬定經濟計劃、業務計劃,考核、分析預算、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辦理其他會計事務。
會計工作內容包括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使用會計科目、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管理會計檔案、辦理會計交接等方面。
會計可以分為兩類:
財務會計:編制財務報表,為企業內部和外部用戶提供信息。財務會計的信息是提供廣泛的用戶。其重點在於報告財務狀況和營運狀況,主要是對外部提供參考。
管理會計:主要是對企業的管理層提供信息,作為企業內部各部門進行決策的依據。沒有標準的模式、不受會計准則的控制。
4. 會計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什麼
核算職能
會計的核算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核算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
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 (1) 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2) 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 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4) 資本、基金的增減;(5)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 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7) 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2.監督職能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真實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會計核算是否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合法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經濟業務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執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以杜絕違法亂紀行為。合理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財務收支是否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及經營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證各項財務收支符合特定的財務收支計劃,實現預算目標。
5. 公司准備向銀行貸款,請問貸款事項是會計做的還是出納做的! 還是會計負責聯系工作,出納負責協助
一般都是財務經理聯系的,財務經理跟銀行溝通好貸款方案和貸款流程,然後公司這邊也沒問題的話就開始准備材料審批。
6. 會計的基本職責和具體工作內容
一、會計崗位職責1、負責記好行政方面的財務總帳及各種明細帳目。手續完備、數字准確、書寫整潔、登記及時、帳面清楚。2、負責編制月、季、年終決算和其他方面有關報表。3、協助經理編制並執行全院預算。4、認真審核原始憑證,對違反規定或不合格的憑證應拒絕入帳。要嚴格掌握開支范圍和開支標准。5、定期核對固定資產帳目,作到帳物相符。6、上級財務機關檢查工作時,要負責提供資料和反映情況。7、每月書面向經理匯報財務情況,當好經理參謀,發揮財務監督作用。8、定期裝訂會計憑證、帳簿、表冊等,妥善保管和存檔。當年會計檔案由會計人員保管,往年會計檔案由學校檔案室保管。9、協助出納作好工資、獎金的發放工作。10、負責掌管財務印章,嚴格控制支票的簽發。11、按期填報審計報表,認真自查,按時報送會計資料。12、加強安全防範意識和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執行財務管理方面的安全制度,確保不出安全問題。13、嚴格遵守,執行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作好會計工作。二、會計工作流程1、根據出納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3、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記賬憑證,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帳。4、結賬、對帳。做到帳證相符、帳帳相符、帳實相符。5、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6、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7. 會計的職責是什麼
職責:
1、報銷費用,主要是指期間費用。
2、核算存貨,包括材料的采購、商品的進銷。
3、每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4、核算工資,按工資比例計算社會保險、職工福利費、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
5、清理往來賬款,包括應收款、應付款,負責賬款的核對、結算。
6、核算、結轉成本。
7、計算稅金,按時申報交納。
8、月末結轉利潤,計算盈虧。
9、編制會計報表,做好財務分析。
(7)負責貸款會計的工作職責擴展閱讀:
會計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分為收入性科目和費用支出性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