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影響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影響

發布時間:2021-09-24 02:30:45

㈠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哪些業務有影響

余額寶推出短短時間募集資金規模就已突破了百億元,從2013年6月推出,半年時間就擁有了8000多萬用戶,資金累計近5000億元。規模還在不斷增長,勢必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商業銀行產生一定的沖擊影響。
分流銀行的存款

支付寶吸收存款成本低,提供的理財產品流動性大且收益率高,對客戶有較大的吸引力,且日益呈現增長趨勢,將對銀行的傳統存款業務產生顯著打擊。支付寶的客戶多以年輕人為主,經濟積累較少,在他們購物之餘渴望自己的閑錢能夠得到穩健的增值。余額寶是通過給買貨幣基金實現收益,是一種理財模式,必定存在一定的風險,由於人們對支付寶在安全和信譽有極高的信任,主觀上認為其不具有風險,而且又有很好的流動性和高收益,使得客戶將賬戶資金轉入余額寶的概率增加。余額寶通過抓住人們的心理,提供了一條極低風險的增值渠道,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
影響商業銀行的市場地位
由於我國體制和政策因素,商業銀行長期處於金融服務機構的核心地位。大多數金融業務和渠道都被商業銀行控制和壟斷。但「余額寶」收益率超銀行,可能對銀行壟斷形成一定沖擊。一批互聯網企業,通過互聯網渠道對金融業逐步進行滲透,加快了金融業政策和制度不斷調整和創新,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造成了顯著沖擊。以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為例,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地位就已經受到影響。如今,支付寶公司又與天弘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余額寶,開始爭奪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和活期存款業務利潤。余額寶的推出也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的投資理財選擇,對消除銀行機構壟斷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盡管余額寶打著政策的擦邊球上線,但仍舊倍受違規爭議。證監會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點名余額寶業務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和《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管理暫行規定》相關規定。但是,證監會並沒有採取措施暫停余額寶業務,卻認為余額寶是基金銷售模式的創新並給予明確支持。余額寶反映出我國政府加快金融服務業改革和開放的決心,支持和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彌補商業銀行在諸多業務上的不足,使我國金融服務業向民間資本開放邁進了一大步。所以,余額寶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地位。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
余額寶與商業銀行相比,具有理財和消費並存的特點。不僅能因持有貨幣基金而得到較高收益,還能隨時進行贖回基金用於消費支付和轉出。而且對客戶的最低購買金額沒有限制,一元錢就能購買,收益按天結算。使客戶通過「存零花錢」的方式就能獲得增值機會。商業銀行的1天周期的超短理財產品與其性質最接近,但商業銀行的一天周期的超短理財產品要最低5萬元才可以申購。銀行也想做余額寶這樣的東西,但在政策上受到很多限制。比如,銀監會規定理財產品的最低門檻是5萬元,這就把很多對理財產品有需求的客戶擋在了門外。有人認為銀行理財產品針對的是具有一定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因此二者並沒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對銀行現有理財產品難以形成直接的威脅,但從長期來看,其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影響不可小覷。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基金代銷的影響
余額寶使得天弘基金一炮走紅,帶動了貨幣基金的熱潮,為貨幣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產品需求者,調動起短期融資市場的活躍度。這種情況勢必會對銀行的基金代銷業務造成沖擊,直接影響到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

㈡ 看余額寶對銀行的影響需要看銀行年報的哪些指標呢

你提問的問題確實比較專業!
作為世界上和業都十分發達的美國,對銀行機構利率管理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是從自由到管制,再從管制到自由,而且利率市場化的實施比其他發達國家更顯得慎重,利率市場化後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制度、體制的也有其不同的特點,對於正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從美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也許能有所啟示。
一、自由——管制——自由的利率市場化進程
20世紀60年代,美國通貨膨脹率提高,市場利率開始明顯上升,有時已經超過存款利率的上限。證券市場的不斷,金融國際化、投資多樣化,又導致銀行存款大量流向證券市場或轉移至貨幣市場,造成金融中介的中斷和「金融脫媒」現象的發生,且愈演愈烈,Q條例約束和分業經營的限制,使銀行處於一種不公平的競爭地位。各存款類機構都出現經營困難,一些儲蓄協會和貸款協會出現了經營危機,銀行信貸供給能力下降,全信貸供給量減少。此時,人們不得不考慮Q條例的存廢。
從70年代起,美國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設想。1970年6月,根據美國經濟發展和資金供求的實際情況,美聯儲首先將10萬美元以上、3個月以內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場化,後又將90天以上的大額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時,繼續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以此來緩和利率管制帶來的矛盾。但是,這種放鬆利率管制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Q條例限制帶來的現實問題,短期資金仍然大量從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流出,「金融脫媒」現象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現實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當局必須從上和制度上考慮利率的全面市場化。
1980年3月,美國政府制訂了《存款機構放鬆管制的貨幣控製法》,決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對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條例。1982年頒布的《加恩-聖傑曼存款機構法》,詳細地制定了廢除和修正Q條例的步驟,為擴大銀行業資產負債經營能力,還列明了一些其他與利率市場化相關的改革。
1983年10月,「存款機構放鬆管制委員會」取消了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額為2500美元以上的極短期存款利率上限。並於1986年1月,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對最小余額的要求,同時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年4月,取消了存摺儲蓄賬戶的利率上限。對於貸款利率,除住宅貸款、汽車貸款等極少數例外,也一律不加限制。Q條例完全終結,利率市場化得以全面實現。
二、利率政策及市場化進程的特點
1、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和未能形成市場利率的形成機制,是30年代美國金融市場利率由自由轉為管制的主要原因。自由競爭型和沒有銀行監管制度是20世紀30年代前美國銀行的主要特徵。銀行存貸款利率幾乎不受任何干預,無序而盲目的競爭未受到一定的約束與監管,健康的市場利率形成機制也未能形成。惡性競爭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並對經濟金融產生巨大沖擊,才使政府採取實行存款保險制度、限制利率水平、分業經營、加強聯邦監管機構權力等措施來恢復金融秩序。
2、貨幣市場發展引起的不公平金融競爭和金融中介中斷,啟動了美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Q條例實施,限制利率和低利率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增長和金融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Q條例的適用范圍擴大至儲蓄、貸款協會和互助儲蓄銀行後,受通脹率提高市場利率高於規定上限影響,存款機構吸收存款的能力下降。尤其是貨幣市場互助基金的面世,直接對銀行業的存款提出了挑戰。不平等的競爭引發了「金融脫媒」。為穩定存款,逃避管制,存款機構已經採取了各種手段提高實際存款利率,監管機構不得不考慮推進利率市場化。
3、利率市場化的實施經歷了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與英、德、法等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利率市場化起步晚、時間長、推進慢,從醞釀到實施,從實施到實現,先後用了約16年的時間。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阻力較大,國會、聯邦儲備體系、儲蓄貸款協會,各州政府及存款者個人,都從自身利益角度去考慮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阻撓。盡管如此,美國政府表現了極大的耐心,循序漸進,最終實現了利率的全面市場化。
4、利率市場化對提高銀行機構的競爭力和促進的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利率市場化營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提高了存款機構吸收存款的能力,繼而增加了競爭力。「脫媒」現象得到了明顯緩解,銀行支付和信貸供給能力迅速提高。
5、利率市場化使得眾多中小銀行倒閉。利率市場化以後,取消了利率上限,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實現了市場化,過去依靠限制競爭才能生存的中小銀行難以為繼。從1980年開始,眾多的小銀行開始倒閉。1987年至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小銀行倒閉。從1981年至1991年的10年間,美國因銀行所造成的損失達4000億美元。
三、美國利率市場化對我國的啟示
1、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是個長期的過程,漸進方式應該是較為確當的選擇。盡管美國有較完備的和金融制度、較強的經濟基礎,但是,實施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仍然是漫長而又十分復雜,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當時的金融制度是分業經營。由於不同金融機構的特點不同,其對利率變動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全能制銀行制度的德國相比要復雜許多,因為多元化的金融機構必然要對利率市場化產生多種不同的結果。對於當前我國的金融體制來說,分業經營的制度與美國有所相同,所不同的是,我國的法律和金融制度還不健全。因此,我國的現行金融制度現狀決定了推進利率市場化必須要選擇逐步放開利率的漸進方式,在加快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同時,適時推進利率市場化,切不可急功近利。
2、金融機構的公平競爭是利率市場化的充要條件。利率市場化的結果是要廢除原先通過行政手段確定利率,而由市場的利率形成機制來確定,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是在同一種環境下開展業務競爭,沒有任何國家保護。現行我國的金融制度中,不平等的金融競爭仍然存在,金融業經營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如國有商業銀行的國家信用及壟斷地位、郵政儲蓄的「零風險」經營、城市商業銀行的地方保護、信用社的政策性負擔、外資銀行的超「國民待遇」等等。這其有商業銀行競爭的絕對優勢是利率市場化的主要障礙之一,近幾年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發生支付危機及關閉破產,更拉大了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力差距。不從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設上解決不平等的金融競爭,利率市場化的實現就缺少必要的基礎。
3、中小金融機構對利率市場化承受能力是監管當局必須要認真考慮和解決的現實問題。如前所述,美國利率市場化後,由於取消了行政性的保護,使得直面市場的一大批中小金融機構因難以獨立經營而倒閉,儲蓄貸款協會陷入嚴重經營危機。雖然美國有存款保險制度可以暫時吸收中小金融機構倒閉的,但也不能完全消化倒閉帶來的全部影響和危害,大量的中小金融機構倒閉及經營危機,仍然對美國的經濟和金融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損害。
由於近幾年來對城市信用社、信託投資公司的整頓關閉,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現實最大問題是農村信用社的經營風險。較大的不良資產和低下的資產質量、沉重的「包袱」、落後的經營方式和手段、整體素質不高的員工隊伍、搖擺不定的經營體制,決定了對於利率市場化完全不能適應。由於農村信用社以農民為主要的負債對象,以農業、農村、農民為主要的服務對象,以農民和農村個體私營為股本構成的主要來源,這些特點形成了其在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一旦發生經營風險,其後果就不僅僅是一個金融機構的問題,而是事關國民經濟的基礎和農村穩定的大問題。
4、培育利率的市場形成機制是利率市場化的主要目標。美國的利率市場化經歷了從自由競爭到管制,再從管制到自由化的階段,但是,前後的自由競爭有著本質的區別。從利率方面來考察,最大的不同是後者已經形成了市場利率的形成機制,而前者是盲目的自由競爭;後者有健全的金融監管制度實施有效的監管,前者沒有必要的監管制度和對自由競爭的應有約束。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市場利率形成機制的培育過程。這其中,放開利率後,要防止出現大銀行利用其在金融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而聯合控制市場利率,把市場利率形成機制演變為少數銀行的利率壟斷機制。那樣,利率市場化的結果就會背離初衷,形成更不平等的金融競爭機制。
5、謹慎選擇存款保險制度配合利率市場化。在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化解中小金融機構受沖擊帶來的影響和危害,存款保險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我國是否要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為實現利率市場化提供存款人的風險保障呢?
近幾年來,我國對於實行關閉破產中小金融機構的個人存款,採取了大包大攬,必要時由中國人民銀行提供再貸款給予支持。利率市場化以後,一旦銀行發生支付危機,存款人的利益就可能得不到保障,從這點考慮,急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但是,若實行了存款保險,就有可能為銀行道德風險的發生創造可能。農村信用社如實行存款保險,又可能引發存款人的反向選擇。由於我國的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完全,銀行體系不健全,銀行體制改革不到位,銀行監管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並不具備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必要的、法律、經濟、金融環境和客觀基礎。

㈢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國內外研究及分析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一)余額寶對商業銀行市場地位的影響商業銀行由於體制和政策因素,長期處於金融服務機構的核心地位。大多金融業務和渠道被商業銀行控制和壟斷,在金融市場之中明顯處於強勢地位。但隨著我國各領域改革的深入,我國商業

㈣ 余額寶的出現對金融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何影響

余額寶的出現對金融業的發展的影響:
(一)促進了利率市場化
目前,貸款利率市場化已經實現。但是存款利率市場化是改革中最艱難
的環境,因為存貸差是銀行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存款利率市場化將從根本上動搖銀行的盈利模式。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多種可選擇的金融產品
和服務,發揮了「鯰魚效應」,倒逼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在余額寶的影響下,各大銀行也相繼推出了「寶寶」類產品,如中信銀行的薪金寶、招商銀行的朝朝
盈、中國銀行的活期寶、民生銀行的如意寶等。這些銀行理財產品的出現,實質上已開啟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步伐。
(二)實現了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就是指金融服務體系惠及各階層企業和民眾,尤其是在傳統金融體系下難以獲得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和低收入群體。銀行由於其經營業務的要求,迫使其
將資源投入到收益最大的部分,導致其主要業務對象為大的企業,不可能真正的為小微企業、普通民眾服務。而互聯網金融就通過便捷的網路平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互聯網金融通過其技術和客戶優勢,降低了金融的准入門檻,提高了廣大民眾對於金融投資的參與積極性,是對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
(三)拓展了金融交易邊界
互聯網金融憑借其網路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具有覆蓋面廣、機會平等的特點,提高了資源的配置效率。如P2P網路貸款、眾籌等模式,使一對一的資源配置成為可能,這些是傳統金融無法做到的。

㈤ 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和啟示 論文答辯老師會提出哪些問題

支付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和啟示,論文答辯老師會提出哪些問題?這個可以說余額寶為什麼這些年來的利潤一直在下降是不是?他本身有什麼問題呀?

㈥ 余額寶的出現對金融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余額寶的出現對金融業的發展的影響:
(一)促進了利率市場化
目前,貸款利率市場化已經實現。但是存款利率市場化是改革中最艱難的環境,因為存貸差是銀行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存款利率市場化將從根本上動搖銀行的盈利模式。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多種可選擇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發揮了「鯰魚效應」,倒逼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在余額寶的影響下,各大銀行也相繼推出了「寶寶」類產品,如中信銀行的薪金寶、招商銀行的朝朝盈、中國銀行的活期寶、民生銀行的如意寶等。這些銀行理財產品的出現,實質上已開啟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步伐。
(二)實現了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就是指金融服務體系惠及各階層企業和民眾,尤其是在傳統金融體系下難以獲得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和低收入群體。銀行由於其經營業務的要求,迫使其將資源投入到收益最大的部分,導致其主要業務對象為大的企業,不可能真正的為小微企業、普通民眾服務。而互聯網金融就通過便捷的網路平台解決了這個問題。互聯網金融通過其技術和客戶優勢,降低了金融的准入門檻,提高了廣大民眾對於金融投資的參與積極性,是對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
(三)拓展了金融交易邊界
互聯網金融憑借其網路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具有覆蓋面廣、機會平等的特點,提高了資源的配置效率。如P2P網路貸款、眾籌等模式,使一對一的資源配置成為可能,這些是傳統金融無法做到的。

㈦ 余額寶真的會對銀行的存貸款收益有影響嗎

余額寶的錢不在阿里巴巴了,那個直接購買了天弘基金了……余額寶服務是將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銷系統內置到支付寶網站中,用戶將資金轉入余額寶,實際上是進行貨幣基金的購買,相應資金均由基金公司進行管理,余額寶的收益也不是「利息」,而是用戶購買貨幣基金的收益,用戶如果選擇使用余額寶內的資金進行購物支付,則相當於贖回貨幣基金。

㈧ 余額寶對銀行有哪些影響

1、不要把支付寶的余額寶業務與銀行的存款業務進行對比,兩者不是同一緯度的東西;
2、余額寶實際是通過支付寶購買T+0的貨幣基金,購買貨幣基金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僅僅是銀行渠道,當然這會對銀行產生一定的影響;
3、從銀行的存款業務來說,並不會收太大影響,畢竟在國內,該存款的用戶還是會去存款,有存款的用戶也不會把存款轉到支付寶的賬戶里來;
4、因支付寶本身的背景,用戶也不會把大額的資金存放在支付寶賬戶里;
5、支付寶目前尚未直接連接到大額的理財產品購買,這塊業務恰恰是銀行的重點,5W起,到百萬的理財產品,支付寶目前尚無法或沒能力介入;
綜上所述,余額寶業務並不會和銀行的存款業務有沖突,最多也就是對銀行購買基金業務有一定影響。

閱讀全文

與余額寶對商業銀行貸款業務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業無息貸款有哪些銀行 瀏覽:148
抵押貸款買房過戶子女 瀏覽:131
農行提取公積金貸款 瀏覽:317
買房子貸款下來後過戶嗎 瀏覽:910
公司向銀行貸款40萬元 瀏覽:598
銀行員工親屬自借擔保貸款 瀏覽:570
煙台房產二次抵押貸款額度 瀏覽:423
生源地貸款手機認證怎麼弄 瀏覽:894
上海銀行免息貸款購車 瀏覽:121
能網上申請公積金貸款的銀行卡嗎 瀏覽:247
抵押貸款80萬10年每月還多少 瀏覽:901
網上貸款我沒發工資 瀏覽:757
惠今金融還手機貸款是真的嗎 瀏覽:591
貸款平台的手機認證有危險嗎 瀏覽:556
按揭貸款還清後過戶如何辦理 瀏覽:707
淘寶賣家刷流水貸款 瀏覽:763
上海公積金貸款余額30倍 瀏覽:799
河南南陽二套房可以貸款嗎 瀏覽:342
天津科技小額貸款 瀏覽:161
在陽信縣沒有工作能貸款嗎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