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年人民幣貸款增加了近13.53萬億元嗎
據報道,1月13日發布了2017年1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67.68萬億元,同比增長8.2%。
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6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38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58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3183億元。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5844億元,同比少增4600億元。
希望中國的經濟可以保持健康的增長!
㈡ 2017年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提高了多少
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末,本外幣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81萬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年末高0.5個百分點;全年增加6.6萬億元,同比多增8454億元。
希望企業的發展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㈢ 為什麼貸款的增長率用貸款余額作為指標
有好多的。銀行貸款需要審核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0%~200%較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80%;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它流動資產。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周轉速度(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銷售收入-銷貨成本-管理費-銷售費)/銷售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400%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請加精啊,謝謝!做任務不易。
㈣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㈤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連續兩年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連續兩年回落
2018年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佔比低1.2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控」的背景下,房地產信貸情況是市場的焦點之一。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15日的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回應新京報記者提問時指出,2018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出現平穩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回落
阮健弘介紹,截至2018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為38.7萬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比2017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佔比水平低1.2個百分點,比2016年低4.9個百分點。
她表示,從結構上看,一是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比2017年高。2018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0.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增速比2017年高5.5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32萬億元,同比增長29.5%,增速比2017年低3.1個百分點。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為32.25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6.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5.56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41.1%,比2016年佔比低3.7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1.86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14.5個百分點。
新年首次降准實施,樓市影響幾何?
1月4日,央行宣布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對於昨日實施的新年首次降准,此前有多位市場人士提及,降准或有利於引導房貸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類指導」這一大的調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樓市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國內部分地區房貸利率松動的新聞已受到市場普遍關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新京報記者指出,房地產市場核心是看杠桿,也就是首套房資格的認定和首套、二套房貸款的額度,這些現在都沒有變化,所以市場利率的輕微波動對於市場影響很小。
展望未來,在嚴控的大基調下,市場對房價的預期也有所變化。央行此前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27.4%的居民預期「上漲」,49.6%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1.8%的居民預期「下降」,11.1%的居民「看不準」。
將這份季度調查較前幾次結果對比著看,預期「上漲」的下降了(上季度為33.7%),預計下降的有所提高(上季度為9.6%)。
據新華社,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記者宓迪)
㈥ 中國現行貨幣政策
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回升向好勢頭更加鞏固。內需保持較快增長,對外貿易加快恢復,工業生產快速回升,消費增長較快,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有所回落,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一季度,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8.06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維護金融體系健康穩定運行。綜合採取多種措施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總量、節奏和結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總體看,各項措施取得初步成效,貨幣信貸增長正逐步向常態方向回歸,金融市場運行平穩。2010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65.0萬億元,同比增長22.5%,增速比上年同期低3.0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為22.9萬億元,同比增長29.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2.9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存款增長有所放緩,3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同比增長21.7%,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0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貸款增速穩步回落,中長期貸款比重較高。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8.0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6萬億元,同比少增2.0萬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小幅回升,3月份非金融性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51%,比年初上升0.26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263元。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有利因素有:全球經濟總體保持復甦態勢,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更加鞏固,城市化和消費結構升級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加上各地發展熱情高,增長的空間依然較大。但也要看到,當前經濟發展環境仍極為復雜。世界經濟運行中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歐洲主權債問題凸顯,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尚不明朗,同時內需回升的基礎還不平衡,持續擴大居民消費、改善收入分配、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的任務艱巨,財政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一些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逐步顯現,強化了通脹預期。必須把保持我國經濟當前平穩較快發展和為長遠發展營造良好條件有機結合起來,毫不動搖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維護金融體系健康穩定運行。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同時,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推動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㈦ 2018上半年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有增長嗎
7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看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市場利率運行平穩。
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03萬億元。從結構上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同比多增,債券市場融資明顯回升,股票融資有所下降,表外融資明顯多減。
㈧ 2013年3月末,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量是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的多少倍
中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五年以下(含五年)的貸款;長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貸款。包括:技術改造貸款、基本建設貸款、項目貸款、房地產貸款等。
基本概念
中長期貸款又可稱為項目貸款,是指商業銀行發放的,用於借款人新建、擴建、改造、開發、購置等固定資產項目的貸款,房地產貸款也屬於項目貸款范疇,但所執行的政策不同於項目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