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到底有多嚴重
中國銀監會公布的2015年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為1.67%。
已經公布了2015年度財務報告的中國前六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合計接近8000億元人民幣,他們貢獻了中國全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62.22%。
這六大商業銀行是指國有的工、農、中、建、交以及股份制的招商銀行。六家商業銀行從資產規模來看位居中國商業銀行前列,他們提供的貸款約佔全部商業銀行貸款余額的超過六成。
截至2015年末,前六大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余額為47萬億,其中,不良貸款余額7929億元,不良貸款比率1.69%。2月份公布的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為1.67%,其中,大型商業銀行1.66%,股份制銀行為1.53%。實際結果表明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惡化情況要比中國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更為嚴重。
還有一個數據顯示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面臨的情況非常嚴峻。包括工農中建交以及招商銀行在內的這前六大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超過了1.6萬億,這是其列報不良貸款余額的兩倍還多。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國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2.9萬億。很明顯,風險壓力就在眼前。
不良貸款余額攀升,將對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和盈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依靠不斷降低的撥備覆蓋率,國有的四大商業銀行艱難實現了利潤正增長。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建設銀行這四大國有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0.52%、0.70%、1.25%和0.28%。與之相對應的是撥備覆蓋率大幅下滑。除了農業銀行以外,另外三家的撥備覆蓋率僅略超過150%的監管要求,但是農業銀行卻有著最高的不良貸款余額(2128億元)。
『貳』 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達260萬億元嗎
2018年8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2018年二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60萬億元,同比增長7.0%。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負債240萬億元,同比增長6.6%。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風險抵補能力較為充足。2018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余額為3.50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036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78.70%,較上季末下降12.58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33%,較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2018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5%,較上季末下降0.06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20%,較上季末下降0.07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3.57%,較上季末下降0.07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流動性水平保持穩健。2018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為52.42%,較上季末上升1.02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2.19%,較上季末上升0.67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72.30%,較上季末上升1.13個百分點。
『叄』 誰能找到2010-2019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數據
沒法看,除非找律師才能查到!反應這家金融機構有沒有實力,現象?實際現象是他們的余額都不多,因為稅多,所以都從其他渠道放款!
『肆』 那些銀行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作為經營風險的企業,不良貸款是每個銀行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最頭疼的問題,不過出現不良貸款並不代表就全部都是損失,否則銀行早已無法維持了,舉個例子:2018年的時候曾有新聞報道,貴陽農商行的不良率接近20%(不良貸款余額超100億),如果不良貸款全部都算是損失的話,單以貴陽農商行目前的利潤水平來說,在保證未來20年不出現新的不良貸款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將現有的不良覆蓋掉。現實真的如此嚴峻嗎?顯然並非如此,否則貴陽農商的行業評級就不會一直保持在A級以上了。
個人不良貸款的處置方式與企業不良貸款的處置方式基本一樣,不過個人不良貸款不允許打包轉讓。對於不良貸款,銀行是不會輕易認輸的,一般都會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降低自身的損失,所以20%的不良率不代表著就真的是虧了20%,這只是明面上的數據而已。
『伍』 國內商業銀行各項貸款余額,不良貸款比率,個人貸款總額,不良貸款比例。2011年,2010年的都行,多謝啦
2010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表單位:億元、%
2010年
一季度末
二季度末
三季度末
四季度末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不良貸款
4701.2
1.40%
4549.1
1.30%
4354.2
1.20%
4293.0
1.14%
其中:次級類貸款
1786.6
0.53%
1673.3
0.48%
1562.6
0.43%
1591.6
0.42%
可疑類貸款
2288.8
0.68%
2226.7
0.64%
2120.7
0.59%
2042.7
0.54%
損失類貸款
625.8
0.19%
649.1
0.19%
670.9
0.19%
658.7
0.18%
不良貸款分機構
主要商業銀行
4009.6
1.41%
3839.8
1.30%
3674.1
1.20%
3646.1
1.15%
大型商業銀行
3400.0
1.59%
3247.7
1.46%
3087.3
1.35%
3081.0
1.31%
股份制商業銀行
609.6
0.86%
592.1
0.80%
586.7
0.76%
565.1
0.70%
城市商業銀行
365.9
1.19%
360.7
1.11%
339.1
1.00%
325.6
0.91%
農村商業銀行
265.8
2.47%
288.2
2.34%
284.4
2.16%
272.7
1.95%
外資銀行
59.8
0.74%
60.4
0.72%
56.6
0.65%
48.6
0.53%
註: 商業銀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主要商業銀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
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銀行、
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
行、渤海銀行。
『陸』 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率環比上升幾個百分點
2018年8月13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2018年二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
一、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穩步增長
2018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60萬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96萬億元,佔比37.0%,資產總額同比增長5.8%;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46萬億元,佔比17.7%,資產總額同比增長4.5%。
四、利潤增長基本穩定
2018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0322億元,同比增長6.37%,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55個百分點。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03%,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13.70%,較上季末下降0.30個百分點。
五、風險抵補能力較為充足
2018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余額為3.50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036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78.70%,較上季末下降12.58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33%,較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2018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5%,較上季末下降0.06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20%,較上季末下降0.07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3.57%,較上季末下降0.07個百分點。
六、流動性水平保持穩健
2018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為52.42%,較上季末上升1.02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2.19%,較上季末上升0.67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72.30%,較上季末上升1.13個百分點。
[1]按照監管規定,商業銀行應按照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前兩類為正常貸款,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正常貸款中,關注類貸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
『柒』 中國各銀行上半年已處置不良貸款8千億元嗎
2018年8月11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數據顯示,通過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障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近期貸款投放明顯加快。初步統計,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6237億元。
『捌』 2008-2014年四大行不良貸款環比,同比的比較,看趨勢情況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
銀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461億元,較年初增加541億元,不良貸款率1.04%,較年初上升0.04個百分點,達到近三年來最高水平。
這一比例下半年或還將上升。業內人士認為,在2009年大規模的信貸投放之後,目前已進入第五年還本付息期。此前累積的地方平台和地產風險或逐步顯現,鋼貿等過剩行業的貸款風險還未完全暴露,經濟下行壓力亦將波及銀行資產質量。
部分地區和行業不良貸款增長快
相較於銀監會披露的1.04%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值,銀行一季報顯示,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已有兩家超過均值,農行和交行一季度不良貸款率分別達到1.22%和1.09%;建行一季度不良貸款猛增55億元,1.02%的不良貸款率已逼近均值。
部分中小商業銀行一季度的不良貸款增長更快。一季度業績增幅最高的平安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81.05億元,增幅7.47%;興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14.52億元,比年初增長10.85%。
去年以來,部分地區、行業領域的不良貸款增長堪稱觸目驚心。以民營經濟、出口加工及國內外貿易為特色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成為「不良」爆發的「高危地帶」。
一位商業銀行人士告訴,據內部同業估算,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去年在浙江地區的不良損失已覆蓋其從2003年進入浙江省後十年以來的利潤總額。
「目前看來,今年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銀行人士表示。
以不良重災區之一鋼貿行業的相關貸款為例,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表示,2014年將是鋼貿風險大面積爆發的一年。鋼貿類貸款的情況跟其他行業有很大不同,其損失率非常高,若短期內全部暴露,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會急劇上升,對上市銀行來說難以接受。所以,銀行採取各種措施,體現在不良率上應該說有一定程度保留,2013年並沒有完全暴露,而損失狀況最終可能在2014年基本暴露出來。
銀行不良貸款小幅上升或是趨勢
2008年至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金融機構進行了大規模信貸投放,大部分貸款為5年期,到今年進入了集中還本付息期。
「一家銀行支行行長告訴我,他在2009年的時候給地方政府貸了一筆款,有一個項目,是一個縣級平台,他當時貸出1.5億,這個項目當時評估是3億左右,怎麼審查都是合格的。到了今年要還錢了,肯定還不了,這誰都知道。那怎麼辦?需要重新做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做8億,貸3億。這3個億就有問題了,這3個億是怎麼做的?其中1.5億是還本,就是2009年那筆貸款的還本,還有5千萬是還息,真正投入到這個項目裡面的就只有1個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對於融資數額大、回本期限長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而言,「借新還舊」是維持資金鏈的一個常用手段,保證企業融資鏈不斷裂也部分符合銀行利益,但也暴露了部分平台陷入資金緊缺、存在還本付息困難的窘境。下半年,隨著這部分貸款大規模進入還本付息期,銀行資產質量將面臨大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有可能延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貸款、地方融資平台以及一些產能過剩行業比如重化工業、鋼鐵、水泥等,「畢竟未來房地產要調整、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依靠高投資模式要轉變,相關的這些行業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會帶來行業內的洗牌,因為產能過剩是總量過剩,有一些經營能力差的企業,有可能會出問題,但並不是全行業都不行了。」郭田勇表示。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會小幅上升,現在產能過剩調整還沒有完成,還有一部分潛在的風險有暴露的可能性。在宏觀經濟運行的態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的情況下,銀行不良貸款小幅上升會是一個趨勢,目前看還在安全定義之內。」
他認為,不良貸款將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行業、周期性行業以及小微企業,行業和地區分布的特徵還會延續。
暫未施壓業績 核銷或加快
曾剛認為,目前盡管不良貸款在上升,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水平仍在可控范圍之內,繼續小幅上升也不會超過銀行風險承受能力,目前還沒對銀行形成太大考驗。
「一季度發布的上市銀行年報顯示,看起來盡管不良資產規模在上升,但他們的利潤情況還可以,一些銀行利潤增速降低,另一些其實在快速增長。最快的平安銀行增速超過40%。整體來看銀行業利潤保持不錯的增長速度。有盈利意味著有風險抵禦能力,利潤可以用來彌補風險。隨著結構調整的深入,資產質量還存在潛在的風險,從銀行的角度來講,在今年要管控好風險,盡量對一些不良資產加快處置速度。」曾剛表示。
「目前撥備率還很充裕,上市銀行基本在200%以上,短期內還不會影響到當期利潤水平。增長速度可能會有影響,但增長速度不完全取決於資產質量。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速度也在下降,受利率市場化加速,銀行利差收入在收窄,這也是導致利潤收窄的重要因素。資產質量還沒有惡化到沖減當期利潤的地步。」曾剛表示。
「銀行業績以前增速較快,現在下降也是很自然的。銀行在整個國家並不是高增長類的行業,盈利情況大致跟GDP相當或者比GDP高一點,未來可能還會下降。」郭田勇表示,「未來貸款增速如果加快,就要增加撥備,業績當然就會受影響,這種情況下對銀行的業績影響就會比較大。」
『玖』 哪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低
1.2015年3月最新公布結果,不良貸款余額的前三位依次為招行、浦發銀行和平安銀行;而興業銀行則以76.25億元的余額,超越華夏銀行升至第四位,與第三位的平安銀行也僅差0.12億元。不僅如此,興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雖然仍處於五家銀行中的最低值,但是不良貸款率的增長卻是最快的一家。
2.招行超越浦發,居不良貸款余額增長首位,已經公布的中報顯示,五家銀行的不良貸款毫無例外的「雙升」。而截止到2012年年底,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還是維持了下降的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招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49.25億元,比年初增加32.31億元。無論數額還是增加值都位於這五家銀行的首位。而去年年底,浦發銀行還以比2011年底增加31.1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53.42%的成績占據增長榜的首位。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也出現「雙升」。數據顯示,按五級分類口徑統計,該行後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112.58億元,比2012年年底增加23.18億元。
平安銀行上半年不良貸款余額76.37億元,較年初增加7.71億元,在五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增長排名中居第四位,僅比華夏銀行多增了0.45億元。
華夏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一直在股份制銀行中處於低位,截至6月末,華夏銀行不良貸款余額70.6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