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貸款分類工作底稿

貸款分類工作底稿

發布時間:2021-07-14 04:48:01

Ⅰ 貸款風險認定辦法

第二章 貸款風險分類的標准
第四條 評估貸款質量,採用以風險為基礎的分類方法(簡稱貸款風險分類法),即把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第五條 五類貸款的定義分別為:
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關註: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第六條 損失貸款的劃分標准
(一)借款人和擔保人經依法宣告破產,進行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
(二)貸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宣告失蹤或死亡,以其財產或遺產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
(三)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部分或全部貸款,或者以保險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
(四)經國務院專案批准核銷的貸款。
(五)借款人被依法撤銷、關閉、解散,並終止法人資格,經確認無法還清的貸款。
(六)借款人雖未依法終止法人資格,但生產經營活動已經停止,且借款人已名存實亡,復工無望,經確認無法還清的貸款。
(七)生產單位的經營活動雖未停止,但產品毫無市場,企業資不抵債,虧損嚴重並瀕臨倒閉,且政府不予救助,經確認無法還清的貸款。

第七條 使用貸款風險分類法對貸款質量進行分類,實際上是判斷借款人及時足額歸還貸款本息的可能性,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二)借款人的還款記錄;
(三)借款人的還款意願;
(四)貸款的擔保;
(五)貸款償還的法律責任;
(六)銀行的信貸管理。
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影響還款能力的非財務因素等。

第八條 對貸款進行分類時,要以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營業收入作為貸款的主要還款來源,貸款的擔保作為次要還款來源。

第三章 貸款風險分類的特殊規定

第九條 違規貸款的分類。違反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發放的貸款應至少歸為關注類。

第十條 自然人貸款的分類。自然人貸款必須堅持逐筆分類。可根據貸款方式和貸款逾期情況,採用自然人貸款分類矩陣,用簡易方法進行分類。
自然人貸款分類矩陣

---------------------------------------------
|逾期情況| | | | | |
| |30天以下|31-180天|181-360天|361-720天|721天以上|
|貸款方式| | | | | |
|----|-----|-------|--------|--------|------|
|質 押| 正 常 | 正 常 | 關 注 | -- | -- |
|----|-----|-------|--------|--------|------|
|抵 押| 正 常 | 關 注 | 關注/次級 | 次級/可疑 |可疑/損失 |
|----|-----|-------|--------|--------|------|
|保 證| 正 常 | 關 注 | 次 級 | 可疑 |可疑/損失 |
|----|-----|-------|--------|--------|------|
|信 用| 關 注 | 次 級 | 可 疑 | 可疑/損失 | 損失 |
---------------------------------------------

第十一條 抵債資產的分類。對已列入「以資抵債」科目的貸款應重點分析以資抵債資產的變現能力,可採用拆分方法進行分類,預計能夠收回的貸款,歸入次級類;收回不確定的和損失的貸款,分別歸入可疑類和損失類。

第十二條 重組貸款的分類。重組貸款是指銀行由於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或無力還款而對原借款合同還款條款作出讓步的貸款。需要重組的貸款應至少歸為次級類;重組後的貸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無力歸還貸款,應至少歸為可疑類。

第十三條 封閉貸款的分類。這類貸款應將其與虧損企業原有貸款分離開來,視同普通貸款單獨進行分類。借款人違反封閉運行原則,造成本息收回無保障的貸款,至少歸為次級類。

第十四條 貼現貸款的分類。認定貼現票據真實、手續合法完備、出票行(付款行)資信可靠,可將貸款風險視為零,歸為正常類;否則,至少歸為次級類。

第十五條 存單質押及外匯質押貸款的分類。認定質押合法有效的貸款,可歸為正常類;否則,至少歸為次級類。

第十六條 信用證、承兌匯票逾期墊付所形成的貸款的分類。此類貸款至少歸為次級類。

第十七條 在建工程項目貸款的分類。這類貸款應根據項目評估報告和外勤調查所掌握的情況進行分類。各方面情況正常,預期經濟效益可以實現的貸款,可歸為正常類。出現了不利於償還的因素,例如預計不能按計劃完工投產或工期已經延長,工程造價超概算需要增加投資和貸款,市場已發生不利變化,導致預期經濟效益受到一定影響的貸款,可歸為關注類;受到嚴重影響的貸款,至少歸為次級類。

第十八條 應收未收利息的分類。原則上按照本金的類別確定,表內應收利息至少歸為關注類;表外應收利息至少歸為次級類。但對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另行處理:本金能全部或部分歸還的客戶的欠息至少歸入次級類;實行試點城市兼並政策但又不在豁免政策之列的企業的欠息,至少歸為可疑類。

第十九條 信用卡透支的分類。可比照自然人貸款進行簡易分類。在信用額度內,不超過60天(含)的透支歸為正常類;在信用額度外或超過60天的透支至少歸為次級類;違規發放的協議透支至少歸為次級類。

第二十條 損失類貸款專項規定。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暫不劃為損失貸款:
(一)借款人雖已破產或已經法院裁決,但沒有按國務院規定辦理破產手續或不符合國務院關於規范破產有關文件規定,有以破產的形式逃廢銀行債務嫌疑的;
(二)借款人通過重組、租賃、轉讓、承包等名目逃廢銀行債務,債權銀行尚未依法起訴追索的貸款;
(三)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決定關閉或注銷,有行政干預逃廢銀行債務嫌疑的;
(四)借款人雖已資不抵債,但領導班子和職工基本穩定,大部分生產活動仍在進行;
(五)在未徹底清查之前,銀行違規從事賬外經營形成的風險貸款。

第四章 貸款風險分類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一條 整理貸款檔案資料。由管戶人員認真檢查貸款檔案資料是否齊全,包括客戶的基本情況、借款人和保證人的財務信息、重要文件、往來信函、借款人還款記錄和銀行催收通知、貸款檢查報告等,做好收集整理工作,為貸款風險分類做好准備。

第二十二條 開展現場和外勤調查。由管戶人員深入貸款戶,通過現場和外勤調查,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生產經營的真實情況。根據調查情況,調整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實事求是寫出外勤調查報告。

第二十三條 填寫貸款風險分類工作底稿,對借款人還款能力進行綜合分析。管戶人員在收集整理貸款檔案資料和外勤調查的基礎上,按照調整後的企業財務數據,填制貸款風險分類工作底稿,並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包括財務因素分析、現金流量分析、擔保因素分析、信用支持分析和非財務因素分析等。

第二十四條 組織信貸討論確定初分結果。由基層營業機構負責人或管戶部門負責人主持,組織相關人員,通過信貸討論初步確定貸款分類結果,寫出風險分類綜合分析報告。

第二十五條 認定分類結果。由支行級營業單位負責人主持召開有關部門參加的會議,根據分類人員提供的有關資料和初分結果討論研究,確定認定結果,簽署認定意見。

第二十六條 損失類貸款的審核認定。損失貸款無論每筆金額大小均報一級分行和總行認定。每筆損失1000萬元(含)以下的貸款,由一級分行認定,每筆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的貸款,由總行認定。各級行根據認定行的認定意見調整並最終確定損失類貸款的分類結果。認定行認定可以採取備案制和審批制,目前,具體操作程序、方法由各行結合實際研究暫定,總行將在實踐基礎上制定相應認定辦法。

第二十七條 貸款風險分類實行按季分類、按季調整、按季反映制度。對新放貸款及時分類;對借款人財務狀況或貸款償還因素發生重大變化的貸款及時調級;對維持原分類級別的貸款及時更新分類數據。自2000年起,按季上報分類結果。

第五章 貸款風險分類的工作職責

第二十八條 貸款風險分類要在各級行行長的統一領導下,由資產風險監管部門牽頭,信貸、會計、稽核、科技等部門分工負責,緊密配合,共同實施。

第二十九條 行長的職責:
(一)各級行行長對貸款風險分類工作負責;
(二)各級行行長要在規定的許可權內對貸款風險分類結果負責。

第三十條 管戶人員及信貸業務管理部門的職責:
(一)搜集和完善信貸檔案資料;
(二)對借款人開展現場和外勤調查,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的生產經營情況並寫出外勤調查報告;
(三)基層管理人員按照及時、真實、准確、完整的要求,記載和保管台賬並按月與會計部門核對賬目;
(四)參加由基層營業機構負責人主持的信貸討論並提出貸款風險分類的初步認定意見;
(五)填制貸款風險分類的各種表格,並負責中國農業銀行貸款風險分類認定表(工作底稿)的微機錄入工作;
(六)信貸管理部門要將貸款風險分類工作納入信貸管理范圍,根據分類原理和結果,適時調整和完善信貸管理規章制度,針對逐筆分類中反映的問題,相應提出改進措施和辦法。

第三十一條 資產風險監管部門的職責:
(一)負責制定貸款風險分類、監測、考核的政策、制度辦法;
(二)對分類結果進行連續監測、分析、考核;
(三)根據轄內貸款風險分類的實際狀況,按季寫出綜合分析報告,提出改進貸款風險分類工作和提高貸款質量的建議;
(四)對損失類貸款進行審核認定。

第三十二條 會計部門的職責:
(一)根據人行及財政部規定,負責制定全行統一的貸款風險分類會計核算辦法;
(二)基層會計人員要按上述辦法及時、真實、准確、完整地記載和反映貸款風險分類結果;
(三)負責填制反映貸款風險分類結果的各種會計報表。

第三十三條 稽核部門的職責:
(一)依據貸款風險分類認定的有關規定,組織對貸款風險分類工作的稽核檢查。
(二)對損失類貸款進行逐筆稽核。單筆損失1000萬元(含)以下的貸款由一級分行組織稽核;單筆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的貸款由總行組織稽核。

第三十四條 科技部門的職責:
(一)按照總行規定的格式,負責統計、匯總、上報貸款風險分類的各種報表;
(二)負責貸款風險分類硬體的配置、維護和管理,軟體的開發和完善以及技術支持。

第六章 貸款風險分類的檢查與管理

第三十五條 貸款分類是信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貸款分類過程中,必須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一)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信貸規章、制度和辦法;
(二)建立有效的信貸組織管理體制;
(三)實行審貸分離;
(四)完善信貸檔案管理制度,保證貸款檔案的連續和完整;
(五)改進管理信息系統,保證管理層能夠及時獲得有關貸款狀況的重要信息;
(六)督促借款人提供真實准確的財務信息。

第三十六條 各級行要保證貸款分類的信貸人員和復審人員具有必要的信貸分析知識,熟悉貸款分類的基本原理。要通過培訓和必要的措施保證貸款分類的質量。

第三十七條 各級行每年都要對轄內各營業機構貸款風險分類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並根據貸款風險分類工作完成情況給予相應的獎懲。

第三十八條 各級行要按照下查一級的原則,對分類情況及結果進行抽查,抽查面不少於機構數的10%。

第三十九條 一級分行要按季向總行上報貸款風險分類的有關報表和分析報告(季後5日內報出)。

第四十條 在推行貸款風險分類的過程中,對貸款按風險分類與期限分類進行雙軌監測,貸款質量仍按期限分類考核。待條件成熟後,可按風險分類進行質量考核,但仍需堅持對貸款期限進行統計監測和監督管理。

第四十一條 對貸款風險分類的結果及相關資料應嚴格保密,未經總行批准一律不得對外披露。

第四十二條 各分支行將分類結果報上級行的同時可根據人行要求,報送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農銀發〔1998〕111號《中國農業銀行貸款風險分類實施細則(試行)》自本辦法頒布之日起,停止執行。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制定、解釋和修改。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一、中國農業銀行貸款風險分類工作底

Ⅱ 審計工作底稿的種類和具體內容是什麼

底稿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損益類三大類
具體內容就是這幾類的會計科目

Ⅲ 基層信用社貸款五級分類工作存在哪些問題

一、存在虛假報表情況。公司類貸款提供的報表不夠真實,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數字與企業徵信系統不一致,企業現金流量表報表數據虛假,甚至個別企業不會編制現金流量表。
二、檔案不規范、資料不完整,甚至出現缺失現象。雖然各社都對企業客戶建立了一戶一檔,但存在資料不全的問題,個別社建立了一戶一檔,但分類工作底稿、分類認定表、借款合同與借款單位及擔保單位的資料分放,影響了一戶一檔的規范性、完整性;個別社信貸檔案沒有按規定進行保管,出現缺失現象。
三、貸後跟蹤檢查不及時。貸款發放以後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測的情形對貸款正常歸還產生不利影響,貸後跟蹤檢查就是為了及時防範風險而採取的有效措施。但通過檢查發現仍有貸款貸後跟蹤檢查不及時、不合規,為以後的貸款管理埋下了隱患。
四、農戶小額信用和農戶聯保貸款資料不全。農戶小額信用和農戶聯保貸款筆數多、金額小、難管理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各社普遍存在貸款檔案資料中只有借款人借款申請、身份證復印件,缺少家庭收入狀況、實有資產狀況證明,缺少還款歷史紀錄和所在村委會組織的意見等資料。
五、由於目前大部農村信用社人員年齡偏大,整體業務水平偏低,而貸款風險分類是以風險控制為中心的動態管理機制,客觀上要求認定人員必須全面、認真、准確地了解、掌握、分析與貸款有關的全部定性和定量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行業定位、發展趨勢以及擔保、抵押情況等等,而部分信用社的分類人員難以滿足這一要求,影響了分類的准確性、權威性和嚴肅性。有些貸款五級分類人員對分類原則、標准及條件模糊不清,僅憑主觀意願分類,導致五級分類偏離度過高。

Ⅳ 審計工作底稿中的一類,二類,三類,工作底稿是什麼意思

問自家單位的標准部吧,各所都不一樣

Ⅳ 審計工作底稿中長期借款檢查表和長期借款審定表怎麼填需要拿到什麼資料才可以填詳細一點,謝謝

Ⅵ 的工作底稿一般包括哪些

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證據的載體,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審計工作記錄和獲取的資料。它形成於審計過程,也反映整個審計過程。以下為大家介紹下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之審計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哪些內容與分類。
一、審計工作底稿主要內容
審計工作底稿通常包括總體審計策略、具體審計計劃、分析表、問題備忘錄、重大事項概要、詢證函回函、管理層聲明書、核對表、有關重大事項的往來信件(包括電子郵件),以及對被審計單位文件記錄的摘要或復印件等。此外,審計工作底稿通常還包括業務約定書、管理建議書、項目組內部或項目組與被審計單位舉行的會議記錄、與其他人士(如其他注冊會計師、律師、專家等)的溝通文件及錯報匯總表等。
二、審計工作底稿主要分類
審計工作底稿一般分為綜合類工作底稿、業務類工作底稿和備查類工作底稿。
1、綜合類工作底稿
綜合類工作底稿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計劃階段和審計報告階段,為規劃、控制和總結整個審計工作並發表審計意見所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它主要包括:審計業務約定書、審計計劃、審計總結、未審會計報表、試算平衡表、審計差異調整匯總表、審計報告、管理建議書、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聲明書以及注冊會計師對整個審計工作進行組織管理的所有記錄和資料。
2、業務類工作底稿
業務類工作底稿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實施階段為執行具體審計程序所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它包括:符合性測試中形成的內部控制問題調查表和流程圖、實質性測試中形成的項目明細表、資產盤點表或調節表、詢證函、分析性測試表、計價測試記錄、截止測試記錄等等。
3、備查類工作底稿
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對審計工作僅具有備查作用的審計工作底稿。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的設立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合營合同、協議、章程、組織機構及管理人員結構圖、董事會會議紀要、重要經濟合同、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驗資報告的復印件或摘錄。
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需要大量地編制或取得審計工作底稿,使得審計工作底稿成為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中最為普遍的專業工具,促進審計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Ⅶ 審計工作底稿的分類

根據審計工作底搞的性質和作用,可將其分為綜合類工作底稿、 業務類工作底稿和備查類工作底稿三類。

Ⅷ 審計銀行存款,要編制哪些工作底稿

銀行存款審定表、銀行存款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如果是正規的比較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還需要到銀行進行函證,一般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到銀行函證銀行需要收取200元的函證費,很多企業不願意,沒辦法。

Ⅸ 工作底稿的底稿類型

審計工作中的工作底稿是注冊會計師及其助理人員在審計工作(包括查證、驗資、鑒定、資產評估、咨詢等)全部過程中編寫和取得的各種資料的總稱。它是注冊會計師形成和出具審計報告的重要依據,是證明注冊會計師及其人員按照要求完成審計工作程序、履行工作職責的證據。審計工作底稿的所有權屬於會計(審計)事務所。

Ⅹ 審計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哪些內容與分類

你好,通常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和編制要點整理如下,請參考:
一、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
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主要包括:
1、審計項目名稱;
2、審計事項名稱;
3、審計過程和結論;
審計工作底稿記錄的審計過程和結論主要包括:實施審計的主要步驟方法;取得審計證據的名稱和來源;審計認定的事實摘要;得出審計結論及其相關標准。
4、審計人員姓名及審計工作底稿編制日期並簽名;
5、審核人員姓名、審核意見及審核日期並簽名;
6、索引號及頁碼;
7、附件數量。(審計證據材料)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要求
1、內容完整、真實,突出重點
2、觀點明確,條理清楚,用詞恰當,字跡清晰,格式規范
3、相關的審計工作底稿之間應當具有清晰的勾稽關系,相互引用時應註明索引號
4、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所附的重要審計證據材料應當由提供證據的有關人員、單位簽名或蓋章

閱讀全文

與貸款分類工作底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上海商業貸款利息 瀏覽:138
兩個手機號可以貸款兩次嗎 瀏覽:285
手機注冊貸款軟體可以注銷嗎 瀏覽:739
汽車抵押貸款深圳 瀏覽:475
小額貸款能做死帳嗎 瀏覽:603
關於二手房貸款和過戶 瀏覽:558
400萬公司流水能貸款多少 瀏覽:347
網上借貸平台憑身份證貸款嗎 瀏覽:716
2016農村無息10萬貸款 瀏覽:308
東京銀行貸款利率 瀏覽:766
威海市商業銀行網上貸款利息多少錢 瀏覽:398
蘇寧小額貸款公司是閃銀么 瀏覽:649
上海及時雨小額貸款法人 瀏覽:355
武漢公積金余額抵充貸款 瀏覽:407
阿拉善盟青年創業無息貸款 瀏覽:525
2006年甘肅省涉農貸款余額 瀏覽:817
銀行貸款買房必須要流水嗎 瀏覽:582
貸款工作收益 瀏覽:369
十月份商業貸款利率要調整嗎 瀏覽:314
上海首套房的貸款政策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