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聽說江蘇的鄉鎮企業規模很大 想請問什麼是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民投資為主,在鄉鎮(包括所轄村)舉辦的承擔支援農業義務的各類企業,屬於公有制經濟中的集體經濟。
鄉鎮企業的規模大意味著鄉鎮企業已經成為該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增長點,經濟效益、運行質量、整體素質都比較高。也就是說鄉鎮企業經濟條件好,市場競爭能力強。
② 什麼是江蘇省鄉鎮企業的主體
鄉鎮企業的主體就是,經濟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主題結構。研究主體目的就是為了
鄉鎮企業的主體的改造和主題結構的調整。
農民和鄉鎮企業是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主體。近兩年來,鄉鎮企業出現了高速的超常規增長,這一方面自有合理的經濟邏輯,另一方面也潛伏著一些經濟隱患,需要小心翼翼地進行觀察和分析。尤其需要認真分析投資機制體系——企業投資行為——宏觀投資效應之間的相關關系,以便矯正長期投資效應的目標差。
鄉鎮企業要以投資設廠、參股入股、收購兼並、技術轉讓等多種形式,加快向中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中西部地區的鄉鎮企業要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
③ 求浙江省鄉鎮企業貸款、鄉鎮企業增加值、地方支農支出統計數據
電子書《農村經濟綠皮書》
http://news3.xinhuanet.com/book/2004-03/09/content_1353230.htm
關閉問題的話懸賞分是會浪費噠
浪費是有罪噠
如果沒有你需要的回答
分分都給我吧~~~
謝謝你啦~~
好人丫~~
祝你好運!早日解決問題~
④ 江蘇省的經濟規模
江蘇經濟情況 工業 江蘇省的工業主導產業一直居於全國前列。江蘇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現已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體系,機械、汽車、電子、化工、紡織、冶金、建材、食品是江蘇工業的主導產業,並擁有一批骨幹企業和名牌產品。1998年,全省完成工業增加值317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農業 江蘇省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區,江蘇省1998年糧食總產達3415萬噸,肉類、水產品產量分別為277.5萬噸和282萬噸,園藝作物達到1500萬畝。 江蘇省的太湖豬、太湖鵝、高郵鴨、陽澄湖大閘蟹、碧螺春茶、泰興白果、白沙枇杷等名特產品,受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江蘇已設立12個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並大力開發綠色食品、水產養殖、旅遊農業等,使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涌現了鎮江丹徒龍山鰻業公司等一批農工貿一體化企業。 欣欣向榮的江蘇農村鄉鎮工業 江蘇是中國鄉鎮工業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尤其是蘇州、無錫、常州地區的鄉鎮企業,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水平高,發展開放型經濟的程度也較高,在全國享有盛譽。鄉鎮企業的產值在全省農村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已超過80%,在全省工業經濟總量中比重超過60%。鄉鎮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為農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為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吸納了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改變了農村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縮小了城鄉差距,加快了農村現代化的步伐。 交通 鐵路運輸日益便捷。江蘇境內以南京、徐州為樞紐,有北京至上海、南京至蕪湖、連雲港至烏魯木齊三條鐵路干線通過。旅客列車可直達國內40多個大中城市,快速火車由南京至上海僅需2小時30分鍾。江蘇省還成立了地方鐵路公司,修築縱貫全省的鐵路,現已修至蘇北腹地的淮陰市。東起連雲港的新亞歐大陸橋自1992年底開通以來,已承擔了95%以上的過境運輸業務。 通訊 江蘇省郵電綜合能力居全國第二位。目前,江蘇已建成以光纜為主、數字微波為輔的長途傳輸干線網,採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SDH—同步數字傳輸技術,實現了鄉以上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移動通信覆蓋全省並實現全國漫遊,無線尋呼實現全省聯網,數據通信、多媒體通信等現代通信業務不斷推出,郵政「綠卡」、特快專遞、郵送廣告、鮮花禮儀電報等郵政新業務廣泛使用,全省綜合通信能力居全國第二位,並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村村通電話。1998年全省局用交換機總容量1250萬門,電話用戶約890萬戶,其中行動電話140萬戶,電話普及率達18.3% 第三產業 1998年,江蘇省第三產業持續發展,全年增加值為2542.9億元,較上年增長13%。金融保險、商品流通、房地產、旅遊及信息咨詢、法律服務等門類,已逐步向社會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目前,江蘇第三產業已擁有「海外企業集團」、「舜天集團」、「江蘇匯鴻集團」、「蘇州物貿集團」和「金陵飯店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 江蘇省已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有機結合的市場體系框架。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6018個,年成交總額3182.4億元。1998年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成交額穩步增長;生產資料市場平穩發展,全省現有生產資料市場696個;商品交易市場貨源充足,買方市場特徵進一步顯現。 1998年,全省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市場已達338個,超10億元市場42個,其中,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常熟招商城超100億元。 江蘇省金融、保險事業發展良好。到1998年底,全社會各項存款余額為6578.8億元,貸款余額5063.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898.7億元和609.9億元。經國家批准,江蘇省現已在南京設立了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
⑤ 江蘇省委組織部,鄉鎮企業職工被錄用為公務員,工齡如何計算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6江蘇公務員考試
A類筆試科目:《公共基礎知識》(A)、《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申論》三科;
B類筆試科目:《公共基礎知識》(B)、《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兩科;
C類筆試科目:《公共基礎知識》(C)、《行政職業能力測驗》(C)兩科。
報名、照片上傳時間:2月15日09:00~2月21日16:00;
資格初審時間:2月15日09:00~2月22日16:00;
繳費時間:2月15日09:00~2月23日16:00。
成績查詢時間:預計是考後一周左右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http://js.offcn.com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⑥ 鄉鎮企業發展狀況
中國鄉鎮企業的發展成就及展望
張桐
返回上頁
--------------------------------------------------------------------------------
一、中國鄉鎮企業的發展已取得了輝煌成就:
1.總產值和增加值逐年增加。
全國鄉鎮企業總產值:1990年8462億元;1995年68915億元;2000年增加到116150億元,比1995年增加68.5%,十年來增加12.7倍,平均每年遞增29.9%。
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1990年2504億元;1995年1595億元;2000年增加到27156億元,比1995年增加86.6%,十年來增加9.8倍,平均每年遞增26.9%。「七五」計劃期間(1986-1990年)平均每年遞增37.0%;「八五」計劃期間(1991-1995年)是飛速發展時期,平均每年遞增42.3%;「九五」計劃期間(1996-2000年)增幅下降,平均每年遞增13.2%,2000年比上年只增長9.14%。
2000年鄉鎮企業增加值按省市排序,前五位的是:浙江2839億元,山東2659億元,江蘇2443億元,廣東2188億元,河北2010億元;其它省市排序是:湖南、遼寧、河南、福建、湖北等省為1000-1900億元;內蒙古、四川各為850多億元;安徽、上海600多億元;吉林、陝西500多億元;山西、江西400多億元;廣西、天津350多億元;黑龍江、雲南、重慶、北京200多億元;貴州、甘當時60多億元;新疆74億元;海南40億元;寧夏38億元,青海17億元。
2000年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占農村社會增加值的64%,佔全國國民經濟增加值的30.4%。
2000年全國鄉鎮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8812億元,佔全國國民經濟工業增加值的47.3%,全國工業增加值中接近一半是鄉鎮企業創造的。
2.固定資產穩定增加。
全國鄉鎮企業固定資產原值:1990年2857億元;1995年12841億元;2000年增加到26224億元,比1995年增加1倍,十年來增加8.2倍,平均每年遞增24.8%。
2000年按固定資產原值排序,前五位的省是:廣東、浙江、山東、江蘇、河北。
3.營業收入和利潤大幅度增長。
全國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990年8614億元;1995年57299億元;2000年增加到107834億元,比1995年增加88.2%,十年來增加11.5倍,平均每年遞增28.7%。
2000年全國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的縣有1614個;5億元以上的鄉有4920個;1億元以上的村有9101個。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的鄉鎮企業有4121個。
全國鄉鎮企業實現凈利潤:1990年318億元;1995年3697億元;2000年增加到5883億元,比1995年增加59.1%,十年來增加17.5倍,平均每年遞增33.9%。
實現凈利潤總值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北、浙江、河南、山東、遼寧。
2000年全國盈利的鄉鎮企業有2012萬個,佔96.4%,有3.6%的企業虧損,虧損面較前幾年明顯減少。
4.上交稅金逐年增加。
全國鄉鎮企業上交稅金:1990年283億元;1995年1280億元;2000年增加到1996億元,占國稅收入總額的15.8%,比1995年增加55.9%,十年來增加6倍,平均每年遞增21.6%。
2000年上交稅金前五位省排序是:浙江、江蘇、廣東、山東、河北。
5.出口創匯成就顯著。
2000年全國經營出口的鄉鎮企業有13.95萬個,出口產品生產總值9552億元。
全國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飛速增長,1990年462億元;1995年5395億元;2000年增加到8669億元,合1048億美元,比1995年增加60.7%,十年來增加19.3倍,平均每年遞增35.2%。
2000年出口交貨值前一位省排序是: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山東。
2000年鄉鎮企業的出口總額佔全國商品出口總額的42%。
6.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
2000年全國鄉鎮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21183元/人,比1990年提高94.5%,比1995年提高86.7%。
2000年全員勞動生產率最高的省市排序是:上海4.27萬元/人,遼寧3.76萬元/人,浙江3.22萬元/人,天津2.92萬元/人,江蘇2.85萬元/人。
全國鄉鎮企業人均創利稅,1990年1092元;1995年4128元;2000年6145元,比1990年增加4.6倍,比1995年增加48.9%。
7.全國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
全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990年9265萬人;1995年12862萬人;1996年增加到13508萬人;2000年減少到12820萬人,比1990年增加3555萬人。
鄉鎮企業近十年來,有7年每年從農村吸納富餘勞動力,1991年吸納344萬人,1992年吸納972萬人,1993年吸納1764萬人,1995年吸納844萬人,1996年吸納646萬人,1999年吸納167萬人,2000年吸納116萬人。
8.支農建農貢獻大。
2000年全國鄉鎮企業支農建農資金總額在167億元,比1990年增加89億元,比1995年增加95億元。十年來鄉鎮企業支農建農資金增長1.1倍,平均每年遞增7.9%。
支農建農資金最多的前五位省排序是:湖南、浙江、河南、河北、山東。
2000年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得到收入76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3.7%。
二、未來鄉鎮企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鄉鎮企業將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鄉鎮企業要加快發展科技教育、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進一步發展外向型企業;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發展鄉鎮企業要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快中西部鄉鎮企業的發展。
實現以上各項戰略措施有《鄉鎮企業法》的保障,我國鄉鎮企業必將持續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引導鄉鎮企業推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實現健康發展,加快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把引導鄉鎮企業合理聚集、完善市場體系、發展產業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等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改革小城鎮戶籍制度。」
鄉鎮企業第十個五年計劃提出到2005年,全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要增加到1.37億人,鄉鎮企業增加值每年增長10%,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每年增長8%。如果鄉鎮企業增加值按每年10%,到2005年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將達到43800億元,鄉鎮企業的人均增加值將達到31970元。
同時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鄉鎮企業將再吸納880萬個農村勞動力,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將進一步提高。展望未來,中國鄉鎮企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⑦ 進兩年全國鄉鎮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貸款的比重是多少
比重太小了,因為在全國目前來說支持三農的金融機構只有"農信社"一家,其他的金融機構只是表面上說說,從沒有實質的涉及過三農.
⑧ 國家對鄉鎮企業有什麼扶持優惠政策
(一)、資金信貸:國發(1993)10號文件《關於促進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發展的決定》規定:可以多渠道籌集資金,各地可以建立鄉鎮企業發展基金。國發(1992)19號文《關於批轉農業部",關於推動鄉鎮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報告「的通知》規定:各級財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資金支持發展鄉鎮企業。中發[1997]8號文件規定:鼓勵和重點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鄉鎮企業,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專項貸款東西合作示範項目貼息貸款、少數民族地區鄉鎮企業貼息貸款及扶貧開發貸款等,都要及時足額到位,並逐步有所增力;各銀行、信用社和其它非銀行金融組織要按照」區別對待,擇優扶持,效益優先「的原貝則,積極支持鄉鎮企業的發展,逐年增力信貸投入;各級政府每年應安排一定數額的財政周轉金,重點扶持鄉鎮企業的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出口創匯和農副產品加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鼓勵和支持各級人民政府建立鄉鎮企業發展基金。 (二)、稅收:中發(1995)6號文件規定:從1995年起,國家不再對鄉鎮企業徵收'交通能源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調節基金';繼續執行國務院關於對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免徵固定資產方向調節稅的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6]28號文件)規定:鄉鎮企業按應繳所得稅額減征10%,用於補農建農和補助農村社會性開支;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新辦的鄉鎮企業,可在3年內減征或免徵企業所得稅,並享受稅法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在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工程示範項目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但不得短於以下年限:房屋、建築物為20年,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工程示範項目為新辦並在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後,可以減征企業所得稅3年。中發[1997]8號文件規定:對於國家規定扶持鄉鎮企業或適用於鄉鎮企業的各項稅收減免政策,都要切實兌現。鄉鎮企業用於補農建農和補助農村社會性的開支,在應繳所得稅額中相應減征。中西部地區的鄉鎮企業,只要產品質量高,銷路好,又有治理污染和保護資源、環境的可靠措施,不受項目規模大小限制,均可免徵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新辦的鄉鎮企業,可在3年內減征或免徵企業所得稅,並享受稅法規定的稅收優惠。 (三)、技術改造:國發(1992)19號文件規定:加快鄉鎮企業的技術改造。對鄉鎮企業集體骨幹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偏低的,可以適當提高。要把鄉村集體骨幹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新產品開發項目、科技開發項目,列入各級有關部門的技改、科技和新產品開發計劃;國發(1993)10號文件規定:允許多鎮企業從銷售收入中提取:1%作為企業技改和新產品開發資金;中發(1995)6號文件規定:允許鄉鎮企業從成本中據實列支用於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的費用。中發[1997]8號文件規定:對鄉鎮企業的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和科技開發項目,有關部門要給予必要的支持。要逐步加大對農副產品加工、農用工業、出口創匯和符合條件的大中型鄉鎮企業的貸款和投資支持力度。新產品開發和科技開發所需資金按規定據實列。可按國家有關規定適當提高鄉鎮企業固定資產年折舊率。鄉鎮企業要」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加快科技進步步伐。 (四)、人才職稱:國發(1987)6號、8號文件規定:放活科研院所,放活科技人員,允許其與鄉鎮企業進行聯合,科技人員可以到鄉鎮企業工作。國發(1993)19號文件規定:鄉鎮企業是大中專畢業生最能大顯身手的場所之一。國家教育部門要鼓勵大中專生畢業生到鄉鎮企業就職,對新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凡是能到鄉鎮企業工作的,要繼續保留國家幹部身份,行政關系保存在縣鄉鎮企業主管部門或人才交流中心,免除見習期,其工資在不低於國家規定標準的前提下,由企業自行確定。為了提高鄉鎮企業的整體素質各有關大中專院校要為鄉鎮企業定向培養人才,並列入各級教育部門的計劃;有條件的大專院校,要增加適用於鄉鎮企業的專業;通過職業教育,不斷擴大鄉鎮企業的人才後備資源。農人發(1995)36
⑨ 蘇南鄉鎮企業數量多少 江蘇省鄉鎮工業志
已經開工投產的企業6761家,佔全國已開工投產的鄉鎮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總數的22.70%。
⑩ 如何查詢企業貸款余額
查詢企業貸款余額可以有很多途徑:
(1)審計過的最新的財務報表,
(2)貸款卡內的信息。貸款卡內的信息是相對數據是相對可以查詢到企業最新的貸款余額。
(3)給貸款銀行打電話查詢即可。
貸款余額指:
(1)至某一節點日期位置,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 貸款余額不是貸款數額,貸款數額是指合同數額,是一個不變的數額。
(2)貸款總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銀行的考核指標中有存貸比,即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不能超過75%,否則就會違規,並存在很大風險,存款余額為負債指標,貸款余額為資產指標。
(3)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