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
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截至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3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全年新增貸款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
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長穩定,中長期貸款增速維持高位。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為157.07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全年增加17.72萬億元,同比多增9515億元。
工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高增速。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8%,全年增加4.82萬億元,同比多增1.21萬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61.48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全年增加6.78萬億元,同比多增1.11萬億元。房地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3%,全年增加4.89萬億元,同比多增1.09萬億元。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余額為37.57萬億元,同比增長15%,全年增加4.89萬億元,同比多增1.09萬億元。
普惠金融各領域貸款增長較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29.4萬億元,余額同比增長23.5%,全年增加5.61萬億元,同比多增1.03萬億元。
綠色貸款高速增長,年末余額為30.08萬億元,同比增長36.5%,高於各項貸款增速26.4個百分點。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10.43萬億元和9.81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3%。
涉農貸款持續增長,年末余額為56.6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全年增加7.43萬億元,同比多增1.21萬億元。
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放緩,年末余額為12.88萬億元,同比增長1.5%,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8.17萬億元,同比下降1.6%。房地產貸款余額為52.63萬億元,同比下降1%,增速比上年末低2.5個百分點。
貸款支持科創企業力度較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本外幣貸款余額為2.45萬億元,同比增長21.9%,高新技術企業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3.64萬億元,同比增長15.3%。
住戶消費貸款增速回升,經營性貸款保持較快增速。住戶貸款余額為80.1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全年增加4.33萬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為19.77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全年增加1.75萬億元。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為2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7.2%,全年增加3.23萬億元。
㈡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