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析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現狀怎樣用2015年年度財務報告用圖表表示
(一)會計信息可靠性差。商業銀行衡量業績的指標有很多,從而為其提供了盈餘管理、人為地處理會計信息的機會。商業銀行所披露的會計信息,對於公司治理等
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透明度較低,一些商業銀行對於未達標的指數進行�假記載,例如對於貸款質量評級以及資本充足率的高估,有的對數據及其他信息進行誤導
性陳述或披露信息不完全,等等。以上現象使得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的可靠性降低。
(二)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統一標准。隨著商業銀行的快速發
展,中國人民銀行為了提高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法規和標准。這些准則的實施對於提高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
用。但是,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我國的商業銀行會計准則還很不規范。比如,在國際會計准則中,將風險具體分為了信貸風險、貨幣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
和公允價值五個方面。而我國商業銀行對表外資產以及同業拆借方面的風險信息難以准確披露。
(三)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當前會計制度和會計准
則尚不能完全保證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披露,突出表現為財務信息是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而非財務信息的披露則十分�乏。許多非財務信息如背景信息、
預測性指標等,也無法反映信用證、表外擔保業務、銀行金融機構相互拆借、銀行承兌匯票等方面的風險。這些指標也是投資者應該獲知的重要信息,但是部分商業
銀行採取避重就輕的方法,故意誇大或者隱瞞事實,誤導投資者;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披露的會計信息對會計報表附註的披露不充分。報表附註是會計信息的重要組
成部分,是會計報表的重要補充。而會計報表附註的不完全,直接導致了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充分。現行的會計制度不能准確反映商業銀行常規貸款以外的風險。不少
上市公司不是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種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股東應該具有的權利,而是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因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處於一種被動應付
的局面。這主要表現為公司對應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採取避重就輕的做法,故意誇大和隱瞞部分事實,誤導投資者,有的公司甚至對一些重大事件不予
披露。
(四)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商業秘密和金融安全問題。商業銀行的信息披露側重於維護投資者的知情權,它應有別於中心銀行側重於保護存款
人利益和維護金融安全所要求的信息採集。中心銀行提取的監管信息中,有一部分可能涉及到商業銀行的商業秘密甚至是國家的金融安全問題。從維護商業銀行和國
家利益出發,它是不適合向市場作公開披露的。例如,中長期貸款比例、境外資金運用比例、國際商業借款比例等。
(五)會計信息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
1、商業銀行會計核算工作不健全。例如,會計科目設置不合理,對利息收入的確認計量存在缺陷,導致賬面利潤不實。我國一些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在國際市場上
從事衍生金融產品的交易了,但我國尚無關於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統一要求;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忽視了現金流量信息,除少數上市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開始嘗
試編制與提供現金流量表以外,國有商業銀行和大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沒有開始著手編制。而且對於表外信息披露不充分。
2、謹慎性原則運用不
足。在制定和選擇會計政策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謹慎性原則有許多方面。例如,提取各種資產減值准備、對固定資產加速計提折舊,等等。及時足額提取貸款呆賬准備
金,為商業銀行提供彌補貸款損失的來源,是商業銀行貫徹謹慎性原則,實現穩健經營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3、我國缺乏國外商業銀行以普通准備
金、專項准備金和特別准備金互為補充、「三位一體」的貸款呆賬准備金結構。首先,貸款呆賬准備金制度不能真正符合謹慎性原則;其次,計提比例偏低,與我國
商業銀行的高風險不相稱。由於目前大部分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商業銀行承擔著很高的風險,不良貸款占貸款余額的比例遠高於1%,現行1%的計提比例與我國高
比例的不良貸款是極不適應的。1%的計提比例只會使「呆賬准備金」賬戶發生「透支」、入不敷出,根本無法抵禦風險損失,不利於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第三,
核銷不及時,我國呆賬的認定和核銷受到嚴格的限制。呆賬准備金的核銷要上報總行,總行每年須與財政部協商,確定呆賬准備金的核銷總額。商業銀行各分支機構
未經總行批准不得核銷呆賬。對呆賬的認定和核銷的條件非常嚴格,使得銀行即使持有一些呆賬准備,因為受許多確認條件和核銷程序的嚴格限制也不能用於沖銷呆
賬,或者是沖銷不及時。
❷ 什麼是貸款余額與商業銀行資本余額
貸款余額是指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資本余額是指資產部分,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存貨、其他貨幣資金等可以隨時變現的資產。
貸款數額是指借款人與放款人簽訂的合同數額,是一個不變的數額。貸款總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是企業在會計期末其貸方發生額的合計數,它表示企業向銀行舉債或融資的總額。貸款余額是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銀行資本,指商業銀行自身擁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資金,是銀行從事經營活動必須注入的資金。從所有權看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銀行資本家投資辦銀行的自有資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資本。借入資本是銀行資本的主要部分。從經營借貸資本並以自身資本用作借貸資本看,銀行資本屬於借貸資本的范圍;從經營一種資本主義企業並獲得平均利潤來看,銀行資本又具有職能資本的特點。
❸ 什麼叫貸款余額
貸款余額就是銀行的貸款數額。比如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和比例不得超過75%。我國銀行資產主要來源依靠吸收公眾存款,銀行日常經營是保證存款人提款。
❹ 在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多少
商業銀行的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不過現在不考核了
❺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 11782 15853 18400 22700 27030 36100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增長比例 42.67% 34.55% 16.07% 23.37% 19.07% 33.56%
❻ 請問什麼是貸款余額
金融術語,
貸款余額就是銀行的貸款數額。比如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和比例不得超過75%。我國銀行資產主要來源依靠吸收公眾存款,銀行日常經營是保證存款人提款。
❼ 國內商業銀行各項貸款余額,不良貸款比率,個人貸款總額,不良貸款比例。2011年,2010年的都行,多謝啦
2010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表單位:億元、%
2010年
一季度末
二季度末
三季度末
四季度末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不良貸款
4701.2
1.40%
4549.1
1.30%
4354.2
1.20%
4293.0
1.14%
其中:次級類貸款
1786.6
0.53%
1673.3
0.48%
1562.6
0.43%
1591.6
0.42%
可疑類貸款
2288.8
0.68%
2226.7
0.64%
2120.7
0.59%
2042.7
0.54%
損失類貸款
625.8
0.19%
649.1
0.19%
670.9
0.19%
658.7
0.18%
不良貸款分機構
主要商業銀行
4009.6
1.41%
3839.8
1.30%
3674.1
1.20%
3646.1
1.15%
大型商業銀行
3400.0
1.59%
3247.7
1.46%
3087.3
1.35%
3081.0
1.31%
股份制商業銀行
609.6
0.86%
592.1
0.80%
586.7
0.76%
565.1
0.70%
城市商業銀行
365.9
1.19%
360.7
1.11%
339.1
1.00%
325.6
0.91%
農村商業銀行
265.8
2.47%
288.2
2.34%
284.4
2.16%
272.7
1.95%
外資銀行
59.8
0.74%
60.4
0.72%
56.6
0.65%
48.6
0.53%
註: 商業銀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主要商業銀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
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銀行、
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
行、渤海銀行。
❽ 請問如何計算我國商業銀行貸款余額哪裡可以找到先關的一些數據
國家統計局網上去看看
❾ 我國商業銀行的現狀
根據《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分析,作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國內首批民營銀行試點何時「出籠」,則被頻頻提及。就在千呼萬換之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回應說,目前已確定5個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分別由參與設計試點方案的阿里巴巴、萬向、騰訊、百業源、均瑤、復星、商匯、華北、正泰、華峰等民營資本參與試點工作。業內預計將會有5家民營銀行在年內成行。
就在稍早之前,一個余額寶已經令傳統銀行「如臨大敵」,紛紛聯手「剿殺」而後快,而如今民營資本獲批進入金融領域,更是讓傳統銀行業雪上加霜,這無疑會給當前傳統銀行業和傳統監管方式帶來「極大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傳統民間資本外,這次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金融巨頭也參與到民營銀行試點中來。筆者認為,馬雲曾經立誓要「做攪局的鯰魚,改變銀行」的豪言恐不幸成為現實,傳統銀行業唯有絕地反擊,已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