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要給汶萊無償援助40億美元。真的假的
中國與東盟在變革中前行_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網
2011年11月16日 ... 中國向越南; 泰國; 寮國; 柬埔寨; 汶萊; 新加坡; 菲律賓; 緬甸; 馬來西亞 等國
提供了總額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出口信貸和緊急無償葯品援助。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向泰國等國提供了總額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出口信貸和緊急無償葯品援助。這一年,中國與東盟領導人發表《聯合宣言》,確定了睦鄰互信夥伴關系。2002年,雙方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正式啟動。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和東盟加強合作,共同努力為彼此經濟增長作出貢獻。2009年簽署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向外界發出了中國和東盟各國願同舟共濟,攜手抗擊金融危機,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明確信號。2010年1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如期建成,極大促進雙邊貿易的同時,減少了雙方受歐美等傳統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回顧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印尼加查馬達大學亞太研究所創始人之一斯里·阿迪寧西說,東盟「10+1」、「10+3」等合作極大增強了東盟與這些國家的經濟互補。中國是東亞經濟的軸心,也是世界經濟一大支柱,東盟國家注重與中國在地區的合作,這對於它們在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實現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從1991年到2010年,中國-東盟貿易額從79.6億美元增長到2928億美元。今年前10個月已突破2959億美元,有望再創新高。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躍升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飛速發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讓雙方從中獲利。
㈡ 簡述利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組織貸款援助資金的工程范圍
法律分析:
1.使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2.使用外國政府及其機構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貸款主要用途在於基礎設施、人類基本需要、環境保護、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等領域的項目,一般性工業項目原則上不能使用本貸款。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主要有3種類型: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其中,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資金在國家財政項下支出,優惠貸款由中國政府指定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提供。中國對外援助堅持平等互利,注重實效,與時俱進,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多年來,中國在致力於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向經濟困難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擔相應國際義務。
法律依據: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 第六條 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資金的項目的范圍包括:(一)使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貸款資金的項目;(二)使用外國政府及其機構貸款資金的項目;(三)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援助資金的項目。
衍生問題:
中國對外援助資金類型有哪些 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主要有3種類型: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其中,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資金在國家財政項下支出,優惠貸款由中國政府指定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提供。中國對外援助堅持平等互利,注重實效,與時俱進,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㈢ 中國60年代對外援助情況
老大們 60年代的中國你知道是什麼樣子嗎? 還搞那麼多的援助出來了,60年代初,中國自然災害加上與前蘇聯關系不和,國內貧窮,吃飯都有問題,在中期時對於一貫喜歡愛面子的中國援助了:
1、援助阿爾巴尼亞:
援建了大量的企業,
中國給了阿國9億元人民幣.
2、越南:
對於越南,中國除了經濟援助,更多的是無償的作戰和勞務援助。中國軍人除了在一線作戰之外,還在承擔通信、後勤、築路、掃雪,甚至還承擔了為他們的農民挖溝、種地等事情。
中國還援助了槍21.8萬支,大炮8630門,工兵、通訊器材、衣物、大米、葯品、汽油、機車……
越南人1978年發起的對華戰爭中,他們用中國人送去的槍炮作武器,用中國人援助的成袋成袋的大米作支槍的架子和掩體的材料,來射殺中國的軍人!……
3、朝鮮:
為朝鮮,支出了6億元的戰爭費用,500萬噸作戰物資,很多中國兒女的性命……
1996年5月,援朝2萬噸糧食;1999年6月,援助15萬噸糧食,40萬噸煉焦煤;2001年3月,朝在接待曾慶紅到訪時對我國「提供無償援助表示感謝」。給的什麼,給了多少,不詳;2001年9月,朱邦造答記者時說,在中國元首訪朝之際,要給朝方提供「糧食及物資援助」,數量不詳。……
在60年代後期,中國國內就忙不過來了,國內鬧起文革,專心的處理起所謂的國內階級矛盾~~ 10年文革遠比這些援助損失大的多啊~~ 讓俺們中國至少倒退了20年左右~~!
㈣ 中日建交後,日本國歷年來對中國的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
1979年12月5日,大平正芳首相訪華,承諾向我提供第一批政府貸款。從這年起,日本政府開始向中國提供日元貸款。
日本向我國提供的政府貸款約占我同國外官方資金合作的40%以上,居首位。自1979年起日本共向我提供四批日元貸款,合計25809億日元。第一批日元貸款(1979-1983年)3309億日元;第二批日元貸款(1984-1990年)4700億日元;
第三批日元貸款(1990-1995年)8100億日元;第四批日元貸款分為批(1996-1998年)5800億日元、(1999- 2000年)3900億日元。
此外,1979年至1995年日本向我國提供三批能源貸款,合計17000億日元。第一批能源貸款4200億日元;第二批能源貸款5800億日元;第三批能源貸款7000億日元。
自1979年至2000年3月,日本政府對我國提供無償援助共計1153.56億日元。2002年3月,日本政府決定大幅削減對華日元貸款,2001年度的對華日元貸款數量削減為1,600億日元,與上年相比減少25%。
2006年日本向中國提供623億日元貸款.2007年為463億日元.許多年份的資料都查不到了,只查到至2004年,日本一共向中國提供了大約35000億日圓的貸款.再加上2006 2007的和無法查到的2005年的(參考2006 2007也可以知道2005大約700-800)。
37000億日圓.摺合人民幣3000億。但是匯率我是按今天的算的,1979年跟現在的匯率肯定不一樣,這筆貸款放到今天,應該值7000-10000億人民幣。
(4)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擴展閱讀:
中日兩國盡管社會制度不同,應該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關系。兩國邦交正常化,發展兩國的睦鄰友好關系,是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也是對緩和亞洲緊張局勢和維護世界和平的貢獻。
(一)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
(二)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決定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關系。兩國政府決定,按照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在各自的首都為對方大使館的建立和履行職務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並盡快互換大使。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各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系。
根據上述原則和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兩國政府確認,在相互關系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
(七)中日邦交正常化,不是針對第三國的。兩國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為了鞏固和發展兩國間的和平友好關系,同意進行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為目的的談判。
(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為進一步發展兩國間的關系和擴大人員往來,根據需要並考慮到已有的民間協定,同意進行以締結貿易、航海、航空、漁業等協定為目的的談判。
㈤ 中國援助非洲用的是美元還是人民幣
中國援助非洲用的是人民幣。
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主要有3種類型: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其中,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資金在國家財政項下支出,優惠貸款由中國政府指定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提供。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助金額達2562.9億元人民幣,其中無償援助1062億元,無息貸款765.4億元,優惠貸款735.5億元。
對外援助支出是國家財政支出的一部分。援外預算資金由財政部按預決算制統一管理。商務部及國務院其他參與對外援助管理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具體管理本部門的援外資金。
對外援助政策
1、堅持幫助受援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
實踐證明,一國的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為受援國培養本土人才和技術力量,幫助受援國建設基礎設施,開發利用本國資源,打好發展基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獨立發展的道路。
2、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信各國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不把提供援助作為干涉他國內政、謀求政治特權的手段。
3、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
中國堅持把對外援助視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注意實際效果,照顧對方利益,通過開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促進雙邊友好關系和互利共贏。
4、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在援助規模和方式上,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依據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結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㈥ 中國對外援助到底有多少
中國對外提供援助是為了幫助受援國發展民族經濟,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獨立,促進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關系和經貿合作。
一、中國對外援助的基本情況
中國對外援助始於1950年。截至2003年底,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已達146個。50多年來,中國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成了1740個項目,涉及農業、水利、紡織、造紙、化工等多種領域,累計派出援外工程技術人員約55萬人次。
除上述成套項目援助外,中國還在援款項下,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援助和各類技術援助。自1983年以來,中國向100多個國家和10多個國際及區域組織提供了技術援助。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264多期,培訓技術人員6500多人,涉及農業、畜牧業、漁業、小水電、機械、能源、醫療衛生、環保、氣象、沙漠治理、糧食加工等幾十個專業。此外,自1998年至2003年底,中國政府還為發展中國家舉辦"經濟管理官員研修班"35期,共有來自106個國家的751名經濟管理官員參加研修活動。
二、中國對外提供援助的主要方式
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優惠貸款。
1、無償援助方式
無償援助主要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中、小型社會福利性項目,如醫院、學校、低造價住房、打井供水等。此外,無償援助還用於提供物資援助、人道主義緊急救災援助及人才培訓等。
2、無息貸款方式
無息貸款主要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一些基礎設施和民用設施項目。在過去50多年裡,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了一大批公共民用設施。今後,為滿足受援國的迫切需要,中國政府還將保留適當比例的無息貸款,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這類項目。
3、優惠貸款方式
優惠貸款是中國政府指定的金融機構對外提供的具有政府援助性質的中、長期低息貸款。優惠利率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之間的利息差額由中國政府進行補貼。
優惠貸款主要用於中國企業與受援國企業合資合作建設、經營當地需要、又有經濟效益的生產性項目,或提供中國生產的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等。
中國與受援國合資企業、受援國企業或經受援國同意的中國企業都可申請使用優惠貸款,但項目必須經過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受援國借貸機構進行評估認為可行後才能放貸。優惠貸款是具有援助性質的貸款,因此主要向經濟困難的發展中國家提供。
除以上三種主要援外方式外,中國政府還面向非洲國家設立了"投資專項資金" 和"非洲人力資源開發基金"。前者用於支持和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到非洲國家投資,開展互利合作;後者用於幫助非洲國家培訓各類管理和技術人才等。
http://www.bjyouth.gov.cn/special/200508zyz/5/58895.shtml
具體的內容請看下面這個網站(我擔心我要粘貼過來系統會給我刪除掉)
http://www.gzbgy.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4334
㈦ 中國援助教育的意義
傳統上我們認為捐贈就是做好事,道德高尚,但我覺得捐贈的背後其實是捐贈人一種財富觀的體現。
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一部分合法財富捐贈給陌生人?從使用我們合法財富的角度來說,捐贈10元與用10元來購買一個雪糕,其實是沒有本質區別的,都是一種花錢方式。
但哪種花錢方式才是對我們真正有價值和意義的?能提高我們的愉悅度或者說幸福指數的?
經濟學中有一個邊際效益遞減的理論,我們如果把錢只是花在滿足自己的生理或者物質需要上,收獲的邊際效益也將會越來越低。
記得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把錢花到別人身上的比花到自己身上的更容易感到幸福,不論是請別人吃飯還是捐贈出去,都會有更高的幸福指數。
捐贈的意義是什麼?
02公益組織賬單透明,就能獲得信任了嗎?
我一直在想:對於中國公益慈善最重要的症結是什麼?其實是老百姓不關心,不關注,經常是公益界的負面被大規模的關注到了,最後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公益組織都不值得信任。
經常有觀點說,公眾之所以不捐款給公益組織,是因為他們不夠透明,於是公益組織爭相「祼曬」賬單。但我認為這可能是亂開葯方亂吃葯。
公眾不捐贈是因為缺乏信任,但如何建立信任?首先要公益組織要和公眾建立連接。如果沒有建立連接,曬賬單也不會有人關注。所以,我認為建立信任關系的核心是首先讓公眾參與進來,只有參與才能最終改變他們對公益慈善的看法,而不是僅僅去做一份專業的財務報告。
捐贈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公益組織要考慮的是如何利用社會化媒體和公眾互動,讓它真正能夠關注你在做什麼,參與到你的行動中去,最終才能帶來他們對公益認識的改變,才能完成社會信任的重建,以及我們財富觀和生活方式的重建。
如果沒有連接和參與,公益組織再怎麼講如何透明其實作用都不大,因為公益一直以來是缺乏關注,幾乎沒有人去看你的報表,聽到你的聲音。
03 捐贈和穿衣吃飯一樣,其實都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曾經問夏威夷聯合勸募的負責人,你們是如何給捐贈人反饋的?他說,上我們的網站看我們的財務報告。我說那普通公眾為啥要給你們捐錢?我印象中他被這個問題問住了,停頓了好一會,然後回答說,如果捐贈人自己去找那些公益組織,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也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我們是一個專業的公益籌款機構,他們把錢交給我們,我們會最有效率地找到最符合他們捐贈期望的公益組織。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不把錢捐給我們,可以捐給其他的組織,但我相信我們的效率是最高的,我們的服務是最好的。
在他的回答中,我認為隱含一個假設,即他們認為,大家捐錢出來做公益是當然之意,需要考慮的只是要捐給哪個公益組織。美國很多家庭在做財務支出計劃的時候會做公益捐贈支出計劃。這就好比你總要吃飯,不來我的飯店,就會去別的飯店,但不管在哪兒吃飯,你總要付費的,這是天經地義的。
所以,我認為,捐贈的背後本質上是一種財富觀,是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我們沒有建立正確的財富觀,認為財富就是用於滿足個人的生理為核心的需求,沒有學會如何用我們可以支配的有限的財富去做我們覺得更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我們就會覺得捐贈和花錢吃飯、買衣服不一樣,會把捐贈者樹立為道德多麼高尚、多麼無私的人。這樣某種意義上實際提升了捐贈者的門檻,把捐贈者綁上了道德的枷鎖,其實不利於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
㈧ 什麼是無償貸款
一、無償貸款只是不收利息,本金還是要還的貸款,確切地說是無息貸款。無息貸款(interest-free loan)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其中利率在約定條件下或由銀行免費,或由政府或相對應的機構買單。
二、還有一種是無償援助無償資金援助的對象是收益性較差,難以利用日元貸款解決的人民生活,環保和人才培養等領域,是以受援國不承擔還款義務的贈款形式提供資金的一種援助方法。利民工程無償援助也是無償資金援助的一個組成部分。
㈨ 中國近代援助外國的資金
根據《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的統計,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助金額達2562.9億元人民幣,其中無償援助1062億元,無息貸款765.4億元,優惠貸款735.5億元。
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從此開啟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序幕。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4年以來,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保持快速增長,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長率為29.4%。
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保持快速增長,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長率為29.4%。與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個國家簽署免債議定書,免除到期債務380筆,金額達255.8億元。
(9)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擴展閱讀:
中國對外援助資金主要有3種類型: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其中,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資金在國家財政項下支出,優惠貸款由中國政府指定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提供。
中國對外援助主要對象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亞洲和非洲接受了我國80%左右的援助。中國對外援助項目主要分布在農業、工業、經濟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重點幫助受援國提高工農業生產能力,增強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改善基礎教育和醫療狀況。
近年,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中國對外援助的新領域。
㈩ 對外援助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外援助的戰略謀劃和統籌協調,規范對外援助管理,提升對外援助效果,依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對外援助是指使用政府對外援助資金向受援方提供經濟、技術、物資、人才、管理等支持的活動。第三條對外援助的受援方主要包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建立外交關系且有接受援助需要的發展中國家,以及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國際組織。
在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或者特殊情況下,發達國家或者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外交關系的發展中國家也可以作為受援方。第四條對外援助致力於幫助受援方減輕與消除貧困,改善受援方民生和生態環境,促進受援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增強受援方自主可持續發展能力,鞏固和發展與受援方的友好合作關系,促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五條對外援助應當堅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尊重受援國主權,不幹涉他國內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重信守諾,善始善終;因國施策,共商共建,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第六條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以下簡稱國際發展合作署)負責擬訂對外援助方針政策,推進對外援助方式改革,歸口管理對外援助資金規模和使用方向,編制對外援助項目年度預決算,確定對外援助項目,監督評估對外援助項目實施情況,組織開展對外援助國際交流合作。
商務部等對外援助執行部門(以下簡稱援外執行部門)負責根據對外工作需要提出對外援助相關建議,承擔對外援助具體執行工作,與受援方協商和辦理對外援助項目實施具體事宜,負責項目組織管理,選定對外援助項目實施主體或者派出對外援助人員,管理本部門的對外援助資金。
外交部負責根據外交工作需要提出對外援助相關建議。駐外使領館(團)統籌管理在駐在國(國際組織)的對外援助工作,協助辦理對外援助有關事務,與受援方溝通援助需求並進行政策審核,負責對外援助項目實施的境外監督管理。第七條國際發展合作署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對外援助部際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對外援助重大問題。第八條國際發展合作署制定統一的中國政府對外援助標識,負責標識使用的監督管理。第二章對外援助政策規劃第九條國際發展合作署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對外援助的戰略方針和中長期政策規劃,按照程序報批後執行。第十條國際發展合作署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分國別的對外援助政策,按照程序報批後執行。第十一條國際發展合作署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對外援助總體方案和年度計劃,按照程序報批後執行。第十二條國際發展合作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對外援助方式的改革措施,並推動改革措施落實。第十三條國際發展合作署牽頭推進對外援助法制化建設,與援外執行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制定相應的對外援助管理制度。第十四條國際發展合作署建立對外援助項目儲備制度,搜集、審核和確定具體國別的對外援助儲備項目,並對儲備項目實行動態管理。
對外援助儲備項目是編制對外援助資金計劃和預算,以及對外援助項目立項的主要依據。第十五條國際發展合作署擬訂對外提供援助的援款協議草案,與受援方進行談判,並以中國政府名義簽署協議。第三章對外援助方式第十六條對外援助資金主要包括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三種類型。
無償援助主要用於受援方在減貧、減災、民生、社會福利、公共服務、人道主義等方面的援助需求。
無息貸款主要用於受援方在公共基礎設施、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援助需求。
優惠貸款主要用於受援方在具有經濟效益的生產型項目、資源能源開發項目、較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方面的援助需求。第十七條國際發展合作署通過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方式創新對外援助形式。第十八條對外援助以項目援助為主。
在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或者特殊情況下,可以向受援方提供現匯援助。第十九條對外援助項目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一)成套項目,即通過組織或者指導施工、安裝和試生產全過程或者其中部分階段,向受援方提供生產生活、公共服務等成套設備和工程設施,並提供長效質量保證和配套技術服務的項目;
(二)物資項目,即向受援方提供一般生產生活物資、技術性產品或者單項設備,並承擔必要配套技術服務的項目;
(三)技術援助項目,即綜合採用選派專家、技術工人或者提供政策和技術咨詢、設備等手段幫助受援方實現某一特定政策、管理或者技術目標的項目;
(四)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即為受援方人員提供各種形式的學歷學位教育、研修培訓、人員交流以及高級專家服務的項目;
(五)志願服務項目,即選派志願者到受援方從事公益性服務的項目;
(六)援外醫療隊項目,即選派醫務服務人員,並無償提供部分醫療設備和葯品,在受援方進行定點或者巡迴醫療服務的項目;
(七)緊急人道主義援助項目,即在有關國家遭受人道主義災難的情況下,通過提供緊急救援物資、現匯或者派出救援人員等實施救助的項目;
(八)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目,即使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國際組織、社會組織、智庫等實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