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貸款利率超過24%如何維權
貸款年利率在24%以下的,是受法律保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超過24%就是違法的。
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在24%—36%之間,你之前已經支付了利息,也不能要求返還;只有年利率超過了36%,那麼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有權請求出借人返還已經支付超過年利率36%的這部分的利息。
2. 我借了網貸,但利息太高了,我該怎麼辦
當借款者認為自己接觸的網貸利息太高的時候,可以尋求法律援助,從而為自己維權,但是前提是利息太高需要確鑿的證據,否則就是空口無憑。
1、 在民間借貸當中,最高人民法院對年利率超過24%的貸款是不支持的,其次,當年利率超過36%的時候就是名副其實的高利貸,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的,另外,由於法律不支持高利貸,但是卻維護每個公民的合法權益,而且加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及其他網貸監管部門對高利貸與利息偏高的貸款是禁止的,所以,當借款者碰上了利息太高的貸款後,然而在私下又解決不了的時候是可以考慮尋求法律援助的,從而通過法律的渠道為自己維權。
2、 當借款者碰上利息太高的網貸後想降低利息,但是網貸平台卻不同意的情況下,借款人只能通過一些渠道進行解決該類問題,這個時候部分借款者會聽從律師的建議尋求法律援助,通常對於一筆額度較大的網貸而言,借款者會以起訴的方式為自己維權,而人民法院也會按照民間借貸當中的合法利率為參考,然後經過深思熟慮的調查後進行判決,如若借款者起訴的網貸平台的利息確實偏高,那麼借款人有權拒絕支付超過法律規定的利息,如若網貸平台的利息是合法的,毫無疑問,借款人口中所說的網貸利息太高的說法根本不成立,而且借款人最終會敗訴。
拓展資料:
網貸的危害:
1、 對於一些涉世未深的人來說,因為缺乏社會經驗,如果輕易的就能接到貸款的話,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費觀念,最終會越借越多,最後逐漸無法償還。
2、 借款人向平台進行借款,不僅平台要承受一定的回款風險,借款人也是需要承擔一定的借款風險的。 對於借款人而言,在生活中不能保障時時刻刻都如計劃的那樣,一旦發生一點意外,經濟無法正常的運轉,很容易就會造成還款逾期問題。 而一旦發生逾期情況,就極容易影響到借款人的個人徵信。徵信對於個人的重要性想必大家也是了解的,在這就不多做贅述了。
3、 申請網貸的人,以為借了就不用還一樣,還錢的時候往往是「拆東牆補西牆」,找新的口子繼續借,最終利滾利,積重難返,債務高得無法控制。
3. 銀行貸款利率亂報向什麼部門舉報
向銀監會舉報。
銀監會主要職責: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並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
三、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管理;
四、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
五、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
六、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制定現場檢查程序,規范現場檢查行為;
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並表監督管理;
八、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銀行業突發事件處置制度,制定銀行業突發事件處置預案,明確處置機構和人員及其職責、處置措施和處置程序,及時、有效地處置銀行業突發事件;
九、負責統一編制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統計數據、報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
十、對銀行業自律組織的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十一、開展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有關的國際交流、合作活動;
十二、對已經或者可能發生信用危機,嚴重影響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接管或者促成機構重組;
十三、對有違法經營、經營管理不善等情形銀行業金融機構予以撤銷;
十四、對涉嫌金融違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以及關聯行為人的賬戶予以查詢,對涉嫌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的申請司法機關予以凍結;
十五、對擅自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非法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活動予以取締;
十六、負責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七、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3)貸款利率高維權擴展閱讀:
根據銀監會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 整治要點:
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主要從10個方面展開,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承擔主體責任,監管部門承擔監管責任,要求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整治問題多的機構、亂象多的區域、風險集中的業務領域,嚴查案件風險。
明確自查自糾從寬、監管發現從嚴,對銀行主動發現、主動處置、主動作為的提高監管容忍度。堅持穩中求進,實行新老劃斷、循序漸進、分類施策,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
突出「監管姓監」,將監管重心定位於防範和處置各類金融風險,而不是做大做強銀行業,強調對監管履職行為進行問責,嚴肅監管氛圍。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彌補監管短板,切實解決產生亂象的體制機制問題。
具體操作上,明確2018年重點整治8個方面22條:一是公司治理不健全,包括股東與股權、履職與考評、從業資質等三個方面。二是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包括違反信貸政策和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三是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包括違規開展同業業務、理財業務、表外業務、合作業務等四個要點。
四是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主要是與金融消費者權益直接相關的不當銷售和不當收費。五是利益輸送,包括向股東輸送利益、向關系人員輸送利益。六是違法違規展業,包括未經審批設立機構並展業、違規開展存貸業務、違規開展票據業務、違規掩蓋或處置不良資產等四個要點。
七是案件與操作風險,主要是列舉了一些案件高發多發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員工管理不到位、內控管理不到位、案件查處不到位。八是行業廉潔風險,包括業務經營和信息管理兩個方面。此外,還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
同時,要求對2017年已開展的系列專項治理工作進行評估,形成「整改-評估-整改」的工作機制。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將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作為一項常態化重點工作,邊查邊改、立查立改。
各級監管機構要開展現場檢查和督導督查工作,對於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問責處罰,真正使鐵的制度、鐵的紀律得到鐵的執行。
4. 遇到捷信高利貸該怎麼維權
捷信公司始終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透明、安全和負責任的消費金融服務。簽署貸款合同時,公司通過多種渠道清晰、透明地披露利息及費用構成等貸款有關信息,在《貸款信息卡》、《借款人須知》和《個人貸款申請表》以及用於合同簽署的簡訊上均明確告知還款、費用相關的重要事項,登陸捷信金融APP查看貸款合同信息。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與捷信反饋,會有專業的客服人員為您解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