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貸款-關於政府對中小企業創業的兩年無息貸款問題
補充:有兩種形式,無抵押貸款和抵押貸款,具體要看是什麼企業,一般生產型企業貸款額度會高些。
由大連團市委、國家開發銀行大連市分行聯合實施的大連市「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正式啟動。
據悉,「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旨在通過建立青年創業小額貸款的有效模式,形成支持青年解決創業資金瓶頸問題的長效機制,引導廣大青年積極自主創業。此次項目的貸款對象為40歲以下初次創業的青年和40歲以下二次創業的青年企業家。青年創業小額貸款每人單筆額度一般在10萬元以內,最多不超過100萬元;青年創辦的中小企業貸款單戶額度一般在500萬元以下,最多不超過3000萬元。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
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將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特色產業和服務業。據了解,目前,瓦房店市、旅順口區、金州區、開發區等地已在積極開發項目、建設融資平台和管理平台。現已有大連鼎泰船機製造有限公司船舶油水分離器技術改造項目、大連長風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換熱器生產項目等8個入庫項目,申貸額6500萬元。
B. 疫情期間銀行貸款利息可以減免嗎
不能。
疫情期間銀行貸款不能免息。
根據《關於支持金融強化服務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規定,疫情期間對銀行貸款利息可以視情況進行減免:
(一)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支持。
(1)對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信貸的基礎上,中央財政按人民銀行再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貼息資金從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
(2)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於1.6%。
(二)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個人和企業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
對已發放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財政部門繼續給予貼息支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在其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優先給予支持。
(三)優化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融資擔保服務。
拓展資料:
為什麼政策上出台了銀行可以減輕還貸款壓力的政策措施,但唯獨沒有減免貸款的措施?
疫情發生以後,為了抗擊疫情,監管部門明確要求各銀行機構強化對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
一是銀行業要保障金融服務暢通,強化服務的便捷性和可行性。保障基本金融服務和關鍵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各銀行鼓勵積極運用技術手段,在全國范圍特別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提升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
二是銀行業要做好受困企業金融服務,受疫情影響的人群可以合理延後還款。各銀行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疫區的支持,減免手續費,簡化業務流程,開辟快速通道;充分發揮銀行信貸、保險保障、融資擔保等多方合力,加強對社會民生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三是對與疫情相關的融資需求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面對防疫要求的相關機構的資金需求銀行要積極滿足;對疫情防控相關機構的融資需求和金融服務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提供優質高效的疫情防控綜合金融服務。
四是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不能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鼓勵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C. 由於受疫情影響,農業銀行總行發放50萬元5年期無息貸款是真的嗎
應該不是真的,據我所知疫情期間,國家各大銀行,並沒有出台大額貸款無利息的相關政策,特別是5年期的,為免上當受騙最好到農業銀行咨詢一下。
D. 中國在疫情期間政府採用那些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
新冠疫情突襲中國對社會經濟運行造成一定沖擊,而作為宏觀調控之一的積極財政政策必將成為國家「戰疫」的重要舉措。在疫情下,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否會受此影響,後續又將如何發展?
SARS期間的積極財政政策
首先,我們先來一起回顧一下2003年SARS期間中央出台了哪些積極的財政政策。南南根據公開資料進行梳理,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減支,也就是壓減非疫情相關支出,其中主要為壓減政府會議費、差旅費等一般性公用經費的支出。
第二:增支即加大對防控非典疫情的相關財政支出。據統計,2003年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共投入136億元用於非典的防治工作,同時還額外增加10億元用於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第三:減稅降費:針對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的行業實施暫時性、結構性的減稅降費,還對列入「SARS災難行業」的,例如旅遊、餐飲、交通運輸等實施免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等優惠措施。
第四:財政貼息。對部分受影響嚴重的企業或小微企業提供無息或貼息貸款。
總結來說,非典期間政府多管齊下的財政政策對企業恢復生產、走出臨時性經營困難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之後隨著非典疫情的散去,2003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增速均迅速恢復到10%。因此,不難看出作為國家「戰疫」的重要舉措,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新冠疫情期間已出台的積極財政政策
而這次的新冠疫情也不例外,下面我們來看看政府已經出台了哪些積極財政政策來對抗此次疫情呢?
01
首先,加大疫情防控財政支出。據財政部公開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各級財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補助資金901.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達到252.9億元。而且值得關注的是,中央財政安排的252.9億元,已經超過2003年非典防治基金的12倍。(註:2003年中央財政設立非典防治基金為20億元)
資料來源:財政部官網公開數據
02
其次,繼續實施減稅降費。2019年,我國出台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全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遠超2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2%。而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政府更是會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增值稅減稅等政策。例如,對納稅人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對捐贈用於疫情防控的進口物資,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免徵民航企業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等。
03
另外還有財政貼息政策。2月2日,財政部網站公布了《關於支持金融強化服務,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對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信貸的基礎上,中央財政按人民銀行再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貼息資金從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
這種財政貼息大大解決了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確保企業在較快的時間內有充足的資金開展疫情防控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
04
最後,為防疫提供資金保障,發行戰「疫」專題債。2月6日,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分別成功發行135億元和30億元的「戰疫專題債券」;2月11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上海清算所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發行2年期戰疫情、助脫貧雙主題的金融債券50億元。至此,僅三家政策性銀行便合計發行215億元的抗擊疫情專題債券。
當然,針對此次疫情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國家採取的財政政策遠不止南南說得這么多。正如2月1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撰寫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一文中所說:
「加大資金投入,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嚴謹細致推出並落實好各項財稅支持政策,是各級財政部門當前最為緊迫和重要的工作。」
對此,我們也始終堅信,在政府和廣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狙擊戰。
E. 因為疫情影響,國家能不能開一個免息貸款啊
這個要看各地的政策和各個銀行有沒有提供這種無息貸款?
F. 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無息貸款
國家扶持小微 無息貸款是國務院關於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的主要內容:
(一)財政資金支持方面
一是中央財政將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規模由128.7億元擴大到141.7億元,並將逐年增加資金總規模;
二是中央財政安排150億元資金,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主要用於引導地方、創業投資機構及其他社會資金支持處於初創期的小型微型企業等。
(二)融資擔保服務方面
一是對年度新增擔保業務額達凈資產3倍以上且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擔保機構,可繼續享受免徵三年營業稅的優惠政策;
二是通過中央財政資金對擔保機構的風險補助和保費補貼,鼓勵擔保機構提高小型微型企業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擔保收費;
三是推動再擔保機構發展,強化其分散風險、增加信用的功能。
G. 用營業執照在銀行能辦到無息貸款嗎需要什麼手續
可以負責任的說,在有營業執照的銀行獲得無息貸款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果延長展期,無論採取何種優惠措施,都不可能在有營業執照的銀行申請無息貸款。 銀行是商業機構,靠發放貸款賺取利息來生存。 他不可能向企業或個人發放無息貸款。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現成的貸款。 只有做好平時的工作,達到國家指導的要求,才有可能獲得信息貸款。
H. 商會是否有疫情無息貸款
有的。
疫情期間有過很多這種方式的貸款,來幫助受到疫情影響的人們來渡過難關。疫情無情人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