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企業貸款的條件和流程有哪些求介紹
上海企業貸款的流程:
1、借款人提出貸款申請,提交相關材料。
2、經審批同意的,借款人和擔保人與銀行簽訂借款合同和擔保合同。
3、銀行落實貸款條件後,按規定程序辦理放款手續,將貸款資金劃入借款人在銀行開立的賬戶。
4、借款人按期歸還貸款本息
5、貸款結清,按規定辦理撤押手續。
上海企業貸款的條件:
1.符合國家的產業、行業政策,不屬於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業;
2.企業在各家商業銀行信譽狀況良好,沒有不良信用記錄;
3.具備履行合同、償還債務的能力,信貸資產風險分類為正常類或非財務因素影響的關注類;
4.企業經營情況穩定,成立年限原則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個及以上會計年度財務報告,且連續2年銷售收入增長、毛利潤為正值
如需更多這方面的消息可以到聚融網查看的
❷ 小微企業貸款政策有哪些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小微企業的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屬於非限制和禁止類行業,並具有年度納稅條件。且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企業應納稅所得額300萬以下;
2、企業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
3、現資產總額在5000萬以下。
現在有很多助力小微企業資金周轉的信貸平台,記得一定要選擇正規平台,比如度小滿金融,額度高利率低,據了解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大品牌更安心。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❸ 上海現在的貸款政策是怎樣的
上海現在住房貸款是認房又認貸的,具體解釋如下:
在上海本市沒有住房而且在全國范圍內沒有住房按揭貸款紀錄,
此種情況再買房就算是首套,首付比例最低不低於35%。
在上海市有住房但在全國范圍內沒有過住房按揭貸款記錄,
或者在上海本市沒有住房,但是在全國范圍內有過住房按揭貸款記錄,
抑或在上海市有住房且在全國范圍內也有過住房按揭貸款記錄,此三種情況下,在上海購房就算是二套,首付比例最低不低於70%
❹ 小微企業貸款有哪些優惠政策
部分科創型小微企業,才有貼息政策的,這個也要看各地具體的政策。
❺ 各個銀行企業貸款的政策
什麼地區啊?不同的地區貸款政策也是不一樣的呀!但是不管是什麼地區申請企業貸款還是要滿足一定的要求才是可以的呀!
申請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申請人要符合如下條件:
1.符合國家的產業、行業政策,不屬於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業;
2.企業在各家商業銀行信譽狀況良好,沒有不良信用記錄;
3.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且年檢合格的營業執照,持人民銀行核發並正常年檢的貸款卡;
4.有必要的組織機構、經營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有固定依據和經營場所,合法經營,產品有市場、有效益;
5.履行合同、償還債務的能力,還款意願良好,無不良信用記錄,信貸資產風險分類為正常類或非財務因素影響的關注類;
6.企業經營者或實際控制人從業經歷在3年以上,素質良好、無不良個人信用記錄;
7.企業經營情況穩定,成立年限原則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個及以上會計年度財務報告,且連續2年銷售收入增長、毛利潤為正值;
8.符合建立與小企業業務相關的行業信貸政策;
9.能遵守國家金融法規政策及銀行有關規定;
10.在申請行開立基本結算賬戶或一般結算賬戶。
❻ 上海最新的貸款政策
首套貸款:商業貸款利率4.9%(4月1日開始,上海取消首套貸款利率9折的優惠,以銀行貸款簽約時間為准);公積金貸款利率3.25%,個人最多貸60萬(其中10萬的補充公積金)。
二套貸款:商業貸款利率上浮10%,也就是5.39%;公積金貸款利率,有記錄或者名下有房,利率上浮10%,首次使用公積金還是3.25%。二套公積金最多貸50萬(其中10萬補充公積金)
❼ 企業貸款的最新政策
溫州於2013年8月1日出台政策要求,今後溫州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不超過4家,其中主辦行對企業的貸款原則上不低於企業貸款總量的50%。
根據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領導小組出台的《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入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溫州銀行業過度授信、多頭授信、異地授信問題突出,為防止過多的銀行貸款集中於一家企業引發企業融資風險的問題在溫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實行主辦行制度,並控制企業貸款銀行機構數量。
溫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曾表示,溫州此前出現很多企業出險的情況,其中有多家企業是被貸款「撐死」的。很多家銀行對一家企業進行放貸,一些企業拿到了過量的銀行貸款,沒地方用就亂投資,剛有收益的時候又遇到調控被抽資。溫州有一家企業產值幾千萬,卻有20多家銀行給它貸款,貸款幾個億,最後走上不歸路。
記者在該份意見上看到,實行主辦行制度,也就是說,企業開設基本結算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該企業的主辦行,主辦行對該企業的貸款原則上不低於企業貸款總量的50%,或者不低於該企業產值的0.75倍。
指導意見還要求控制企業貸款銀行機構數量。新增貸款企業在獲得貸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超過下述總數:集團企業不得超過6家,中型及以上企業不得超過4家,小微企業不得超過3家,各金融機構之間銀團合作貸款不受此限制。
其中,對集團企業發放貸款,建立「2+4」的信貸機制,即轄內工、農、中、建、交等大型銀行同時給集團企業發放貸款的,不得超過2家;對同一家集團企業發放貸款的其他銀行(除大型銀行外)原則上不超過4家。對中型及以上企業發放貸款,建立「1+3」的信貸機制,即轄內大型銀行不得同時給1家企業發放貸款;對同一家中型及以上企業發放貸款的其他銀行(除大型銀行外)原則上不超過3家。
此外,指導意見還將新增貸款與企業產值進行掛鉤,實行企業貸款與產值合理比例。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新增企業貸款原則上不得超過該企業上年度產值的1.9倍或當年產值的1.6倍,對已發放貸款企業余額超出以上標準的,應與企業協商,或者在地方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逐年降低倍數,恢復到1.6倍以內。對貸款余額低於1.6倍產值的企業,企業有貸款需求,主辦行應負起責任,與其他三家銀行協商,幫助企業獲得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