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gdp和存貸款利率的關系

gdp和存貸款利率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8-16 15:01:34

① 人均GDP增長與利率之間有什麼關系

1.按照一般的市場法則,一個國家快速的經濟增長,說明該國經濟繁榮、投資收益率高、金融市場固定收益曲線就會高,利率自然也會高。如有研究表明,無論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還是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利率的高低往往是與一個國家GDP增長速度正相關。GDP增長快,利率也就高;GDP增長慢,利率也就低。一般來說,利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GDP增長率上下兩個百分點。但是,在中國,GDP可以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經濟可以繁榮,但利率則隨著GDP高速增長而持續下降。甚至於GDP可以超高速增長,但利率則降在最低的水平上。國內利率水平完全與GDP增長背離。
2.通貨膨脹是否會吃掉銀行存款的利息,讓財產縮水?應不應該將資金轉進房市投資?其實,通貨膨脹即將發生,應及早買房投資兼保值的說法似是而非,因為房價漲不漲應回歸市場供需面來看。房價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基本上並不如經濟發展和國民所得對房價的影響。不過,預期心理卻使得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更為復雜;政府管制未必有利於控制物價水準,反而可能發生嚴重的後果。

通膨與房價的因果關系

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甚多,主要分為「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以及「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兩方面,對經濟活動影響的結果也十分復雜。近年來國際原油漲價造成原物料價格的上揚,即屬於前者;中國區域市場的掘起,經濟高度成長之下,對於各種消費品需求的增加,而引起的通貨膨脹則屬於後者。

經濟成長使房地產的需求增加,關於房地產的商品與勞務價格上漲,房價自然水漲船高,則是屬於需求拉動,同時也會帶動鋼鐵建材等原物料的上漲,使房屋的生產成本增加,並引發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其中的因果關系,是先有需求的增加,使得供給相對不足,帶動生產的增加,引發對生產原料的需求,原料價格上漲等的過程。因此,僅從調漲鋼鐵水泥等營建原材料,希望推升房價的想法,是有些捨本逐末了。追根究底,一般的通貨膨脹,主因多是在於經濟成長所帶來的需求拉動的結果,純粹的成本推動,則可能出現在某些有全面性影響的主要生產要素,如勞工工資全面性上揚,或大宗物資的主要產地受到天災、人禍導致短期間不易恢復的產量減少等。

預期心理倒因為果

通貨膨脹主要意義,應指末端消費產品全面性的物價上漲,且部分原物料的上漲,未必會造成消費產品物價的全面上揚,而通常認為通貨膨脹會導致房價上揚,多數是因為受到媒體或傳聞等消息面的影響,此種預期未來將有通貨膨脹的心理因素,因而真的導致房價上漲,最後又引發真的通貨膨脹,產生倒果為因的結果,亦即,房價上漲本來是因,卻在預期心理下將本來為果的通貨膨脹當成是房價上漲的因。反之,預期房價下跌的心理因素影響,同樣也可能出現通貨緊縮,真的造成了房價的下跌。如前幾年市場普遍認為房屋市場有超額供給,房價將會大幅下跌導致買方退場,果然使得房價跌幅更深。因此在預期心理的催化之下,已經使得房價上漲與通貨膨脹(或緊縮)之間的因果關系產生了變化,進入了更為復雜的因果循環,也許是惡性循環的結果,故惡性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凶,大部份的責任可能是人為因素較多,其中透過媒體及廣告炒作高房價,因而引發通貨膨脹恐慌的心理作用下,更有可能真的會發生。然而,房價應屬於廣義的物價之一,故房價上漲仍然是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並非通貨膨脹的結果。

物價穩定避免惡性通膨

只要物價穩定,就無所謂發生影響民生經濟甚巨的惡性通膨發生。但穩定的物價水準,並非表示物價應維持固定不變,而應是在合理的范圍內,隨著經濟發展而小幅波動。所以,如果只是少數幾種原物料或產品價格的上揚,尚稱不上是通貨膨脹,真要發生影響經濟民生的惡性通膨,必需是全面的物價大幅的上漲,局部上漲或漲幅小於經濟成長所得增加的速度,都稱不上是通貨膨脹。正常的情況是隨著經濟成長,無可避免的伴隨著通貨膨脹的現象,但只要未達失控的情況,則應以平常心看待。

在經濟管制的年代,任何大小事情都必須由政府管理,其中穩定物價則是政府管制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政策,故有所謂平抑物價的措施,包括訂定各種民生物資價格的上限、保證收購價格以及進出口商品的管制等等,都與維持物價穩定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然而,不論如何管制仍然經常發生物價大幅波動的情形,經濟學上視之為管制失靈的結果。在經濟自由化的今天,雖然仍有市場失靈的情形發生,但回歸市場機制後,事實上物價飆漲的機會反而降低了,物價也趨於平穩,沒有暴起暴落的問題,能夠抵消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

政府管制與房價

雖然政府管制未必都會產生不好的結果,但管制的不良影響,其結果通常都是很嚴重的。以台灣政府對房市管制的例子來看,民國八十八年全面實施容積率管制,最後期限前的分期分區實施容積管制的階段來看,其影響是自民國八十年代初期即出現各地搶建的結果,造成超額供給的情形,其結果反而不利房價的推升,終導致近十多年來全面房價大跌的結果,這是管制所可能發生市場嚴重扭曲的情況。

最近的四、五年間,政府曾經以拯救房市的目的,藉由低利優惠房貸政策,採用間接干預市場的措施,確實較之直接干預市場來得高明。當然,也是因為房價已經跌到相當吸引人的水穩,其結果吸引了不少金字塔底部的購屋人進場,所以實施後的效果堪稱卓著,實質需求增加,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唯以長期低利之下所吸引進來的購屋買氣,在經濟景氣復甦後,利率水準可能逐漸調升,則這些所得金字塔底部的購屋人,未來仍將面對較高利率的還款壓力,或許又將是政府幹預房市政策下的新一批受害者,此隱憂一也;短期間房市需求受到激勵,促使建商增加推出新的建案,於是「舊余屋」尚未完全去化之前,市場又出現「新余屋」的累積,市場供需失衡的問題是否將重演,此隱憂二也。

結論

如果是因為經濟成長而出現的通貨膨脹,在一定合理的范圍內,反而有助於產業增加生產投資,所以溫和的通貨膨脹並非壞事。只有全面物價上漲,民眾所得增加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才有可能發生惡性通膨的負面現象。

由於民眾心理容易受到消息面左右,所以受到通貨膨脹威脅言論的影響時,亦將產生預期漲價心理,不小心便作出錯誤的決策。所以建議,雖然在聽到有通膨危機之時,至少應先確認通貨膨脹的真正意義,以及可能引發惡性通膨的原因存在與否,方能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如果經濟成長快速,民眾所得也隨之增加,理應會較勇於增加消費,物價受到需求增加的影響而上漲;所得增加也在一定限度內影響到房市的需求,房價上漲也是必然。現階段台灣地區的房價,在供過於求的整體環境之下,應不致於飆漲過頭,而使民眾難以負擔的地步。所以對於房市而言,僅簡單地說通膨將導致房價上漲「一言以蔽之」,則未免不負責任。正常的或稱良性的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物價上漲有商品價格提高的意義,可以刺激廠商增加生產投資,有助經濟發展,只要政府盡量避免干預市場經濟的自由度,則相信發生全面惡性通貨膨脹的機會應該不大,民眾不應該受到預期心理影響而產生恐慌。

通貨膨脹與房價上漲之間的關系,有如「雞與蛋先生」的問題一般,很難辯得清楚。所以,從事房價漲跌的研究者,可能會把通貨膨脹當作是一項變數,而不是唯一的影響因子。於理論上來說,通貨膨脹必需包括房價的漲跌在內,因為房價是廣義的物價之一,因此以房價本身來研究房價,在邏輯上似乎有些問題。因此通常如果從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研究房價時,應以不含房價成份的物價上漲率(通常為消費者物價指數),作為影響房價的因子似乎較為妥當。

② CPI與存貸款利率的變動有何關系 具體如何分析

基準利率為了調控CPI而存在 因而對CPI有跟隨性
大部分調息事存貸款利差不變,等額調整,

調控的目標則是人民儲蓄利率不能為負 因此當CPI超過定存利率時 利率就會上調
CPI低於定存利率時 利率就會下調
只調高存款利率而不調高貸款利率則是變相對銀行征稅 反之減稅

③ 銀行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間的關系

水漲船高,存款利越高,貸款利就更高 因為銀行要賺錢

④ 大家GDP和銀行基準利率有什麼關系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而減低了。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西方國家GDP的公布通常分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數據最為重要。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後,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發表時間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國內生產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便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說,國內生產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高於此水平表示有通貨壓力;低於1.5%的增長,就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入衰退的跡象。

⑤ 市場利率和存貸款利率的關系

  1. 市場利率通常指的是銀行間資金拆借利率,是隨著資金供需情況在一定水平上下浮動的,就是市場調節。銀行存貸款利率是國家根據經濟形勢規定的。這兩者並無直接的關系。

  2. 利息率的高低,決定著一定數量的借貸資本在一定時期內獲得利息的多少。影響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或資本的供求關系。此外還有承諾交付貨幣的時間長度以及所承擔風險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觀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為了干預經濟,可通過變動利息率的辦法來間接調節通貨。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

具體概念:

  1. 市場利率(marketinterestrate/marketrate)是市場資金借貸成本的真實反映,而能夠及時反映短期市場利率的指標有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國債回購利率等。新發行的債券利率一般也是按照當時的市場基準利率來設計的。一般來說,市場利率上升會引起債券類固定收益產品價格下降,股票價格下跌,房地產市場、外匯市場走低,但儲蓄收益將增加。

  2. 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我國的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利率經國務院批准後執行。 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利潤在借款企業和銀行之間的分配比例,因而影響著借貸雙方的經濟利益。貸款利率因貸款種類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時也與借貸資金的稀缺程度相聯系。

⑥ GDP,CPI,存貸款利率,市盈率和經濟泡沫程度的關系

宏觀指標:CPI,PPI,GDP,印花稅,
微觀:市盈率,每股收益,主營業務,凈利潤,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
技術指標:KDJ,MACD,cys,rsi,太多了

⑦ 銀行存款利率和中國GDP增加的關系請專業人士指點

應該說是利率趕不上cpi ,確實是這樣的,cpi大於利率的話你存銀行實際是虧了。但是存銀行安全點,去投資還是風險很大,或者選擇相對穩定的投資。

⑧ 誰知道GDP與銀行利率的關系 ,利率按什麼規則定最合理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而減低了。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西方國家GDP的公布通常分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數據最為重要。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後,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發表時間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國內生產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便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說,國內生產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高於此水平表示有通貨壓力;低於1.5%的增長,就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入衰退的跡象。

所謂利率規則,是指中央銀行在以利率作為對貨幣和經濟的調節手段時所遵循的操作規則。相對於其他貨幣政策規則,利率規則能夠更好地權衡價格穩定和產出增長的關系,有效引導和穩定公眾預期,實現中央銀行調控目標。雖然我國目前尚未運用利率規則開展貨幣政策操作,但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利率在金融調控、資金配置、金融產品定價等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也多次表示,貨幣政策操作應更多加強對利率等價格型工具的應用,降低對數量型工具的依賴,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各市場主體對利率作用的感知更為深刻,認識也更為理性,這昭示著貨幣政策調控方式和操作規則正在孕育一次質的飛躍。

⑨ 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存在什麼關系啊

銀行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工具,銀行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間兩者的關系:

1、貸款利率和銀行存款利率根據國家宏觀調控而變化的,當國家發行的貨幣出現貶值時,國家就會提高存款和貸款利率,提升貨幣價值;

2、 貸款利率主要來說國家控制銀行放貸,也就控制部分企業的發展,使經濟降溫,不會造成一頭熱現象,發展太快的企業控制它,發展過慢的企業扶持它。一方面也可以控制國家資金流動,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銀行再造成一定額的死帳;

3、當國家提高存款利率時,銀行貸款利率也會上調,同樣,當存款利率下降時,銀行放出貸款數量也會增加。

(9)gdp和存貸款利率的關系擴展閱讀:

貸款利率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時從借款人處收取的利率。大致為三類: 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 商業銀行對客戶的貸款利率; 同業拆借利率。

存款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的數額同存款金額的比率。亦稱存款利息率。是計算存款利息的標准。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亦稱年息率、月息率、日息率) 。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幾表示; 日利率按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

我國習慣稱利率為幾厘幾毫。存款利率是銀行吸收存款的一個經濟杠桿,也是影響銀行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的存款利率是國家根據客觀經濟條件、貨幣流通及市場物資供求等情況,並兼顧各方利益,有計劃地確定的。

閱讀全文

與gdp和存貸款利率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說無視黑戶貸款口子不用還 瀏覽:350
車辦了抵押貸款第一受益人為乙方 瀏覽:732
上海2019年公積金貸款利息 瀏覽:108
我有一家公司貸款買房需要什麼手續費嗎 瀏覽:279
網上上傳身份證貸款 瀏覽:345
上海中小企擔保貸款銀行 瀏覽:487
銀谷有哪些貸款公司 瀏覽:760
仟信貸款公司電話號碼 瀏覽:792
鄉鎮扶貧小額貸款自查報告 瀏覽:857
沒工作農行貸款嗎 瀏覽:643
嫩江的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952
信用貸款是消費貸 瀏覽:124
農行小額貸款種類 瀏覽:504
用房產證抵押公積金貸款怎麼辦理流程 瀏覽:943
開展逾期創業擔保貸款追償工作 瀏覽:409
美國學生貸款余額2015 瀏覽:67
買2手房子貸款利率 瀏覽:491
網上貸款太多了怎麼辦 瀏覽:269
車抵押貸款注意什麼 瀏覽:816
網上那些幫人貸款是真的嗎 瀏覽:813